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及应急管理研究

所属栏目: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日期:2022-03-09 09:35 热度:

   在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地铁成为大中城市普遍应用的交通方式,这种交通工具具有运行效率高、通行速度快的特征,并且轨道交通占用的土地面积较少,设备设施基本都在地下,对日益紧缺的城市土地资源来说不失为理想的选择。而地铁交通的运行需要庞大的系统支持,这不仅包含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还要求具有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预案,在保证地铁基本运行的前提下,能够对地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风险及时地排查和解决,做好事故的预防和处理,避免地铁交通系统的事故发生,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高效、科学的救援行动。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及应急管理研究

  1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概述

  轨道交通,顾名思义是指以轨道运行的交通工具,需要特定的环境和区域来确保轨道交通工具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达到运载乘客和货物的目的。而在轨道交通运行中,为了提升轨道交通的通行质量和效率,要求交通部门提升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管理,完善和优化应急管理体系,这也是轨道交通通行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因为轨道交通设计的内容较多、体系庞大,这也导致轨道交通管理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阻力。为了更好的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相关的管理人员应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升自身的管理知识,并结合实际的轨道运行管理将各项工作和任务落到实处,真正解决轨道交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提升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1]。

  2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2.1施工质量问题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因为其建设区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相较于地面交通设施的建设有较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在实际的施工中会存在施工环境恶劣,工程量庞大等问题,这不仅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和专业有着较高的要求,还会因为难度问题影响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加强对施工建设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是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轨道运行安全的重要基础。而在现实的轨道交通施工建设中,有些城市的轨道交通施工质量意识淡薄,整体的施工流程混乱,施工前的勘探工作不充分,准备工作不足,这也极易造成严重的施工质量安全事故。比如,2013年的1.28地铁施工坍塌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一事故的发生原因究其根本就是地铁施工建设中的勘探和图纸出现偏差,导致地壳变薄,并且一系列的违规施工,最终造成地铁施工的事故。这种不规范的施工严重威胁地体未来的运行安全,即使交付运行也会存在较多的问题,增加了地铁运行的维护成本和周期,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通行。

  2.2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缺乏有效监督

  要想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加强对轨道交通施工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轨道交通的施工严格遵守施工流程,规范使用施工技术,并且在施工前做好全面、系统的的地质勘探,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论证,制定安全、合理的处理方案,确保轨道交通施工的安全。此外,加强对轨道交通运营的监督也是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在轨道交通的实际运营中,会有多种因素对轨道交通运营造成影响,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制定完善的应急管理预案,加强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事故。而很多监管单位在实际的工作中,并不能将监管手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不能严格按照安全管理的条款和规定进行有效的监管,这种安全管理监管的缺失极易造成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风险,从而增加轨道交通运行事故的发生风险[2]。在轨道交通监管中,监管人员的缺失也是影响轨道交通运营的重要因素,很多监管单位为了满足监管的需求,不得不将专业技能低,缺乏经验的人员安排到监管工作中,这也极大的降低了轨道交通运行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轨道交通的运营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3轨道交通安全人为影响因素

  在城市的交通系统中,轨道交通与其他的交通工具相比,具有自动化、高效性和专属性的特征,这也使轨道交通通行效率高的重要原因。这种高效的交通方式需要专业人员的操控和调度,以此来确保轨道交通的通行质量和效率,这种专业的操作能够严格按照运行标准和流程,及时发现运行中的风险,减少轨道交通运行事故的发生。因此,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变能力是保证轨道交通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在实际的轨道交通运营中,因为专业操作人员的缺乏,很多岗位的工作人员技能不足,经验欠缺,容易出现错误操作的情况,降低了轨道交通运行的质量和效率,甚至出现严重的轨道交通安全事故。

  3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

  3.1识别安全管理中的危害

  在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中,对危害的识别是重要内容,这些危害包括对人们生命安全的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轨道交通运行环境的破坏等等,是轨道交通安全潜在的风险因素,需要相关的管理部门做好监督和管理,这些危害在实际轨道运行中的影响通常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工作人员不规范的操作,为严格按照流程;二是,轨道交通的设施设备的安装不合理,运行质量和条件较差;三是,轨道交通恶劣的运行环境,不利于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四是,轨道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对轨道交通的运行监管不够全面、系统。这就要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针对性的做好相应的防范和排查工作,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危害的识别[3]。第一,在日常的轨道交通运行中,识别正常业务中的危害;第二,加强对轨道交通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第三,有效监管轨道交通运行中工作人员与乘客活动中的危险;第四,做好对危害的与方法和判断。以此来提升管理体系对危害的识别和分析能力,避免各类事故和危害对轨道交通运营造成影响。

  3.2建立目标和管理方案

  在轨道交通运营中,安全管理模式需要一定的数据和内容来体现效果,这就要求交通监管部门要制定详细、可行的管理目标,并根据相应的目标内容制定系统的管理方案,以此来确保目标的有效达成,将安全管理工作有效的落地,并在具体的实施汇总不断完善和优化安全管理模式,提升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轨道交通系统中涉及的内容和部门较多,对于管理目标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4]。一是,目标要避免出现不安全因素,排除各种风险隐患,坚决杜绝违规操作或不规范运营;二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分析各项风险数据;三是,在制定应急管理预案时,要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要经过实践的论证,确保应急预案的可执行性;四是,制定的目标也符合轨道交通运营的实际,综合考虑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历史数据,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五是,要确定目标完成的时效,不能无限制的延期推迟,并出台相应的保障方案和制度,通过对目标的分解,将目标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身上,通过相应的考核来督促目标的达成,确保目标进度。

  3.3构建完善的组织结构和职责

  轨道交通的运行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操作,安全管理体系要明确各部门、岗位人员的职责与分工,并授予相应工作人员合适的操作和处理权限,并将这些内容通过制定和规定的方式予以规范,从而构建完善的组织架构,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通常需要加强安全管理的相关人员有五类。一是高权限的管理者,这类人群承担着安全管理的整体责任,并对安全管理中的各项内容做好审查工作,敲定具体的安全管理体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分工,并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人力和物力的双重保障,提升安全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二是,相关部门的业务经理,这类人群要做好相关轨道交通施工、保养等方面的工作,提升自己的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三是,要提升安全训练人员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模式,从而更好的服务与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四是,加强特种装备负责人的安全管理技能,特种装备因其价值较高,具有专属性和高效率的特征,需要规范特种装备的操作流程,减少操作风险;五是,轨道交通基础设备的技术人员,这类人群是维护轨道交通运营的重要保证,也是工作量较大的人群,需要明确其具体的职权分工,从而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3.4处理和预防安全事故

  除了以上几个内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还要做好事故后的处理及预防工作,这就要求管理部门要在发生事故后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损失,避免更大的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处理方法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在事故发生后启动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动用一切资源和力量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展,高效的进行各种救援活动,第一时间将伤员和病患送医,并向主管部门汇报事故现场的情况和问题,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是否封闭现场。在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及时进行事故发生原因的调查,得出真实客观的事故报告,并在总结中纠正错误的操作行为,完善应急预案中的不足,减少事故发生后的危害和影响。

  4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系统的关键问题

  4.1对抗决策

  在轨道交通运营中,有效的应急管理系统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而应急管理系统的制定目的是为了提升预防风险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将事故或者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这主要是在执行“对抗决策”。而在应急预案的制定中,往往是将常见的、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问题作出相应的部署和对策,但是这种预案在实际的轨道运营中并不能做到全部适用,这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有效提升预案实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比如,在2021年的郑州特大暴雨事件,这种“百年一遇”的极端暴雨天气使得郑州地铁的应急管理预案失去了作用,只能根据实际的暴雨情况来进行灾害的救援工作,地铁运行场所通讯中断,电力系统瘫痪,这也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阻力,因此,通过应急预案来建立指挥中心,统一调配救援力量,汇总受灾信息,掌握被困人员情况,这种应急管理预案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得以拯救大部分人民群众的生命,将暴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5]。

  4.2整合轨道交通资源,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利用

  在应急管理系统中,真实、有效的信息是应急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在实际的轨道交通运营中,要加强对信息数据的整合工作,能够及时的为决策者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资源,保证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而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并没有重视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其轨道交通的信息无法实现与先关应急部门系统的连接,这就使得应急管理系统在实际的启动中存在一定的实践延误,这会增加事故发生后应急系统的响应时间,延缓救援人员的行动。因此,为了提升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质量和效率,需要交通部门整合轨道交通资源,实现轨道交通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共享,提高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的时效性。

  5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的应用举措

  5.1做好建设方案,加强施工建设的管理

  想要做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轨道交通的建设工作,并全程监控轨道交通施工建设,强化施工建设的监督与管理。而我国在轨道交通的发展中,因为技术与施工设备的问题,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要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稳定发展,需要加强对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首先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地质的勘探,掌握具体的土层信息,并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方式,同时,在施工中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和监督,确保轨道交通施工的质量,从而减少轨道交通在后期运营中的风险和隐患,提升运行稳定性。

  5.2强化安全风险的排查与管控

  在轨道交通运行中,良好的运行环境和条件是相关部门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轨道交通在日常的运行中会受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运行区域会有突发事件和问题的发生,形成影响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风险和隐患,所以,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轨道交通运行的管理力度,及时发现轨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及时予以排除和处理,定期维护和保养轨道交通的相关设备和设施,降低故障风险和发生的几率。

  5.3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和目标

  除了以上几种措施,要想提升轨道交通的管理质量和水平,还要完善轨道交通的管理方案,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以此来确保管理措施和方法的有效落实。在制定轨道交通的管理目标时,要综合考虑各部门的工作量和运营情况,统筹的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目标,确保目标任务的可执行性。同时为了更好的实现管理目标,相应的管理方案必不可少,这就需要在轨道交通内部部门中明确分工和任务,将各项工作内容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以此来保证轨道交通管理目标的达成。

  6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越来越显著,这也是未来城市发展中重要的公共交通系统。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带动交通行业的创新与优化,轨道交通的通行效率降低了城市交通的压力,这需要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保证,强化施工阶段的监督和管理,及时排查各种风险因素和安全问题,并根据轨道交通的运营实际来制定管理目标,提升轨道交通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为人民提供安全、便利的出行条件,促进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建.轨道交通安全视频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D].东南大学,2018.

  [2]邓克涛.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技术探讨[J].科技风,2020(04):83.

  [3]杨洁.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网格化管理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05):139-140.

  [4]柳雪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对策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16):200-201.

  [5]孙建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全周期防控的理论与实践[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0(09):57-60.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及应急管理研究》来源:《建材发展导向》,作者:邓紫轩

文章标题: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及应急管理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otongyunshu/4792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