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问题研究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国际问题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International Studies

期刊周期:双月
复合影响因子:5.372
综合影响因子:4.011
官网:https://www.ciis.org.cn/gjwtyj/
主编:阮宗泽

  国际问题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中国式现代化助力世界现代化:现实基础、行动逻辑与当代实践————作者:朱旭;韩文超;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与主要动力,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助力世界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关于现代化的基本观点、方法以及实践原则确立了其与世界现代化进程间紧密的逻辑统一性关系。在此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通过构建以真正价值生产为基础的世界现代化新秩序,建设平等、开放、多元、包容、普惠的世界现代化新格局,构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的世界现代化新形态,打造世界现代化的生态文明新范式,...

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内涵、进展与优化路径————作者:汤中超;

摘要:中国自2022年正式提出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以来,不断充实丰富其内涵。这一理念得到中亚五国高度认同和广泛支持,为中国—中亚关系发展确立了新的宏伟目标和愿景。三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定位全面提质升级,双多边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不断涌现。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就,得益于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双方利益的高度互补性,以及合作优势的独特性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

“全球南方”数字竞争力的双重约束与提升路径————作者:徐秀军;靳奇轩;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正加速步入数字时代,数字竞争力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新指标。“全球南方”的数字竞争力面临内外部的双重约束。内部约束主要源于“全球南方”总体上数字设施建设滞后、数字能力建设不足以及数字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治理赤字,反映了“全球南方”数字竞争力的基础薄弱。外部约束主要源于西方国家对数字技术的垄断封锁以及对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规则的掌控,限制了“全球南方”数字竞争力的提升。对此,“全...

国际政治“泛地缘政治化”及其影响————作者:徐若杰;

摘要:“泛地缘政治化”生成于大国战略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秩序深刻变革调整的大环境,核心特征是地缘政治概念使用的“泛化”。“泛地缘政治化”在当今国际关系中通常以三种形式呈现:国际政治现象、对外政策倾向、战略叙事竞争工具。“泛地缘政治化”是大国战略竞争新态势、政治社会思潮新形势、地缘政治学发展新趋势三重因素共同影响和作用的产物。其带来诸多不容忽视的国际安全风险:地缘安全竞争范围的“泛化”和烈度的持续升级,增大...

俄罗斯对“全球南方”外交:认知、举措与限度————作者:韩璐;

摘要: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全球南方”对俄罗斯的战略价值陡然上升,是俄摆脱西方孤立、重塑现行国际秩序、构建多极化世界的重要一环。为实现对“全球南方”的战略目标,俄罗斯从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价值观等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发展与“全球南方”关系,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外交封锁,巩固了其在全球和地区格局中的影响力。未来,在与美西方陷入长期对抗的背景下,俄罗斯必将把更多的政治经济外交资源从西方分配到南方,但由...

欧盟太空安全战略新特点及走向————作者:刘莹;

摘要:太空正成为各国博弈的新战场,由此引发的太空安全威胁及治理问题凸显。为应对日益加剧的太空技术军事化、打破太空活动困境、摆脱对外防务依赖和扭转经济颓势,欧盟于2023年底出台首份太空安全战略。相较之前的太空政策,新战略首次正式强调太空活动的战略安全及防务性质,要求强化欧盟太空活动战略自主性,旨在提升欧盟的太空创新“硬实力”和争夺太空安全治理话语权。但是,欧盟现有组织架构难以有效应对愈发严峻的太空安全威...

日本“全球南方”战略的政策实践及其限度————作者:朱海燕;

摘要:在“全球南方”成长为国际政治重要博弈力量的背景下,日本在战略层面制定了针对“全球南方”的整体性规划,并依据地缘政治优先级采取相应举措。经济上,以官方发展援助为主要政策工具,构建“共创”伙伴关系;意识形态上,以“共同价值”引导“全球南方”认同日本的国际秩序观;外交话语上,以“人的安全”理念为抓手建构有利的舆论氛围。日本“全球南方”战略旨在提升日本的国际地位与政治影响力,为其实现“大国梦”提供外部支持...

英文刊物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

摘要:<正>英文刊物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于2005年12月12日正式创刊发行。本刊重点探讨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安全与全球战略中的热点问题,追求严肃扎实的学风,反映最新学术研究进展,是学术界、研究机构和政府决策者以及关注国际问题人士的良友。栏目设有:中国外交、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等专栏

欧盟寻求人工智能监管规则型领导地位:认知与路径————作者:邢亚杰;李丹成;

摘要:在数字时代,主要大国或国家联盟围绕技术型与规则型两类领导地位展开竞争。基于维护数字主权、防范竞争对手以及评估自身优劣势的综合认知,欧盟将确立监管规则型领导地位视为自身核心战略目标,成为创设监管规则的先行者。为打造人工智能监管的示范版图,欧盟不断宣扬人本伦理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赋予人本伦理以能动性与约束力,进而构建了软硬结合的监管框架,意图打造技术风险等级分明、配套监管措施完备、风险防范和技术创新平...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内涵、进展与优化路径————作者:陈小鼎;刘淑嵘;

摘要:自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提出以来,中国深刻阐释了这一理念的内涵要义,并推动其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上取得长足进展。随着世界政治极化加剧,上合组织的外部发展环境趋于复杂,组织内部战略协调与政策沟通难度有所增加,政治、安全、经济、人文合作潜力有待深入挖掘。作为上合组织2024—2025年度轮值主席国,中方应继续弘扬“上海精神”,强化政治互信以夯实合作基础、深化务实合作以拉紧利益纽带、...

推动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南海落地生根: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作者:张洁;

摘要:在南海落实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和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同的历史文化和地区实践证明了维护南海稳定与推动区域合作“双目标”共进的可能性。中国与其他南海当事国的海上合作也为在南海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总结了经验,夯实了互利基础。未来,中国应携手东南亚国家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以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推进共同开发为抓手,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地区治理...

“转型过渡期”的规律特征与中国应对————作者:王帆;

摘要:“转型过渡期”不仅是对国际关系现状的描述,更是对现代国际关系本质特征的深刻概括,其已成为理解全球化时代和多极化世界中各国政治经济关系的核心概念,内涵较之以往更为深刻。从历史维度看,“转型过渡期”具有国际权力格局调整、国际利益分配调整、国际秩序复杂演变、危机变革交织加速等规律特征。21世纪百年大变局下的“转型过渡期”将会对国际体系变革产生更大范围的颠覆性影响,不确定性也更为突出,将会催生国际社会治理...

地区韧性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作者:陈志瑞;山秀蕾;

摘要: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切实维系全球安全和发展已然成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核心目标和关键议程。然而,由于大国竞争加剧、地区安全风险上升、全球性问题日渐凸显,全球治理不进反退、危机重重。修复全球治理不仅呼唤全球共识、国际合作和大国协调,也亟需增强地区韧性,夯实全球治理的区域基础,重构全球治理的结构和网络。地区韧性作为一种内生性发展动力,成为重新审视当代全球治理模式及应对全球变革...

欧洲战略自主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作者:严少华;

摘要:欧盟是中美博弈中的关键第三方。欧洲推动实现战略自主需要直面中美博弈,也将塑造中美博弈态势。当前,欧洲战略自主在理念与政策上正经历从“消极自主”向“积极自主”的转变,其不仅意味着欧盟对华政策可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亦可反向塑造美国对华政策理念与实践。然而,欧洲对美国防务的依赖、欧洲政治右转、法德领导力的削弱以及特朗普回归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对欧洲战略自主转变构成掣肘。中国应从防止“新冷战”的高度重视欧...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English-language Journal)

摘要:<正>英文刊物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于2005年12月12日正式创刊发行。本刊重点探讨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安全与全球战略中的热点问题,追求严肃扎实的学风,反映最新学术研究进展,是学术界、研究机构和政府决策者以及关注国际问题人士的良友。栏目设有:中国外交、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等专栏

日本关键矿产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作者:束必铨;

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新兴产业变革背景下,关键矿产成为国家资源安全保障重点和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新领域。日本政府将关键矿产提升至经济安全高度,制定完善本国关键矿产战略,围绕矿产供应链在国内外进行相关布局,打造具有韧性的供应链,确保矿产资源供给安全。这主要源于全球关键矿产态势、日本对于矿产安全认知与发展需求的变化。日本将中国定性为战略竞争对手,其关键矿产战略的实施,也影响到中日矿产关系、中国矿产治理模式与供...

勇立时代潮头,展现责任担当————作者:王毅;

摘要:<正>2024年的世界,国际局势变乱交织,地缘冲突延宕升级,“脱钩断链”愈演愈烈,“全球南方”加快崛起,百年变局的大势走向愈加清晰。2024年的中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宏伟蓝图,全面深化改革阔步前行,新中国75周年赓续伟大事业,中国式现代化昂扬奋进。2024年的中国外交,在历史关头守正创新,面对乱云飞渡,彰显从容自信,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宝贵稳定性...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理逻辑与实践发展————作者:吴晓丹;张伟鹏;

摘要: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继承发展、对国际形势走向和中国所处方位的科学判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的兼收并蓄、对人类共同利益和前途命运的深刻理解,是对全球治理思维和世界普遍交往范式的重构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髓要义,诠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发展新的思想理论形态,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价值取向与中国哲学...

大变局下国际思潮新动向与中国外交应对————作者:卢静;林怡娉;

摘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传统旧观念与各种新思想碰撞交锋,国际思潮呈现一些新特点和趋势: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思潮角力,发展型区域主义兴起;保守主义思想回归,国际竞争与对立的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多边主义陷入话语竞争,国际旧秩序与新规则平行共存;全球议题“泛安全化”,国际安全赤字加重。身处世界大变局中的中国,既深受国际思潮的影响,也是塑造国际思潮的重要力量。国际思潮新动向给中国外交既带来严峻挑战,...

中国与东盟国家南海危机管控探析————作者:刘琳;

摘要:中国与东盟部分国家在南海存在领土和海洋争端,妥善管控分歧和争议是维护南海区域和平稳定的重要前提。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处理危机事态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一些双、多边危机管控机制,对稳定南海局势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中国与东盟当事国的根本性矛盾难以消除,这些机制在危机中的实际作用受到诸多因素制约。近年来,中美战略博弈的加剧及由此带来的南海形势变化,给中国与东盟国家南海危机管控带来更多挑战。中国与东盟国家应从过...

  国际问题研究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奔跑的辣椒酱

    投稿到录用,四个月,需要严格契合时事,尤其是大事件,然后需要等待,稿酬优

    2021-08-12 10:46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国际问题研究是C刊吗?
A:是C刊。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