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CAJSTCSCDWJCI

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期刊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1.393
综合影响因子:0.876
官网:http://www.gncl.cn/
主编:严纯华院士
平均出版时滞:200.2951

  功能材料最新期刊目录

复合糖醇/水凝胶定形时空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可控放热研究————作者:涂龙龙;谭烨;陈羽阳;左雪;喻林萍;李传常;曾巨澜;

摘要:基于过冷态相变材料(PCMs)储热的定形时空相变材料(FSPCMs)可实现潜热的长期室温储存及可控凝固放热,解决传统PCMs需高温保存引起的热损失、过冷态PCMs放热不可控和液态PCMs的泄漏等问题。综合利用赤藓糖醇(ET)的易触发结晶性能和木糖醇(XY)的过冷稳定性,将二者复配得到具有良好长期室温潜热储热性能的复合相变材料ET-76XY。进而将其封装于水凝胶骨架内得到兼具良好长期室温潜热储存性能...

不同Ca/Si比对M型锶铁氧体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作者:张云川;王琴;马毅龙;罗现福;罗琳;孙建春;张昌建;

摘要:采用固相反应法并结合高能球磨工艺制备M型锶铁氧体,详细研究了添加剂CaCO3/SiO2比例对磁体结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直径为4 mm钢球进行球磨,可获得大小均匀且分布集中的粉末颗粒;固定CaCO3和SiO2添加总量为1%(质量分数),随着CaCO3/SiO2

磁驱六足微米机器人及其粒子微操控应用————作者:王富焱;牟方志;

摘要:发展了一种可用于粒子微操控的磁驱六足微米机器人。这种微米机器人可以通过溶剂热法简易制备,采用SEM、亥姆霍兹线圈磁控系统和数值模拟等对六足微米机器人进行了结构与运动性能分析,探究了粒子微操控机理和能力。结果表明:六足微米机器人尺寸在5μm左右,通过控制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的加入能够实现对其尺寸和二级枝晶的合成调控。六足微米机器人具备良好的磁响应性能,能够在较低场强的磁场驱动下保证在90 Hz及以下...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复合材料制备与热性能研究————作者:薛智奇;王汉青;赵金萍;吴松林;

摘要:沸石(CA)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隙度和吸附性能,利用沸石作为吸附石蜡(PA)载体,可以有效的降低石蜡的泄露问题。研究采用石蜡为相变材料、沸石为吸附载体、膨胀石墨(EG)为增强导热材料,采用真空吸附法制备复合相变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试验的影响因素与水平,即吸附温度、真空度、石蜡质量分数。利用响应面法得到各个影响因素的大小,从大到小依次为真空度、石蜡质量分数、吸附温度,并对试验进行优化。通过DS...

用于固态电解质的共聚改性聚(丁二酸乙二醇酯)的性能研究————作者:王思杨;戴鑫柯;张馨文;吴天宇;叶海木;

摘要:聚酯具有较为出色的锂离子传输能力和较宽的电化学稳定性窗口,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基体材料。设计了一种具有优异电化学稳定性的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型SPE,通过共聚草酸二甲酯单体,使得聚酯结晶度下降和分子链极性增加。所制备的聚酯SPE(PESOx5 SPE)具有5.1 V(vs. Li+/Li)的宽电化学窗口,2.94×10...

CoFeMnSi单层膜的电磁微波性能————作者:曹梦琪;游才印;田娜;

摘要:以磁控溅射制备的CoFeMnSi (CFMS)薄膜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退火温度(300℃≤TA≤425℃)对CFMS薄膜磁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400℃退火30 min可显著优化CFMS薄膜的性能:饱和磁化强度从636.11提升至906.05 emu/cm3,矫顽力从7 283.40降低至6 513.67 A/m,阻尼因子从0.0339急剧降...

噻吩基导电聚合物在能源储存与光电转化中研究进展————作者:李玖娟;谢开彬;王守绪;洪延;周国云;王翀;文泽生;许永强;蒲泽;

摘要:系统性总结了噻吩基导电聚合物在电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探讨其合成方法、电化学特性及能源领域应用。噻吩基导电聚合物因其优异的电化学特性、环境稳定性和多功能性,已广泛应用于能量存储、光电器件和生物传感等领域。首先对化学聚合法和电化学聚合法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详细分析,特别关注最新聚合机理齐聚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提高材料性能中的作用。接着,深入探讨噻吩基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性和载流子迁移率,并分析其在储能...

微结构化表面梯度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作者:邢诗意;林萍;王文杰;孙巍;

摘要:微结构化表面梯度材料的特点在于其表面微观尺寸物理结构沿着特定的方向呈现连续或近乎连续的变化。由于微结构梯度材料的制备步骤可被灵活设计,可以调控所构建结构梯度的结构类型、尺寸跨度和结构参数的变化幅度,由此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在液滴操控、高通量筛选、细胞行为学等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对微结构化表面梯度材料常见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总结,然后阐述了微结构化表面梯度材料在液滴操控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自组装多肽类纳米材料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作者:蒋志慧;高敏;高鹏;

摘要:近年来,自组装多肽类纳米材料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这类材料为许多应用提供了有趣的功能平台,例如:肿瘤治疗、组织工程、仿生催化。采用自组装多肽设计有机纳米材料的主要优点包括化学多样性、生物相容性、酶稳定性等。综述了多肽类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它们的形成机制和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

生物质炭在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进展————作者:路妍;商守龙;瞿宇帆;鲁南;

摘要:重点探讨了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特别是炭化和活化工艺对材料孔隙结构、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的影响,进而影响其催化活性。此外,还分析了生物质炭与金属、非金属材料复合的策略。研究表明,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协同不同组分的优势,从而提升整体性能。虽然生物质炭基催化剂在锌空气电池中展现出应用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未来的研究应集中于优化生物质炭的制备工艺,调控其孔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并深入研究其催化机制,以及开发新型...

本征型黑色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结构对性能的影响————作者:郭昊;袁慧波;杜啟源;戈华;张晋源;谭婉怡;闵永刚;

摘要:黑色聚酰亚胺(BPI)具有良好的遮光性、抗静电性、导电性、导热性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目前传统的BPI制作方法是添加黑色无机或有机填料,如炭黑、石墨、金属氧化物等。黑色填料的加入会一定程度影响BPI的性能,如添加无机填料会影响到BPI的机械性能,添加有机填料会影响到BPI的热性能等。因此,通过引入刚性结构单体和具有给电子特性的单体,采用共聚的方式合成本征型黑色聚酰亚胺...

联苯型动态聚氨酯电子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作者:孙菲;何家欢;尚保亚;陈明清;施冬健;

摘要:以生物来源的糠醇(FA)和N,N′-(4,4′-二苯基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作为原料,通过一步Diels-Alder(DA)反应,成功合成了带有动态可逆DA键的二元醇扩链剂DABF。将DABF先与聚己内酯二醇(PC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得到初始预聚物溶液;接着与4,4′-对羟基联苯(DHB)扩链后,再与三乙醇胺(TEA)进行交联反应,制备得到一种热固性联苯型动态聚氨酯(L...

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空位缺陷对单层二硫化钨光学性质的影响————作者:尹开慧;朱洪强;吴泽邦;罗磊;谭毅;辜永红;岳远霞;杨英;冯庆;贾伟尧;

摘要: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计算方法,研究了空位缺陷对单层二硫化钨光学性质的影响,计算了单层二硫化钨含单个硫原子缺陷(Vs)、两个硫原子缺陷(Vs2)和单个钨原子缺陷(Vw)的功函数、电荷密度、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引入3种缺陷的单层二硫化钨功函数、带隙值均降低。材料表面电荷在空位缺陷处发生不同程度的聚集,且材料表面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减...

氮掺杂碳负载空心立方铁催化剂制备及其氧还原反应性能————作者:黄媚佳;伍海艺;胡茂从;姚振华;

摘要: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氧还原反应(ORR)中非常有前途的催化剂,Fe/N-C催化剂因其具有良好ORR催化活性和成本低等优势而受研究者们的广泛研究。以生物质材料明胶为前驱体合成Fe/N-C催化剂。采用原位掺杂法将明胶与九水硝酸铁混合加热,冷冻干燥去除水分,在3个不同温度下热解得到催化剂。TEM表明高温热解的催化剂呈现典型的空心立体结构。其中900℃下热解的催化剂,实现了-3.87mA...

SiO2/PTFE平板复合膜的制备及膜蒸馏性能研究————作者:王平;陈子维;何嘉诚;陈颖;

摘要:通过在聚四氟乙烯(PTFE)平板微孔膜表面沉积SiO2纳米颗粒,构筑SiO2/PTFE平板复合膜。考察了纳米颗粒胶体悬浮液浓度、颗粒粒径对平板膜表面沉积结构的影响,并研究其膜蒸馏性能。结果表明,SiO2纳米颗粒在跨膜水蒸气压差作用下,能够嵌入并附着在平板膜表面。在膜两侧水蒸气分压差为17 kPa时,与原膜相比,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

体育器材用石墨烯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耐久性能研究————作者:徐纪珂;李想;

摘要:以不同质量分数(0.0%,0.3%,0.6%和0.9%)的石墨烯为增强相,采用真空热压工艺制备出石墨烯铝基复合材料,深入研究了Al-20Si-0.3Mg、Al-20Si-0.3Mg-0.3GNPs、Al-20Si-0.3Mg-0.6GNPs和Al-20Si-0.3Mg-0.9GNPs试样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的掺杂并未在铝基复合材料中生成新的产物,晶体结构未发生...

挤压法制备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及其理化性能和电性能研究————作者:余贤旺;江雄英;黄光临;陈华强;王吉应;许周峰;陶应啟;袁阳;潘君益;

摘要:研究以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烯包覆铜粉为原料,采用冷等静压-烧结-挤压工艺,制备出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挤压后微观组织呈纤维状定向排列,晶粒沿轴向被拉长,径向晶粒尺寸减小。材料各项性能相较挤压前大幅度提升,其中密度和电导率分别达8.90 g/cm3和58 MS/m,与纯铜相当;硬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提升至82.7 HB和372 MPa;断裂方式由颗粒界面断裂转为界面...

AlN-石墨管复合材料的原位合成及其作为导热填料的应用————作者:邓宇强;邹慧娟;张维斌;吴启煌;刘杰聪;程艳玲;左飞;聂光临;林华泰;

摘要:聚合物基导热材料受限于低的热导率,复合填料多维结构能够在聚合物中形成有效的导热通道。有效利用含氮有机物合成氮化铝(AlN)过程中的残余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采用一步合成工艺原位获得了AlN-石墨管复合材料多维结构,并将该材料作为导热填料应用于石蜡基复合材料中。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结晶性和碳的石墨化程度明显增加。煅烧温度大于1 000℃后,原位获得了结晶性良好的AlN和有序的石墨...

聚多巴胺介导磺化壳聚糖修饰细菌纤维素血管补片的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研究————作者:付玲;李萌;张艺川;王捷;杨志伟;

摘要:以高度仿生天然细胞外基质纤维网络结构的细菌纤维素(BC)构建血管移植物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良好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对于血管移植物的应用至关重要,而生物活性分子修饰被认为是提高血管移植物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的重要策略之一。在研究中,以多巴胺自聚合形成的强黏附性和高反应活性的聚多巴胺(PDA)为介导层,将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的磺化壳聚糖(SCS)通过PDA和SCS之间的迈克尔加成反应...

《功能材料》征稿启事

摘要:<正>《功能材料》197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以研究论文为主,科学综述为辅。主要报道功能材料科学与工程各领域最新成果的原始论文和研究报告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最新进展的综合论述。《功能材料》学术作风严谨,科技视野开阔,在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界具有重要影响。被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文献源期...

  功能材料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功能材料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