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商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论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宪法关系————作者:沈寿文;
摘要: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双重宪法性质,即作用法意义上的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及组织法意义上的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前者指的是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能够分别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职权,对外发生法律关系,并各自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后者指的是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作为其内部的“机构”“人”“财”“物”之聚合体的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从单一宪法性质来看,无论...
论公司清算义务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完善————作者:刘冰;
摘要:2023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正式使用“清算义务”及“清算义务人”概念,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70条的基础上,明确董事为清算义务人及清算组组成人员。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的公司清算义务法律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包括适用范围较窄,仅包括自行清算义务,未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7条第3款规定的破产清算申请义务;笼统规定董事为清算义务人,与公司控制...
论企业破产中政府债权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作者:周陈;
摘要:企业破产中政府债权是破产债权中的公法之债。政府债权的典型类型包括政府税收债权、政府社保债权、政府环境债权、政府惩罚债权等。权利本位与权力本位是法律本位研究的两大范式。企业破产中,应矫正政府债权保护的法律本位,确立政府债权保护的社会本位,并明确政府债权保护的基本目标。构建政府债权保护法律制度,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合理配置社会公共利益,划定市场经济底线以及遵循比例原则;明确政府债权在破产程序中的参与...
环境数据的刑法保护————作者:李梁;
摘要:环境数据是指用于表达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的各种符号。在数字化时代,环境数据实际上就是环境大数据。从形成环境数据的目的和环境法的法权结构来看,环境数据属于公共数据。环境数据能够为国家开展生产活动、生态环境监督管理部门的决策和执法、司法机关作出司法裁判以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提供基本依据。在我国,环境刑法和数据刑法对环境数据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但具有明显的附带性、片段性和间接性特点,同时在保护方式上...
中国法律经验研究的标识性概念及其知识生产————作者:梁永成;
摘要:现实经验的把握依赖于概念的提炼与延伸,勾勒概念内涵及其延展的论题、结构、领域、边界的有效方式是描绘概念的知识地图。近年来,法律经验研究的兴起产生并激活了一系列描述和解释法治中国经验的标识性概念。以“法律实践”为核心脉络重新组织这些概念,我们会发现当前法律经验研究的双重知识转向:概念实体范畴的田野转向和概念属性的规范性回归。法律经验研究常采取现象解释、比较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提炼概念,其概念生产范式...
从平台责任到合作规制——互联网规制模式转型及其正当程序规范————作者:赵鹏;
摘要:近年来,立法开始通过公法强化互联网平台对其用户违法、侵权和其他有害行为的治理义务。伴随着立法和监管实践中“主体责任”“安全保障义务”“风险防控责任”等监管要求的提出,互联网合作规制模式开始形成。公法规制框架的强化回应了互联网生态中的问题以及平台经济的现实,有其合理性。与此同时,当平台扮演事实上的监管者角色时,法律需要强化对平台权力行使的正当程序规范。但是,相应的规则设计需要考虑平台技术和生态方面的...
科技企业参与人工智能司法应用及其规制————作者:郑曦;
摘要:科技企业参与人工智能司法应用,是在法院沉重的案件数量压力和企业追求商业利益本能这两方面驱动力作用下的必然现象。在人工智能司法应用中,科技企业除了扮演产品研发者、系统维护者、平台运营者等技术角色外,还实质上担任数据处理者、程序控制者和裁判参与者等角色。这可能与审判基本原理发生冲突,导致诉讼模式改变,并带来其他外部政策性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应当合理区分科技企业参与人工智能司法应用中的公私界限,明确“有...
我国公司冲突规则的体系定位与规范展开————作者:陈杰;
摘要:公司冲突规则是国际私法立法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14条关于法人的冲突规则一直以来是我国法院处理涉外公司关系法律适用问题的主要依据。从既有司法实践来看,该规则不仅显现出理论基础模糊与定位不明的问题,也无法应对制度型开放背景下涉外公司关系的复杂趋向,更未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现体系协调。就体系定位而言,公司冲突规则作为国际私法立...
从回应型规制到反思型规制:刑法立法规制模式的转变————作者:姜涛;
摘要:刑法不是社会管理法或秩序维护法,如何追寻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的最佳平衡点,如何有效避免刑法从自由模式滑向管制模式,如何避免积极刑法立法观滑向激进刑法立法观,都需要刑法立法实现从回应型规制到反思型规制的模式转变。反思型刑法规制应遵循比例原则,从目的正当性上判断刑法所期待保护的法益是否真实、有价值,从手段正当性上判断刑法是不是保护法益的最后手段,有无穷尽行政法、民法等救济手段,并立足于法益衡量意义上的后...
数字经济视阈内网络虚拟财产的识别标准与类型构造————作者:谢潇;
摘要:在数字经济视阈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7条中的“网络虚拟财产”应当被认定为契合网络虚拟性、价值性、特定性与独立性、可支配性与排他性以及合法性要件的新型无形财产。而以此为据,或可将网络虚拟财产区分为物品型网络虚拟财产、营业型网络虚拟财产、账号型网络虚拟财产、空间型网络虚拟财产以及加密型网络虚拟财产。与此同时,由于网络虚拟财产系属蕴含网络虚拟属性的无形财产,因此欠缺网络虚拟性的其他无形财产应...
对“顺德醉驾案”无罪判决书的法逻辑解析——兼论优秀判决书应当具备的合理性品质————作者:张继成;
摘要:从形式法律推理角度来看,“顺德醉驾案”起诉书中的法律论证似乎是无懈可击的,但判决书运用多种实质法律推理,彻底消解了起诉书的逻辑力量:起诉书量刑建议赖以成立的两个法律推定存在例外情况,已被相关证据推翻;没有证据显示被告人有“放任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不存在从重处罚的情形;被告人的行为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形。如果对本案做有罪判决,那必将导致一系列荒谬的、违反正义原则的后果。该...
论标准必要专利纠纷反禁诉令的适用————作者:李宗辉;
摘要:我国法院在标准必要专利纠纷中签发的首份反禁诉令引发了广泛关注。反禁诉令的适用以禁诉令的申请或签发为前提。在标准必要专利纠纷中,禁诉令具有“双刃”效应。德国和法国法院因强调禁诉令剥夺当事人基本权利和损害国家司法主权等的当然违法性而倾向于绝对签发反禁诉令,英国和美国法院在签发反禁诉令时则主要考虑外国法院诉讼是否属于“无理或压迫性的”以及是否造成实质损害和违反衡平原则。我国法院在标准必要专利纠纷中审查反...
重要启事
摘要:<正>《法商研究》是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管、主办的法学学术性理论期刊,1957年创刊,1986年复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欢迎广大法学理论工作者、法律实务工作者和法学爱好者等赐稿。我刊坚持以质取文,以学术质量为硬标准,实行符合学术期刊惯例的专家匿名审稿制度。我刊欢迎选题新颖、见解独到、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语言规范以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法学学术论文,包括瞄准重大社会现实和法学基...
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伦理的专利法回应————作者:刘鑫;
摘要:科学技术的迭代与革新带来诸多科技伦理难题,也使专利法面临相应的伦理挑战。在前人工智能时代,专利法为应对科技伦理挑战,形成了公序良俗原则与伦理审查规则相结合的基础性规范设计。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兴科技伦理挑战面前,专利伦理规范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道德非议超越阐释限度及产业运营制约适用程度的制度失灵问题。从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到人工智能生成发明,人工智能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使专利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科技伦理挑战,既...
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乡贤调解————作者:吴元元;
摘要: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乡贤调解是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力量。乡贤在所处社会网络中居于枢纽位置,“德望”型乡贤、“能人”型乡贤和“专业精英”型乡贤构成乡贤的主要类型,其各自独到的内在规定性分别塑造了该群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比较制度能力。乡贤在调解中具有特定的解纷技巧,体现了基层解纷实践的基本规律。由乡贤调解的复合型功能所决定,乡贤调解从濡化、抚慰、感召等多个层面共同推进了基层民主...
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背景下纠纷解决模式的选择————作者:张新宇;
摘要:“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包括3个维度:在判断标准上,行政争议是否已经实质性解决应当从法律维度进行判断;在适用范围上,需要实质性解决的案件仅限于“程序空转”案件;在价值目标上,除了要进行权利保护之外,还应当对类案界限加以明晰,监督行政机关。在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背景下,目前主要有合意终结模式、实体裁决模式、融合模式、灵活适用模式等纠纷解决模式,但都存在一定缺陷。应当建立以案件类型为划分标准的纠纷解决模式...
我国反外国制裁法私人救济规范审视————作者:董静然;
摘要:反外国制裁背景下,健全私人救济法律体系,既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需要,也是完善反外国制裁机制的必然要求。我国反外国制裁法对私人救济的相关规定,需要解决侵权责任的判定问题。过错推定责任作为反外国制裁法下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具备合理性,可以在降低我国被侵权人证明责任的同时,实现反外国制裁的立法目标。侵权责任的判定需要将私人救济的国际合法性纳入构成要件的分析。在反外国制裁法下,我国的私人救济法律规定需要解...
我国网络安全风险的保险治理困境与法治化纾解————作者:徐浩宇;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安全风险治理法治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保险在分散网络安全风险的同时,也日益成为网络安全风险治理的重要工具。传统政府规制模式向社会自我规制模式的转换和保险社会治理功能的拓展,是网络安全风险保险治理的理论逻辑;法定义务契约化、规则制定私人化以及风险控制市场化三者间的有机联结,共同勾勒出网络安全风险保险治理的实践逻辑。在网络安全风险保险治理场域中,保险治理制度...
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的适用要件与法律效果————作者:王长华;
摘要:在注册资本认缴制下,股东虽然享有期限利益,但是该期限利益有一定的边界限制,即公司能够清偿到期债务。当公司能够清偿到期债务时,股东享有期限利益并能以此对抗公司债权人;当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股东不再享有期限利益,不能以此对抗公司债权人。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认定,不以具备破产原因为要件,也不以终结当时的执行程序为必要条件;只要公司没有及时清偿到期债务,就应认定为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公司债权人有权...
数字化背景下公共数据的刑法保护————作者:苏永生;
摘要:数字化从广度和深度上大幅提升了公共数据的价值,形成了值得刑法保护的公共数据法益。我国现行刑法虽然为公共数据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是保护的专门性、完整性和体系性明显不足。应对关涉国家安全的数据予以绝对保护,对关涉其他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数据予以相对保护,并采用多元保护、专门保护、附带性保护相结合的保护模式,在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中增设危害公共数据犯罪。应将危害公共数据犯罪的行为类型...
法商研究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带头大哥666
博士生独作,退稿速度非常快,投稿2天后退稿。不耽误事。
2024-09-26 22:38 -
奔跑的辣椒酱
太酷了,初审六个月,坐等退稿了
2024-06-08 18:31 -
奔跑的辣椒酱
期刊录用的文章总体还是非常不错的,每期的阅读都能给我以启发。虽然至今还未录用过,但是每次的阅读学习也能让我受益匪浅,确实是我水平不够,并不会心生怨言。道阻且长,继续努力吧!
2023-12-04 13:09 -
Yangming_ak
四个月了还在初审....
2023-10-11 09:49 -
带头大哥666
中过三篇,拒过三篇。近年对论文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主编比较偏重与现实有联系的论文,外审过后,主编终审仍可能拒稿。整体而言,以质取胜,对讲师、副教授比较友好。
2022-11-27 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