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通报最新期刊目录
集料组配对聚醚型聚氨酯混凝土路用性能影响评价————作者:谢治天;王明玉;孙传夏;史良;霍春辉;
摘要:为了研究集料组配对聚醚型聚氨酯混凝土(PPUM)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PC-13级配,设计了全石灰岩(PC-1)、石灰岩(0~2.36 mm)+玄武岩(>2.36 mm,PC-2)及全玄武岩(PC-3)PPUM三种组配方案,分别评价了集料组配及热氧、紫外光、水三种环境因素对PPUM路用性能的影响,揭示了PPUM的性能演变规律并建立性能影响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三种组配中PC-1路用性能最差,P...
机制砂的粉体需水量指数及其应用————作者:伍文振;孙江涛;李志堂;尚一馨;张稳涛;许伟;沈卫国;
摘要:为了定量评价机制砂中粉体的需水量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粉体需水量指数(WDI)及测定、计算的方法,探究了机制砂粉体WDI的影响因素,WDI与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均随WDI的增大而降低,扩展度、抗压强度与WDI存在较高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6和0.88。掺入不同黏土矿物调制后机制砂的WDI与混凝土工作性的相关性较高,与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略低...
纤维定向分布对UHPC弯曲性能的影响————作者:邹花;李水长;劳家坤;刘平;
摘要:为研究钢纤维定向排列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弯曲性能的增强效果,本文开发了一种能够产生匀强磁场的电磁线圈并分析了线圈内部的磁场分布特点,利用磁场诱导纤维取向制备了定向钢纤维UHPC。通过CT扫描和三维图像重构技术定量评价了纤维的取向效果,开展了纤维取向和随机分布的不同纤维体积掺量(0%、0.5%、1.0%、1.5%和2.0%)和纤维长度(10、13、16和20 mm)的UHPC的四点弯曲试验。...
再生混凝土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进展————作者:王春龙;穆锐;刘宁波;王正刚;
摘要:再生混凝土(RAC)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建筑材料,因可有效利用废弃物资源,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并显著降低环境负荷,已在道路、建筑等工程领域得到推广应用,成为解决建筑材料过度消耗的重要途径。鉴于此,本文聚焦RAC的制备方法、力学性能及工程应用现状,系统评述了RAC全过程制备及性能优化方法,深入剖析了RAC力学性能的内在提升机理,分析了RAC在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RAC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R...
3D打印黄河砂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可打印性试验研究————作者:惠永军;张俊杰;张戈;元成方;
摘要:采用黄河沉积砂制备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基于可打印性评价体系(挤出性、可建造性、流动度、流变性、凝结时间、水化热),深入探究了黄河砂ECC的可打印性能。研究表明:挤出宽度和总垂直高度均随黄河砂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总垂直高度变化率、底层长条厚度的变化率以及顶层宽度的一半与底层宽度一半的差值与总垂直高度实际值的比值(tan θ)随着黄河砂取代率的增加持续降低。流动度随黄河砂取代率增加呈先降后升趋势...
耐火材料抗碱性熔体侵蚀研究进展————作者:杨勤浩;何峰;田英良;赵志永;高曼曼;谢峻林;
摘要:随着新能源、冶金、化工、废盐处理等产业新技术的发展,碱性熔体对高温装备用耐火材料的侵蚀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在该领域开展大量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耐火材料抗碱性熔体侵蚀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静态坩埚法及动态法在不同侵蚀实验中的优劣性。讨论了新能源、冶金、化工、废盐处理等工业过程中产生的碱性熔体对耐火材料侵蚀问题,综述了MgO系耐火材料、Al2O3-SiO 砖砼混合再生骨料强化及其地聚物混凝土性能研究————作者:田爱平;陈淑烨;张林;范琦琦;杨绪明;周嬴涛;刘恒;冯兴国; 摘要:固废资源化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途径之一。针对砖砼混合建筑垃圾分拣难、骨料性能差异大的问题,本文采用裹浆强化处理技术对砖砼混合再生骨料进行改性,并以粉煤灰和矿粉制备地聚物胶凝材料,研究不同配比下砖砼混合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再生红砖骨料掺量不超过15%时,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小,超过15%则强度显著下降;裹浆预处理可改善界面过渡区的密实性,使混凝土强度提高10.45%;随着粉... 矿物掺合料对低水胶比铝酸钙水泥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作者:刘方宁;刘健;吕梁胜; 摘要:铝酸钙水泥具有早期强度高、耐火性能优异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应急抢险和高温环境中,在现场施工时,铝酸钙水泥的流变特性至关重要。本研究在铝酸钙水泥中加入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硅灰,制备了铝酸钙水泥复合浆体(以下简称浆体),并测定了其流变性能。通过测定Zeta电位、水化热、低场核磁共振弛豫信号、水膜厚度和絮凝结构,研究了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硅灰对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粒化高炉矿渣粉在10%掺量内对浆体... 粉煤灰-钢渣基陶瓷砖的制备工艺优化————作者:嵇鹰;苏虎雄;刘保林;陈欢;刘仕滨;吴佳瑞; 摘要:本研究的主要原料为钢渣和粉煤灰,石英砂为辅料,基于钢渣与粉煤灰的协同作用,制备出CaO-MgO-SiO2-Fe2O3-Al2O3(CMSFA)体系硅钙陶瓷。研究了原料配比以及成型压力(15~35 MPa)、烧结温度(1165~1190 ℃)、保温时间(30~60 min)等工艺参数对陶瓷砖... 准热等静压工艺制备连续梯度Si3N4/SiC复合陶瓷————作者:何彦搏;胡兰馨;仝颖轩;张云杉;安诚博;师云威;何强龙;王为民; 摘要:针对传统功能梯度陶瓷存在的界面热膨胀系数失配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准热等静压(pseudo hot isostatic pressing, PHIP)工艺制备连续梯度Si3N4/SiC复合陶瓷的方法。通过结合气相梯度扩散与原位化学反应,本研究利用单一粉体在均匀热场中实现了连续梯度Si3N4/SiC复合陶瓷的制备... 莫来石纤维/SiO2-ZrO2-Y2O3气凝胶复合隔热毡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作者:马超;蹇思豪;韩敏航;王琨;李昱恒;苗洋; 摘要:SiO2气凝胶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但存在高温下结构易烧结坍塌和脆性较大的缺陷,这些缺陷限制了其在高温及复杂环境中的广泛应用。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技术,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制备了莫来石纤维/SiO2-ZrO2-Y2O3气凝胶复合隔热毡(MF/SZYAs),并对其微观结构、隔热性... Ru/Pd比对模拟高放玻璃中铂系金属析出物物相及形貌影响研究————作者:朱侨峰;孟祥达;冯晋阳;牛晨晨;刘玉洁;赵庆彬;徐凯; 摘要:铂系金属在玻璃熔体中的析出行为一直是高放废液玻璃固化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围绕不同RuO2和PdO的质量比(Ru/Pd比)、熔融时间和熔融温度对铂系金属在玻璃熔体中的析出物相及形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XRD和SEM-EDS等测试结果表明:对于不同Ru/Pd比,样品主要析出颗粒状RuO2和球状Pd单质的团聚体,降低Ru/Pd比或延长熔融时间均促进Pd球平均... 页岩陶粒对高延性地聚物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作者:王兆辉;王善伟;王杰;韩衍童;代浩宇; 摘要:页岩陶粒(SC)作为一种轻质多孔且兼具一定强度的骨料,可用作地聚合物复合材料的“附加缺陷”,诱使基体产生饱和开裂行为。本文设计制作了9组不同SC掺量及粒径分布的高延性地聚物复合材料(HDGC)试件,进行了不同龄期HDGC单轴受压及拉伸试验、扫描电镜和能谱观测,探究了SC掺量及其粒径分布对HDGC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拉伸应变、裂缝分布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C与基体存在界面反应,随SC粒径... B2O3对Li2O-ZnO-Al2O3-SiO2微晶玻璃结构与析晶行为的影响————作者:温中源;李路瑶;王静;韩建军; 摘要:透明微晶玻璃因优异的光学性能与机械性能被广泛用于智能终端和穿戴领域,其性能与玻璃相中纳米晶的种类、含量、尺寸、分布等紧密相关。通过熔融-热处理法制备了Li2O-ZnO-Al2O3-SiO2(LZAS)透明微晶玻璃,研究了B2O3含量对玻璃结构、析晶行为及性能的影响。结... 磨耗对再生混凝土骨料物理性能及表观形态的影响————作者:吕洁琴;袁豪;高玲;王岩;顾杨;孙仁娟; 摘要:为探究物理磨耗对不同强度母体混凝土再生骨料物理性能及形态特征的影响,采用洛杉矶磨耗仪对C35、C40、C50等级混凝土破碎制备的再生骨料进行了物理强化,探究了钢球数量、转动圈数对不同强度母体混凝土再生骨料表观密度、吸水率和压碎值的影响;通过集料图像采集系统(AIMS)采集强化前后骨料表观形态特征,分析了物理磨耗对粗骨料棱角、纹理及球度等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物理性能及形态特征受钢球数... 基于差异化处理的集料宏微观磨光特性演化规律————作者:韩德明;袁有辉;王锦涛;马登科;宗有杰;彭林魏;熊锐; 摘要:作为沥青混合料的主体组成,集料抗磨光性能与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密切相关。本文将石灰岩与88#煅烧铝矾土按不同体积分数(0%、25%、50%、75%与100%)掺配后制备磨光试件,并采用加速磨光机探究了磨光值(PSV)的变化,分析了不同掺配比例对PSV的影响。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探究了差异磨光后集料颗粒表面的微观形貌与算数平均粗糙度(Sa)的演变,建立了PSV与掺配比例、石灰岩S<... 铁相调控对高贝利特铁铝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作者:李相国;史湘琴;安万东;龚志雄;张呈山;吕阳;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固废年产量的增加及“双碳”战略实施,开发兼具固废资源化与低碳特性的高性能水泥成为行业转型的焦点。本文以钢渣、电石渣、粉煤灰及脱硫石膏等多源工业固废为原料制备高贝利特铁铝酸盐水泥(HBFAC),探究了铁相含量、煅烧温度及保温时间对其矿物组成、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HBFAC熟料的最佳煅烧温度为1 275~1 325℃,保温时间为30 min,此条件下铁相(15%~25%,质... 泡沫轻质混凝土常规三轴压缩力学性能研究————作者:杨青原;王垚;单红日;李辉;陈聪;姜能栋; 摘要:通过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泡沫轻质混凝土在不同围压水平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破坏形态及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泡沫轻质混凝土三轴压缩强度随围压水平的增大而显著提高,但增长速率随围压水平的增大而降低。在围压水平为0.1~0.5时,常规三轴压缩强度相对单轴压缩强度增长1.5~2.5倍,侧向压力对试件破坏形态有显著影响,无围压时试件端部形成三角形受约束区并产生斜裂缝,有围压时主要表现为剪切破坏,且高... 低氧分压下赤泥基陶粒的发泡行为及晶相转变研究————作者:唐佩;郭少飞;邓腾飞;陈伟; 摘要:赤泥作为铝工业产生的大宗碱性固废,其高效资源化利用对缓解环境压力与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以赤泥基陶粒性能优化为目标,系统探究了氮气气氛下Al2O3与SiO 2的摩尔比(铝硅比,A/S)变化对赤泥基陶粒发泡行为、物理性能、晶相组成及孔结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低氧分压促进赤泥中赤铁矿分解,产生的FeO优先与Al2... 基于水膜厚度的高强自密实混凝土水泥浆体流变性能评价————作者:胡延燕;谢冰倩;赵冰; 摘要:为探究超细粉煤灰(UFA)对高强自密实混凝土(HSSCC)水泥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本文测试了不同掺量UFA对C60和C80 HSSCC水泥浆体流动度、流变性能、填充密实度及水膜厚度(WFT)的影响。结果表明:当UFA掺量为15%(质量分数)时,两种水泥浆体的流动度均达到最大值,屈服应力、表观黏度及触变性达到最小值,而两种水泥浆体的填充密实度也达到最大;C80 HSSCC水泥浆体填充密实度高于C60... 硅酸盐通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投稿到录用2个月,再到网络发表一共就3.5-4个月,很快,比较注重格式,语言表达,200审稿费,4500版面费。修改意见不会很苛刻
奔跑的辣椒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