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学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2:05:45

复合材料学报

复合材料学报

EICSCD北大核心

Acta Materiae Compositae Sinica

期刊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2.595
综合影响因子:1.788
官网:https://fhclxb.buaa.edu.cn/
主编:邢丽英
平均出版时滞:76.76094

  复合材料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Open CASCADE的复合材料壳体应力响应规律及失效行为研究————作者:张骞;赵渤;祖磊;曾锐;牟星;张桂明;潘和林;吴乔国;周立川;扶建辉;

摘要: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壳体作为先进固体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性能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整体性能。本文基于Open CASCADE(OCC)平台,开发了复合材料壳体仿真分析系统,以Φ480mm壳体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复合材料壳体参数化仿真模型,深入探究了椭球比、筒身长度变化对壳体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壳体封头处的应力波动随着椭球比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椭球比为1.7时应力...

竹节和斜接接头的分布形式对连续竹篾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林志;郝笑龙;樊奇;徐俊杰;欧荣贤;王清文;

摘要:为探究竹节和斜接接头在拉挤等连续成型工艺中对连续竹篾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VART)工艺制备了连续竹篾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BS/EPs),重点解析了竹节与斜接接头在集中型、阶梯型两种分布模式下密度效应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差异化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在集中型分布中,竹节密度增至10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及冲击强度分别显著下降30.6%、29.8%和63.8%,主要...

以CZTS为空穴传输层的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模拟与优化————作者:程友良;寇雪宁;张忠宝;樊小朝;

摘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蓬勃发展,太阳能电池越来越受到重视。以SCAPS-1D太阳能电池模拟软件为平台,研究了以kesterite化合物CZTS(铜锌锡硫化)作为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s layer, HTL)的新型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ss-DSSC, solid state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建立了以FTO/TiO2/N71...

硅橡胶改性氢氧化镁及其阻燃EVA复合材料的性能————作者:王络纯;王春锋;韩志东;王永亮;

摘要:由于氢氧化镁(Magnesium Hydroxide, MH)较低的阻燃效率,其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 EVA)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与力学性能之间相互制约显著,影响工程应用。本文采用硅橡胶(Silicone Rubber, SR)对MH进行包覆改性(SR-MH)并用于EVA的阻燃改性(EVA/SR-MH),对EVA/SR-MH复...

碳纳米材料电热性能及其防除冰应用研究进展————作者:姚佳伟;秦竺荫;牛一凡;桑子豪;石朋琳;

摘要:电热防除冰以其响应迅速、可控性强、稳定性高等优点,成为飞机机翼最有应用潜力的防除冰技术,目前仅应用于B787机翼,但其所采用的金属电热元件存在升温速度慢、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导致系统能耗占发电机功率的近四分之一,针对电热防除冰系统的能耗优化研究正在兴起。碳纳米材料导电导热性能优异,是理想的电热材料,因此,本文系统阐述了碳纳米材料电热元件的制备方法、电热性能,及其与复合材料集成的电热结构设计和防除冰...

矸石粉对矸石骨料混凝土盐蚀劣化的影响机制————作者:郭鑫;朱超;刘超;党庆芝;

摘要:为揭示活化煤矸石粉(ACGP)对煤矸石骨料混凝土(GAC)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机制,设计不同ACGP替代率(0%、15%、30%)的试件,研究了其在硫酸盐侵蚀与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的质量、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耐蚀系数的演化规律,并结合微观结构表征揭示其劣化过程影响机制。结果表明,GAC试件在硫酸盐侵蚀初期密实度和强度有所提高,但后期膨胀性产物导致孔隙扩展和裂纹贯通。ACGP能够填充GAC的孔隙...

高性能宽温域不敏感型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复合陶瓷的设计及制备————作者:余健平;李东平;杨文龙;刘子腾;

摘要:开发高性能铌酸钾钠(KNN)基压电陶瓷来取代传统商用铅基陶瓷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KNN基陶瓷的压电系数(d33)对温度依赖性较强,为平衡KNN基无铅压电陶瓷d33和温度间的制约关系,旨在设计并制备压电性能优异且温度稳定性好的无铅压电陶瓷材料。本文采用“元素掺杂-相界工程-晶格调控”的协同策略,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出MgTiO3

C/C复合材料氧乙炔烧蚀多物理场仿真及分区烧蚀机制————作者:魏连锋;崔红;李克智;吴小军;肖春;

摘要:为研究氧乙炔烧蚀试验参数及多物理场分布对C/C复合材料烧蚀机制的影响,基于氧乙炔烧蚀方法,建立了烧蚀模型,并借助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技术计算烧蚀过程中的温度场、流场与化学反应场。通过扫描显微镜观察烧蚀形貌并结合仿真计算结果,揭示材料在不同试验条件的分区烧蚀机制。研究表明,通过仿真计算获得的试样烧蚀表面温度场分布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度较高,烧蚀表面气流速率从中心点至边缘先增大后减少,烧蚀距离10 mm与2...

大型叶片叶根预埋连接技术发展趋势————作者:李成良;张颜明;杨斌;张崇碧;张振;李占营;倪爱清;

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驱动下,全球风能发展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随着机组度电成本的不断降低,风机大型化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风电叶片的大型化使其重量和载荷呈几何级数增加,对叶根与风机的连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讨论了风电叶片叶根连接结构的发展现状与技术趋势,系统分析了预埋叶根连接结构在材料、设计、制造与测试时的问题,通过剖析叶片长度、载荷和重量的变化及耦合关系,阐述了叶根连接面临的挑战。从材...

基于超声导波多域稀疏重构的复合材料损伤检测方法————作者:高飞;李从昱;刘璐;孔凡金;

摘要:航空航天装备结构在制造和服役过程中易受工艺、环境、载荷等多因素作用,易产生多种不易辨识的损伤,严重威胁装备的服役安全。超声导波是最具应用潜力的薄壁检测方法之一,但对于频散曲线和参考信号的依赖是其检测应用的主要挑战。论文围绕无先验状态下的超声导波信息提取与损伤检测,利用少量随机测点,建立了超声导波的感知矩阵方程,通过频率-波数域稀疏重构方法提取直达波蕴含的导波频散信息,实现了超声导波频散曲线准确重构...

风沙冲蚀下碳纤维布剩余力学性能————作者:阿斯哈;张金鹏;李芳芳;周长东;任文豪;

摘要:为了探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的抗风沙冲蚀性能,以冲蚀角度和沙流量为变量,开展了碳纤维布的模拟风沙冲蚀试验,并测试了其剩余力学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测试结果表明较小的冲蚀角度下,冲蚀作用主要表现为水平切削,较大的冲蚀角度下,冲蚀作用转变为垂直冲击,沙流量的增加会显著影响碳纤维布的损伤形态。风沙冲蚀损伤主要表现为环氧胶体的剥落以及纤维束...

网格互穿结构金属-多相复合材料研究综述及其工程减震应用————作者:吴宜峰;鲁俊峰;李爱群;刘少波;晁磊;刘延招;鲁松;

摘要:网格互穿结构金属-多相复合材料不仅保留了各组成相的材料特性,还通过互穿结构实现了性能的协同提升。通过内部各相的摩擦和粘弹性效应,网格互穿结构金属-多相复合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可有效地耗散能量,表现出优异的阻尼性能,在工程减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现有的三种网格互穿结构金属-多相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陶瓷/金属、金属/金属和高分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对其制备工艺(熔体渗流法...

基于NIAH方法的复合材料与钢材的螺栓连接3D有限元分析————作者:侯玉品;李文贺;赵晓玲;

摘要:采用3D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准确的分析复合材料层合板与钢板的螺栓连接区域,然而由于层合板缺少必要的3D各向异性材料属性数据而使得3D计算分析受到限制。为解决该问题,以及避免逐层建立3D层合板模型带来的复杂性,提出了利用NIAH方法(均匀化方法的新求解方法)来确定层合板整体3D材料属性的方法。方法中所需的表征层合板整体属性的单胞,通过结合实际层合板的铺设方式,选取具有代表性铺设次序的那些单层来构造。在对...

明胶/海藻酸钠-多巴胺自粘附可降解水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在柔性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作者:段炎浩;尚志浩;游子然;李征征;张杭;

摘要:本文针对柔性锌-空气电池对高粘附性、环境友好型准固态电解质的迫切需求,通过构建多巴胺接枝改性的海藻酸钠(SA-DA)与明胶复合体系,结合温度诱导凝胶化与Zn2+/NH4+协同交联策略,合成了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自粘附可降解准固态水凝胶电解质(Gelatin/SA-DA)。实验表明,当SA-DA的添加量为1.0 mL时,Gelatin/...

静水压力下纤维复合材料圆柱壳三维弹性稳定性————作者:仝博;张振海;于本泽;朱子旭;

摘要:为实现水下复合材料耐压圆柱壳屈曲稳定性的准确求解,提出将静水压力分解为三方向的预应力,而非传统的薄膜应力,基于三维弹性理论和状态空间技术,建立了以位移和横向应力为状态矢量的状态空间方程,并采用微分求积法建立了非简支柱壳离散形式的状态空间方程,实现了简支和固支复合材料柱壳屈曲问题的解析求解。通过与现有文献理论、实验结果和有限元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理论模型和求解策略的正确性。研究表明,边界条件对壳...

B4C添加和轧制变形对TiNi合金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张磊;千佳祥;李渊;蒋卫斌;许巧平;郝刚领;

摘要: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技术制备了B4C添加的Ti50Ni50合金,B4C与基体合金实现了充分的原位反应,生成了TiB2和TiC两种微纳米尺寸增强相颗粒。考察了B4C不同质量分数,增强相颗粒和冷轧变形退火对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微观结构观察表明,生成的增强相颗粒和基体...

B4C/6061Al复合材料铣削加工的材料去除行为与刀具磨损机制————作者:李炽;李树健;杨彭;方浩宇;胡平安;刘辉;

摘要:B4C/6061Al复合材料因其良好的中子屏蔽性能在核电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但其高强度和硬度特性严重影响了其加工质量和效率。为揭示B4C/6061Al复合材料铣削过程的材料去除行为与刀具磨损机制,本文采用金刚石涂层刀具对B4C/6061Al进行了铣削实验,研究了不同铣削长度时的铣削力、铣削热、表面质量和切屑形貌,以及刀具磨损规律...

新型Fe-MOF-on-Mn-MOF催化剂降解四环素的性能及机理研究————作者:刘瑞;杨叶锋;刘彦平;

摘要:锰基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因高可见光响应、光生载流子转移效率高等优点,备受研究者关注,但其可见光响应低、载流子复合率高的问题,限制其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MOF-on-MOF结构不但有效地促进电荷分离和载流子转移,还更好地增大表面积和孔隙率。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出Z型异质结催化剂NH2-MIL-88B(Fe)-on-MOF-74-Mn。在可见光照射60分钟后,其对四环素的降...

SiCf/SiC复合材料在核能领域应用设计的历史回顾、挑战及发展————作者:石浩江;李权;孙永铎;胡逊祥;刘喆;任岩;何勇;毛清萍;钟运涛;张瑞谦;王浩;

摘要:SiCf/SiC复合材料于20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凭借良好的耐中子辐照、耐高温等性能特点,在核能领域有巨大应用潜力。本文系统梳理了近50年来,SiCf/SiC复合材料在核能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在聚变堆应用方面,重点整理收集了SiCf/SiC复合材料在美国ARISE聚变堆、日本DREAM聚变堆、法国TAURO聚变堆中的应用设计方案及...

超低含量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显著提高聚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击穿强度与能量密度————作者:贾芷若;陈昭伟;倪金哲;孙大宇;尹训茜;段好东;宋亮;王忠卫;

摘要:聚合物基电介质电容器因其高击穿强度、轻质、柔性和易加工等优点,在国防、能源存储、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和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聚合物基薄膜电容器的低介电常数限制了其能量密度,制约了其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为提高能量密度,本研究采用流延成膜法,将超低含量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2)掺入聚醚酰亚胺(PEI)基体中,制备了TiO2/PEI复合薄膜。实验结果...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