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特点与道路选择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20-08-26 10:06 热度:

   概述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与传统城镇化的重要区别,在阐述新型城镇化和产业集聚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在"两不牺牲"前提下,产业集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并给出了3种具体的选择方案。

新型城镇化的特点与道路选择

  1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

  发达国家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就开始了城镇化进程,大量农民脱离自己的土地,转入新兴的非农产业和城镇工作、生活。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建筑占地面积的扩大成为当时城镇化的重要标志。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城镇化的浪潮扩展到全球,各个国家的城镇化建设都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传统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一类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加拿大地理学家麦吉借助实证研究提出了以区域为基础的城市化,区别于西方传统以城市为基础的城市化过程的观点,Roberts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新国际分工对城市化的影响;Zhang,Song提到1978年以来,由于世界上历史性最大流量的农村向城市迁徙,中国经历了快速和空前的城市化进程,评估了1978—1999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迁徙的作用,调查了移居猛增的原因,发现农村向城市移居是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Shen,Ma追溯了苏南农村产业所有制改革的发展过程,分析了私有化对苏南自下而上的城市化的影响;Cohen概述了发展中国家最近的城市发展趋势和模式[5]。另一类是关于城镇化带来的环境问题:Parikh,Shukla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能源消费的发展变化以及城市化与资源利用的自然关系,而能源使用的增加对温室效应的产生有一定影响;Moore等认为全球城市化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如不合格的住房、拥挤、空气污染、饮用水污染或不足、卫生设施和固体废物处理服务不足、媒介传播的疾病、工业废物、不断增加的机动车辆交通、与贫穷和失业相关的压力等;Peen等研究发现,城市化程度越高的地区,精神障碍发生越普遍越复杂;Cao等认为城市化影响了土地表层的营养平衡;Chen认为我国已经面临土地稀缺的巨大挑战[5]。过去20年,城市化的加剧与爆炸性的经济增长导致农业用地短缺进一步恶化。针对国内外城镇化中出现的环境污染、大批失业、交通拥挤以及贫民窟等问题,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新型城镇化其实质就是城乡在社会、经济、空间、人口和生态等基本要素不断交融与协调发展的过程。耿明斋认为,所谓新型城镇化,应该是有规划的、开放的、集约的城镇化。王永苏和耿明斋认为,应当首先从居民的居住方式和生产方式结合的角度,深入探讨什么样的城镇体系才是科学合理的,特别是层次合理的城镇体系应有的人口规模结构,科学的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的理想模式是什么,每一个城市的组团内部结构应该是什么形态的,农民有多少应该进入城市,有多少应就近进入新型农村社区。实现新型城镇化,就是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和新农村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也是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换句话说,城镇化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孟翠莲认为,城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农耕文化向工业文明转变,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必然过程;也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展、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6]。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的突出特点是“新”:新就新在发展模式上,即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新就新在结构上,即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7],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新”就新在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促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就新在通过“以城聚产、以产促城”来推动并且实现工业化,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产城融合、城乡统筹的“新四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新”就新在以人为本,重视农村居民转为城镇人口之后的生活质量,重视新型农村社区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的提升。从上述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出发,河南省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应该继续坚持“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原则。贯彻执行这一原则,将会开辟广阔的新前景:一是,更加重视城镇化发展的依托———生态环境的保护,使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宜人,同时也注重解决居民的住房紧缺、交通堵塞和垃圾围城等问题。这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城镇化。二是,更加有利于促进消除城乡经济二元结构。河南省在发展新型城镇化中,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完整体系。这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城镇化。三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认真解决进城农民就业、土地流转、社会保障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努力让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这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四是,更进一步创新了理念,变“重城轻乡”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城镇化,由简单空间扩张转为内涵提升,由注重速度到注重提升质量,从单一注重经济发展到更着力于社会和谐。

  2产业集聚之路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外部规模经济则是指产业相关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利用集聚的地理优势,通过合作进行生产、组团进行采购原材料及共同建立营销网络体系等行为来降低集群体企业的生产成本。外部范围经济是指通过生产专业化细致分工,每一个中间产品的生产企业都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比较优势,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自身生产成本,获得分工带来的利益。再如,知识溢出效应。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一旦被创造出来,传播就很快,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在一个产业集聚区内,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接触机会多,对于同行业的知识接受程度高。作为知识最终载体的人流动性很大,因此知识在集聚经济体中传播、扩散。知识一般都具有收益外部化的特性。而伴随着知识的传播和扩散,最终就是一个集聚体共享这种收益。产业集聚的发展对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首先,产业集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为城镇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动力。其次,产业集聚降低了城镇化的成本。产业集聚本身就是由于集聚可以带来资金、人才、原材料、交通和通讯等资源和公共设施的共享,从而降低成本。再次,产业集聚区内同一类型的企业虽然是竞争关系但往往也有合作关系,加之知识外溢效应,同行业的产学研发展迅速,提升行业的竞争力。我国沿海地区的发展证明很多城市都是由于突出行业的形成构成城镇的特色。

  3结合地区差异选择产业集聚道路

  产业集聚道路可以有效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但是在选择建设产业集聚区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结合各地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本地区的道路。选择产业集聚道路时,可以分为3种情况。第一,对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县(市)来说,推进新型城镇化之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高,民间资本实力雄厚,非农就业非常充分。这就十分有利于流转出土地发展农业现代化。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选择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就可以依托强有力的经济实力,将县、乡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步推进[7],以经济实力保障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升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普及。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从而实现“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第二,对于工业水平较高的县(市),这些县(市)工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对于生产总值和当地的税收贡献较大,县域综合实力比较强。但其工业主导产业与农村经济耦合程度较低,很难带动农产品的产业链拓展。就必须通过强化县城和中心城镇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培育新型城镇化的空间载体;要充分利用较高的工业化水平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坚持把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同步推进,通过产业的辐射布局,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发展之中,加速人口集中进程,从而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这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导致闲置出的土地用于开展农业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7],最终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信息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第三,对于较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比较好,工业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经济发展整体实力欠发达,尚未充分展开工业化过程,农业生产投入人力较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较重。这样的县(市)就必须在继续发展高效农业的基础上,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努力做好农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7]。在与新型农村社区与耕地都距离较近的土地上大力发展与农业经济耦合度高的产业,以产业集聚、“产城融合”来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居民的市民化,走出一条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区的工业化水平、推进城镇化的内生性发展之路[7]。河南省肩负着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重任,一直以来都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粮食生产当中,而城镇化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河南省应该侧重保证高效农业生产、提高农业产业化,努力走内生性发展道路。但是河南省内部各地市、县之间也有一定的水平差异,所以在选择产业集聚道路方面也应该结合各地具体实际。

  4结论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更加注重城镇发展的内涵和质量,强调以人为本,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以城乡一体、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突破口。产业集聚有效利用节约出来的土地吸纳富余劳动力,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最佳选择。但是,产业集聚道路的方式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区模式,或者走传统的道路。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尤其要考虑到河南省既是新型工业大省,又是举足轻重的农业粮食大省的省情,要在保障“两不牺牲”和“新四化”协调发展的条件下,选择适合的产业集聚道路。世界因多样化而精彩,城镇化亦然。各地必须以个性化和城镇内生性的可持续发展为动力,开拓新型城镇化的广阔前景。

  《新型城镇化的特点与道路选择》来源:《农业展望》,作者:赵瑞雪

文章标题:新型城镇化的特点与道路选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4362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