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火箭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立式混合机桨叶自动清理系统桨叶运行轨迹研究————作者:曾庆林;曹宇;刘嵩;郑逸文;朱文博;张振宇;
摘要:针对基于防爆3D视觉系统的立式混合机桨叶自动清理系统位姿识别耗时长、测量精度易受干扰等问题,以25 L立式混合机为研究对象,基于立式混合机的齿轮传动结构原理,研究桨叶位姿与电机轴旋转角度之间的周期性关联关系,通过控制电机轴旋转角度实现桨叶任意位姿的精确定点停车,从而在不使用防爆3D视觉系统的情况下,利用工业防爆机器人实现桨叶清理的远程隔离一键操作,大幅降低硬件成本,提高清理效率。试验结果表明:相对...
基于空间推进的超声速进气道设计方法研究————作者:曲俐鹏;杨大伟;任喆;刘甫州;
摘要:针对特征线方法在求解超声速流场时面临的强压缩波/激波间断流动求解受限问题,提出了一种超声速进气道基准流场的空间推进法,在生成流场网格的同时求解进气道流场,可实现对包含等熵压缩、激波间断压缩流动的基准流场设计及求解,对其求解二维/轴对称进气道流场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空间推进法求解的二维、轴对称进气道壁面沿程压力分布规律与数值仿真结果完全一致,对于二维、轴对称进气道的求解时间分别仅为26.7...
卷首语————作者:王泽山;
摘要:<正>2025年8月18日,内蒙合成化工研究所迎来了建所50周年的辉煌时刻。五十载砥砺奋进,内蒙合成化工研究所始终以自主创新为引领,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固体推进剂和特种材料研究所,推动着我国复合固体推进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建立了复合固体推进剂技术体系,引领着固体推进剂专业技术的发展方向
《固体火箭技术》征稿启事
摘要:<正>《固体火箭技术》期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北大中文核心、中科院CSCD核心、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刊载固体动力及新型推进技术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材料、新方法和新工艺等。来稿题材以创新性、原创性研究学术论文,反映领域最新进展的综述性论文,以及评论、观点、洞察、最新学术消息等为主。名家访谈、评论、观点、洞察业内专家、学者围绕学科发展、研究热点、重要成果、关键突破、未来...
铝基合金燃料的制备及其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作者:张海峰;吴雪;代卓华;郭晓燕;刘文文;李亮;
摘要:铝基合金燃料作为固体推进剂的核心组分之一,其成熟制备技术与燃烧性能优化是提升火箭动力系统的关键。文章梳理了铝基合金燃料的几种典型制备技术及其优缺点,重点评述了铝基合金燃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系统总结了铝-锂合金(降低点火温度)、铝-镁合金(抑制燃烧团聚)、铝-硼合金(增强燃烧效率)等8类典型合金体系的燃烧调控机理以及稀土元素掺杂与三元合金设计对燃烧效率的协同强化效应。当前铝基合金燃料研发仍面临燃烧反...
HMX球形化技术研究进展————作者:周参豪;徐鹏;赵鑫;徐作英;
摘要:奥克托今(HMX)凭借密度高、能量高、爆轰性能良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领域,但机械感度高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通过对HMX进行球形化处理,有利于改善热稳定性、降低感度、提高安全性。综述了HMX球形化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机理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机械研磨法、喷雾结晶法和溶剂-非溶剂法等制备方法的原理、操作特点、优缺点。结果表明,机械研磨法和超声波法操作简单但有安全风险,喷雾结晶法、乳化法和超临界...
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衬层粘接界面损伤分析研究进展————作者:戴鑫;赵陆翔;马赫迪;赫丽娜;徐艺璇;白彦江;周鑫磊;
摘要: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衬层粘接界面损伤分析是保障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关键课题。重点综述了近5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从界面损伤机理与关键影响因素、实验表征技术和数值分析方法三方面进行分类评述。探讨了机械载荷、热应力载荷及化学因素对界面损伤的驱动作用;评述了宏观力学测试、细观观测技术在揭示界面损伤演化过程的应用,以及化学分析手段在量化组分迁移行为中的作用;简述了内聚力模型的改进与应用...
含铝复合固体推进剂点火燃烧特性分析————作者:李强;王登可;冯亚亚;王华斌;彭晨;余西龙;谢竞生;
摘要: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性能高度依赖于推进剂的能量特性,而含铝固体推进剂的燃烧行为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开展含铝固体推进剂的点火与燃烧特性研究,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基于激光点火、高速显微成像和发射光谱采集的光学诊断实验系统。采用该系统研究了硝胺、压强等因素对含铝固体推进剂点火延迟、燃速、燃烧温度及铝团聚物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升高压强能够降低铝粉在燃面处的滞留时间,并减小凝聚相团聚物粒度,在3.5 ...
Fe-MOF催化AP热分解行为及对HTPB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作者:傅琳;周鹏;纪红峰;唐晓林;梁涛;周宇鸣;闫哲;魏世龙;黄驰;
摘要:为有效控制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固体推进剂的燃烧,采用配位自组装法合成了催化剂Fe-MOF,通过催化性能结合对气体产物的原位监测研究其对于高氯酸铵(AP)热分解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探讨Fe-MOF对HTPB推进剂的安全性能和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MOF的作用下,AP的热分解温度降低至362.5℃,其作用机制在于催化过程中Fe-MOF可以原位转变产生具有良好分散性的Fe Al-2Li在丁羟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冯雪;马霞;侯刘娜;赵峻标;王焜;王豪; 摘要:为进一步探究铝锂(Al-Li)合金粉对四组元丁羟(HTPB)推进剂性能的影响,降低含Al-Li合金粉的HTPB推进剂的感度,研究了不同含量的Al-2Li合金粉对HTPB推进剂理论比冲、力学性能、燃烧性能及残渣活性Al含量的影响;采用有机酯类化合物包覆剂对Al-2Li进行表面包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谱(XPS)、电子能谱(ED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包覆后的... 基于腈氧固化体系的固体推进剂老化性能研究————作者:闫哲;梁涛;吴勇;纪红峰;郝文豪;傅琳;叶娜;郑国鹏; 摘要:开展了基于腈氧固化体系的新型固体推进剂贮存老化性能研究,探究了该类推进剂在加速老化状态与自然贮存条件下的老化性能变化和贮存安全性。结果表明,该类推进剂在经过50、60、70℃加速老化102 d后,最大抗拉强度分别下降2.7%、6.8%、8.2%,最大伸长率分别下降13.10%、12.23%、10.21%;燃速在加速老化试验过程中变化稳定,粘接性能保持良好。推进剂中安定剂MNA在70℃加速老化145... B-GAP羟基类型比率与固化反应速率研究————作者:张晶;杨荣杰;倪志辉;冯亚亚;郑国鹏;王艳学;孙建军;刘晓晗;张建伟;崔丽萍;张安杰; 摘要:为量化支化聚叠氮缩水甘油醚(B-GAP)羟基类型比率与固化反应速率,鉴于B-GAP中伯羟基与亚甲基(—CH2—)相连,仲羟基与次甲基(—CH—)相连,伯羟基、仲羟基与异氰酸酯发生聚氨酯化反应后,—CH2—和—CH—在核磁氢谱中的化学位移差别明显,故通过核磁氢谱中—CH2—和—CH—的强度计算伯羟基和仲羟基的比率。合成了B-GAP中伯... 基于电导率的含能材料热安定性测试方法研究————作者:贾姣姣;冯蒙蒙;张旭峰;任伟佳;王艳学;吴如青;孟子晖;鄂秀天凤; 摘要:热安定性是含能材料稳定性评价中的重要指标。为弥补现有的含能材料热安定性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导率变化的含能材料热安定性评价新方法,即加热含能材料使其分解气体产物溶于吸收液,通过测试溶液吸收气体前后电导率的变化来评价含能材料的热安定性。通过对2,4,6-三硝基甲苯(TNT)、奥克托金(HMX)、黑索金(RDX)、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三氨基三硝基苯(TATB)、六硝基芪(HA... 聚芳撑树脂基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作者:赵陆翔;房强;白彦江;戴鑫;张鹏飞; 摘要:针对固体发动机结构功能一体化发展趋势和需求,以主链为全芳基的新型聚芳撑树脂为基体、以T700碳纤维为增强体,研制了一种兼具结构承载能力和烧蚀防护功能的高性能复合材料。采用旋转流变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聚芳撑树脂的流变特性和固化行为;利用NOL环测试方法表征了新型聚芳撑树脂与碳纤维的界面性能;制备了聚芳撑树脂基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200 mm标准试验容器,并完成了水压爆破测试。结果表明,聚芳... 短切纤维增强EPDM橡胶微观界面特性研究————作者:白彦江;赵陆翔;赫丽娜;周鑫磊;徐艺璇;戴鑫; 摘要:短切纤维与橡胶基体间的微观界面特性是影响绝热层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以2种不同表面特性的短切纤维F-12、ASF-100和3种三元乙丙橡胶(EPDM3080、EPDM4045、EPDM2070)的绝热材料配方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短切纤维表面状态及形貌、EPDM生胶流变特性及门尼应力松弛、反映绝热材料填料分散特性的Payne效应和纤维/橡胶微观界面特性的混炼胶结合胶含量和硫化胶溶胀指数等,并分析了纤... 环氧树脂基外防热涂层热氧老化行为研究————作者:田丽丽;刘婷婷;吕嗣轩;高金凤;郭杰;李兵;苏峰;王德; 摘要:外防热涂层受环境因素影响会发生性能退化,进而威胁其安全性与可靠性。以两种增韧改性环氧树脂基外防热涂层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在热氧环境中的老化行为,其中涂层-A中添加了无机纤维,而涂层-B中添加了有机纤维,并且涂层-B中的橡胶含量高于涂层-A。通过恒温烘箱分别对两种涂层进行了40~70℃的热氧加速老化实验,并分析了其性能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老化后两种涂层中纤维与基体均未发生明显脱粘,但涂层-A内部出现... 序言————作者:吴勇; 摘要:<正>“五十载拼搏耕耘铸就丰碑,半百春守正创新续写荣光”。2025年,内蒙合成化工研究所迎来了建所50周年的重要时刻。自成立以来,内蒙合成化工研究所始终秉承“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初心使命,以国家需求为牵引,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固体推进剂及特种材料领域深耕不辍,走出了一条从跟跑到并跑、最终领跑的自主发展之路,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与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基于干法缠绕的高温环氧/国产T800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性能————作者:惠雪梅;张光喜;包艳玲;洪星星;鲁建军;阮英波; 摘要:基于干法缠绕工艺特性,开发了适用于国产T800碳纤维干法缠绕的高温环氧体系(GWE-1),研究了GWE-1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流变行为、存储期和力学性能,观察了树脂破坏断面微观形貌特征,采用干法缠绕工艺制备了国产T800碳纤维/GWE-1复合材料的标准?150 mm和?480 mm壳体,验证了T800碳纤维/GWE-1环氧胶带的干法缠绕工艺适配性,考核了两种标准尺寸壳体的内压承载能力。结果表明,GW... 某NEPE推进剂高温加速老化失效机理研究————作者:韵胜;冯蒙蒙;魏世龙;王升良;傅琳; 摘要:为进一步剖析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推进剂高温加速老化失效机理,设计了气体收集检测系统,开展了NEPE推进剂高温加速老化试验,监测了氮氧化物(NOx)和二氧化碳(CO2)释放量,测试了NEPE推进剂抗拉强度与伸长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追踪了安定剂(MNA和2-NDPA)含量变化,利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黏合剂网络结构的降解,并设计了推进剂/胶片联合... 横向过载下的翼柱形药柱固体发动机内弹道特性————作者:梁镕基;雷建长;池元成; 摘要:针对横向过载对翼柱形药柱固体发动机内弹道特性以及绝热层暴露时间的影响,建立了改进的偏移面方法,稳定且高效地模拟了翼柱形药柱复杂翼槽特征的非均匀燃面退移,获得了0~50 g横向过载下的燃面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大小、不同角度横向过载下的内弹道特性与绝热层暴露时间。结果表明,在横向过载下,翼柱形药柱的内弹道变化与锥孔形药柱相似,主要工作阶段压强上升,临近结束阶段压强下降,绝热层暴露时间增加,燃烧拖尾;翼... 固体火箭技术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