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形势下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

所属栏目:工业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22-02-15 09:39 热度:

   经过 10 多年的发展,我国光伏产业形成了包括硅料、晶体、切片、电池、组件及系统等产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光伏组件出货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和制造成本等均全球领先。 针对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和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全新形势,文章提出了促进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利用“互联网+光伏”,打造共享光伏平台,让产业链上的各光伏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进一步拓展光伏发电在建筑、渔业、农业及交通等领域的跨界应用;将自身先进的生产制造、管理等优势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相结合,在沿线国家构建包含光伏发电等的绿色能源体系,布局多元化新兴市场;通过持续创新驱动降低光伏发电度电成本,加速我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进程。

在 新形势下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

  前言

  全球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共同驱动着巨大的能源需求。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日趋枯竭, 传统化石能源消耗导致环境污染及气候变暖,使人类正面临着能源紧缺和全球生态恶化的双重严峻挑战。 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各自的光伏产业长远发展规划,例如:美国的“Sunshot 及 Sunpath” 计划、 日本的 “阳光计划”、 德国的 “能源战略 2050”等。 根据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预测,到 2040 年,世界能源消耗的 20%以上将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到本世纪末,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比将会增加到 60%以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1] 。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能源紧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对国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已成为我国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发展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应对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推动能源消费、供给的技术革命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的 10 多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光伏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繁荣鼎盛、产能过剩等不同时期,形成了包括高纯硅提炼、太阳能电池生产、组件制造、光伏系统安装、相关产业配套设备及材料生产在内的, 并拥有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较完整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链,完全打破了过去由欧美日垄断的格局。 从 2008 年以来,我国光伏组件出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之首。 2016 年出货量高达 53 GW,占全球光伏组件市场份额的七成以上, 持续保持光伏组件制造第一大国的地位。 2008 年我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量约为 0.15 GW,到 2016 年底,累计光伏装机容量约达到 77.42 GW,居全球第一位[2]。

  1 搭建“互联网+光伏”共享光伏平台

  2015 年 7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 号),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为新常态下的光伏产业创新提供了战略指导。 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光伏产业也须颠覆传统的光伏产 业 模 式,积极拥抱互联网,并 及 时 跟 上“互 联网+”的思维,以造就新兴的光伏时代。 共享和众包是互联网时代典型的生产组织方式。 通过互联网搭建共享光伏平台,有助于全面促进太阳能发电在我国的普及利用。

  (1)光伏产品制造全球化、定制化、服务化通过互联网,光伏企业可将产品价值链分解到不同国家、地区的配套协作企业,整合各企业间的优势资源,实现光伏产品的成本最低化。 产品生产过程由全球范围内多个企业高效、快捷合作,在研发、制造、物流等各产业链环节实现全球分散化生产。 通过互联网实现光伏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和服务:用户下单后,订单送达互联工厂,光伏制造企业即开始向相关的原材料或备件供应商下单定制所需的原料;通过模块化的组装,可以实现不同用户的需求,并且最大限度减少副产品,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 光伏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与客户交换信息,实现需求与生产的无缝化衔接。 生产的每项任务完成后,可以发送到客户手机上,从而实现制造全过程的透明化、可视化。 光伏企业还可以根据和客户的即时互动,调整生产工序和工艺,灵活地生产出各种定制化的光伏产品。 这样,光伏企业将从以传统的制造为核心,转向提供更多的贴心服务,增强用户体验。

  (2)搭建共享光伏平台在传统的产业模式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是串联的,同类产品生产制造企业之间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各自为政,独善其身,资源重复投入,缺乏协调,沟通效率低,导致整个行业成本偏高。 比如:当太阳能电池银浆供应商开发了一款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新型浆料,他们往往要分别给各家电池制造商提供样品,进行测试,每家的测试周期需要 3~6 个月,相互不分享测试结果;银浆供应商给各家送样提高了研发成本,也不利于新开发银浆的快速导入产业化。 如果能通过光伏平台整合各家需求,在某一家光伏企业(或独立的第三方)进行综合测试,并将结果分享出来,则可以快速导入到各家电池制造商, 提高整个行业的太阳电池转换效率水平,并节省大量的成本。

  2 光伏应用的跨界开发

  光伏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行业, 有助于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供应比例, 保障我国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兑现我国对世界减排的承诺。尽管我国光伏组件产品的国内市场自我消化率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还很强,须要进行跨界发展,以拓宽国内的光伏应用市场,进一步提升我国国内市场的自身消化能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建设大规模地面光伏电站、商用屋顶电站,还可以将光伏与建筑、渔业、农业以及交通等领域相结合,发展多元化应用形式。

  (1)光伏与建筑结合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作为建筑屋顶或外墙的材料, 光伏系统获取的能源不仅可以供该建筑自身使用,还可以将多余的电能输入城市电网,进入千家万户,实现绿色建筑和低碳生活。建议国家相关部门颁布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建筑结合强制性标准。(2)光伏与渔业结合在鱼塘的水面建立光伏发电系统, 达到渔业养殖和光伏发电相结合,实现一地两用,提高水域的利用效率及单位水面积的产值。 在鱼塘上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既起到遮阳的效果,适合于不喜光的特色鱼类养殖, 又可以将光伏发电直接作为养殖用电,降低了养殖成本。 同时,由于水面的温度较地面环境温度低, 也有利于提高光伏系统发电效率。(3)光伏与农业结合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农业大棚相结合,在大棚的部分或全部的向阳面上铺设太阳能电池组件,既保证太阳能光伏系统发电,又能满足温室大棚农作物的采光, 所发电量除了满足大棚灌溉系统、冬季供暖需求外,还可将多余的电量上网,享受相关补贴政策,从而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

  3 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走出去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并呈多元化发展。光伏应用市场的重心开始从欧美转向印度、非洲、拉美及中东地区等新兴市场。 如图 2 所示,至 2016 年, 欧美市场占比已经从 2005 年的 70%以上降低到 30%以下,而新兴市场份额快速成长并超过了 50%。

  随着我国国家战略“一带一路”规划和布局的初步完成,并正朝着“落地生根、深耕细作、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我国光伏企业也将迎来重要转机和持续爆发的空间。 “一带一路”横跨亚欧非数十国,沿线的东南亚、南亚、中亚、北非等地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偏远地区还生活着大量无电人口。沿线国家的电网体系不完善,他们的发电站和输电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赶不上他们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 因此,完善沿线国家、地区的基础设施,特别是能源体系的建设是“一 带 一 路”建 设的重要内容。 作为全球的光伏生产制造与应用大国,我国光伏企业可以利用此契机走出去,将我国光伏行业自身先进的生产制造、 管理及技术品牌优势与“一带一路”国家构建新能源体系的需求相结合,推动光伏产业全球布局,积极开拓 南 美、中 东、非洲等新兴市场,为 当 地 经 济 发展和民众生活带去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构建一个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体系, 并提升我国光伏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4 技术创新,持续降低光伏发电度电成本

  10 多年来,基于晶体硅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产业化制造技术,围绕硅片厚度减薄、太阳电池转换效率提升、 光伏组件关键材料国产化等方面的不断进步及产业规模的扩大, 对降低光伏发电成本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光伏发电成本相对于火电、水电等其它传统能源仍然偏高,还要依赖于政府的补贴支持, 这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普及应用的最大障碍。因此,持续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度电成本, 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是光伏产业不懈追求的终极目标。

  度电成本是评价光伏电站性能和收益的重要指标。如图 3 所示,在日照条件为满负荷发电 1 300 h/a 的地区 (相当于我国甘肃、 宁夏等地区),随着光伏组件及逆变器等配套成本的快速下 降 , 我国光伏度电成本也呈现下降趋势 。 2007-2016 年, 光 伏 度 电 成 本 的 降 幅 超 过 80% 以 上,达 到 了 约 0.5 元/kW·h,和火力发电的上网电价已相差不远[3]。 但是,我国东部地区光伏度电成本达到平价还需要一定时间, 尚须光伏企业集体持续努力地降低光伏发电成本, 摆脱对政府补贴的依赖。

  5 持续、精准的扶持政策

  光伏产业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也是非完全市场化的产业,世界各国都给予其政策性支持。德国、 美国、 日本等国家在光伏应用方面的快速发展,都得益于政府的补贴和扶持政策。

  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国家能源安全的新战略, 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和选择, 也是兑现我国对温室减排承诺的重要举措。在过去的几年,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光伏产业的发展,并给予积极的支持。国家能源局、财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并推行系列鼓励优惠光伏产业的相关政策多达 50 多份,涉及到 10 多个部门。2012 年 12 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所提出的 《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五项政策措施》,2013 年 6 月,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 《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六条政策》, 对我国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促进我国光伏行业走向世界前列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在国家大力扶持光伏行业政策的实施过程中, 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政策在推进中还存在一些体制障碍和监控盲点。 在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中,由于项目设置门槛低,监管不严,存在部分企业虚报价格、以次充好的骗补贴的投机行为。

  有关部门要加强国家电网系统的技术进步和电力体制改革,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自由上网和输送,打通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要彻底解决部分地区光伏电站的“弃光限电”问题,充分利用好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光伏资源。

  6 结论

  经过近 10 a 的发展,我国光伏产业初步形成了包括硅材料提纯、晶体生长、硅片切割、太阳能电池生产、光伏组件制造和系统集成等完整的产业链。我国在光伏组件出货量、光伏发电系统累计装机容量和综合制造成本等方面已经居全球首位。

  在全新的形势下,我国光伏产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光伏”搭建共享光伏平台,使产业链上的光伏企业协同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去中间化,降低成本,真正实践“互联网+”的国家战略;积极开拓“光伏+农业、渔业、建筑、交通、移动能源”等跨界应用市场;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走出去,开拓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我国光伏行业可利用其完整产业链的优势,从各段降低成本,通过创新驱动降低光伏发电度电成本。

  政府应尽快组织解决光伏电力上网的技术问题和电力改革的体制问题, 实现光伏发电自由并网及输送;政策性扶持要精准、补贴资金要及时到位。总之,我国要全面支持增强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让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让光伏产业成为我国在未来占领国际战略制高点的优势产业之一, 实现我国从光伏大国向光伏强国的跨越。

  参考文献:

  [1] 包 婧 文. 光 伏 产 业:回 顾 2015 展 望 2016[J]. 太 阳 能, 2016(2):79-80. [1] Bao Jingwen. Review of photovoltaic industry in 2015 and prospect of photovoltaic industry in 2016 [J].Solar Energy,2016(2):79-80.

  [2] 王 勃 华.2016 年中国光伏产 业回顾及 2017 年 展 望 [EB/OL].http://solar.ofweek.com/2017-02/ ART-260009 -8420-30104440.Html,2017-02-17.

  《在 新形势下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来源:《可再生能源》,作者:赵 枫

文章标题:在新形势下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gongyesheji/4778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