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人物雕塑在城市公共环境里的受容性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20-04-24 09:35 热度:

   当下的人物雕塑已经逐步摒弃传统雕塑的创作模式, 呈现出多样的态势。例如绘画要素在雕塑表现中的使用, 使之呈现出与以往雕塑迥然不同的品质和面貌。与此同时, 在城市化建设浪潮的涌动下, 与建筑和城市空间相关联的公共雕塑作品也大量地融入到民众的生活环境中。设计师和雕塑家的新理念正与造型艺术旧有的框架相分离, 甚至背道而驰, 以与城市环境相契合为起点, 开创人物雕塑艺术的新纪元, 这已然成为艺术家们展开设计创作的新的指导思想[1].当代人物雕塑与传统相比, 最大的区别是对空间、题材、材料的最大可能性的探求, 依据这三者的表现手段, 使作品呈现更好的品质和印象。换言之, 空间、题材、材料决定着人物雕塑的受容性。

探究人物雕塑在城市公共环境里的受容性

  一、人物雕塑空间环境营造方面的受容性分析

  从造型艺术的本质来看, 一件雕塑所具有的体量感, 正是雕塑家要极力表现的重点, 也是雕塑艺术的基本语言。持有体积、占有空间是客观万物存在的前提。然而, 雕塑与一般物体截然不同, 它是通过对三维空间中的自然形态的塑造, 去探求形体本质, 利用形体视觉感受彰显空间维度, 表现美感, 以满足高度的精神文化需求。雕塑作品除了自身所占据的空间外, 还会生成一定的非现实空间, 这个空间是作品与受众之间形成精神共鸣时产生的, 即"心理空间", 心理空间的有无直接关系到作品受容性的强弱。同时, 创造心理空间还需要相应的外部环境, 为了能够充分地表达雕塑语言, 环境因素的限制不容忽视。无论单体作品还是组群作品, 必须考虑完成后所放置的场所, 力求达到场所和艺术相互契合[2].

  美国现代雕塑家乔治·西格尔的作品持有独特的空间意识。画家出身的他曾对抽象形态的魅力坚信不疑, 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进行着半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创作, 其间举行过多次个展。而后逐步发觉此种表现手法并非自己真正所求, 于是, 便开始等身的人物雕塑创作, 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人体直接取形的方法。在选择模特时, 他将目光投射到大众身上, 从中选取日常那些不经意的人物姿态和场景进行刻画。结合人物雕塑, 那些含有桌椅、窗框等道具的日常生活场景在他的作品中频频出现。这些生活场景加深了观者对作品的亲密感, 使空间表现富有张力, 连通心灵, 也让雕塑人物的存在更具真实感。观者踱步于作品和环境之中, 与作品、环境产生联系, 进行精神对话。

  1980年, 西格尔受政府委托, 设计创作了场景巨大的公共艺术作品《炼钢厂的作业人员》。该作品被设置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市区街头, 表现了两名炼钢工人在工作现场劳作时的景象。作品中的两个人物造型仍是先从模特---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物身上取型, 然后再翻制成铸铜材料。人物身着工作服, 佩戴作业安全帽和护眼墨镜, 手持熔炼器具。为了真实再现工人作业这一场景, 西格尔使用了一台长6.1 m、宽4.6 m、高5.5 m、重65 t的巨大炼炉, 该炼炉锈迹斑斑, 是从废弃工厂里回收而来的。西格尔将回收来的炼炉进行再加工制作, 与街头环境协调地融汇到一起, 老旧的炼炉和铸铜人物身上的锈色相得益彰, 使人物头上橘红色的安全帽更显生动。西格尔将视角投放到社会, 在美国失业率高涨的暗淡现状下, 以这组作品来纪念作为该城区支柱产业的制铁业。显然, 西格尔把这种纪念性赋予在巨大炼炉前辛苦劳作、满身污垢的两个工人身上, 通过作品的体量感受、场景构建、形象阅读, 真切地实现了与受众的交流, 使得经历过那段历史的美国市民, 都会对这一作品产生深刻的情感。西格尔对城市空间人性化的塑造, 无疑对当时公共环境中的人物雕塑提出了实质性的问题, 即如何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 去设计和创作作品及作品的空间环境, 以达成人对作品的受容。

  未来主义雕塑宣言人博乔尼在《未来派雕塑的技巧宣言》中阐述了如下观点:"不通过环境的雕塑就不可能有革新, 因为雕塑的可塑性只有借助环境才能发展且持续下去, 才能塑造事物周围的气氛。"可见, 人物雕塑得以充分发挥有效功能, 离不开对周围环境的强烈关注, 以及对作品与受众之间的"心理空间"的细心把握[3].西格尔的雕塑使"虚"空间与"实"空间一样被有意识地加以复合、处理, 作品所特有的受容性才得以塑造出来。

  二、人物雕塑题材表现方面的受容性分析

  从国家权力角度来看, 公共环境中的人物雕塑的题材倾向于意识形态和文化根基, 所表达的主题内容通常是核心的、多层面的, 具有一定指导思想并能够传达一定精神主旨。从传统的主题性人物雕塑题材内容来看, 多以某个所熟知的历史人物或事件为设计来源, 以纪念碑、纪念墙、遗址的形式出现[4].通常这类作品具有政治和历史的象征性和纪念性, 为了突显意义的重大, 通常尺度磅礴, 构成形式或庄重肃穆或威严神圣。在传达艺术性的同时, 更多承担着对政治、历史、文化的记录, 具有纪念、缅怀、赞美、歌颂、传承和保护的强大受容力。另一方面, 从地域的角度来看, 人物雕塑的题材更多指向社会和民众, 地域文脉、城市历史、人文精神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人物雕塑主题范围之内, 人物雕塑的题材设定, 被看作是依据城市主题文化来构建城市主题环境的一种文化策略[5].

  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多瑙河畔的鞋》 (见图1) , 该作品位于匈牙利国会大厦以南约200 m的多瑙河岸上。这组作品由60双铁鞋组成, 固定在多瑙河的石岸上, 由匈牙利雕塑家保乌埃尔·久洛为纪念二战时被匈牙利的法西斯民兵杀害的犹太人而创作。1944年, 效仿德国纳粹党的匈牙利极右组织箭十字党发动政变篡夺政权, 并将大批犹太人劫掠至多瑙河畔, 命令他们脱去鞋子, 然后枪杀并抛尸河中。2004年, 久洛根据当年受难者们的遗物翻制还原了60双铁鞋, 将其设置在多瑙河畔。这些鞋子样式各异, 有男女的, 有老少的, 让人联想到当年伫立在河畔的受难者们。在鞋子附近的地面上设有3块分别撰刻着匈牙利文、英文和希伯来文的铸铁纪念牌, 以此纪念被箭十字党武装分子屠杀并抛入多瑙河的死难者。整个作品绵延河畔20多米, 宛如一道历史纪念长廊。每年的死难者纪念日, 人们都会在每双鞋子旁摆上蜡烛, 敬上鲜花, 或是往鞋子里放入小饰物加以悼念。久洛通过对战争题材的表现, 将民众的感受和意志、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凝聚在这组作品中, 在视觉形态和心理感受上, 充分得到人们普遍的接受和认同, 最大程度地阐发了作品所具有的受容性。

  三、人物雕塑材料应用方面的受容性分析

  20世纪60年代开始, 雕塑材料的使用范围随着大众和商业文化的出现而被无限扩大, 石、金属、木的传统材料和树脂、橡胶、玻璃等新型材料被结合使用, 一种以混合材料表现人物雕塑的新理念应运而生, 甚至人的观念、身体、行为都变得与材料有关起来。在某种程度上, 人物雕塑与波普的关系, 形成了一种派生, 这种派生表现在雕塑材料的发展上, 直接导致了超写实主义的出现[6].美国超写实主义雕塑家杜安·汉森, 利用快凝硅胶从真人身上翻模复制, 再做造型和染色上的处理, 达到与真人一样的视觉效果。汉森以特殊材料为媒介, 在人物雕塑的材料使用和表现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他努力混淆人物雕塑和现实生活的界限, 力求以假乱真, 除此以外, 汉森还利用材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一种人物塑造、刻画上的情感深度, 以此实现作品被受容的最大可能性。

  20世纪60年代初, 波普艺术不断蓄积和开放的日常性延伸了制作材料的多样化, 这种多样化是社会审美形态和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必然要求。每一种材料都有它特定的审美肌质和审美潜质, 也含有自身的局限性, 材料的使用不可能一成不变, 也不可能永远达到最为完美的材质表现力。此外, 技巧是实现材料审美性质的保证, 技巧的成熟与否直接决定着材料表现效果的优劣, 并提供着某种审美的物质支撑的可能性[7].对当代城市公共环境中的人物雕塑创作而言, 传统材料的应用和表现已受到很大的局限,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材料难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多样化的综合材料运用已成为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客观要求;二是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提升了综合材料应用的新高度, 研究和应用多种材料营造城市空间环境已成为人物雕塑价值实现的物质保证。可见, 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使人物雕塑在营造城市空间环境中得到了更好的物质化体现。雕塑材料的拓展和延伸, 给城市公共环境中的人物雕塑带来了莫大的影响。艺术家利用不同材料, 配以不同技术手法进行创作, 在此过程中, 物质材料自身的艺术语言和价值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和提炼, 这也成为公共环境中人物雕塑得以受容的依据。此外, 在考虑材料艺术性的同时也应兼顾材料的耐久性, 耐久性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生命和后续发展[8], 也是作品受容性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四、当前城市公共环境中人物雕塑受容性分析

  当西方的传统人物铜像传入中国时, 一种以人物纪念碑形式存在的雕塑占据了室外空间环境的一部分。此时人物雕塑的"个体表现"意识在逐步形成, 开始以一种新表现物的角色存在于城市公共环境中。换言之, 这种人物铜像转变为一种再现英雄人格的最有效手段, 并成为和建筑具有同等要求的一门艺术。当前人物雕塑的表现形式越发多样, 艺术家个人的、强烈的主张形成了另一种美的意识, 创作的视点逐步开始转向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 以公共环境为导向的人物雕塑创作开始诞生。

  伴随着当代人物雕塑的多样化, 名曰"公共艺术"的户外雕塑频频出现, 这让人物雕塑得到了新的发展契机。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应体现在以人为本, 遗憾的是, 现阶段公共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公共性只体现在设置场所的变化上, 而作品本身和一般的雕塑并无任何区别, 仅仅是支撑着个人观念的造型物而已。大多数城市环境中的人物雕塑仅持有商品的价值, 却不具有精神价值。出现在城市公园和站前广场的人物雕塑, 在设置前仅仅是一件艺术作品, 而在落成的一瞬间, 却变身为所谓的公共艺术。公共环境里的主角是民众, 这就要求设置在其中的人物雕塑需对民众的视觉和精神负有一定的意义, 不仅是设置的场所, 作品的形式、内容也必须具有公共特质[9].

  作为公共艺术表现样式之一的人物雕塑, 需要具有展现其公共性的精神价值, 而非商品价值, 这才是人物雕塑作品存在的真正意义[10].美国当代雕塑家汤姆·奥特内斯以独到的艺术形象诠释出充满趣味、诙谐、隐喻的而且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作品。面对成年人, 他将创作视角投向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社会经济题材, 以可爱的卡通人物形象面对敏感、沉重的商业话题, 轻松幽默中嘲讽、揭露生活现实, 引发观者的反思和共鸣 (见图2) .而面对孩子, 他创作了有关童话题材的人物形象, 用童趣和爱心去对话身边的小观众。因此, 他的人物雕塑作品得到了受众的喜爱和认可, "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大众"是他创作作品之前首要思考的问题, 时刻想到自己要面对的是民众, 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会具有强大的受容力。

  五、结语

  在审视和构建公共环境中人物雕塑与人的共生关系的过程中, 人物雕塑所独有的形态和特性得到了新的展现。随着空间、题材、材料表现的逐步拓展, 人物雕塑在城市公共环境领域里展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品质和印象。公众对人物雕塑的受容源于对作品艺术性、文化性、趣味性和功能性的认知, 诸如艺术性所体现的平民化、通俗化、个性化, 文化性所体现的人文历史、社会经济、生活时尚, 趣味性所体现的意识创新, 功能性所体现的娱乐、共享交流等, 以此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精神所需。当观者对身边的人物雕塑心领神会、感同身受时, 才会自发地投入和参与其中, 这说明受容行为往往作用于参与行为。在当前城市艺术文化的生成和转化下, 探究人物雕塑被受容的最大可能性, 是定义公共人物雕塑存在意义的实质性问题, 人物雕塑该以怎样的面貌和姿态去面对民众、顺应时代、迎合潮流, 是值得每一位环境艺术设计者去深刻思考的。

  参考文献

  [1]张天阳。中国人物雕塑特点分析及其创作运用[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郭凌, 王志章。空间生产语境下的城市文化景观失忆与重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2) :35-41.

  [3]成朝晖。人间·空间·时间: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1.

  [4]何小青。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构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探究人物雕塑在城市公共环境里的受容性》来源:《沈阳建筑大学学报》,作者:李楠

文章标题:探究人物雕塑在城市公共环境里的受容性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4254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