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与防护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腐蚀与防护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CAJSTCSCD扩展版WJCI

Corrosion & Protection

期刊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1.034
综合影响因子:0.850
官网:https://fsyfh.mat-test.com/
主编:李光福
平均出版时滞:513.1586

  腐蚀与防护最新期刊目录

铬元素对铸造铝青铜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作者:任卡卢比;贾延琳;廖险峰;唐帅康;陈嘉瑶;邱乐瑛;

摘要:采用电化学测试、扫描电镜观察及X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方法,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研究了铬元素对Cu-9Al-4Fe-4Ni-2 Mn、Cu-10Al-4Fe-2 Mn铝青铜的组织及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质量分数)Cr使得铝青铜组织中枝晶的面积占比分别降低了13%与7%;四种铝青铜中Cu-9Al-4Fe-4Ni-2 Mn-1Cr的耐腐蚀性能最优,添加1%Cr使Cu-9 Al-...

PEMFC阴极运行环境中CrAlCN涂层的耐蚀性————作者:董媛;寇显利;徐孝康;

摘要:为了改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双极板在汽车实际运行工况下的耐蚀性,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316L不锈钢基体上沉积了CrAlCN涂层。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化学键类型和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rAlCN涂层主要由Cr7C3、CrN、AlN和金属氧化物相组成;涂层结构致密且无...

纳米涂层在PCB表面防护中的应用————作者:李娟娟;郑旭彬;刘路;罗鹏;徐倚丹;

摘要:采用真空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在印制电路板(PCB)表面制备了派瑞林和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纳米涂层,研究了涂层厚度、PCB表面离子含量对涂层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CB表面离子含量增大和涂层厚度减小,派瑞林纳米涂层的防护性能劣化;PECVD纳米涂层的防护效果明显优于派瑞林纳米涂层,PCB表面离子含量和涂层厚度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小。在进行PCB表面防护材料选型应用时,应综合...

基于铜腐蚀速率的电子电器服役环境腐蚀性评价方法对比————作者:向利;刘元海;慕仙莲;陈川;王俊;李秋平;

摘要:为有效评估电子电器在服役环境中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指导环境优化控制,采用三种方法对环境腐蚀性进行了评价。以铜作为标准材料,分别通过失重法、电化学还原法、电阻法计算铜腐蚀速率来评价环境的腐蚀性;从测试原理、数据差异性和使用场景等方面综合比较了三种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失重法与电化学还原法数据相关性较好,测试结果较为相近,而电阻法获得的前期腐蚀速率远远高于另外两种方法;在长时间监测情况下,三种方法获得的数...

基于机器学习的腐蚀图像特征参数表征方法————作者:李中玲;王海瑞;

摘要:通过浸泡试验获得X80钢在交流干扰和阴极保护共同作用下的腐蚀图像,基于机器学习和计算函数graycomatrix()提出了腐蚀图像特征参数提取及分析方法,并通过电化学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交流干扰(50 A/m2、60 Hz)和阴极保护(-1.0 V、相对于SCE)共同作用下,X80钢的腐蚀图像分为3个变化阶段。第一阶段(0~20 h)为蚀坑萌生和孕育阶段,蚀...

常减压含硫污水管线冲蚀预测及防护————作者:偶国富;俞航;黄鑫;

摘要:为准确定位炼化管线冲蚀高风险区域,以常减压塔顶冲蚀失效的含硫污水管道为研究对象,结合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揭示了含硫污水在流动过程中对管壁的冲蚀损伤机制。结果表明:管道内含硫污水处于流动状态时腐蚀产物膜破裂的临界剪切应力约为1.9 Pa;冲蚀高风险区域位于含硫污水管道三通段底部附近,此处壁面剪切应力远大于临界值,最大腐蚀速率为1.37 mm/a;基于研究成果对含硫污水管道结构进行改进可有效降低冲蚀风险...

新型石墨基柔性防雷接地网金属引下线的腐蚀模拟————作者:寇晓适;商正;马云瑞;李文超;张玉楠;董曼玲;王晓地;张宇鹏;李予全;谢伟;姚德贵;朱金阳;

摘要:针对杆塔接地引下线(镀锌钢)腐蚀问题,建立了金属引下线-柔性石墨接地网典型电偶腐蚀模型,以极化曲线测试得到的柔性石墨和镀锌钢的电化学特性参数作为电偶腐蚀模型的输入参数;然后在不同土壤电导率环境中,通过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环境因素对镀锌钢电偶腐蚀行为的影响,并尝试揭示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在模拟土壤介质条件下,镀锌钢和柔性石墨之间电位差较大,电偶腐蚀倾向高;在接地装置中腐蚀电流从镀锌钢流向柔性石墨网,...

碳封存超临界CO2环境中管道的腐蚀————作者:周际永;孟向丽;董亮亮;李旭光;王丙刚;徐昆誉;

摘要: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对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关重要,也是实现我国长期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然而在CCS实施过程,管道与注入井由于处于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环境而发生严重的腐蚀,如何有效地进行防腐蚀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综述了SC-CO2环境中管道设备腐蚀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不同因素(含水量、矿化度、温度、压力、流速、管材等)...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接地极对天然气管网的干扰及管道腐蚀行为————作者:刘勤;蒋卡克;李德明;

摘要:上海天然气主干管网与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腰泾接地极、廊下接地极和南桥接地极最近距离为3.5~9.0 km,采用电位远程监测系统对临近接地极的典型受干扰管段进行连续电位监测,并采用腐蚀试片检测了受干扰管段的腐蚀速率。根据电位远程监测结果与试片检测结果,分析高压直流接地极对埋地管道的干扰及管道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高压直流接地极放电时,管地电位均发生了偏移,靠近接地极位置管段的管地电位偏移远大于远离接地极位...

气田地面管线环焊缝的失效原因————作者:王胜;侯山;王武刚;徐大喜;张家志;李鹏;张延;潘占昆;李健;

摘要:我国西北苏里格气田地面管线环焊缝处由于局部腐蚀和穿孔发生刺漏,且穿孔附近外壁呈现明显的冲刷腐蚀特征。采用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和显微硬度等检测手段,对失效管样进行了形貌观察、成分检测、物相分析和显微硬度测试,明确了管样的局部腐蚀原因和穿孔形成过程。结果表明:管内壁打底焊处由于焊接缺陷形成凹坑,内壁湿气凝聚形成积液优先集聚于凹坑位置,管输介质中少量CO2气体溶入积液形成腐蚀...

青铜文物用封护材料的保护效果评价及紫外光老化机理————作者:吕正奇;柯德庆;宋述鹏;周和荣;潘应君;汪威;

摘要:研究了Paraloid B-72(B72)、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微晶石蜡三种青铜文物封护材料。通过测试三种封护材料的外观变化、成膜性、耐水性、耐酸碱性、耐湿热老化性、耐紫外光老化性能等性能,筛选出最佳的青铜文物封护材料。此外,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紫外光老化后的薄膜试样进行分析,探讨其紫外光老化机理。结果表明:B72和微晶石蜡均具有较好的封护性能,PVB则相对较差,但鉴于微晶石蜡的封护...

改性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耐蚀性————作者:李红玲;杨阳;刘振锋;原平方;谢艳新;

摘要:用聚苯胺(PANI)改性氧化石墨烯(GO),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在Q235低碳钢表面制备了含不同量氧化石墨烯的聚苯胺(PANI)增强环氧树脂(EP)复合涂层,通过附着力测试、电化学测试和浸泡试验等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含量对复合涂层附着力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的耐蚀性随着氧化石墨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当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4%时,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效果最好;加入氧化石墨烯的复合涂层的耐蚀性优于P...

掺氢环境中在役X60管线钢的氢脆敏感性————作者:王东营;费凡;魏仁超;冯敏;

摘要:为了评估在役X60天然气管道掺氢(H2体积分数5%,总压6.4 MPa)的氢脆风险,分析了直管段、弯管段母材及(环)焊缝试样的基础性能(包括化学成分、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力学性能等),并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考察了几种试样在空气及掺氢环境中的氢脆敏感性。结果表明:试样的基础性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环境中掺氢后,试样仍保持韧性断裂,氢脆敏感性较低,试样的力学性能可满足5%...

高温高压水环境中pH和溶解氧对Inconel 690TT合金微动磨蚀行为和损伤机理的影响————作者:汪浩川;陆永浩;何湘杰;赵鸿斌;邢昆鹏;康岚峥;

摘要:研究了高温高压水环境中pH和溶解氧(DO)含量对Inconel 690TT合金微动磨蚀行为和损伤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与DO的耦合作用对合金微动磨蚀行为的影响没有呈现出特定的规律,pH的变化没有改变其微动损伤机制,但影响了损伤的进程。当DO质量浓度为100μg/L时磨损程度最轻,适量的DO有利于形成第三体层(TBL),从而减轻磨损,但DO含量过高会加重腐蚀,并加剧磨损

13Cr和S13Cr钢在煤炭地下气化粗煤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作者:董京楠;袁光杰;刘奕杉;车振华;刘晓童;杨志文;

摘要:对13Cr和S13Cr(不锈)钢开展了应力腐蚀开裂试验和腐蚀模拟试验,研究了其在高温高压粗煤气井底工况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和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两种试样在550℃、总压10 MPa的含H2、CO2、H2S等气体环境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较低,四点弯试样均未发现宏观开裂和微观裂纹。模拟腐蚀试验结果表明,S13Cr钢的耐蚀性能优于13Cr钢,其均匀腐蚀速率和局部腐蚀速率均低于13Cr钢,根据NACE...

古代青铜器选择性腐蚀机理及其内纯铜组织的成因————作者:王云鹏;刘芳志;蔡友振;王雪凝;马清林;

摘要: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对山东地区青铜文物样品开展研究,发现铜镜类样品中α相优先腐蚀现象较为常见,非铜镜类样品则多表现为δ相优先腐蚀,少数样品中两类腐蚀同时存在。古铜镜表面通常较为光滑,在土壤、海水、大气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其他类型青铜器表面大多较为粗糙,表面缺陷处易发生闭塞电池腐蚀。闭塞电池内溶液会因金属离子水解而呈强酸性,强酸环境会造成α相与δ相电位逆转。模拟腐蚀试验结果...

承力快卸锁的局部腐蚀及防护的数值模拟————作者:华磊;梅茹霞;刘燕;刘雪峰;

摘要:针对承力快卸锁的局部腐蚀进行防护涂层优选。采用COMSOL软件,基于二次电流分布物理场建立了承力快卸锁的三组件的电偶腐蚀模型。通过电化学试验测量了不同涂层的电化学参数,并将其导入COMSOL软件。比较了各组件的阳极电流密度和腐蚀深度,确定了最佳保护方案:球面底座为Ti-6Al-4V阳极氧化+MoS2涂层;收口螺母为17-7PH钝化+MoS2涂层;螺母支座...

敏化处理对超纯奥氏体不锈钢C25耐蚀性的影响————作者:屈佳伟;张白茹;刘帅;赵吉庆;

摘要:采用浸泡试验,研究了乏燃料后处理设备用超纯奥氏体不锈钢C25经过不同热处理制度处理后,在65%(质量分数,下同)HNO3和30%HNO3+100 mg/L Cr6+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分析了敏化温度对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纯奥氏体不锈钢C25在65%HNO3中的均匀腐蚀速率很低,晶间腐蚀倾向很小,在30%H...

温度与气溶胶组分对Q235B钢在模拟海洋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作者:汪崧;王炳钦;毕研峰;马征;杨敦丞;程学群;

摘要: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与动电位极化(PDP)的完全析因试验,结合统计分析,研究了温度、Cl-和SO4-2对Q235B钢腐蚀初期电化学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显著降低电荷转移电阻(Rct),加速腐蚀进程,其作用机制主要与传质过程相关;Cl-和SO4-2含量...

适用于航空装备表面的腐蚀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作者:贾静焕;孙志华;骆晨;詹中伟;

摘要:针对适用于航空装备表面腐蚀检测技术现状进行了总结。首先对超声、涡流、射线、红外热成像等常规无损检测技术在腐蚀检测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进行了介绍。然后重点阐述了基于机器视觉的腐蚀检测技术原理和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腐蚀与防护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腐蚀与防护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