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底钢筋摆放好后与板肋底筋绑扎,采用梅花绑扎法,绑扎完毕,用砂浆垫块将钢筋垫起,然后绑扎固定板肋的架立筋、板肋上部筋。板肋面钢筋在绑扎中因其网片是竖向绑扎,受力面积较小,稳定性差,所以将立筋与板肋上部筋焊接起来防止网片倾斜。
4.4水、电预埋管件安装
在绑扎板底钢筋、板肋筋的同时,进行水、电安装工程。水、电预埋管件应在底板筋绑扎完成后进行,上下水管及设备孔洞均需按设计位置、大小预留,不能后凿,预留、预埋设施宜布置在楼盖结构的实心区域、楼板肋宽或管端距范围内,当预留、预埋设施无法避开填芯材料时可采取断开管或锯缺口等措施进行避让,完工后进行封堵。
在管线交叉或特别集中处可采取换用小直径GBF管等措施避让。安装时注意将预埋管、预埋线置于GBF管之间的板肋位置处,不得将其埋在GBF管的下面,避免抬高GBF管,管线盒及管线交叉点应布置在板肋处,减小其对楼盖断面的削弱,竖向穿板管应先预埋套管。电气系统中仅照明管在板内布设,大直径的动力管线均用桥架铺设。
因楼板留孔而切断板受力筋,则应在留孔四周板肋内加筋,加筋原则为:与GBF管平行方向,每侧板肋内各加一半被切断钢筋且直通两端梁内300mm,与GBF管垂直方向每侧各加2准12,直通两端梁内300mm,因楼板留孔使板受力筋无法穿过且孔宽小于300mm时,板受力筋应按1:6的弯度绕孔穿过,也可将此处板肋内受力筋按等面积代换已减少钢筋根数。
4.5安装GBF管芯材料
在绑扎好板底钢筋、板肋钢筋以后,按照结构布置放置GBF管。管壁应密实,表面不得有飞边、毛刺、孔洞等缺陷,管外径允许偏差为±3mm,端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mm,整体顺直度允许偏差为3‰且不大于15mm,管端距及管顶(底)厚度允许偏差为±10mm。
空心管排放应综合考虑楼板预留孔位置,以预留孔位于空心管处、少切断板受力主筋为原则。安装时将GBF管用专用吊篮运至作业面,将其放置在已经绑扎好的钢筋格中,放置时随时检查,若出现破损,可用塑料布、编织布及封口胶带作修补,
孔洞较大时可先于孔内塞麻袋、塑料布之类材料,避免混凝土浇筑时进入GBF管空腔内。
布管时,要保证空心管的上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管间净距、管端净距、管与梁边的净距不小于50mm。GBF管安放需平直准确,安装好后竖向、水平尺寸误差均小于5mm。GBF管用垫块垫起,以保证其与钢筋有15~25mm的保护层。
4.6 GBF管定位控制
GBF管的定位抗浮对本工程无梁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受力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也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本工程专门设计了“云梯状”的定位钢筋(如图1)来固定GBF管,定位钢筋与模板支撑系统拉结锚固,确保GBF管不会移动变位。
为防止GBF管在浇筑时因两侧混凝土压力不平衡,发生移动,除在GBF管之间用横向短钢筋控制外,还可用木楔在管间作临时定位,以保证管间肋宽准确,但木楔在浇筑后应及时拔除。
图1定位钢筋示意图
管芯的上浮力大小可通过阿基米德定律来计算,即F浮=ρ混凝土gV管,然后根据浮力大小设计定位钢筋与模板之间的拉筋。
4.7板面筋安装
板面钢筋的绑扎同一般的梁板结构中平板双向筋的绑扎方法。一般从梁开始向区格中间进行绑扎,绑扎过程中严禁踩踏管芯材料,严禁将施工机具直接放置在填料上,因此绑扎上排钢筋时,需铺马道以便于操作施工,上下排钢筋间梅花形布置钢筋拉钩进行拉结。
4.8浇筑混凝土
楼板混凝土全部采用泵送预拌混凝土。GBF管上下只有50mm厚实心板,减去钢筋所占位置,仅有少于40mm厚的空间,因此混凝土中的粗骨粒最大粒径不宜超过管与楼板肋宽的1/2,坍落度一般为150~180mm。
施工时先浇梁,后浇板。浇筑板混凝土时,布料宜沿芯管纵轴单向进行,不宜沿垂直管纵轴方向作多点围合浇筑。浇板时分两步完成,先将GFB管肋混凝土下料至2/3高,使用插入式振捣棒仔细振捣,使GBF管下部空气完全排出,振捣棒的直径应小于30mm,在混凝土浇筑中采用多根振动棒,同时平行振动,确保空心管不位移。
振动棒无法插入时,须加焊钢筋插入板下翼缘进行振捣。严禁振捣棒直接振捣管芯,浇筑中如振捣不实,混凝土表面会出现蜂窝麻面现象,而过量振捣则会使GBF管破裂,导致混凝土进入空腔。肋部混凝土浇筑振捣结束后,即可将剩余板厚的混凝土浇筑到设计标高。另外,GBF管一般吸水率较大,因此现场浇筑前应充分保持湿润,保证浇筑质量。
大面积混凝土浇筑需要留设施工缝,若施工缝平行于空心管,应留设在肋部,若施工缝垂直于空心管,则把施工缝留在管端部,施工缝部位不允许出现空心管外露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时浇水养护,当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除模板。
5结束语
无梁现浇混凝土GBF管空心楼盖具有减轻自重、增加楼板刚度、降低工程综合造价、增强结构整体性能、建筑使用功能好、隔声保温性能好、施工便捷等优点,近十年来,在全国各地的实际应用较多。
在工程建设中根据该型楼盖的自身特点,施工重点放在解决GBF管的定位抗浮和管底混凝土的浇筑两个方面。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后,GBF管未发生上浮和移位,管底混凝土浇筑质量亦得到保证,确保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CECS175:2004,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