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隐逸文化

所属栏目:美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2-04-24 09:38 热度:

   中国古典美学作为东方审美学说,蕴含着深沉丰富,蕴藉优雅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魂。在中国传统诗歌、词曲、绘画、书法、戏剧、散文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体系。“隐士”是“隐逸文化”的主体,“隐逸文化”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特有的文化现象。所以“隐逸文化”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中独特的文化现象,一直以独特的个性为士人所津津乐道。隐士在遁迹山林,归隐田居后,或是由于内心对自由向往得到满足的愉悦,或是洁身自好、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或是仕途不顺、踌躇满志的内心抱负等等,都倾向于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跃然于纸上。本文通过发现中国古典美学中所存在的隐逸文化,深入剖析隐逸文化的概念,充分挖掘隐逸文化在文学创作以及散文、绘画中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隐逸文化

  一、隐逸文化的概念

  不言而喻,隐逸文化的字面释义可以理解为隐居避世的隐士创作的文化,从古至今隐逸文化经过了萌芽期、发展期、衰退期,在魏晋时期达到鼎盛。首先,“隐”指简单朴素的内心追求,对于世俗持摒弃的人生态度。“逸”则指对自由与和平的追求,对于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不同取向。“文化”则指对于归隐田居、遁迹山林的向往,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唾弃。在古代,无论是仕途不顺、受迫流放山林的隐士,还是为追求自由而自愿隐居山林的隐士,他们都对隐逸文化有着不同的看法及影响。正如孟子所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及孔子所说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换句话说,正是因为隐士的出现,才能形成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独特隐逸文化。在过去,隐逸文化常常被人们理解为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但是实际上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在古代,受封建社会的影响,出现了由下至上的等级制度,以及后期宦官干政、王戚掌权、后宫乱政、地方割据、战乱频发等现象的频发,人们为了追求自由与和平,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得不走出俗世,隐遁其身。因此隐逸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大批名士选择遁迹山林、逃离世俗,至此出现了一大批清高孤介、洁身自好、安贫乐道、鄙视功名、傲视权贵的隐士。另一重要表现体现在隐士选择遁迹山林之后,或是对隐逸、隐居生活的由衷赞美,即兴创作吟咏的“隐逸诗”。或是对于仕途不顺、踌躇满志的无声叹息,为抒发内心情感而创作的“隐逸诗”。都是为抒发隐逸生活的心境而创作的隐逸文化。在现在我们学习到的许多诗歌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许多隐士在创作诗歌的标题时,就使用了“招隐”二字。例如我们最为熟悉的一篇《招隐诗》中陆机曾曰:“至乐非有假,安事浇淳朴。富贵久难图,税驾从所欲。”陆机认为最大的快乐就是“无为”,向往追求身心不受拘羁、无忧无虑的隐居之乐。假在这意指凭借。陆机的一生厌倦官场与荣华富贵,他认为隐居山林、洁身自好,无求于人,淳朴而自然才是人生应该追求的境界。故云“至乐非有假,安事浇淳朴”。“富贵苟难图,税驾从所欲”。是说如果富贵难求,那就不必再风尘仆仆,倾尽毕生精力去追求功名利禄,为奔走仕途而劳费心机。倒不如从心所欲,去过自由闲适的隐居生活。因此足以看出诗人的对于隐逸生活向往的内心境界。隐士作为隐逸文化的主体,丰富了隐逸文化的内涵。

  二、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隐逸文化——文学创作

  在中国的古典美学文化中,隐逸情结十分浓厚,隐士在自由无羁、潇洒闲适、清旷飘逸的环境中,其文学的创作灵感也得天独厚。从庄子的《逍遥游》中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展现了庄子超越世俗观念及其价值的限制而达到最大精神的自由,隐逸的生活激发了他的文学创作,他将隐逸带来的自由体现在诗文中。此外,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描绘的“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指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简陋的房子,但是只要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都是知识渊博之人。“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其虽不是隐逸诗人,但受中国古典美学中隐逸文化的影响,激发了文学创作灵感,写下了向往的隐逸生活。东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等刻画了诗人看淡官场的淡然,享受自然的形象,诗人在归隐田居中的美好心态,促使他隐逸文学创作灵感的萌发,此后的《归园田居》、《饮酒》、《闲情赋》、《五柳先生传》等也都相继应运而生。再到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山居即事》,宋代林逋的《山园小梅》,清代的吴敬梓《儒林外史》等等,都是在其隐逸生活的背景下写下的千古名章。因此,隐士在绝对自由,悠然闲适的生活下,萌生了文学创作灵感,流传下来千古名章,正如我们现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时所了解到的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的表达手法,究其根源都是隐士在自由闲适的隐逸生活下表达出内心生活的情感,将自己的情跃然于纸上,成就了一系列中国古典美学中不朽的篇章,拓展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文化宝库,充实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隐逸文化。

  三、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隐逸文化——散文

  “隐士”是“隐逸文化”的主体,“隐逸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在先秦至两汉时期,强权统治的加重是导致隐士产生的直接原因。早在人类生存的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没有阶级的对立、没有上下等级之分。人没有禁锢与自由、耻辱与尊严的对立,人的生存理想与生存现实没有冲突,因此也就没有隐士的出现。但是随着历代王朝的发展,出现了王权与阶级之分,以及后来宦官干政、王戚掌权、后宫乱政、地方割据、战乱频发等的出现,人们为了保持自己的自由与尊严,不得不走出俗世,隐遁其身。因此出现了一大批清高孤介、洁身自好、安贫乐道、鄙视功名、傲视权贵的隐士。他们将自己的想法或通过诗歌、散文写下来,或通过绘画表达出来,这些文化被延续下来,由古至今,形成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隐逸文化。众所周知,在魏晋时期隐逸文化达到鼎盛,陶渊明便是这个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陶渊明的一篇被誉为“中国古典美学作品”的散文——《桃花源记》,其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表达了诗人陶渊明洒脱恬淡的人物性格,淡泊名利、归隐田居的性情,随意洒脱的生活方式,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诗人把自己的隐逸思想用散文形式表现出来,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归山隐林的生活,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隐逸文化。钟嵘曾在《诗品》一书中评价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得此评价,不仅是因为他超凡脱俗的隐逸生活,还因为开创了田园诗,使田园隐逸文化的主题正式得以确立,用散文描写了一个隐逸的田园理想国——桃花源,展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蕴含的隐逸文化。除陶渊明外,还有许多隐士通过散文方式,将自己的想法体现在中国古典美学作品中。例如南朝宋时期范晔,因被贬职,郁郁不得志。在悲愤之余,归隐田居,写下《后汉书·逸民列传序》,书中说:“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亦云性分所至而已矣。”范晔的这段话体现出隐士的价值追求,在于个人的精神自由和人格的尊严。在他看来,人只有在充分的拥有自由和保持绝对的尊严的状态下,精神才能是放松愉悦的。而人的生存价值,应是以绝对快乐为原则的。他的观点同时也以散文形式被记录在中国古典美学文化中,亦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包含的隐逸文化。

  四、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隐逸文化——绘画

  隐逸文化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绘画方面也得以体现。早在元代时期,各地君王为争夺领土主权,割据势力、战乱频繁,民族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许多隐士为追求自由,逃离世俗。正是这些隐士,将元代的绘画推上了继宋代的又一高峰,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隐逸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在绘画时强调抒情写意,注重有我之境,往往会注入很多的个人情感。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吴镇。吴镇一生无意仕途,性情孤僻,志行高洁,隐士本色、千古旷达。吴镇对命理认识深刻通透,超然物外,看淡凡尘俗世,从始而终。常以梅花自喻,隐逸终生。被称为“梅花道人”,意指像风一样轻盈自在,像梅花般散发着阵阵清香。可谓其志也坚,其心也静,故能耐住寂寞,守得住操守。吴镇擅长绘画,他希望通过绘画来抒发内心情感。“渔隐图”是吴镇的代表性绘画题材。“渔隐图”——顾名思义,其画中的主人公应是一位隐居的渔父。渔父形象的出现及确立是中国文化的独特现象,他们一经出现,多给后人随遇而安、乐知天命,看透世间红尘的形象。吴镇的早期作品《渔父》,画中以“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八字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吴镇在画中将屈原与恬然自安,把自我情操寄托到无尽大自然的渔父相对比,刻画了隐者的超然姿态。吴镇通过渔父每以烟波钩自比——这可以说是他心灵的真实写照。与之前提到的陶渊明归隐田居相比,渔隐的生活显然是漂泊不定的,并多以孤独自处,少有山居生活的闲情雅兴。吴镇渔隐题材的绘画多表现人在小舟上,“近岸广水,旷阔遥山,天高气朗”的构图,画中的人或持竿垂钓,或瞩目长天,或自饮自酌。放眼望去,天高水阔,月明风清,其境也无限,其乐也融融。这是吴镇“渔隐图”特有的一种意蕴。正如方戴所言:“萧然环堵,饱则诗书,饥则卖卜,画石室竹,饮梅花泉,一切富贵利达,屏而去之,与山水鱼鸟相狎,宜其书若画,无一点烟火气。”吴镇通过绘画将自己隐逸的生活与恬然的心境展示出来,丰富了中国古典美学的隐逸文化。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隐士”是“隐逸文化”的主体,“隐逸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中国古典美学具有独特的概念和价值体系,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隐逸文化作为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文化现象,典型地展示出中国隐士所具有的特点。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隐逸文化——文学创作、散文、绘画,以及不同隐士在不同的隐逸背景下创作出的不同体裁的作品,生动展示了这三者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这些隐逸文化伴随历史底蕴而产生,也将会随着时间发展、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徐清泉.隐逸人格精神与中国古代艺术美追求[J].学术月刊,1996(06).

  [2]曹玉红.中国古典美学范畴“隐逸”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7.

  [3]周斌.论“隐逸”作为审美范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确立[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4]李青葆,龚福祥,张乐增,宋大谋,胡永清,林小专,邱家兴,向维智,李文喜,曾豪,王为民,王晖,陈永造,严志明,林剑琦,王周泉,易明华,莫雪,许国华,熊传林,李玉莲,周世精,曹永祥,刘玉华,王宏.田园诗[J].诗词月刊,2021(4):13-16.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隐逸文化》来源:《青春岁月》,作者:于小飞

文章标题: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隐逸文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meixue/4823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