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矿最新期刊目录
垃圾焚烧飞灰解毒渣多功能墙板的制备————作者:梁凯;邓跃全;赵廷兴;邹威亮;刘辉强;田琦铭;曾洁;
摘要:本试验利用垃圾焚烧飞灰解毒渣制备轻质、高强、保温且耐水的多功能墙板。探究了硅酸盐水泥对飞灰解毒渣胶凝性能的增强作用,并系统研究了墙板的多功能性能。结果表明,水泥掺量显著提升了飞灰解毒渣的强度,在掺量为20%时强度达到最大值,为35.51 MPa,过量掺加反而会导致强度下降;制备多功能墙板时,最佳水胶比为0.44,适宜搅拌时间为4~5 min。经优化得到的墙板配方为:16%玻化微珠、25%飞灰解毒渣...
改性TiO2包覆石墨调制浅色碳氮硫硅防火涂料————作者:谢婧宁;邓跃全;何志强;成静;李敏;宋谦益;毛朝君;李恒;
摘要:采用KH-550对钛白粉改性,探究改性钛白粉包覆石墨粉的效果及其在碳氮硫硅防火涂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改性钛白粉能有效包覆石墨粉,并随KH-550用量增加,包覆效果更好;改性钛白粉能改变防火涂料颜色,但过量添加会导致发泡层松散,不利于防火,聚磷酸铵与TiO2在高温下能反应生成焦磷酸钛,充当体系的骨架和黏结剂,增强发泡层内部黏结性,当聚磷酸铵与钛白粉配比为6.5∶3时,可抵消钛...
基于GDA-BA-BP采空区稳定性预测模型研究————作者:王瑞;王刚;粟登峰;谭宝会;胡颖鹏;赵黎;陈榕凯;李坤;
摘要:传统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训练精度不足,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在预测采空区稳定性时会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基于此,本试验提出了一种基于蝙蝠算法(BA)优化并结合高斯数据增强(GDA)算法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来源可靠的原始数据背景下,该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原始数据集,随后结合置换分析算法识别模型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于增强后的数据与原始数据,对采空区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指标均为单...
基于改进模糊聚类的铜钨矿区地质勘查数据挖掘研究————作者:高鹏程;宋明浩;杨光;
摘要:地质勘查数据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在铜钨矿区地质勘查数据挖掘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因数据噪声过高导致挖掘性能差的问题,对此提出基于改进模糊聚类的铜钨矿区地质勘查数据挖掘方法。初步分解地质勘查数据,确定固有模态函数和剩余残量,实现数据降噪处理。计算不同地质勘查数据之间的支持度,根据计算挖掘路径的可达距离和可达聚合度建立地质勘查数据挖掘规则。引入马氏距离改进模糊聚类算法,确定数据模糊聚类函数,结合数据...
融合UMTC-net分割网络的矿山巷道表观裂缝检测方法————作者:李涛;赵留峙;
摘要:针对矿山巷道表观裂缝检测问题,研究提出地下矿山巷道裂缝分割网络(UMTC-net),实现对裂缝的精确分割与检测。UMTC-net优化自注意力机制与补丁合并层级联编码裂缝特征,增强对裂缝全局感知。运用改进注意力模块、缩放余弦注意力等,借助补丁层实现采样构建架构,同时采用Dice Loss与二元交叉熵结合的方式进行模型训练。在裂缝参数量化方法上,提出改进渗透算法,利用亚像素分割和双线性插值法精确提取裂...
磷石膏复合改良剂配方及其改良效果研究————作者:周登峰;杨瑞东;孙新铭;王满;赵博;李莉;徐媛媛;许议元;金桃;李鑫正;
摘要:本试验通过室内土壤培养方法,对磷石膏复合改良剂不同配比改良贵州黄壤酸性土壤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剂中磷石膏、磷钾矿粉及解磷钾菌添加比例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改善的关键因素。在供试土壤150 g中加入15%磷石膏、4%磷钾矿粉、0.2%解磷钾菌的条件下,土壤改良效果最佳,土壤pH值显著上升,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多。此最优配方对于改善酸性土壤理化性状、提升土壤养分肥力具有实际意义
基于镁渣制备硅钙镁肥的试验研究————作者:程琳惠;邓跃全;谢金凤;谢婧宁;梁凯;田琦铭;曾洁;邹威亮;
摘要:本试验采用镁渣制备硅钙镁肥,基于镁渣性质的研究,探究了磷酸二氢钾对硅钙镁肥p H值、有效硅、有效钙及有效镁的影响,并对其重金属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镁渣与磷酸二氢钾质量比为2∶0.05~2∶0.15时,其p H值、有效硅、有效钙及有效镁溶出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均符合GB/T 36207—2018《硅钙镁肥》中Ⅰ型标准要求,当镁渣与磷酸二氢钾质量比为2∶0.1时,有效硅溶出含量最高为12.05%,且...
蒙脱石作为能源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应用进展————作者:李远泽;传秀云;
摘要:天然蒙脱石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在锂电池中表现出良好性能。本研究综合分析了蒙脱石在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等锂电池中的性能及作用机理。将蒙脱石引入电池隔膜、固态电解质、锂电池电极中,能够提高锂电池的整体性能。现有的蒙脱石能源材料制备工艺复杂,工业化生产困难,需要深入研究蒙脱石微观结构,探索新的蒙脱石能源材料改性方法,设计蒙脱石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蒙脱石能源材料合成工艺,开发性能优异、成本较低的蒙脱石锂...
工程渣土-炉渣蒸压砖性能与机理研究————作者:俞毅;陈新才;仇启涵;陈晓敏;郝翠翠;
摘要:本试验以工程渣土与电厂炉渣为基体材料,通过静压成型-蒸压养护工艺制备固废基蒸压砖,系统探究了水泥-石灰复合胶凝体系及电厂炉渣掺量对蒸压砖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协同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当石灰与水泥质量比为4∶6时,蒸压砖抗压强度达18.53 MPa,较单一水泥体系提升51.8%,吸水率降至17.53%;电厂炉渣掺量为20%时,蒸压砖综合性能最优,且抗压强度较纯工程渣土体系增加21.6%;微观机理分析表...
激发剂对铁尾矿泥免烧砖性能的影响————作者:杨雪超;吴志刚;韩宇栋;刘伟;杜渊博;樊伟;孙扬;
摘要:利用中值粒径小于60.3μm的铁尾矿泥为主要原料,辅以胶结材料和激发剂,采用高压成型制备铁尾矿免烧砖。研究了激发剂种类和掺量对铁尾矿泥免烧砖宏观、微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碱性激发剂极易导致铁尾矿免烧砖表面出现泛霜现象。掺加JF激发剂后,免烧砖中氢氧化钙含量减少,铁铝酸四钙含量增大,免烧砖强度提高,吸水率减小。铁尾矿、水泥、粉煤灰质量比为1∶0.07∶0.14,含水率为13%,JF型激发剂掺量为...
灰岩静态破碎AE-DIC协同监测研究————作者:于洪彪;吴宗旺;王官通;吴起星;
摘要: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老旧建筑拆除工程中,传统爆破技术因安全风险与施工扰动的限制,推动了非爆破破岩技术的创新需求。静态破碎剂(SCA)凭借其可控膨胀特性与低环境干扰优势,成为岩体破碎领域的重要解决方案。本试验通过声发射(AE)信号与数字图像相关(DIC)全场应变监测,系统解析了SCA作用下灰岩内部裂纹的萌生、贯通及分阶段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当采用孔径30 mm,孔深0.8H的梅花形五孔布设模式,配合...
沙漠水泥丙烯酸乳液基长效防蒸腾地膜研究————作者:谢金凤;邓跃全;程琳惠;谢婧宁;田琦铭;梁凯;曾洁;邹威亮;
摘要:本试验探究了页岩土对沙漠表面硬度的改良作用,研究不同比例的水泥/丙烯酸乳液基复合地膜的防蒸腾性能,检验地膜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设计并测定地膜的相关物理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页岩土与沙漠沙质量比大于等于1∶15制得的土壤基材有一定力学性能,硬度好,抗压能力较强。防蒸腾涂料与水泥的质量比大于等于2∶1地膜均有较好的长效防蒸腾性能,且地膜下能形成微型生态环境,出现生长较好的苔藓植物。地膜未检出有毒有害物质...
酸改性蛭石在吸附处理甘草酸废液中的研究————作者:沈艺雯;田维亮;张红喜;
摘要:为有效提高甘草酸废液的絮凝-吸附效果,选用酸改性蛭石作为吸附剂,探究酸改性蛭石的p H值、吸附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甘草酸废液的絮凝-吸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当酸改性蛭石的pH值为10,蛭石用量液固比(mL/mg)为1∶12,吸附时间为30 s,吸附温度为25℃时吸附效果最佳。采用14%浓度硫酸溶液对蛭石进行酸化处理时,其再生循环吸附效果更佳,可获得可再生且具有优异循环性能的酸改性蛭石吸附材料...
MgO改性凹凸棒石的Pb(Ⅱ)吸附性能研究————作者:严秀芳;唐晓声;李海建;黄力;付艳宁;陈颢明;郭渊明;
摘要:为开发经济、高效的水体中Pb(Ⅱ)的吸附材料,采用浸渍法制备MgO改性凹凸棒石,浸渍后分别在不同温度下煅烧。使用X射线衍射(XRD)仪、比表面积测定仪(BET)、扫描电镜(SEM)分析样品性质,并将样品用于水中Pb(Ⅱ)的吸附。结果表明,500℃下煅烧制得的MgO-ATP-500样品对Pb(Ⅱ)去除效果最佳,对Pb(Ⅱ)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受外表...
磷尾矿去除水体中磷酸盐的可行性分析————作者:李江丽;郭永杰;杜令攀;李海兵;董继发;陈赐云;徐帅;
摘要:为探究磷尾矿在水环境治理领域应用的可行性,采用比表面积(BET)测试仪、X射线衍射(XRD)仪和矿物自动分析(MLA)仪对磷尾矿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并基于磷尾矿物化特性,在模拟含磷水和实际含磷水中验证磷尾矿的除磷效果,然后对磷尾矿进行煅烧改性,测试改性磷尾矿的除磷效果,并对改性磷尾矿在除磷前后的化学组分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天然磷尾矿除磷效果有限,煅烧改性后除磷效果明显提升,780℃...
废旧光伏板回转窑热解温度场模拟及试验验证————作者:程星;赖喜锐;孔建军;俞正磊;凌振华;龚斌;
摘要:为分析回转窑内废旧光伏板升温过程温度变化规律,控制其热解时间,建立了回转窑内部温度分布模型,并通过试验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物料前20 min升温幅度较大,50 min后已接近壁面温度。物料在回转窑内的物料温度分布主要受壁面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影响,受物料填充率影响较小。结合模拟及试验结果,炉温525~575℃可满足热解工艺要求,最佳工况为炉温为525℃,停留时间为50 min。该方法可用于指导回转...
碱激发剂对锂渣地聚合物性能影响研究————作者:兰扬华;
摘要:为提高锂渣资源化利用效应,采用不同碱激发剂制备锂渣地聚合物,并研究其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碱激发剂可显著提高锂渣基地聚合物的抗压强度和流动度,且复掺碱激发剂的锂渣地聚合物的抗压强度均高于单掺碱激发剂。相较不掺碱激发剂的基准组,复掺4%Na OH和2%Ca(OH)2体系的锂渣地聚合物流动度提高了28.57%,7 d、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100%和97.32%。复掺碱激发...
含砷硫精矿氧化焙烧—浸出回收铜钴试验研究————作者:王万平;刘曙;李鹏飞;许鑫;黄雯;余洪;
摘要:为高效利用硫精矿中伴生的铜、钴等有价金属,研究了氧化焙烧-浸出法回收硫精矿中的铜钴,考察了氧化焙烧条件、浸出条件等对铜钴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充氧量为90 L/h、氧化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为4 h的条件下氧化焙烧,硫精矿中S和As的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降至1.09%和0.123%,铜和钴含量分别为0.154 9%和0.190 2%。在硫酸浓度为320 g/L,浸出温度为85℃,浸出...
东北某低品位铁磷尾矿浮选提纯试验研究————作者:赖士宣;杨普佳;刘成龙;陈骞;李洪强;
摘要:磷矿作为不可再生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其高效开发利用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我国磷矿资源“贫、细、杂”的特点,特别是极低品位磷矿资源利用率低的技术难题,本试验以东北某矿区磷品位仅为2.84%的选铁尾矿为研究对象,开展极低品位磷矿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质量分数为39.96%,矿浆pH值为9.6的条件下,采用组合捕收剂体系(氧化石蜡皂、MG-3与MES质...
耐盐碱菌株对花岗岩盐基离子释放作用研究————作者:冉玥;代群威;张永德;郭军;王维富;
摘要:为了探明土著耐盐碱微生物在寡营养条件下对盐渍土体中花岗岩矿物盐基离子释放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批量试验,探讨从盐渍土壤分离出的耐盐碱菌株的生长特性及其固氮、解钾性能,研究寡营养条件下微生物对不同粒径花岗岩矿物的盐基离子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NYJ01菌株能耐受p H值为11、NaCl浓度为18%的极端盐碱环境,固氮量可达47.47 mg/L,解钾量可达18.80 mg/L,具有释酸能力。该菌株能够提高...
非金属矿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