河北学刊最新期刊目录
村庄空心化与适度村级治理————作者:贺雪峰;
摘要:村级治理向何处去,不仅是当前政策部门和理论界所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而且是基层治理实践中迫切需要答案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从实践看,在国家资源下乡背景下,村级治理出现了普遍的行政化趋势,国家基层治理目标也普遍有了更高规范性要求,其结果就是基层治理中形式主义泛滥,基层治理成本居高不下。从占中国农村绝大多数的中西部地区情况看,随着农民进城,农村人口持续减少,农村出现了普遍的空心化和老龄化,农村基层内部治理...
视听装置的人机协商机制与媒介记忆————作者:陈世华;朱美林;
摘要:在媒介化社会中,记忆通过视听装置,在仿真声音和图像的基础上形成记忆编码,经过人机协商转化为大脑之外储存和传播的数据,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媒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记忆不仅是政治认同建构和集体历史书写的工具,还蕴含着日常器物的禅意凝视与社群营销的深层动因,昭示了艺术与技术联动下的人机情感协作,表征了新物质主义下数字恋物的重访。然而,记忆以工业化的方式外化,数字资本对记忆来源、铭记与遗忘的宰制日益加深...
“一家两制”与中国农村的生活革命————作者:吕德文;胡晓映;
摘要:中国农村正在经历一场生活革命,以家庭继替为目标的传统“过日子”实践向以家庭城市化为核心的“都市生活方式”转型。城乡融合发展为农民家庭发展提供了全新生活动力与机会,亦塑造了多种家庭形态,它们之间形成了农民生活方式转型的连续谱。家庭生命历程的关键环节绵延于农民家庭“过日子”的过程中,构成了农民家庭进城定居的契机,以及亦城亦乡生活的轨迹。当前,农民家庭在新旧两种生活方式的共存和转换过程中,通过重构劳动分...
现代化进程中村庄发展的“转型陷阱”————作者:符平;王铭皓;
摘要:后发村庄既欠缺现代社会的关键特征,同时也不具有完全的传统社会特征。这类村庄尽管通过依附型发展模式摆脱了贫困,但一旦失去原有的政策性支持和外源性资源输入,便容易陷入发展迟滞甚至衰退,难以进入到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这种现象构成了村庄发展的“转型陷阱”,是后发村庄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的阶段性困境。在AGIL模型分析框架下,村庄可视为处于现代化进程且有现代化发展需求的“行动”系统,其遭遇转型陷阱的原因在于,...
论社会本体论的多元知识来源————作者:殷杰;李思楠;
摘要:如果将关于社会本体论的理论视为一种知识,那么在建构社会本体论时必须处理相关的方法论问题。对此,目前存在两种主要方法:从社会科学实践中改良社会科学理论的本体论假设;对日常语言进行分析来建构更为一般性的本体论图景。其中,第一种方法代表了社会本体论研究的实用主义进路,第二种方法则代表了社会本体论研究的语言分析进路。前者试图为知识一元论进行辩护并对后者发起批判,以此论证社会本体论作为知识的合法性只能通过注...
制度宪法学的实践功能初议————作者:莫纪宏;
摘要:构建中国自主的宪法学知识体系,首先须健全宪法学的学科体系,而科学地设计宪法学的学科体系必须区分宪法学学科知识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构建理论宪法学、制度宪法学和实践宪法学三种宪法学知识形态有机统一的宪法学的学科知识体系。目前,制度宪法学尚未在中国宪法学界引起足够的关注,其所具有的实践功能更是长期被理论界所忽视。认真研究和反思制度宪法学构建的学术意义以及关注制度宪法学的实践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
媒体融合环境下燕赵中医学派哲学思想传播体系之重构————作者:张帅;王瑜;
摘要:在媒体融合环境下,燕赵中医学派哲学思想传播的结构与方式发生巨变,燕赵中医学派哲学思想重构全新的传播理念和社会认知已经迫在眉睫。在媒体融合环境下探讨燕赵中医学派哲学思想传播体系之重构,亦即探索燕赵中医学派哲学思想与科技结构的耦合平衡范式。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须明确燕赵中医学派哲学思想传播体系重构的本源、前提及支撑,从“精神内核—认知基点—跨文化传播”的维度积极施为,全面构建媒体融合环境下燕赵中医学派哲...
关于抗战时期中美财经关系的思考————作者:吴景平;杜薇;
摘要:九一八事变后,面临来自日本不断加强的侵略扩张压力,国民政府在开展大国外交的过程中一直希望获得外来的财经支持。这期间,国民政府先后将德国、苏联作为寻求支持的外交对象,并对从英国获得财经援助抱有很大希望。待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随着争取欧洲大国新的财经援助的难度越来越大,努力发展对美财经关系便成为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外交重点。在战时中美财经关系中,双方的合作是主流,是贯穿始终的趋势。当然,双方均...
金融科技驱动新质生产力跃迁:技术赋能与金融体系重构————作者:徐永利;赵亚斌;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逐渐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和创新的重要力量。传统金融体系在服务效率、风险识别与资源匹配等方面的局限性,使得创新型企业面临融资约束与市场响应滞后等挑战。通过分析金融科技在技术赋能与金融体系变革中的双重路径,可系统呈现其对新质生产力跃迁的驱动机制。金融科技通过数据整合与智能算法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机制,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与决策精准性;同时,金融体系通过多层次市场设计、工具创新与弹性...
儒学社会历史观的大传统及其时代价值————作者:杨敏;
摘要:儒学社会历史观的思想传统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大历史进程看,社会运行秩序及其规律性一直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先秦诸子百家从不同方面阐释了有关“天下”的思想和话语,特别是早期儒家怀抱“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力图实现“家—国—天下”的良好秩序和“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经典儒学的历史意识及其对“治乱盛衰”的关切,形成了儒学社会历史观“去乱达治”的基本命题,对中国思想史以及社...
论和谐数字劳动关系构建的三维向度:标准、困境与策略——基于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探讨————作者:辛冲冲;王丹竹;
摘要:和谐数字劳动关系应助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非制约人的解放。从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来看,和谐数字劳动关系的构建应符合人的劳动能力解放、个性解放、社会关系解放等要求,从而形成一定的构建标准,即和谐数字劳动关系应具有分配正义性、体现人的主体性、具备社会驱动性。但在现阶段,和谐数字劳动关系构建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困境与挑战,包括在过度逐利刺激下数字劳动的主导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对立,在算法权力垄断下数字...
“两个结合”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互促共进————作者:王菲;周振国;
摘要: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普遍性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结合起来,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通。在此基础上,开拓并推动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在“两个结合”中形成的顶层设计总体部署。贯彻实施各项战略部署,必须全面认识和把握“两个结合”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辩...
论宋代的臣权————作者:程民生;
摘要:臣权,即官员相对于君权的职权。宋代的臣权大致由以下四项组成:法定权力,包括常规职责权力、封驳诏令权力、劝谏弹劾权力;临时权力,包括便宜行事权力、先行后奏权力;抵制君权的权力,包括不奉诏令权力、将帅不奉君令与不遵阵图权力;坚持异见的权力,包括坚决要求皇帝更改决定的权力、批评皇帝的权力等。其中,既有顺从性权力,也有逆向性权力。臣权的基础是士大夫集团。大臣的自尊自重维护着臣权,比较宽容开明的君权退让促进...
投稿须知
摘要:<正>(一)关于标题、摘要、关键词、基金项目。(1)标题应简洁、醒目,以能够概括文章主旨为原则,尽量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2)摘要以二三百字左右为宜,应用第三人称客观叙述文章主题和主要观点,不作自我评价。(3)关键词以三至五个为宜,应直接反映文章主旨,并以能迅速、准确地搜索到该篇论文为原则。(4)基金项目需注明立项年度、项目名称、项目编号等。文章的标题、摘要、关键词等需...
《河北学刊》2025年重点选题方向
摘要:<正>跨学科综合、交叉性选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研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研究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建设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哲学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研究中国儒学的当代本体论建构易学、诸子学前沿问题研究现象学、存在哲学与分析哲学前沿问题研究...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发生的中国基础————作者:李延江;
摘要:中国新文学中现代主义文学的发生具有深厚的内在基础。无论是文学的技巧、方法还是其所揭示的生活现象、情感态度,都能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找到与之共鸣的丰厚基因。资源的有限性、局限性与人的权利欲望之间的天然矛盾所造成的中国社会的普遍异化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深厚土壤;沉沦时代里中国知识分子的自觉求索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发生的内在推动力;中国传统文学积淀的许多极具表现力的技巧、手法及其内在的艺术追求是中国现代...
鲁迅与胡适的学术交往——以中国小说史研究为中心————作者:鲍国华;
摘要:在中国小说史学的开创期,鲁迅与胡适的学术成就最为卓著,学术影响力也最为可观。二人通过真诚交往和良性互动,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术共同体,不仅奠定了中国小说史学的基本格局和风貌,还使中国小说史研究的价值超越了学术领域,成为推动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进而实现了新文化的凝聚与传播。鲁迅与胡适及同时代学人由学术共同体进而成为思想共同体,共同致力于新文化建设,这才是现代中国小说史学之兴起的关键价值之所在...
中国式现代化的低代价发展之路————作者:邱耕田;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就其可能导致的结果来看,是进步与代价的统一。高度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代价现象,提出预防并克服现代化代价的对策与思路,这应当成为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绕不过去的重要视角,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基本的追求。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着普遍的代价现象,代价学就是以发展的代价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习近平关于西方及其他一些国家现代化代价的系统而深刻的论述,为我们认识现代化进程中的代价现象提供了...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儒学的批判与吸收————作者:张卫波;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面对激烈的文化冲突和争论,为了构建中华民族新文化,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儒学进行了猛烈批判。与此同时,又对儒学所蕴含的大同学说等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借鉴和吸收。不过,由于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知识结构、情感好恶等因素影响,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儒学的认识并非完全一致。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年龄比较大的党员,对儒学的态度相对温和一些;毛泽东、周恩来、恽代...
康德学的另一版本:马克思和恩格斯笔下的康德形象————作者:莫斌;
摘要:百余年以来对康德及其思想的注目,形成了一片星罗棋布的康德思想研究镞。这种研究镞所产生的著述学说、思想流派、话语形态构成康德学的基本表征。马克思和恩格斯笔下的康德形象呈现了康德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程中的图景。通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眼中的“看”,可体现另一种对康德的“近”。以亲近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方式,可体现一种“近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康德”。康德的星云假说不仅在天文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辩证法在自然界的...
河北学刊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博士生,第一次尝试,未带导师,单独一作,投稿两个月后被拒,写邮件咨询原因没有得到回复,打电话咨询了一下,得到简单回复,负责编辑很耐心,说文章题目不符合期刊方向,以后有机会再说
2023-03-31 14:47 -
带头大哥666
邮箱投稿过一次,泥牛入海,完全没有一点反应,编辑电话也打不通或者不接,这次投稿遭遇确实挺闹心的,慎投!
2021-08-04 08:06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投稿2次,邮箱投稿,石沉大海,毫无回复!形同摆设!差评!
2021-03-31 11:18 -
带头大哥666
投过两次,都没有回复我,应该是被拒绝了!!!
2021-01-10 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