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职称论文苏州古典园林中花木景观审美要素研究

所属栏目:农业工程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4-07-21 16:20 热度:

  园林花木的形状、姿态是古典园林景观中最为直观的审美对象,对园林境界的创作有着巨大的作用。不同形状的花木经过科学的配植,可以产生韵律感、层次感等艺术组景的效果。

  摘 要:苏州古典园林的植物(花木)的审美价值是古典园林魅力和特色的重要内容。它以其独特的形态、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文化背景,在物态的自然 中复归人性的自然,从而使自然美与人性美通过艺术美而交融契合,其光辉成就已载入世界园林史册,成为我们时代文化和艺术宝库的一部分,当代园林工作者应在 实践中加以继承和创新。因此,本文对苏州古典园林中花木景观审美要素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林业职称论文,苏州古典园林,花木景观,审美要素

  一、花木形态

  苏州园林的花木形态的美体现在哪里呢?叶圣陶先生在《拙政诸园寄深眷》中说得极其简明扼要:“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没有修剪得象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他拈出“画意”二字,可谓一针见血。

  苏州古典园林非常注重树冠的参差不齐、树枝的丰富多姿、树群的俯仰各态……即讲究植物(花木)的形态要富有画意。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中指出: “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且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 样,能入画。”

  如网师园水池南边,有一株古老而较高大的玉兰,斜向逸生,虬曲凌空,其大枝小枝俯仰交叉、参差不一、走笔如画。开花时,枝头疏疏密密,生意更 浓。其花朵上呈素白,下现粉紫,一瓣瓣,一朵朵,似水彩渗化,犹美玉琢成。花开时由于枝头还没有生叶,因而其深色的丛枝在空中更为突出,宛同名家笔下的枯 树,屈曲而多“涩”,积点成线,笔笔顿挫而出,枝头则无不仰如鹿角,转折多姿。这株玉兰可谓是千屈万曲,无复直笔,且枝条密处多而不乱,既不重叠,又不相 犯,充满画意,完全可以作为画家写生、临摹的天然范本。拙政园中“与谁同坐轩”左侧的大叶黄杨,其干斜展,枝叶盘旋于清澈的池水之上,与小轩正立面后侧的 樟树形成错落的层次,甚为入画。留园中部、拙政园中部以乔木出于丛竹或灌木之上,薜荔络石,藤萝攀附,远远望去,整个山林莽莽苍苍,青翠欲滴,文人山水画 意油然而生。

  此外,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留园的银杏和朴树、怡园的桂花松树姿态古雅,耦园假山高处的瓜子黄杨等树木,虬枝旁水,盘根错节,画意盎然,皆为一园之胜。如果没有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一园景色顿失不少。

  二、色彩要素

  园林花木的四季色相是花木景观的重要审美特点。当花木随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色彩时,观赏者能够从中得到美的体验。

  绿色是自然的色彩, 是生命的色彩,也是植物(花木)最主要的色彩,充溢着花木景观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早春树木嫩芽泛着黄绿,盛夏花木枝繁叶茂一片浓绿,秋天众多常绿树转为 苍绿;怡园听松涛处植松,苍翠挺拔;远香堂南的广玉兰,浓阴匝地……而以“绿”为主题的园林景点也很多。如在拙政园里就有“绿漪亭”“晓丹晚翠”“浮翠 阁”,留园有“涵碧山房”“绿翠轩”等赏绿佳处。诗人朱临有描写拙政园翠色的诗句:“环池曲水当春绿,叠石苔级遇雨青”。而沧浪亭土山上的古树三五成丛, 古木参天,蓊蓊郁郁,形成一片深山老林,藤蔓萝挂,遍地箬竹,“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充满自然野趣。

  苏州古典园林中,除了赏绿,也有着大量色彩丰富的四季花卉可供观赏。盛开时节,姹紫嫣红,粉白鹅黄,真是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如留园西部植鸡爪 槭,秋日红叶斑斓;怡园锄月轩前的牡丹成片,开花时节,雍容艳丽;夏日拙政园中部池塘里荷叶田田,粉红色的荷花点缀其间,正如诗人所言“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苏州古典园林花木颜色丰富不仅体现在花色,还有叶色、枝干色、果色。枇杷、石榴、柑橘、梨子、柿子、南天竹等是常见的入园植物,累累硕 果的色彩同样引人注目。如拙政园东南部枇杷园,院内广植枇杷,到成熟季节,院内便一片金黄,煞是壮观。令人想起戴复古的《夏日》一诗:“东园载酒西园醉, 摘尽枇杷一树金。”待霜亭旁植柑橘数本,是秋天赏景佳处,霜降结实时,明代吴门画派画家文征明赞叹:“倚亭佳树玉离离,照眼黄金子满枝。”

  三、花木景观动态变化的特征及其审美价值

  苏州古典园林所处江南气候温和湿润,花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花木生长的季节性使得花木景观出现动态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景象。一年四季之中,落 叶植物的萌芽与落叶,常绿植物的花开花落、叶荣叶枯等物候变化,能够让人在不同时间气候中欣赏到各具魅力的景色。例如园林厅堂前种植玉兰、海棠、牡丹侧重 春景,紫薇、石榴、荷花体现夏景;枫树、桂花、菊花构成秋景,山茶、南天竹、腊梅则为冬景。同时在厅堂前的庭院内,还配有四季可观赏的花木,以花期的交替 衔接形成四时不同的景色。

  四、花木景观的多感官体验分析

  苏州古典园林的花木景观除了可提供外在的形态、色彩及动态变化等视觉体验之外,还能让人得到从视觉延伸到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感官的体验,成为一幅立体的画卷,创造出园林无限的意境美。这种建立在主体审美心理基础上的“心物感应”,正是古典园林艺术审美价值的反映。

  花木的芳香是园林意境审美体验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拙政园就有氤氲花香相伴,明代文徵明的《拙政园图咏·繁香坞》中就有“淑气薰蒸百和香”之句, 陆游曾有“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诗句。今天的拙政园还有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秫香馆、雪香云蔚亭诸胜,引导人们去领略荷花清馥的远香、梅花浮动的暗 香,去享受音乐奏鸣般的“闻香底至乐”。此外,留园的闻木樨香轩、怡园的金粟亭、沧浪亭的清香馆等周围种植桂花,入秋芳香四溢。

  不同季节的下雨天,园林花木发出的声音也能表现不同的意境之美。如拙政园的“留听阁”东侧池内栽植荷花,一到深秋天气,秋雨落在荷叶上,发出淅 淅沥沥的声音,引得游园者浮想联翩,正如李商隐诗句所言“秋阳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听雨轩有典型的“夜雨芭蕉”意境。轩边植芭蕉、翠竹,轩后数 丛蕉叶。无论春夏秋冬,雨点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就能从中得到各种情趣,境界绝妙,别有韵味。“芭蕉叶上潇潇雨,梦里犹闻碎玉声”, 真是声色兼备。退思园有轩名“菰雨生凉”,南院芭蕉葱绿,棕榈苍翠,轩北贴水,几丛芦苇,几枝菰草,绵雨不尽,展示出“凉风生蓖叶,细雨落平波”的意境, 又是一番景象。

  五、花木景观审美中的文化因素影响分析

  千百年来,文人骚客将植物(花木)与人的各种精神寄托联系在一起。而苏州古典园林恰恰是文人园林,拥有着非常浓厚的文人气息。因此在造园时,园 主们就配植了一些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植物,或以表达某种情感或追求,或以表明自己高尚的情操。换句话说,正是这些植物(花木)以其被赋予的文化内涵,折射 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竹类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苏州古典园林中无一例外地栽有竹子,尤其是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至少栽有竹子14种之多,居苏州园林之冠。 沧浪亭中更是有馆三间,名为“翠玲珑”,四周遍植翠竹,取自“日光穿竹翠玲珑”之意,象征着文人的清高名节。拙政园的初代园主王献臣之所以广植荷花,也是 为了表达他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品格。

  参考文献:

  [1]马爱民.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浅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8)32.

  [2]熊鹏程.田园梦想——从中国文人园林看中国文人画精神[J].大众文艺.2011(10)11.

文章标题:林业职称论文苏州古典园林中花木景观审美要素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gongcheng/2198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