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最新期刊目录
不同粒型日粮对枣庄黑盖猪断奶仔猪保育前期生长性能的影响————作者:朱绍伟;夏尚远;管童;许西奎;夏尚飞;邓勃;赵月省;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粒型日粮(粉料、破碎料)对枣庄黑盖猪断奶仔猪保育前期(1~13 d)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120头35日龄的健康枣庄黑盖猪断奶仔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结果表明:1~7、1~13 d破碎料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粉料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粉料组(P<0.05),但8~13 d两组间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1~7 d粉料...
铁稳态失衡影响动物肝脏健康的诱因与机制————作者:孔雨昕;吴雪芹;王桂芹;
摘要:铁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氧气运输、能量代谢和酶催化等。铁稳态是铁体内吸收、循环利用及储存过程中的动态平衡。然而,铁稳态失衡,无论是铁缺乏还是铁过载,都可能对动物肝脏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文章从细胞和系统水平上综述了铁稳态的调控机制,分析了铁稳态失衡对动物肝脏健康的影响,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其相关信号通路作用机制
盐地碱蓬提取物对湖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免疫和抗氧化的影响————作者:李昌昌;李林贵;杨振祥;王彦;秦荣艳;刘艳丰;王文奇;许贵善;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盐地碱蓬提取物(SSE)对湖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免疫和抗氧化的影响。选取同一生产批次、体重(30.27±1.18)kg健康湖羊公羔36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3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6% SSE。预试期1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①试验组湖羊的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ADG)显著增加(P<0.05)...
乳酸菌共培养提高罗伊氏乳杆菌抑菌活性的条件优化研究————作者:王小梅;格让拉姆;李仲玄;王川;陈鲜新;张怀丹;蒋易龙;陈玲;
摘要:乳酸菌的抑菌性可以通过与诱导菌之间的共培养得到显著提升。试验旨在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福氏志贺氏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以抑菌圈直径为考察指标,测定罗伊氏乳酸乳杆菌与不同乳酸菌共培养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罗伊氏乳杆菌与副干酪乳杆菌的共培养能有效提高抑菌活性。优化的共培养条件为装液量160 mL/250 mL,接种量3%,罗伊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接种比例2∶1...
2023年中国饲料和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报告————作者:雷元培;周建川;郑文革;计成;齐莎日娜;
摘要:研究针对我国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现状,随机抽取了国内17省市(区)的玉米、玉米副产物、小麦及其副产物、杂粕和配合饲料等1 071个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样品,采用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样品中黄曲霉毒素(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和呕吐毒素(DON)的含量。玉米、玉米副产物、小麦及其副产物、杂粕和全价配合饲料中检测结果表明,其AFB1检出率分别为94.89%、96.38%、...
广西三黄鸡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曲线拟合分析————作者:马晓阳;李狄科;凌晨涛;张文辉;李春;张淑芳;吴军;沈水宝;
摘要:为探究广西慢速型三黄肉鸡生长与发育规律,了解其品种特性。本研究采用自繁自养模式,测量1~126日龄广西三黄鸡的体重、体尺指标并进行关联性分析,利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1-126日龄肉鸡体重进行曲线拟合分析。结果显示:广西三黄鸡累计体重持续增长,126日龄体重达到最大值。相对生长率随着体重增加持续降低,105日龄绝对生长量最大。不同...
玉米秸秆饲料化预处理研究进展————作者:韩俊伟;张璐璐;刘建新;
摘要:玉米秸秆属于生态农业系统中生物质再生资源,在畜牧业饲料生产中可作为反刍动物的粗饲料,替代部分传统饲料。但是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含量高,营养成分较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饲料化应用效果。可以通过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技术改变玉米秸秆内部结构,改善营养组成成分,提高玉米秸秆利用率和饲料化应用价值。文章综述了物理、化学、生物预处理技术在玉米秸秆饲料生产中的应用,总结了不同处理技术优缺点,指出了今后发展方向和重点,...
畜禽养殖抗应激研究进展————作者:唐作顺;郑翔;居融程;王亚楠;侯小露;俸祥仁;彭婷;
摘要:应激能使畜禽的抗氧化能力降低、免疫力下降、机体组织细胞受损、肉品质下降等,随着我国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对畜禽健康及畜牧行业经济发展影响日益凸显。近年来,畜禽养殖抗应激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文章阐述了应激的概念及机制,分析了造成应激的各种因素,在抗应激策略上,优化养殖环境、科学配制饲料营养、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以及应用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如维生素、微量元素、功能性氨基酸、中草药提取物、益生菌等)均...
副猪嗜血杆菌对猪腹膜间皮细胞系损伤作用的体外试验————作者:李晓敏;田俊可;陆启荣;邱银生;郭璞;刘宇;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副猪嗜血杆菌(Glaesserella parasuis, GPS)对猪腹膜间皮细胞系的细胞损伤作用,进一步阐明猪腹膜炎的发病机制。采用猪腹膜间皮永生化细胞系(SV40T-PPMCs)为试验材料,分为空白组和GPS组,应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PS感染对腹膜间皮细胞炎症、细胞凋亡、紧密连接和黏附连接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V40T-P...
不同精粗比饲粮对天祝白牦牛尿液生化指标及代谢的影响————作者:安泽;赵芳芳;胡江;赵志东;石斌刚;李少斌;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饲粮精粗比对天祝白牦牛尿液生化指标及尿液代谢的影响。选取2.5岁雄性健康牦牛10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精粗比为65∶35(HB组)和35∶65(LB组)的饲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102 d。试验结束后屠宰牦牛,采集尿液,测定尿液生化指标,再运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联用法对尿液代...
白蚁源木质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效果研究————作者:李静涛;张兴波;吴玉辉;胡月;李楠;蔡展博;杨雨辉;
摘要:为了从白蚁体内筛选高效碱木质素降解菌,通过碱木质素培养基初筛和苯胺蓝培养基复筛获得目标菌株,经形态学与16SrDNA鉴定确定其分类地位。在以碱木质素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固定时间采集菌液进行稀释涂布,测定菌株的酶活性及其对碱木质素的降解率;菌株处理后的碱木质素经冻干机冻干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热重分析技术分析菌株对碱木质素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由白蚁体内筛选出的细菌为特拉布尔西菌属,暂...
蓝细菌生物固氮机理及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作者:张健雄;辛嘉英;崔添玉;谢金辉;孙立瑞;李越;贺姣;徐景懿;
摘要:蓝细菌是一类光合微生物,因其独特的生物固氮能力而备受关注。文章综述了蓝细菌生物固氮的机理,包括固氮酶的作用及其在异形胞中的保护机制。同时,探讨了蓝细菌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其作为动物饲料添加的潜力和对畜禽生长性能的积极影响。尽管蓝细菌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面临规模化生产和环境适应性的挑战。文章旨在为蓝细菌在可持续饲料产业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白屈菜碱预混剂对肉鸡的生物安全性评价————作者:陈璟怡;陈栋;杜芸廷;苏奕靖;孙弟芬;舒刚;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白屈菜碱预混剂对AA肉鸡血常规参数、器官发育和组织学结构的影响,从而评价白屈菜碱对肉鸡的生物安全性。选用1 200只健康的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白屈菜碱预混剂1、3、5倍剂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按照0.05、0.15、0.25 g/kg(以白屈菜碱计)添加白屈菜碱预混剂,空白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为50 d。结果显示:白屈菜碱预...
胍基乙酸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作者:李雪丹;黄德鹏;彭高望;李建涛;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胍基乙酸(GAA)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56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健康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00 mg/kg不同来源的GAA(A、B、C组)。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组肉鸡22~42 d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1~42 d肉鸡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A组肉鸡...
仿生法和体内法评定蚕蛹粉在鸡上的营养价值————作者:赵娜;魏金涛;黄静;金枫;樊启文;杜恩存;陈芳;吴凡;
摘要:研究旨采用体内法和仿生法评定蚕蛹粉在鸡上的营养价值,为其饲料化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仿生法采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测定脱脂蚕蛹粉在鸡上的酶水解能值和营养成分消化率;体内法选用160只AA肉仔鸡,随机分成2组,分别饲喂蚕蛹粉半纯合日粮、无氮日粮,收集22~25日龄粪便,测定代谢能和营养成分消化率。结果表明:体内法测定的蚕蛹粉在肉鸡上的代谢能为16.85 MJ/Kg,仿生法测定的脱脂蚕蛹粉对鸡的...
呕吐毒素对动物危害的研究进展及解决策略分析————作者:武爱波;郭立佳;杨文杰;葛景辉;
摘要:呕吐毒素(DON)作为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饲料中,是污染最为严重的真菌毒素之一,其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影响。结合近年来DON的部分最新研究进展,文章总结和综述了DON对动物的生长性能、肠道及肌肉组织等多方面的影响。并探讨了目前常见的几种去除和解决DON污染的方法和策略,并对未来更有效、更有潜力的综合解决方案进行了展望,为有效防控DON对动物的危害提供参考依据
一株宁乡猪源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作者:向书涵;尹杰;张海涵;贺喜;宋泽和;
摘要:研究旨在筛选宁乡猪源的饲用益生菌添加剂菌株。通过MRS培养基从宁乡猪粪便中分离出一株乳杆菌,经16S rRNA鉴定、革兰氏染色后确认其为食淀粉乳杆菌,之后对其进行了生长曲线绘制、产酸试验、耐酸试验、耐胆盐试验、自聚集试验、冻干保护剂初步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食淀粉乳杆菌在培养到22 h时进入生长平台期,进入平台期后培养基的pH可降至4.17;分离的食淀粉乳杆菌具有良好的耐酸能力,在pH为3.0...
β-羟基丁酸对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的影响————作者:林星彤;王楠;王城名;查安东;齐鸣;谭碧娥;王婧;
摘要:试验选取24头胎次相近的初生仔猪(Landrace×Large×Yorkshire),根据7日龄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分别为健康对照组(control)、出生后生长迟缓仔猪组(PGR)以及出生后生长迟缓仔猪+25 mg/kg BW β-羟基丁酸组(PBHB)。试验期为49 d。研究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PGR组仔猪表现出明显的生长抑制;与PGR组相比,灌胃β-...
人工瘤胃液渗透压、pH、挥发性脂肪酸(VFAs)浓度对绵羊瘤胃上皮VFAs吸收的影响————作者:赵彦骁;鞠林;李文;王中华;林雪彦;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影响瘤胃上皮吸收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3个因素(瘤胃液pH、瘤胃液渗透压和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是如何分别影响瘤胃上皮吸收功能的,并建立各自影响挥发性脂肪酸吸收的预测方程。选用2岁体重为(45±5) kg的4只雌性杜泊绵羊,进行瘤胃小胃手术,之后分别进行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瘤胃液pH、瘤胃液渗透压3个影响因素的单因素试验,探究3个因素对VFAs吸收的影响并建立预测方程。(1)...
不同水平牛磺酸对三角鲂幼鱼生长性能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作者:王旭;贺敏嘉;罗永成;李娟;韩依潼;
摘要:为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牛磺酸对三角鲂幼鱼生长性能及肝脏、肌肉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确定饲料中牛磺酸的最适添加量,试验以平均初始体重为(6.2±2.3) g的三角鲂幼鱼为试验对象,分别在以鱼粉、去皮豆粕、小麦粉等配制的基础饲粮中添加浓度为0 (C1)、0.3%(C2)、0.6%(C3)、0.9%(C4)和1.2%(C5)的牛磺酸,设置5个组,试验期为60 d,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三角鲂幼鱼生长性能指...
饲料工业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带头大哥666
上半年投稿录用,到十月份了还在修改。每个月都有不同的修改意见,建议另投他刊
2024-10-16 23:49 -
zhaohhhh
自己的稿件水平不是很高,就先从饲料工业开始投起,无审稿费无版面费,审稿速度很快,初审一周就出结果,退稿,退稿理由此类型的文章较多,建议转投他刊。
2022-08-11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