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学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灌溉排水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CSCD北大核心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期刊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2.439
综合影响因子:1.666
平均出版时滞:220.1647

  灌溉排水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青藏高原青稞腾发量模拟方法————作者:王康;金小莉;李玉庆;周祖昊;

摘要:【目的】揭示高原主要作物腾发机制,发展物理计算方法,提高西藏高原青稞腾发量模拟能力。【方法】将高原气象条件对能量和水文过程的影响与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理论相耦合,提出了计算青稞腾发量的物理模型。采用2019、2021、2022和2024年青稞生育期在西藏农牧学院实验小区实测腾发量,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模型率定期和验证期的N-S效率系数分别为0.820和0.747,模型率定期...

华北地区植被季节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由宇军;席小康;张璐;

摘要:【目的】探究华北地区植被季节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夜间灯光指数、气象、土壤和地形等多源遥感数据,采用趋势分析、Hurst指数和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分析了历史与未来华北地区季节性NDVI时空演变特征,识别了气候与人类活动干扰下NDVI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结果】1982—2021年,不同季节NDVI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夏季约60%的区域NDVI>0.6,...

基于Budyko假设的疏勒河流域蒸散发时空变化与归因分析————作者:汤雯君;惠磊;孙栋元;李世珠;王兴繁;武兰珍;崔艳强;马亚丽;舒和平;

摘要:【目的】蒸散发作为水循环和能量循环的核心环节,研究疏勒河流域蒸散发时空变化和归因分析可为掌握区域水循环规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流域1972—2022年潘家庄、昌马堡、党城湾3个水文站数据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Budyko假设的弹性系数法对流域蒸散发突变性和变化归因进行研究,量化降水量,潜在蒸散发和下垫面参数对蒸散发变化的贡献率。【结果】(1)19...

引黄灌区灌排肥协同作用对水盐运移的影响机制与规律研究————作者:陈诚;刘永峰;肖蒙;姚文艺;刘广明;侯礼婷;

摘要:【目的】探讨黄河下游合理的灌溉-排水-施肥制度及其水盐运移的调控机制,为防治土壤盐渍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灌水量(1 800、2 400、2 700 m3/hm2)、排水强度(3、5、7 cm/d)和施氮量(0、150、300 kg/hm)3因素共10个处理(含对照CK)。通过滴灌系统供水和强排水措施,分析不同处理组合模式下的土壤pH值、含水率和含盐量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变...

砒砂岩区4种人工林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作者:张雨佳;杨振奇;郭建英;李龙;樊东;

摘要:【目的】探究砒砂岩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的入渗规律,提出适合砒砂岩区的土壤入渗模型。【方法】采用双环入渗法对砒砂岩区4种典型人工林(山杏、柠条、油松、沙棘)及天然草地(CK)进行土壤水分入渗试验研究,分析植被类型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评价Kostiakov模型、Philip模型、通用经验模型、Horton模型在砒砂岩区的适用性。【结果】(1)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体积质量、土壤含水率、土壤有机质、饱和...

宁蒙灌区气象、土壤干旱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动态及滞后响应————作者:钱佳霖;冯雄;卜灵心;张疏桐;冯克鹏;

摘要:【目的】探究宁蒙灌区尺度气象干旱、土壤干旱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揭示农田生态系统对气象干旱和土壤干旱的响应特征。【方法】本文采用趋势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基于GLASS、SPEI-GD和GLEAMv3.5等数据集,开展了1989—2018年宁蒙灌区水分利用效率(WUE)、总初级生产力(GPP)、蒸散发(ET)、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土壤水分异常指数...

基于Sentinel-2影像的渭干河流域春灌前表层土壤含盐量反演————作者:王坚;杨鹏年;王永鹏;桑志达;曾旭;

摘要:【目的】快速、有效地监测新疆干旱区的土壤盐渍化信息。【方法】以新疆渭干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采用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和同步采集的0~30 cm实测土壤含盐量数据,基于决策树模型(DT)、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GBDT)以及随机森林模型(RF),优选最佳土壤含盐量反演模型,探求研究区土壤盐渍化分布特征。【结果】研究区土壤反射率光谱指数与土壤含盐量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部分指数(NDVI、SRS...

基于改进单区域投入产出的宁夏段黄河水资源经济效益评价与分析————作者:周博;申晓晶;陈猷;张静;姬金毓;吴闰;尚奋杰;

摘要:【目的】为科学评估宁夏水资源利用效率,全面贯彻落实“四水四定”用水理念。【方法】选取耗水量为研究指标,构建2007、2012、2017年宁夏水资源-宏观经济投入产出表,引入省内生产比重对角矩阵,改进单区域耗水效率评估方法,对比分析不同阶段各部门耗水效率、耗水经济效益及虚拟水转移情况。【结果】不同行业耗水系数差异显著,农业的直接耗水系数和完全耗水系数远高于其他行业;建筑业、石油加工业和服务业的直接产...

新垦梯田外源碳添加下的快速培肥效应————作者:李一;张晴雯;韦欣媛;李孟妮;石玉龙;何进勤;

摘要:【目的】针对新垦梯田存在的有机质匮乏与肥力保蓄能力不足等关键问题,探索不同外源有机物料在新垦梯田中的快速培肥效应。【方法】在宁南山区新垦梯田设置了7个处理,包括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及5种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处理(NPK+BS(秸秆配腐熟菌剂)、NPK+BM(牛粪配腐熟菌剂)、NPK+BC(高有机质含量生物有机肥)、NPK+OF(有机肥)、NPK+CM(复合微生物肥料)),测定土壤养分量...

基于机器学习的淮河流域水文干旱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作者:姚煜航;欧铭;李敏;冯子龙;

摘要:【目的】构建并验证一种基于Boruta-CNN-LSTM混合模型的淮河流域水文干旱预测方法,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淮河流域为例,采用1960—2020年的逐月降水量、蒸散发和土壤湿度等数据,构建了基于Boruta-random Forest Hybridizer特征选择算法、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长短期记忆网...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期面板温度应力及控制措施研究————作者:肖勇涛;何育才;陆立志;刘守军;苏杰循;李玉;颜凡新;

摘要:【目的】研究混凝土堆石坝施工期面板的底部约束和内外温差对面板温度应力的影响。【方法】依托开化水库工程,运用有限元模型对不同计算时段和计算方案下面板的温度和温度应力进行了数值仿真,并提出了施工期面板温度应力控制措施。【结果】底部约束对面板表面温度应力影响较大,摩擦系数存在临界值;在底部约束一定的条件下,内外温差是产生面板表面温度应力的主要因素,施加养护毯措施可明显降低内外温差和表面温度应力;表面温度...

河套灌区水-粮食-生态耦合协调演变与驱动要素分析————作者:王楠;张凤燃;刘姝芳;王友芝;

摘要:【目的】河套灌区水、粮食和生态用水矛盾突出,过度农业节水下灌区“水-粮食-生态”可能面临失衡风险,探究河套灌区“水-粮食-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有助于推动灌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方法】构建河套灌区“水-粮食-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分析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河套灌区2009—2022年“水-粮食-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利用M-K突变检验分析耦合协调度的时间突变点,并采用...

气候变化背景下淮北地区冬小麦水分供需演变特征及其关联性分析————作者:颜雅琼;岳元;庞礴;徐忆菲;宋柳贤;秦孟晟;王菁菁;

摘要:【目的】明确淮北地区冬小麦各生育阶段水分供需差异及其关联性,优化农业水资源管理。【方法】基于淮北地区61个气象站1970—2018年逐日观测资料和冬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结合经验模态分解(EMD)、交叉小波等方法探究各生育阶段作物需水量(ETc)和有效降水量(Pe)的时空特征及关联性。【结果】EMD结果显示,生长季ETc先减后增,P<...

膜下滴灌农田水–热–盐–作物生长耦合模型研究进展————作者:刘水清;陈帅;尚松浩;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与水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膜下滴灌(Film-MulchedDripIrrigation,FMDI)技术因其卓越的节水抑盐增产效果,已广泛应用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随着技术进步,膜下滴灌系统设计已从经验式(即主要依赖以往工程案例与人工直觉、缺乏标准化水力学计算和作物需水模型的粗放化设计)转向基于规范的科学流程,提升了工程实施的一致性与可靠性。然而,该系统涉及水–热–盐–作物多...

农田灌溉水量估算及其对作物耗水与产量贡献分析-以冀中南地区为例————作者:王艳;王兴旺;屈艳萍;常文娟;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作物生长季的灌溉用水量时空变化及其对作物耗水量和产量的贡献。【方法】以冀中南地区为例,基于降水量、土壤水和实际蒸散发等多源数据,利用水量平衡方程估算近20年每8天的农田净灌溉水量,与统计数据、文献资料对比后验证了估算结果的可靠性。结合各地市作物统计产量数据,通过随机森林模型评估各水平衡要素与作物耗水量占比对作物产量的重要性。【结果】(1)估算结果与《河北省水资源公报》统计数据高度吻...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背景下甘肃段水-经济-生态耦合协调研究————作者:梁小青;吴贤忠;高秉祥;马菊花;

摘要:【目的】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背景,研究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方法】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三级子系统层综合评价指数均呈上升态势,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由2013年的0.260提高至2023年的0.620;一级系统层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态势,由2013年的“濒临失调衰退”(V...

水闸群耦合式MPC控制模式与算法研究————作者:卿光志;黄草;王睿;覃晖;雷晓辉;

摘要:【目的】大型长距离调水工程的输水时滞和闸群协同问题影响了闸群控制的效率,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大型调水工程闸群的调控效率,优化闸群控制模式。【方法】设计了集总式(CMPC),分布式(DMPC),耦合式(D-CMPC)3种基于MPC算法的闸群控制与算法,对比分析了目标水位变化及分水扰动等9种情景下,不同控制模式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36#-41#闸群的闸前水位和过闸流量的控制效果。【结果】在目标水位控制方...

内陆河沙漠型水库水质变异特性分析——以红崖山水库为例————作者:褚继菊;蒋亚军;褚继花;周伟达;

摘要:【目的】红崖山水库位于石羊河下游,处于腾格里与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区域,是亚洲最大沙漠水库,探究内陆河沙漠型水库的水环境变化特性及污染物质量浓度演变趋势,为区域水体污染防治、农田灌溉及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红崖山水库2002—2022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水体天然水化学特征及主要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年际变化规律。【结果】红崖上水库水化学特征年际变化基本稳定,但氯离子量、矿化度、总硬度、总碱度有上...

石羊河流域径流量变异诊断及成因研究————作者:宿强;

摘要:【目的】揭示径流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为流域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以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基于1956—2023年石羊河流域蔡旗水文站径流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法进行变异诊断,在诊断的基础上采用双累积曲线法、数理统计法进行径流变化归因分析。【结果】石羊河流域径流量在年尺度上经历了丰水期-平枯期-丰平期的变化;径流量在1971年经...

基于优选光谱特征的红壤水分反演模型研究————作者:邢明杰;徐兴倩;徐伟恒;王二;朱翔;赵琳;

摘要:【目的】探索基于多光谱遥感技术高效监测土壤水分的方法。【方法】针对云南红壤区土壤水分遥感反演研究匮乏问题,本研究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G、R、RE、NIR波段)与同步田间采样数据,融合22种经典及改进光谱指数,结合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Pccs)、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 ...

  灌溉排水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灌溉排水学报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