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水处理最新期刊目录
全氟辛烷磺酸对污泥高温高含固厌氧消化的影响————作者:孟繁莉;郑洪领;
摘要:全氟辛烷磺酸(PFOS)作为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对剩余污泥(ES)高温高含固厌氧消化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批次实验(0~10 mg/kg PFOS),结合高通量测序揭示PFOS对消化性能与微生物群落的浓度依赖性调控规律。结果表明,PFOS显著抑制产甲烷性能:当投加量≥5 mg/kg(干重)时,甲烷产量较对照组(0 mg/kg)下降42.3%,挥发性脂肪酸(VFA)积累量升高65.7%...
硝化抑制剂对硝化菌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作者:邓佳豪;向韬;程馨雨;李微;
摘要:为揭示不同硝化抑制剂对硝化菌群的作用机制,从而为后续亚硝化的稳定运行打下基础。通过序批式试验比较了生物硝化抑制剂(对羟基苯丙酸甲酯,丁香酸)与化学硝化抑制剂(二氰二胺,3,4二甲基-1H-吡唑)不同投加浓度对硝化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这4种硝化抑制剂在最适浓度下,显著抑制了亚硝酸盐氧化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NOB)的处理效能,从而降低了亚硝态氮转化率,抑制率达7...
基于改进波动位置注意力机制优化LSTM的出水COD预测————作者:王雷;陆宏伟;孙岳;惠康洲;赵艺琨;刘明勇;刘子航;李杰;
摘要:城市污水处理过程存在不确定性、非线性和时滞等复杂特性,给水质控制和能耗优化带来挑战。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动位置编码改进的SSA-LSTM-Attention模型用于预测出水COD。该模型结合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提取水质数据中的关键信息,利用改进的波动位置编码动态识别数据波动区域,增强模型对关键位置的关注,并通过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捕捉COD数据的长期依...
藻菌共生系统去除污水中抗生素的研究进展————作者:彭悦;李茹莹;赵恰;
摘要: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传统污水处理手段对抗生素的去除效率偏低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水环境中均有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检出。藻菌共生系统是一种可持续的废水处理方法,具有高效去除抗生素、减少抗性基因增殖和收获生物质等优势。本文综述了藻菌共生系统的结构及特性,总结了抗生素对藻菌共生系统的影响;综合微藻与细菌对抗生素的去除机制,归纳出藻菌共生系统去除抗生素的可能途径;分析讨论了抗生素种类及浓度、生物组成、光照、温度、pH...
TFT-LCD彩膜废水处理工程实例及分析————作者:徐强;郭宇彬;杨祖博;
摘要: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的彩膜制程工艺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其水质具有高有机物和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在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前,需采用多种处理工艺实现高效净化?。以某高世代TFT-LCD工厂的彩膜废水处理工程为实例,采用“pH调节池+混凝池+氧化池+絮凝池+沉淀池+中间水池+两级A/O+二沉池”处理工艺,探...
污泥脱气对厌氧反应器高负荷运行的影响————作者:时侠辽;孔维成;李沛莹;陈静怡;白健伟;朴哲;王宏归;
摘要:通过泥水自循环,实现污泥快速脱气的基础上,研究了污泥脱气对厌氧反应器高负荷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污泥脱气后,厌氧反应器的临界负荷,由污泥未脱气(CK)时的27 kg COD/(m3·d)提高至56 kg COD/(m3·d),提升幅度达到2倍以上。通过污泥脱气,在高负荷、高传质下,有效控制了厌氧反应器的跑泥。该研究成果,可为传统的上流式厌氧反应器,解...
煤矿外排水处理提标改造工程————作者:盛守福;
摘要:朝阳露天矿外排水处理规模20 000 m3/d,原水由煤矿疏干地下水、矿坑内含煤废水和洗车含油废水组成,水质指标中COD、总磷、总氮和石油类超标,废水种类多,水质指标不稳定,采取分级分类、靶向处理设计思路,常规处理采用磁混凝沉淀工艺,深度处理采用臭氧催化氧化+高效纤维过滤+树脂脱氮组合工艺,原水COD 32.5 mg/L、总磷0.26 mg/L、总氮1.4 mg/L和石油类1...
生物滞留设施中脱氮除磷填料的研究进展————作者:倪朝霞;赵红梅;苏连英;敖千禧;赵晓红;
摘要:生物滞留池作为海绵城市雨洪管理核心设施,其脱氮除磷效能受填料性能制约。系统综述了生物滞留池填料的类型、作用机理及应用现状,传统砂石填料对TN(20%~40%)和TP(40%~60%)的去除率普遍低于海绵城市标准(TN≥50%,TP≥60%),主因反硝化电子供体不足与吸附容量有限。新型填料通过创新显著提升效能:铁基填料(如黄铁矿)利用硫自养反硝化和金属络合作用,TN、TP去除率达89%和81%以上;...
轻质金属加工废水物化-生化耦合处理及回用工程实例————作者:杨琴;徐安琳;
摘要:铝镁合金是当前应用广泛的轻质金属材料,涵盖了汽车、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铝镁合金及制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会产生高乳化度、高SS的含油废水,难以直接采用生物方法处理。本案例废水经过“隔油调节-破乳-气浮-Fenton氧化-混凝沉淀-A/O/O-砂滤-活性炭过滤”的物化与生化耦合工艺进行处理。在传统物化工艺上引入芬顿氧化,再通过A/O/O生化处理,有效提升废水可生化性,处理后废水COD去除率达98.7%,悬...
支撑层改性薄膜复合聚酰胺纳滤膜的制备研究进展————作者:钟海媚;田华丽;王一雯;姜钦亮;韩佩;詹聪;陈涛;桂双林;
摘要:纳滤膜是纳滤技术的关键膜元件,其性能提升对海水淡化、盐湖提锂及高盐废水处理等领域意义重大。聚酰胺薄膜复合纳滤(TFN)膜性能不仅取决于分离层固有特性,更受多孔支撑层结构与化学性质的深度调控,此调控对优化TFN膜整体过滤性能、抗污染性能及长期稳定性等至关重要。阐述了支撑层改性策略(共混改性、表面改性等)对纳滤膜聚酰胺层形成机制的调控作用,介绍了支撑层表面亲疏水性、孔隙率及纳米结构对界面聚合反应动力学...
两种不同外加碳源污水处理系统的生命周期评价————作者:雷馨雨;郭喜志;许梁;刘雅君;王剑英;崔英辉;赵全保;
摘要:为响应中国“双碳”战略目标,针对污水处理系统碳减排需求,对比了系统1(S1,以乙酸钠为碳源的污水处理系统和系统2(S2,以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液为碳源的污水处理系统)对环境的不同影响。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框架,针对S2采用了对实验室规模数据进行放大的方法完善了生命周期清单,对两系统运营阶段的资源消耗与排放清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2在所有环境影响指标中均优于S1,因此采用餐厨垃圾产酸发酵液替代乙酸钠具有一...
稀土冶炼含氟废水处理及资源回收利用实验研究————作者:郭祥;沈明伟;李永勇;熊文良;
摘要:采用钙源化学-絮凝沉淀法对稀土冶炼含氟废水进行了处理及资源回收利用,探讨了pH、CaCl2添加量、反应温度等条件对氟化钙制备的影响,分析了深度除氟的主要影响参数,并结合SEM和XRD等表征方法研究了氟化钙制备和脱氟机理。结果表明:在pH=7、CaCl2添加量13.5 g/L、温度50 ℃的条件下,可制备得到品位为87.79%的粗氟化钙;将其作为晶种返回净...
Pr6O11/ZrO2光催化降解水中土霉素————作者:曹明伟;
摘要:提出了Pr6O11上转换材料改性的ZrO2基复合光催化涂料,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土霉素(OTC)。采用超声辅助共沉淀法制备了Pr6O11/ZrO2复合光催化剂粉末,以聚氨酯为基体树脂,在电动搅拌机的高速搅拌与超声辅助下制备Pr6O11 电化学技术在焦化循环冷却水的工程化应用————作者:贾利涛;杨庆彬;孔轩;张鹏飞;张玉瑶;赵锦;田鑫; 摘要:循环冷却水系统常存在结垢、腐蚀、微生物滋生、浓缩倍率低以及排污和补充水量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针对某焦化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采用电化学技术进行了工程化应用研究,分析了电化学处理器除垢、阻垢、缓蚀和杀菌效果,研究了极板垢样微观形态和物相,并计算了经济效益,为电化学技术处理循环冷却水的工程化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循环冷却水系统达到了良好的除垢和防垢效果,有效控制了腐蚀和微生物滋生情况,使得... 鸟粪石沉淀法处理高浓度氨氮钨冶炼废水————作者:罗军;何绍浪;尹鑫; 摘要:水体富营养化威胁生态系统的平衡,构成潜在的环境风险,加强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钨冶炼废水氨氮浓度高、处理难度大的特点,采用鸟粪石沉淀法进行氨氮去除与资源化回收试验,旨在探索最优反应条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系统考察了温度、pH、镁盐投加量、磷盐投加量、反应时间和废水初始浓度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是影响氨氮去除率的最关键因素(极差R=11.39),在pH=10.5... 茶叶渣生物炭强化高浓度食品废水厌氧消化的探究————作者:杨瑄;李长福; 摘要:为了克服食品废水厌氧资源化过程中易出现的酸化及氨氮抑制等瓶颈问题,采用序批式反应器,以茶叶渣生物炭(TB)及食品废水为探究对象,考察了TB对食品废水厌氧消化的强化效果并揭示了相关机制。结果表明,TB提高了食品废水厌氧处理效率,当TB投加量为6.0 g/L时,甲烷产量提高至305 mL/g,TB组内出水ρ(总化学需氧量,TCOD)低至0.21~0.32 g/L。TB有效抑制了食品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 硫掺杂生物质炭负载铁锰氧化物活化PMS降解四环素及多西环素————作者:张山桥;杨继涛;张军;张珊珊; 摘要:以废弃甘蔗皮为生物质炭前驱体,采用浸渍热解法成功合成了生物炭负载Fe/Mn双金属氧化物(IM-SCBC),系统探究其活化PMS(过硫酸盐)降解TC(四环素)和DOX(多西环素)的性能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Fe/Mn物质的量比为1:1,催化剂效果最佳,5次循环降解率均大于70%,在pH=3~9范围内均大于80%。通过材料表征可知,铁锰氧化物呈现立方尖晶石型结构,高暴露于生物炭材料表面。机理研究发现... 电子级超纯水中TOC处理技术及原理————作者:刘澈;徐冉龙;薛雅内;孙文俊;张立成;刘昌达; 摘要:电子级超纯水(Electronic grade ultra-pure water,E-UPW)是半导体、液晶显示器等制造业的关键原料,对水质的要求极高,需要尽可能去除水中全部溶解性和非溶解性物质。水中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含量是影响产品良率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去除难度最高的物质。常规技术(预处理、脱盐、抛光)采用活性炭吸附、反渗透(Reverse osmos... 基于MLP-SVR模型的MVR真空膜蒸馏系统性能预测————作者:诸胜瑞;司泽田;张天慧;李科;庞赐荣; 摘要:机械蒸汽再压缩(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MVR)真空膜蒸馏系统是处理硫酸废液的新技术,性能预测是实现其智能运行的关键环节。搭建了MVR真空膜蒸馏系统试验装置,以硫酸溶液为蒸发对象开展了多工况试验,获得了170个样本数据,构建了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 氮掺杂稻壳生物炭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Cr(Ⅵ)废水————作者:吴卿;刘睿怡;张颖;彭森; 摘要:制备氮掺杂稻壳热解材料(NDK)作为双室MFC(Microbial Fuel Cell,MFC)阴极催化剂,对碳纸表面进行修饰,探究了NDK对MFC还原Cr(Ⅵ)和产电性能的影响,同时对阳极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氮掺杂后,材料表面孔隙度明显增大,氮元素含量达到6.75%,与未进行氮掺杂材料相比提升了4.35%。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表明,经生物质热解材料修饰后,碳纸电极的电化学活性有大幅提... 工业水处理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2月底3月初投稿,初审用了半天,终审用了半天。基金全部过期了但是依然过了初审,编辑部内部的审稿速度很快,中间经历两次外审,每次14天左右,感觉审稿专家确实是工业化的水处理方向,提出的审稿意见确实是对于我们这种交叉学科的不太好修改。比我们学校自己的学报审稿都快,打电话催录用函的时候编辑老师也很和善,效率超级高。对于毕业只需要录用函的同学是很友好的,不知道见刊需要多久,感觉他们的会计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Yangming_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