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学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2:05:51

灌溉排水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CSCD北大核心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期刊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2.521
综合影响因子:1.739
平均出版时滞:220.1647

  灌溉排水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三角形中央量水槽水头损失研究————作者:原常聪;陶洪飞;郭星辰;王富有;马合木江﹒艾合买提;金鹏;李军波;

摘要:【目的】探究流量、收缩比和含沙量对三角形中央量水槽水头损失的影响。【方法】开展6组流量(0.031~0.093 m3/s)、3组收缩比(0.375~0.625)和5组含沙量(0.69~3.08 kg/m3)物理试验,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对物理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运用量纲分析法建立水头损失预测模型。【结果】水头损失随收缩比增大而减小,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

豫东平原泡桐人工林水分利用来源分析————作者:李建菲;田鹏莹;王娜;唐武;欧会迪;范国强;赵振利;张志华;

摘要:【目的】探究水资源短缺背景下豫东平原优势树种泡桐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特征。【方法】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降水、茎水和土壤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δD和δ18O),揭示不同水源δD和δ18O值的分布特征,并利用多源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不同水源对泡桐的贡献度,揭示不同季节4年生、7年生泡桐的水分利用特征。【结果】(1)在豫东平原的泡桐人工林中,土壤含水率因季节和土层而...

渭河流域甘肃段径流演变特征及预测分析————作者:王漪茹;孙栋元;王兴繁;牛最荣;崔艳强;马亚丽;武兰珍;舒和平;

摘要:【目的】揭示渭河流域甘肃段多时间尺度径流演变规律与未来变化趋势,为流域水资源高效管理与可持续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武山站和北道站1956—2022年67 a月实测径流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R/S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从年内、年际及季节3个尺度综合分析渭河流域甘肃段径流演变规律,并结合CNN—LSTM—Attention耦合模型预测未来径流变化趋势。【结果】1956—20...

黄河流域河南段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作者:崔梦阳;曹艳萍;王少坤;杨康;

摘要:【目的】分析黄河流域河南段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黄河流域河南段为研究区,使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研究GPP变化趋势,基于Mann-Kendall检验趋势的显著性,通过地理探测器探测气候、地形、人文因子对GPP年变化率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2001—2022年,黄河流域河南段生态系统GPP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明显,呈低...

计算机视觉在水处理技术中的应用:量筒液位智能识别————作者:马欢欢;李云蓓;张元馨;何宇;史宁宁;凡安瑞;周林浩;黄标兵;洪双喜;张小举;

摘要:【目的】针对传统污泥比阻测定中人工判读效率低、误差大及液面震荡问题,开发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监测系统,通过提升精度、实时性与自动化水平,突破传统技术瓶颈,推动水处理检测向智能化演进。【方法】构建多模态图像处理与智能监测平台,基于OpenCV对量筒图像实施HSV空间转换、自适应ROI裁剪及形态学梯度强化液面边缘;采用改进型双边滤波抑制气泡与光斑噪声,结合Otsu算法实现动态阈值分割,实现液位精准识别。...

灌溉处理对膜下滴灌棉花根区水盐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作者:宁慧峰;曹振玺;李松敏;史璐剑;申孝军;李勇;韩其晟;张现波;杨光;

摘要:【目的】水资源紧缺与土壤盐碱化已成为限制新疆荒漠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为确定南疆盐碱棉田适宜的灌水控制指标。【方法】2018年4—10月在新疆阿拉尔盐碱农田开展了人工控水试验,试验设置2个灌水周期(棉花需水非关键期灌水周期为10 d,棉花需水关键期灌水周期为7 d)和4个灌水水平(灌水定额分别为45.0、37.5、30.0 mm和22.5 mm),研究不同处理对棉花根区土壤水盐分布及棉花生...

洛阳市伊洛河流域固定源突发水环境风险评估————作者:王莉;王涵;郝松泽;王国豪;黄金;裴杰;

摘要:【目的】开展洛阳市伊洛河流域固定源突发性水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从环境风险源强度分析、环境受体脆弱性分析和环境风险防控及应急能力分析3个方面构建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对洛阳市伊洛河流域进行固定源突发水环境风险评估。【结果】洛阳市伊洛河流域风险企业整体逼近河流,除东部的部分县区外,县区风险企业均以化工、石油、采选危害性较高的行业为主,流域整体为中高环境风险水平,除西部洛宁和北部新安、孟津...

宁夏扬黄灌溉工程区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变化、影响因素及其与社会经济影响机制的定量评估————作者:杨钊;冯克鹏;冯雄;

摘要:【目的】探讨宁夏扬黄灌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NPP、社会经济发展与灌溉工程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方法】基于CASA模型、情景模拟、结构方程模型及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83—2021年研究区NPP的时空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量化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NPP的相对贡献,并分析了不同外部因素对NPP的影响,同时定性和定量研究了NPP、灌溉...

摇臂式喷头喷嘴导流片对水力性能的影响及其优化评价————作者:李浩瑜;李涛;狄雅荷;

摘要:【目的】提高摇臂式喷头在喷灌工作过程中的均匀度,增加灌溉水利用效率和灌溉质量。【方法】通过SolidWorks三维软件建立三维喷头喷嘴模型,并设计出了20 PY2H型喷头的导流片喷嘴。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导流片喷嘴,实现了快速制造和方便修改的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进行了实地试验。试验选取导流片的数量、导流片的宽度作为试验因素,测量射程、流量、点喷灌强度、喷灌均匀度等水力...

《灌溉排水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

摘要:<正>康绍忠,著名农业水土工程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82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本科毕业,1985年和1990年在西北农业大学获农学硕士与工学博士学位,先后在香港浸会大学、以色列ARO水土与环境科学研究所、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可持续灌溉农业研究所、CSIRO水土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2010年被英国Lancaster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93年9月晋升为教授,1995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

基于深层挖掘变形时间序列的大坝预测模型————作者:王子轩;欧斌;陈德辉;杨石勇;赵定柱;傅蜀燕;

摘要:【目的】针对大坝变形中存在的系统噪声及强非线性影响,提出一种深层挖掘变形时间序列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方法】利用样本熵重构(SE)与K-means聚类算法优化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过程,得到若干模态分量函数(IMF),针对高频模态分量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MD)进行二次分解处理,从而提取出最佳IMF分量。结合改进的共生生物搜索算法(ISOS)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

基于发光细菌法综合评价人工湿地处理下再生水急性毒性————作者:何顺能;吴文勇;韩玉国;胡雅琪;马蒙;姜婷婷;

摘要:【目的】探索人工湿地处理下对再生水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基于发光细菌法对再生水的急性毒性进行测试,并以毒性参考物质七水硫酸锌的等当量浓度表示再生水急性毒性,对再生水水质及人工湿地处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潜流湿地在处理效果上显著优于表流湿地,对水质急性毒性的削减贡献较为突出,念坛潜流湿地降幅达到16.16%,再生水经过组合湿地处理后,平均发光抑制率显著下降19.31%;安南潜流湿地处理后再生水发...

农业黑土地区低碳化发展研究——以大庆市为例————作者:胡远航;林彦宇;刘敏清;杨金晶;

摘要:【目的】研究农业低碳化发展趋势及其驱动因素。【方法】基于农业碳排放,以黑土地区为研究区域,选取黑龙江省大庆市为研究对象,应用大庆市2010—2020年统计数据,采用碳足迹、脱钩理论、驱动因素进行联合分析,计算大庆市碳吸收与碳排放,揭示降低大庆市碳排放最有效的驱动因素。【结果】1)相对于其播种面积而言,大庆市的碳足迹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说明全市农田生态环境的发展较为乐观;2)大庆市农业碳排放脱钩特征...

新疆奇台县主粮作物农田土壤质量空间变异特征分析————作者:范子康;王春霞;俞靖;秦达;杨跃发;王宏鑫;

摘要:【目的】腰站子村作为新疆主粮作物主产区,全面推行飞防、北斗导航、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化农业新技术,分析该区域土壤质量空间分布情况,为发展农业智慧化精准管控提高主粮作物产量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在小麦、玉米收获后选取69个采样点,采样间隔为700 m,采集0~40 cm土层土壤,混合后测定土壤粒径组成及土壤养分指标。运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土壤指标间的相关性,运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各土壤指标的...

水磷调控对引大灌区紫花苜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作者:马广元;胡爱萍;陈虎成;张芮;李彦俊;张真荣;李平;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水磷组合对甘肃省引大灌区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杰艺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设置低土壤含水率W1(田间持水量的45%~60%)、中土壤含水率W2(田间持水量的60%~75%)、高土壤含水率W3(田间持水量的75%~90%)3个水分梯度,设置低磷P0(0 kg/hm2)、中磷P1(50 kg/hm2)、高磷P2(1...

智能精准水肥管控对莴笋产量、品质与水肥利用的影响————作者:方大伟;梁斌;周伟伟;吕昊峰;卢麒麟;丛汶峰;

摘要:【目的】探究智能精准水肥管控对洱海流域莴笋养分高效利用与高产优质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原位监测的智能化装置,明确灌溉与养分处理对莴笋产量、品质与水肥利用的影响。灌溉处理包括维持田间持水率60%~95%(传统灌溉)与70%~75%(精准灌溉),施肥处理包括传统施肥与减量施肥。【结果】与传统灌溉相比,精准灌溉处理灌溉施肥频率提升40~41次,单季灌溉量降低21%,莴笋产量提高18%,水分利用效率显著...

网式过滤器的滤网优化探究————作者:钟艺;刘凯硕;李娜;王昌满;黄国安;喻黎明;

摘要:【目的】Y型网式过滤器作为微灌系统中常用的过滤设备,其性能影响着这个微灌系统的运行,为了提高滤网的过滤效率以及抗堵塞能力。【方法】以CFD DEM(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耦合模拟过滤精度为190 μm(80目)的网式过滤器在滤网网孔6种堵塞数量(0、5、10、15、20、10+10)下,其内部压降...

冻融作用下露天煤矿排土场土体饱和导水率变化特征————作者:熊姝臻;吕刚;

摘要:【目的】研究春季解冻期冻融作用对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不同复垦植被类型土体饱和导水率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复垦植被类型0~20 cm土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恒温试验箱模拟春季解冻期自然环境,采用特制环刀入渗仪进行入渗试验,分析不同复垦植被类型0~20 cm土层土壤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解冻时间及冻融作用前后土体饱和导水率的变化特征。【结果】冻融循环过程中,饱和导水率在冻融循环次数、解冻时间、复垦植被类型及其...

典型干热河谷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作者:霍红;赵轩;雷文文;孙昌平;

摘要:【目的】西南干热河谷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从时空尺度深入分析西南典型干热河谷区干旱变化趋势并探究其主要驱动因素,以期为区域干旱监测预警及防旱减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南金沙江-元江典型干热河谷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01-2020年的地表温度(LS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构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结合相应时段的年均气温、降水量、蒸散发、夜间灯光亮度等数据,通过...

沼液配肥对大葱产量、土壤养分与细菌群落的影响————作者:张纪涛;史向远;温云杰;王秀红;王保平;周静;

摘要:【目的】研究沼液配肥对大葱养分吸收利用、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及其作用关系的影响,为沼液配肥利用、推进沼液高效利用提供技术理论依据。【方法】于2022年5—10月,以章丘铁杆大葱为研究对象,以不追肥(NF)为对照,研究追施等氮量的化肥(CF)、沼液(BS)、沼液肥1(BSF1)和沼液肥2(BSF2)对大葱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与NF处理相比,CF、BS...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