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学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硅酸盐学报

硅酸盐学报

北大核心CAJSTEICSCD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期刊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2.064
综合影响因子:1.420
官网:https://jccsoc.cbpt.cnki.net
主编:南策文
平均出版时滞:180.0465

  硅酸盐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界面SiOx层对BiFeO3/Si异质结电学性能的影响————作者:肖泽宇;雷林;刘琳;胡雪莉;黄凤珍;吕笑梅;

摘要:构建铁电/半导体异质结构是现代多功能电子器件的重要发展方向。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在不同温度预处理后的n-Si衬底上制备了BiFeO3薄膜。结果表明,衬底预处理使得样品电滞回线细化变形,同时光电流变弱。结合介电–温度谱以及截面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表明,衬底预处理后,n-Si表面的SiOx层厚度增加,削弱了BFO与n-Si之间的pn结界面接触势垒以及相应...

铪基铁电材料及其器件的研究进展————作者:杜剑宇;钟海;葛琛;

摘要:铪基材料因其良好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兼容性、高介电常数和超薄尺度下稳定的铁电性能,被视为类脑计算器件的潜在功能材料。本文探讨了铪基铁电材料的基本物性(包括晶体结构、铁电性起源及结构相变机制),并分析了其与类脑计算相关的关键特性(如铁电极化及氧离子迁移行为)。此外,还总结了基于铪基铁电材料的神经形态器件结构,探讨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如界面缺陷调控、疲劳耐久性的改善等),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

基于数字图像和超声技术的钢纤维混凝土劈裂损伤过程及规律————作者:覃源;赵世龙;周恒;赵靖伟;吴江江;

摘要:鉴于钢纤维混凝土衬砌(SFRC)在隧道等深基坑工程方面的应用价值,为探究钢纤维混凝土的断裂过程,以钢纤维和硅灰为控制变量,共设计9组正交配合比试件进行劈裂力学试验,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对试件在加载中的裂缝演化机制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超声波技术(UT)捕捉试件劈裂损伤过程中的声学特征变化。结果表明:SFRC具有较强的裂后承载能力,钢纤维掺量45 kg/m3,硅灰掺量6%...

大语言模型提取文献中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合成信息————作者:韦士豪;李舒远;王亚鑫;孙少瑞;

摘要:固态电解质是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和安全性的关键材料,其结构化的合成信息对于研究至关重要。人工从文献中提取费时费力,基于规则的方法泛化性能差,机器学习的方法则需大量标记数据,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旨在利用大语言模型自动提取文献中的固态电解质合成信息。首先,训练段落分类模型,包括贝叶斯模型、BERT模型和3个不同的大语言模型,筛选出描述固态电解质合成过程的段落。然后,训练合成信息提取模型,为3个不同...

全固态电池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作者:温兆银;李泓;

摘要:<正>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全球能源转型正在加速推进,电动汽车和储能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电动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绿色出行方式,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总量达到894.4 GW·h,同比增长27.2%,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将超过7000万辆,保有量将达到3.8亿辆

[001]取向铌酸银单晶的电学与光学性能研究————作者:赵邓小江;赵桂花;魏世龙;赵桂明;金兆鑫;毛著波;胡志昊;

摘要:铌酸银(AgNbO3,AN)作为高性能无铅反铁电材料,在光电器件领域具有巨大潜力。本工作采用AgCl作助溶剂成功生长出高质量AN单晶,并以其[001]取向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该取向单晶在200 kV/cm电场下储能密度(Wrec)达 1.34 J/cm3,储能效率(η)为30%。尤为突出的是光电性能,该单晶耐受电压高达190 V...

反钙钛矿型X3OBH4(X=Li, Na)的电化学稳定性和离子输运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作者:刘波;钟微;蒋达国;伍冬兰;方成;肖志鹏;施思齐;

摘要:基于簇阴离子的反钙钛矿超离子导体由于其在可充电电池固态电解质中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但是,对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的热力学性能关注甚少。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反钙钛矿型X3OBH4(X=Li, Na)材料的电子结构、相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界面兼容性、机械性能和离子输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X3OBH4

面向金刚石材料高质量激光加工的方法和研究进展————作者:张晓宇;王子昂;胡秀飞;葛磊;王英楠;韩赛斌;彭燕;徐明升;徐现刚;

摘要:随着金刚石生长工艺的提升,金刚石加工面临更高要求,传统机械加工难以满足部分高精度需求。激光加工以其高精度、高效率、广泛适用性和可控性,已成为金刚石加工的主流技术。当前,激光在金刚石加工中的主要应用包括激光抛光、微通道、微孔加工、激光切割和激光剥离。本文系统阐述了激光与金刚石的加工机理,分析了不同类型激光的作用特点与优势,总结了近年来激光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当前技术瓶颈与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

卤化物固体电解质Li3InCl6的基本特性及Li离子迁移机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作者:仇家豪;苏蕾;张佳颖;吴木生;孙宝珍;欧阳楚英;

摘要: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解决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问题的理想替代品。符合实际需求的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开发是其应用的关键。最近,以Li3InCl6为代表的卤化物快离子导体由于展现出优异的性能,成为倍受人们关注的一类极具潜力的新型固体电解质。然而,与Li3InCl6应用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仍不清楚,比如绝缘...

废旧锂离子电池原位还原焙烧水浸提锂及杂质影响————作者:李金辉;任权兵;龙光武;邓方坤;王爽;李楠;丁浩亮;胡伟杰;肖宇;翁雅青;

摘要:废旧锂离子电池不仅蕴含极高的有价金属资源,也同时具备典型工业固废特征,针对传统湿法冶金工艺存在提锂流程长、锂元素损失、工序复杂等问题,以废旧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混合料为原料,无需额外添加试剂,原位还原焙烧–水浸提锂工艺选择性提取锂。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焙烧温度600 ℃、焙烧时间30 min、搅拌时间4 h的条件下,Li的浸出率为72.23%,Ni、Co、Mn几乎不浸出,而不含杂质的商用纯三...

固体氧化物电池复合氧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作者:于博政;刘长洋;卞刘振;傅鹏;彭继华;安胜利;彭军;

摘要:固体氧化物电池(SOCs)在不改变电池结构条件下可以在燃料电池和电解池双重模式下工作,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随着工作温度的降低,氧电极材料是电池性能及寿命的限制性环节。(La0.6Sr0.4)0.95Co0.2Fe0.8O3–δ(LSCF)作为典型的SOCs氧电极材料,...

模拟海水海砂混凝土孔溶液碱度对玄武岩–碳混杂纤维增强复合筋耐久性的影响————作者:郭向柯;吴庆亮;周新显;宋灿;李伟华;

摘要:利用碳纤维代替部分玄武岩纤维形成玄武岩–碳混杂纤维增强复合(HFRP)筋以期提高玄武岩增强复合(BFRP)筋在碱性海水海砂混凝土(SSSC)中的耐久性。研究55 ℃不同碱度模拟SSSC孔溶液(pH=10.1, 11.3, 13.2)中BFRP和HFRP筋的力学性能时变规律,利用微观分析测试手段揭示其耐腐蚀性能提升机制。结果表明: BFRP和HFRP筋受拉伸和层间剪切失效模式基本相似;相比BFRP筋...

基于机器学习势函数的沸石框架钠离子导体筛选————作者:符晓;肖睿娟;李泓;

摘要:随着机器学习原子间势(MLIP)的发展,采用分子动力学解决大尺度体系结构下的离子输运问题成为可能。沸石结构由于其特殊的孔道和空腔,且结构中存在复杂的Si/Al无序排布,使得其动力学性质的模拟较为困难。采用原子位置光滑重叠(SOAP)描述符找到TO4四面体排布差距最大的10个沸石结构框架作为MLIP训练集,得到适用于在Na–Si–Al–O四元结构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MLIP,计...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与全珊瑚骨料海水海砂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作者:鲍玖文;单联飞;刘鹏;李冉;孙建伟;崔祎菲;

摘要:在全珊瑚骨料海水海砂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FCASS-CSAC)中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筋替换传统钢筋可有效解决钢筋锈蚀问题,但FRP筋与FCASS-CSAC的粘结机理尚不明晰。为了探明二者粘结性能退化规律,对18个中心拉拔试件进行了测试,分析了FRP筋种类(BFRP和GFRP)和粘结长度(5d、7.5d、10d)其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直径d为10 mm的FRP筋材,在不考虑肋形的情...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原位聚合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及强化机理————作者:于桢琪;刘新;邵丽静;谢辉;张艺;王浩川;冯攀;

摘要:原位聚合水泥基材料(iPMCM)具有流动性好、韧性高、界面粘结性优等优势,在修补工程、3D打印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而聚合物对水泥水化的延缓作用导致其早期强度发展缓慢,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采用纳米二氧化硅(NS)改性iPMCM,利用正交实验优选iPMCM的单体质量掺量、引发剂掺量及NS掺量,并探明NS对原位聚合改性水泥基材料水化动力学和微结构的影响规律,揭示NS的增强机理。研究发现,单体和NS分...

不同砖雕加固剂的修复效果————作者:曾翔超;余红发;

摘要:砖雕文物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故对其进行原位修复的技术和材料有更高要求。针对砖雕修复过程中补砖和原位保护古灰浆的需要,首先采用碱式硫酸镁水泥基(镁基)、钙基水硬性石灰、硅基硅溶胶加固剂制作仿制砖,对3种仿制砖与古材的相容性、晶相组成、抗压强度、孔隙度特性、毛细吸水性能和耐腐蚀性等进行测试,发现镁砖性能最优;然后用粘结性和渗透加固性等指标来评价3种加固剂应用于砖雕文物修复的有效性,发现碱式硫酸镁水泥基...

超声和光纤传感技术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进展与挑战————作者:黄锴;李林昊;黄宇;毛恒山;于逸飞;沈越;黄云辉;

摘要:随着固态电池向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方向快速发展,对其内部复杂界面的演化过程与失效行为的实时监测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传统传感技术难以适应固态电池刚性界面和固固接触的特性,在原位检测灵敏度与适配性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本文综述了超声与光纤传感技术在固态电池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即超声技术凭借其无损检测优势,可动态解析电极–电解质界面的接触状态、裂纹演化及气体生成过程;光纤传感技术则可通过与电极或电解质集成...

退役光伏层压件关键有机组元共热解:比例差异对热解特性影响机制————作者:张源忠;王建伟;顾菁;吴奔腾;袁浩然;

摘要:热解作为回收处理退役光伏层压件的有效手段,可以深度去除层压件中的封装剂(EVA)和含氟背板(TPT)。本工作对不同质量比例EVA和TPT共热解特性、动力学及热解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热解热质量损失率随TPT占比减少而增加,当EVA和TPT质量比为5:1时,失重率最大,为97.9%。TPT会促进结焦,降低共热解程度,当EVA和TPT质量比为2:1时,理论热解程度和实际热解程度的差值总体为负,拮...

梯度孔隙阳极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蠕变损伤影响————作者:宋明;夏凡辰;王炳英;张玉财;汪玉;吴琼;

摘要:梯度孔隙阳极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多物理场耦合行为对其长期高温服役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工作构建了电化学–气体流动–物质传递–温度–固体力学耦合的多物理场模型,并结合蠕变延性耗竭理论开发了蠕变损伤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均匀温度场条件下一种梯度孔隙阳极的SOFC蠕变损伤演化与裂纹扩展机制。结果表明,均匀温度场假设低估了SOFC构件中的等效应力,并改变了应力分布特征;梯度孔隙阳极设计使SOFC上连...

基于有机聚硅氮烷的超疏水多层涂层的制备与性能————作者:王琦;彭梦圆;汪小鹏;沙敏;张丁;姜标;

摘要:超疏水性赋予各种基材惊人的多功能特性,然而,涂层和基材之间的脆弱连接限制了超疏水涂层的应用领域和使用寿命。采用2-(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和三甲氧基氢硅烷反应生成含氟硅烷偶联剂,与有机聚硅氮烷(OPSZ)经过机械混合得到了含氟改性的OPSZ涂层材料,最后将其与微纳米SiO2粒子掺杂后,使用普遍适用于各种基材的喷涂法制备了一种耐久性超疏水涂层。所制备的超疏水涂层在经历360...

  硅酸盐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硅酸盐学报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