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探索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高教探索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AMI扩展

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期刊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2.926
综合影响因子:1.933
官网:https://gjta.cbpt.cnki.net
主编:黄小坚
平均出版时滞:186.2358

  高教探索最新期刊目录

本科教育范式变革视角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困境与突破————作者:朱依帆;贾永堂;

摘要: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本科教育变革。本文以本科教育范式变革为视角,剖析当前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所面临的结构性困境。通过回顾历史发展脉络与理论根基,指出当前“添加式”改革难以触及范式根本,导致文化素质教育逐渐被边缘化、形式化。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从理念、制度、实践三个层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性重构,主张确立融贯中西的教育哲学,构建具有本土适应性的教育制度,并探索科技教育与人文教...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创新————作者:邓逢光;

摘要: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是对当今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规律认识,是对教育现代化提出的本质要求。本文从认识论、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维度揭示其内在理论逻辑和教育发展的必然,同时分析学科专业壁垒森严、政策资源配置失衡和评价实践环节偏差等方面原因而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科技和人文教育深度协调的创新性举措,为新时代全人教育提供实践指导

中国一流大学书院制:价值定位、现实困境与发展进路————作者:李立国;陈雪莹;卢荷;

摘要:现代大学书院制是融合西方大学体制和我国古代书院组织形式的一种新型育人模式,蕴含着通识教育、全人教育、道德教育等思想,具有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我国一流大学书院制肩负着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主培养创新型人才、搭建跨学科教育研究平台等价值使命。围绕体制机制、人才培养、内部治理、文化内涵等维度对一流大学书院制改革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以此推动...

我国高校书院新模式:缘何登场及省思————作者:钱正荣;黄伟;赵宇;

摘要:高校书院制的探索有效回应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时代之问。究其背后缘由,书院制的推行适应了我国高校全人教育的需要、大类招生改革的需要、时代变革发展的需要和未来教育趋势的需要。溯其历史渊源,它既有对中国古代书院文化精神的传承,也融合了对西方大学住宿学院制度经验的借鉴。回顾中西方书院的渊源发展和起落,更有助于探寻我国当今高校书院的生命之源和完善之路。香港中文大学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恰是高等...

VUCA背景下高校风险治理的韧性视角转向————作者:徐安琪;宋丹;高树仁;

摘要:VUCA背景下,高校面临的组织风险本质由“已知”程度的“一般不确定性”向“未知”程度的“深度不确定性”凸显,挑战着高校“抵抗风险”的能力,也驱动着高校风险治理转向“包容风险”的“韧性”视角,提升“适应和恢复”能力。韧性视角的风险治理核心机理是高校凭借资源“量”的非沉淀冗余性、资源“类”的相关多样性、资源“质”的进化性和资源“流”的高流动性来实现“资源选择的可变性”,以有效化解不确定性风险冲击,实现...

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学术诚信提升路径研究——基于个体禀赋与组织氛围共轭的视角————作者:涂宝军;房洁;

摘要:学术诚信是历久弥新的重要课题,对学术生态和科技创新的健康发展至为关键。共轭具有合作与制衡、互动与竞争的思想内涵,可以从不同层面解释在学术诚信问题中个体禀赋与组织氛围的辩证关系。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训是学术活动中对立统一的两种关系,学术人即处于这对矛盾属性之间。对于身处学术场域的高校青年教师而言,个体禀赋与组织氛围存在密切关联,作为青年教师学术诚信的两个关键要素,符合共轭的基本特征,是一对典型的共轭要素...

我国高质量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理念、架构与路径————作者:李辉;冯怡然;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高质量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理念、架构与路径展开研究,形成了以教师职业能力体系为核心,促进教师全方位能力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省—校—院”三级联动的“大教发”教师发展平台建设架构;以及从精神引领,夯实教师发展之基;数字赋能,彰显新时代大学教学文化;立足前沿,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服务社会,拓展教师发展路径四个方面,为高质量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省域一流学科建设政策的理性审思与优化策略——基于场域理论视角————作者:童家飞;

摘要:在当前围绕“双一流”的争逐中,竞争结果不仅关系到某些地方高校在全国高校系统中的位置和声誉,同样也关乎高校所属地方政府的政绩。为此,各省争相出台了省域一流学科建设政策,试图通过政策保障、经费支持、绩效管理等刺激性手段驱动更多省域高校竞逐国家“双一流”或进入全国学科排名前列。但也造成了短期主义、精英主义、绩效主义充斥着政策环境,致使省域一流学科建设政策的功利与工具色彩被无限放大,由此引发场域角色冲突、...

内地高校港澳学生教育质量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学习性投入理论视角————作者:郭腾军;孙清忠;梁玉岚;

摘要:以学习投入理论为研究视角,从环境与个体互动的视域出发,探究院校环境和学习动力对内地高校港澳学生教育质量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在外部环境维度中,物质环境对内地高校港澳学生在校满意度影响最大,但物质环境不能解释学习动力和教育收获;人际环境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内地高校港澳学生的教育收获和在校满意度;文化环境无法直接对教育收获和在校满意度产生影响,只能通过影响内地高校港澳学生的学习动力间接影响其教育收获和在...

以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再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集成————作者:张炜;

摘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中国此起彼伏、此消彼长,学界和舆论也一直热议,应进一步基于素质教育框架有效集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辨析其集成动因,既要充分认识集成的应然,更要结合高校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集成模式。美国卡内基高校分类2025版的结果发布,不同类型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集成模式存在差异,不能盲目照搬世界一流大学的做法。建议适应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明确本科教育的职责与功能,实事求是,因校制宜,牢固树...

教育强国建设视域下造就战略教育人才与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作者:卢晓中;范双利;

摘要:战略教育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战略教育人才涵盖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卓越校长、教学名师、卓越教师、学科领军人才及教育家型教师等七个核心群体;狭义的战略教育人才则是指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具有引领作用的拔尖创新教育人才核心主体,其内在特性包括战略性、引领性、创新性和多样性,并具有卓越的学习力、卓越的思维力、卓越的创新力、卓越的领导力、卓越的研究力、卓越的自信力等时代内涵。战略教...

数字化转型赋能高等教育: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探索与经验————作者:柴恋琪;

摘要:自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以来,澳大利亚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在数字化转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澳大利亚以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的典型示范。迪肯大学数字化转型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数字人才,提高数字教育质量,建设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数字校园。迪肯大学通过开展数字教育、创新教学方式、打造智慧校园、深化校企合作以及夯实基础设施等路径实施数字化转型。迪肯大学数字化转型具有注重统一领导下多...

高校毕业生缘何反向就业?——基于默顿社会失范理论的解释————作者:郭庆;陈淡如;黄佳钰;

摘要:反向就业早已存在,但近年来突然升温,折射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境遇的巨大变迁。在默顿社会失范理论视角下,反向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在变动的社会结构中所采取的失范适应策略。根据对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的不同取舍,高校毕业生反向就业可以划分为创新型、仪式型、退却型与抵抗型四种基本类型。每一种类型的反向就业都有自身的现象学特征与发生逻辑。客观应对反向就业现象,高校要采取不同的干预策略,对反向就业进行差异化引导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网络集群行为演化机理研究————作者:薛咏;

摘要:深入研究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网络集群行为的特征、演化机制和管控策略,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网络文明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网络集群行为存在“去个性化”平台增加个体相对剥夺感、信息茧房加深学生群体“同质化”、非理性的情绪渲染升级集群行为、个体被动中介化影响群体极化等主要特征。本研究基于价值累加理论重点分析了参与高校学生网络集群行为的四大主体和演化机理。研究发现:信息茧房加...

大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不同取向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作者:田录梅;温敏;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但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尚缺乏关注。本研究对来自不同高校的4845名大一新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尽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取向需求存在一些人口学差异,但总体上他们更希望获得综合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果在传统的消极取向和新兴的积极取向之间二选一,他们更希望是后者;而且大学生更希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选择综合取向或积极取向的大...

“案”中观察与“例”精图治——《学校管理案例研究》评介————作者:陈先哲;

摘要:<正>2008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标志着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在我国正式设立。该方案明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对象是“教育实践领域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招生对象是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教师及管理人员。与致力于追求教育科研深度的学术型教育学博士生培养不同,教育博士培养以解决教育现实问题为使命,更强调技术转化与行业领导力

高校思政教育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变革与创新——评《高校思政教育基础与实践》————作者:任华卿;

摘要:<正>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教育系统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故而,新媒体背景下如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是高校思政教育队伍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由欧玥、芦林、李孜娟所著的《高校思政教育基础与实践》一书,立足于新时代背景,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书中...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评《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作者:王林;

摘要:<正>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正处于从理念革新到实践重构的深度变革期,由陈浩男、邵芳菲和王丽华共同撰写、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一书,紧扣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与“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的要求,从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学的重要性、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实践教...

基于“三全育人”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路径——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作者:王文峰;

摘要:<正>“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开创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是当前思政教育创新变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思政理论课是培养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重要渠道,高校应积极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教学空间的多元性以及受教育者的个性化特征,切实运用好各类教学资源,调动起各育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共同推动思政理论课教学机制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变革,搭建...

荷兰应用技术大学专业博士培养项目的特色及其启示————作者:金星霖;王琳媛;刘栩;

摘要:2021年,荷兰正式在应用技术大学启动博士培养项目,该项目定位为“培养能够‘干预复杂专业实践’的高素质研究人员的职业教育项目”,其主要特点为:培养标准方面,纵向上与专业硕士培养标准相衔接,横向上以欧洲资格框架和欧洲高等教育资格框架为基础;培养过程方面,以专业博士的岗位实践和职业经验为中心,强调在职学习和实践中的成果积累;管理体系方面,形成了以委员会为核心的国家、院校、项目的分层治理模式。荷兰应用技...

  高教探索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几年前投稿过高教探索,当时还是cssci期刊,审稿时间有点长,刚开始一直关注,没有收到审稿意见,后来因为其他事情就耽误了,没有再在系统上查询了。现在准备再改改当初的文章,看看能不能再投一下。

    2024-04-09 22:42
  • 奔跑的辣椒酱

    2022年8月底投稿,11月底接到修改通知,小修,不涉及大问题,经过编辑部两到三轮修改(主要是篇幅问题和部分语句表述问题),2023年4月正式录用并缴纳版面费,随机2个月出刊。感觉这边刊物讲究格式、内容的规范性。版面费太贵了4000,如果可以报销还可以考虑。

    2024-04-02 11:13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7月底投稿,8月初初审,到现在还没有更新状态。这种初审不用,但一直不拒稿、浪费作者时间的期刊可以拉黑了。学术圈只会要求不要一稿多投,但是怎么不要求期刊如何规范起来呢???带坏学术风气。

    2023-09-23 15:47
  • Yangming_ak

    8月26日投稿了,快一个月了还在初审阶段,一点动静没有,大概率是没戏了。

    2023-09-23 14:25
  • 带头大哥666

    是一本散投能中的期刊。投过很多次,中过2次,感觉比较偏爱实证类文章。2022年变双月刊后难度略有提升。版面费4000。这个期刊投之后收稿比较慢,一旦初审通过,二审和终审通过的概率比较高(但也有被拒的概率)。

    2023-06-24 14:59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高教探索是C刊吗?
A:还不是C刊,目前还被CSSCI拓展版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