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高铁组团城市设计研究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11-02-22 16:53 热度:

  1、 引言:
  曲阜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是鲁南城市带和济兖邹曲嘉都市圈的重要城市。曲阜也是京沪高速铁路沿线21个站点中的一个,沿线6个旅游城市之一。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北京、上海至曲阜的时间缩短至2.5小时以内,年输送旅客单方向可达8000万人次。高铁站的建设将给曲阜、鲁西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曲阜市高铁组团于现曲阜市区东南方向,规划占地3.1平方公里,曲阜市总体规划将之定位为相对独立的城市功能片区。京沪高铁即将通车,曲阜高铁组团的建设也拉开序幕,高铁组团的规划工作随之展开。
  1.jpg
  高铁组团的在曲阜城区的区域位置
  2:功能及形象定位
  高铁组团的功能及形象定位是整个规划设计的前提,其定位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①从其承担的主要职能即交通职能考虑,②从主要职能衍伸出的相关带动职能考虑,③从城市形象设计的角度考虑。
  2.1区域性交通枢纽(主要职能)
  济宁地区交通便利,京福、京沪南北贯穿、日东高速东西联系。但从区域的视角看,面对周边地区的竞争,其交通条件并没有优势,对外联系的效率仍然需要提高,需要加强与国家级中心城市的联系,建设区域性的交通枢纽可以进一步确定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
  2.2现代服务业综合片区(带动职能)
  济宁地区人文荟萃,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高铁每年会带来大量的游客,将带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强化,建设现代服务业综合片区将为其提供更完善的功能支撑。
  2.3区域门户(形象设计)
  作为对外交通联系的交通枢纽,是城市和外来人口的第一时间接触区域,是区分不同城市风貌的特色空间,具有重要的城市形象示范作用,足以代表城市的文化和品位,因此将其作为整个济宁地区的区域门户进行定位。
  
  3:规划设计策略
  针对以上功能和形象定位,采取以下三大设计策略:
  3.1交通支撑策略
  宏观层面,采用轻型轨道交通和城市快速路两种模式,缩小城市时空距离,强化区域联系。建设济兖邹曲嘉都市区轨道交通环,将轨道交通引入到高铁站前,与高速铁路做到无缝衔接,加强高铁组团与其他城区的联系,提高交通转换效率。开通都市区城际间快速路,连接高铁组团,进一步强化其与其他城区间的联系。除城际轨道交通外,在高铁站周边建设城际地面公交枢纽,以及长途汽车站,建立高效齐全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便捷换乘。
  中观及微观层面,在片区内部规划网格状的道路系统,加大中心区的路网密度,提供小尺度的街坊;对高铁站周边的交通进行分流与管制,减少过境交通对其的影响;建立完善的步行系统,对站前广场进行人车分行设计,形成连续的步行空间,突出以人为本的交通组织理念。
  
  高铁组团与都市区轨道交通的关系
  2.jpg
  3.2服务支撑策略
  高铁组团位于城区边缘,相对独立,是一个内外转换的枢纽。服务的对象大致分为五种:第一类,大量外来人口,包括文化、旅游、商务人士,规划设置旅游服务机构、旅游休闲设施、酒店、会议、研究机构、交通换乘设施等等;第二类,都市区的企业;需要设置金融服务、来访客商接待、产品展销等设施;第三类,交通设施的工作及管理人员;需要办公、生活等设施;第四类,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办公、会议、展览、接待等设施;第五类,当地居民,当地部分人口当地就业,需要安排工作和生活上的服务设施,包括医疗、商业、体育、休闲等;前两种人口为主要的被服务对象,是本片区的主要服务人口,该类服务功能被安排在重要的轴线两侧以及站点周边。
  
  3.3形象特色策略
  规划采用标志性的轴线空间以及方格网状的城市整体肌理以突出曲阜的独特风貌,主要的建筑都围绕在轴线两侧进行布置,轴线的西端是曲阜南部新城区,东侧尽端是片区内的标志性建筑高铁站,轴线空间是联系两者的主要空间。通过街道空间的变化以及街头绿化广场的布置形成收放有序、丰富多彩的城市轴线空间。
  网格状的道路将片区划分为大小不一的方正街坊,建筑尺度与街坊尺度相适宜,高层建筑被集中在轴线两侧,其余区域是紧凑的多层建筑,形成中间高南北低的天际轮廓。建筑以围合形式为主,意在形成连续的街道空间,通过连续统一的建筑墙和街道绿化形成宜人的街道空间,整体协调的城市空间形态。
  
  建筑布局导向图
  3.jpg
  4、规划小结
  高铁站建设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一个热点,其周边区域的建设也是城市建设的一个焦点,如何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如何让其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如何塑造其空间特色是很多城市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城市仍然没有可以验证的实例,实效如何仍然需要时间验证。

文章标题:曲阜市高铁组团城市设计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728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