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研究论丛最新期刊目录
何去何从:性别视角下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流动————作者:王雪;王晶;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关注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发展对于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20-2021年东部两地区养老机构护理员的调查数据,从性别、年龄等视角考察了护理员的职业流动与制度、家庭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首先,护理员群体的入职高峰期处于法定退休年龄区间,从生产劳动领域转向再生产劳动领域成为退休年龄女性寻求职业生涯延续的一种新路径;其次,护理员职业显著提高了传统非职业女性的经济收入和...
“漂”在异乡:女性随迁老人由乡入城的空间实践与角色困境————作者:梁丽霞;黄燕;
摘要:女性随迁老人作为同时受制于年龄歧视与性别规训的双重弱势群体,其“乡—城”流动轨迹呈现出独特的生命历程特征。本文基于对13位女性随迁老人的半结构化访谈,系统考察女性随迁老人由乡入城的空间实践及其面临的角色困境。本文发现,女性随迁老人的空间流动本质上构成身体政治的实践场域,实现了身体从稳定空间到流动空间、从在场空间到缺场空间、从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的多重转换。这种空间异化过程进而催生三重角色困境:女性随...
“旧人”如何通往“新事”——婚姻家庭叙事的中老年妇女形象及其革命潜能————作者:王琳;
摘要:在20世纪中国的青年政治话语影响下,乡村中老年妇女通常被表述为封建守旧者,其多元生命经验与革命潜能易遭到遮蔽。本文聚焦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民文艺婚姻家庭叙事中这一群体的多重面貌:赵树理笔下的乡村中老年妇女,既是反封建的批评对象,又承载着乡土世界的生活实感;沪剧电影《罗汉钱》对《登记》的媒介改编,以“小飞蛾”在乡村空间的主体言说与情感召唤来推动“移风易俗”;新中国《婚姻法》宣传片则通过母爱政治重塑乡...
《妇女研究论丛》投稿指南
摘要:<正>《妇女研究论丛》是中国妇女研究会会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由中国妇女研究会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联合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专业性中文学术期刊(双月刊),刊登与妇女/性别研究相关的学术成果,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法律与政策研究、妇运观察与历史研究、文学·文化·传播、国外妇女/性别研究、青年论坛、研究动态与信息、图书评介,热忱欢迎海内外学者投稿。1.本刊仅刊登首发稿(翻译稿件除...
自我恋爱:乙女游戏中的新型爱情叙事和亲密关系转型————作者:沈奕斐;宁雅昕;
摘要:在数字娱乐时代,作为一种面向女性玩家的恋爱模拟游戏,乙女游戏已成为当代年轻女性探索与实践情感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参与观察及深度访谈,探讨乙女游戏如何通过高度互动性与个性化定制构建以“自我恋爱”为特征的亲密关系。“自我恋爱”不是一种虚拟感情,也不是一种“拟社会关系”,而是一种真实的感受。这种自我恋爱以消费为基础,强调正向反馈、平等自由和自我发展,充分发挥主动性和主导性,通过多重的互动重塑性...
“新计划生育”:“虎扑”平台城市男性生育话题中的“钱与能力”————作者:申琦;蔡耀辉;
摘要:本文运用大数据分析法对“虎扑”平台上城市男性关于生育话题的94528条贴文进行分析后发现,城市男性的生育话题主要集中在家庭成本与负担、彩礼与生育补偿、生育能力与年龄、生育政治与政策、生育补贴与权益五方面,呈现出一种“规划+计算”的“新计划生育”观。他们基于家庭承载能力,全面权衡生育问题,特别关注经济因素和女性生育能力。这种观念的出现,本质上是城市男性对待未来的避险行为,旨在保全家庭以对抗社会不确定...
以“绿色”为业:环保女性的自然观念与自我重塑————作者:张劼颖;冯一迪;
摘要:在环保公益组织中,常常可见妇女广泛、活跃的参与。本文尝试以当代中国女性的现实经验和多元实践进入“妇女与自然”这一议题的研究中。本研究聚焦从事环保工作的女性,检视女性为何从事环保工作,在其观念世界与工作实践中“生态自然”与“女性自我”是如何相互交织、共同建构的。研究发现,从业女性对于职业价值感、意义感的期待,以及对于绿色价值和公益的追求,共同驱动着她们从事环保活动,并构成持续行动的动力。组织资源、收...
照料视角下的都市家庭环境行动——基于北京和上海40位女性的深度访谈————作者:刘齐;Alison Leigh Browne;
摘要:本文关注都市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亲环境行动。以中国都市女性的日常照料实践为抓手,本文试图理解日常的、非正式的家庭环境行动,探寻女性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环保能动性。通过分析生活在上海和北京的40名22-70岁女性的深度访谈资料,本文发现,女性主导的城市家庭日常照料具有丰富的环境意涵,主要包括感知环境风险、应对环境污染、适应环境变化、学习环境知识和践行环境保护。家庭日常照料的环境意涵折射出一个观点多元、积...
“般配的爱情”:城市男性对于婚姻意义的体认与重构————作者:杜平;
摘要:个体婚姻历程中婚姻意义的改变对于理解婚姻制度的社会变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作为婚姻主体之一的男性群体却鲜少得到学术观照,本文旨在通过城市男性的婚姻实践探究他们对于婚姻意义的体认与重构。基于质性资料的分析发现,对城市男性而言,婚姻依然是一种默认的生活选项,规范性意义在婚姻缔结阶段占据主导。他们发展出“般配的爱情”,以实现外在关系适配与内在情感契合的协调。伴随婚姻在现实生活中的上演,面对结构性压力和关...
“安全分娩”:云南阿卡人的孕产实践、生育礼俗及其当代变迁————作者:王瑞静;
摘要:本文考察中国西南边境农村地区阿卡孕产妇从在家分娩到住院分娩的转变过程,从文化内部视角探讨她们将生育礼俗与医疗秩序统合起来保障妇幼安全的方式。阿卡女性遵从地方政府住院分娩的要求,将身体空间交给医生主导,同时继续践行自己所重视的生育礼俗,以应对文化所界定的那些超越身体、关联社会—宇宙秩序的分娩危险。这些措施不会干扰医疗秩序,也不被医生觉察,是以与后者和谐共存。本文丰富了对分娩安全的多重理解,揭示出理念...
夫妻一方放弃继承的认定及效果——评《婚姻家庭编解释(二)》第11条————作者:缪宇;
摘要:<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婚姻家庭编解释(二)》]第11条规定了夫妻一方放弃继承的效力。据此,夫妻一方放弃继承无须获得配偶同意即可生效,但放弃继承导致夫妻一方不能履行法定扶养义务的,放弃继承行为无效。这为长期以来司法实践中夫妻一方放弃继承是否有效之争画上了句号,值得肯定
离婚协议约定给予子女财产条款的效力——《婚姻家庭编解释(二)》第20条解释论————作者:王中昊;叶名怡;
摘要:<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婚姻家庭编解释(二)》]第20条首次对夫妻离婚协议中约定财产给予子女作出规定,该条项下的四款内容分别禁止离婚一方单独行使任意撤销权、肯定财产给予子女约定的债权效力、明确协议中明确约定子女可以直接主张权利的利他合同性质以及设置财产给予子女约定因意思表示瑕疵的撤销条件
退休女性如何成为环境治理的主体——基于浙南“南塘大妈护河队”河道管护实践的考察————作者:陈涛;林笑笑;
摘要:女性是环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主体。在现有治理结构下,女性的环保行动总体上被描绘为私人领域的利益表达,呈现出依附式、事件型和工具性特征。基于退休女性自组织的河道管护实践,本文旨在探讨环境治理中女性主体性塑造的内外动因,并尝试回答她们内生动力何以激活与何以持续的问题。研究表明,基于“为了后代”的生存焦虑、强调“我们”的性别意识和“老有所为”的价值追求,是退休女性环保实践的发端动力。在借助制度机会、因应国...
延安时期女性写作与革命话语的同构性——以丁玲延安前后期的转变为线索————作者:刘卓;
摘要:丁玲于延安时期的写作呈现出明显的前后期转折。从文学史研究的视角看,这一变化被阐释为从个人到群众的变化;从性别研究的视角看,这一转折蕴含着“新女性”与革命进程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两种阐释思路分享着一个隐含的共识,即“五四丁玲”与“延安丁玲”的静态对立。从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文艺大众化”脉络来看,丁玲延安前期小说创作“性别”议题的出现,与其静态地归因于其个人的境遇和意识状态,或者归因于外在规训与自...
劳动性别分工嬗变与妇女解放——以清水江“八女放排”为例————作者:张华;
摘要:“八女放排”的历史体现了清水江沿岸地区劳动性别分工由男林女耕向男女同林同耕的转变,这一转变使得妇女进入旧时被隔离的水上空间,不仅意味着男女平等在相对公平意义上的实现,使得通过劳动生产解放妇女的“延安经验”保持活力,而且激发了妇女的自信与热情。当妇女集中放排的历史告一段落,这种自信进一步激励着她们积极向上,并维持着在生产中与男性要平等的态度,使得男女平等观念获得了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撑
《妇女研究论丛》投稿指南
摘要:<正>《妇女研究论丛》是中国妇女研究会会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由中国妇女研究会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联合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专业性中文学术期刊(双月刊),刊登与妇女/性别研究相关的学术成果,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法律与政策研究、妇运观察与历史研究、文学·文化·传播、国外妇女/性别研究、青年论坛、研究动态与信息、图书评介,热忱欢迎海内外学者投稿
中国妇女研究会“新时代推进妇女事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征文通知
摘要:<正>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也是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10周年、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30周年、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为更好以研究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妇联工作及妇女现实需求,在纪念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之际向世界更好宣介中国妇女发展实践成就与经验,中国妇女研究会将围绕“新时代推进妇女事业发展的...
从“打工妹”到“女老板”:流动女性创业与社会关系构建————作者:肖索未;丁羽翔;
摘要:本文基于对20世纪80年代进京的流动女性创业者的生活史访谈,考察在创业过程中女性对社会关系的能动性构建。对于这些在市场改革早期进京的年轻农村女性而言,创业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往往基于姻缘和业缘,带有明显的自致性特点,是她们积极行动和主动构建的结果。她们经营婚姻关系以平衡生意与家庭,打造兼顾生意与生活的同行女性圈子,并搭建突破性别边界的生意网络。本文通过对流动女性构建有助于创业的社会关系的情境化分析,为...
算法凝视下的女性:深度伪造的性别伦理困境与治理路径————作者:张欣;宋雨鑫;
摘要:深度合成技术同传统性别偏见相互叠加,生成了一种新的数字性别暴力形式。在高仿真、低门槛、广传播的合成技术加持下,深度伪造延续和加剧了性别不平等,侵害女性的自主权和人格尊严,更在根本层面系统侵蚀女性群体参与社会交往的真实性信任基础。深度伪造技术所引发的性别伦理困境呈现出普遍性、系统性特征,不应将其简单归因为个别化或偶发性的不良事件。这一困境实质上是技术应用失范、伦理约束缺位及法律规制滞后等多重因素共同...
包揽式还是合作式育儿更好?中国双亲家庭父母育儿分工状况与儿童发展————作者:张春泥;盛禾;肖凤秋;
摘要:父母参与对儿童发展至关重要。论文关注中国双亲家庭中父母不同的育儿分工模式对子女发展的影响。根据父母在儿童日常照顾和学业辅导中的角色,论文区分了父亲包揽、母亲包揽、母亲负责辅导而父亲负责照顾型合作和父亲负责辅导而母亲负责照顾型合作四种模式,重点比较这四类模式下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学业表现、心态以及家庭为促进儿童成长所提供的家庭教育环境。基于2023年面向全国112所公立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及其家长开展...
妇女研究论丛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Yangming_ak
初审阶段快满两个月了,按照邮件通知的内容,两个月没消息是不是就可以投别的期刊了?各位初审都多久啊?
2024-08-12 14:42 -
Yangming_ak
一个月后拒稿,说未达到期刊标准,真耽误时间啊!一个月就这么浪费了!这年头不耽误时间的“快速拒稿”也是一种难得一遇的恩赐了……还是自己论文质量问题吧,哎~
2024-06-07 07:26 -
Yangming_ak
一月份投稿,刚好满三个月的时候收到退稿信,没有具体审稿意见,只说专家审阅之后不予录用。中间发信息询问审稿进度亦无回复。有明确的退稿通知比其他刊物好得多。
2024-04-28 16:51 -
zhaohhhh
刚好两个月退稿,意见:文章未达到本刊发刊要求,感谢支持。
2024-04-16 01:16 -
zhaohhhh
12月22日系统投稿,外国文学类文章,不到一个星期收稿,当日被退稿回复。邮件会收到退稿信息,理由是,“经有关专家审阅及编辑部研究,不予以采用。” 审稿速度超快,而且系统上能看到流程进度图。
2024-03-14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