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沈阳近郊县辽中为例分析县域农村居民点布局规划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13-03-13 09:00 热度: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反哺农村,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点普遍存在规模小、数量多、布局散乱、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等诸多问题,亟需进行科学引导发展。本文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位于快速城市化地区的辽中县居民点进行规划探索,先通过调查问卷充分了解农村居民的调整意愿,再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所有居民点的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进行评分,并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居民点之间的互斥与吸引关系,保证了辽中县居民点调整既满足了农民意愿,又能实现科学、合理布局,实现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积极稳妥促进城镇化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农村居民点,沈阳市,辽中县

  1、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反哺农村,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发展阶段。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持续关注农村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成为我国新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从国家层面上讲,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同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从省、市、县层面来讲,推进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农村居民点的优化布局,可以推进地区的城镇化进程,集约和节约农村建设用地,在改变当前农村建设用地严重浪费现象的同时解决地方发展中需要的土地指标,并且能够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农民自身来说,推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居住生活环境。

  2011年辽宁省政府明确提出“到2015年底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1]。沈阳市也提出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82%,比现状提高6个百分点,完成不低于17万农村人口的转移,其中包括辽中县在内的“一市三县”城镇化率要达到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2]。为此,辽宁省将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列入专项规划,涉及到农村地区的开发建设均需要在此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是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化,是对建制镇镇区居民点以下农村居民点布局安排的具体化,对县域内各集镇和村庄建设进行综合布局与合理调整,统筹安排各类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3]。

  2、现状特征

  2.1 辽中县是沈阳郊县中区位交通条件最优,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速度最快的县市

  辽中县位于辽宁省中部,沈阳市域的西南部,沈阳经济区“一核五带”的沈鞍辽城际连接带上,处于沈阳经济区与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的交汇处,是沈阳经济区最重要的发展空间,也是沈西工业走廊的主要承重空间。连接沈阳和营口港的产业大道纵贯全境,成为全县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动力轴。京沈高速公路、沈阳经济区环线高速、304省道、102国道、107省道等交通干线形成了辽中快速、便捷的对外交通体系。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为推动县域内快速城镇化的提供了重要保证。

  2.2 县域产业发展呈现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农村地区仍以传统农业为主要生产模式

  2010年辽中县GDP262亿元,产业结构19:56:25,是沈阳的一个以工业占支配地位的郊县。近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持续降低,二产基本稳定,第三产业比例持续增高。工业的支配地位不断增强,产业集聚日益凸显,主要集中在县城和工业新城附近;第三产业增速相对平稳,主要集中在县城。第一产业分布最为广泛,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农业仍是农村生产的最主要模式。第一产业开始向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农村有大量富余劳动力,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在整个农业经济中的比例逐年提高。

  2.3 全市总人口增长缓慢,农村人口加速向县城、镇区和产业区集中

  2010年底辽中县户籍总人口47.6万人,近年人口总量保持相对稳定,在47.3万至47.8万之间波动,人口增长仍以自然增长为主,机械增长呈现负增长。全县城镇化水平约37.8%。近年年均城镇化水平增长率为1.7%。

  农村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典型的南北区域差异。县域东南部的沈西工业走廊沿线,由于毗邻县城和产业区,各建制镇的农村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变化幅度较大,尤其是县城周边的六间房和辽中镇,农村人口近年急剧减少;西北部以传统农业为主要生产模式的建制镇农村人口数量少、密度低,人口总量保持相对平稳。

  2.4 农村居民点规模小、数量多、布局分散,建设用地严重不集约

  全县辖17个建制镇(含城关镇),除位于镇区内部的村庄外,共有155个行政村,302个自然屯,合计457个农村居民点。平均每个行政村约2000人,每个自然屯约660人。人口在400人以下的农村居民点占44%,人口总量仅占15%。居民点小数量多,布局分散,400人以下的居民点占44%,人口仅占15%。农村居民点总体上表现出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的特点,配套设施差、用地不集约。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不完善,配置水平低,农村居住生活环境较差,阻碍了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辽中县村庄建设用地面积128平方公里,约占全县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5%,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约338平方米,是国家规定上限150平方米的2倍多,建设用地严重不集约。

  2.5小结

  通过对辽中县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区域发展趋势,可以得出全县人口分布、城镇化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均呈现典型的区域差异,可以预测未来辽中县将在空间上呈现出3个空间层次,形成不同的城镇化推进模式与速度,即辽中县城周边及珍珠水城、于家房镇和朱家房镇、秦沈客运专线以北地区。

  3、居民点评价

  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涉及每个居民点的现状人口规模、区位、交通条件、建设用地集约情况、生态环境限制因素以及居民主管意愿等多种影响因素,且由于居民点数量巨大,因此必须借助计算机,通过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本文首先采用调查问卷进行民意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农村居民对居民点布局调整的意愿。然后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各居民点综合评分,得出各居民点发展的潜力与不足,最后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各居民点的交通通达性以及居民点间的邻近性互斥分析,以保证规划保留的居民点的空间合理性。

  3.1 民意调查

  3.2.1 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

  调查问卷设计了16个方面共计34个问题选项,涉及人口、住房、就业、市政设施配置、村容村貌和对居住地点变更的意见等。

  对全县17个镇的155个行政村发放调查问卷,每个行政村发放2份,村委会所在地和除村委会所在地外的自然屯各1份,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71份。

  3.2.2 调查结果

  通过对村民的问卷调查分析看,农村居民要求改变现状就业和居住环境的愿望迫切。

  3.2.2.1关于从事行业和就业地点的调查结果

  有1/3的农民希望在镇区上班,超过1/5的人希望在农闲时能有其他创收途径,传统种植业只占20%,未来农民的就业将呈现多元化趋势。

  3.2.2.2 关于居住环境和居住地点变更的调查结果

  农民对当前居住地的交通条件普遍表示满意,而对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和生活环境不满意,有近50%的居民希望改变居住地点。基本没有选择去其他镇区居住的情况,很少愿意去村委会以外的其他较大村。具体如下:

  (1)距县城较远的建制镇,通常镇区规划较小,居民多倾向于居住在本村或县城,如老大房镇。

  (2)县城周边的建制镇,分两种情况,镇区规模小的建制镇,居民多倾向于在本村或县城,如朱家房、老大房;镇区规模大的建制镇,居民倾向于在本村或镇区,如茨榆坨镇。

  (3)有特色产业建制镇的居民,多倾向于本村或周边大村,如养士堡。

  3.2.3小结

  结合村民意愿和辽中城镇化推进实际,未来村民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彻底转变为城镇居民;住在城镇的亦工亦农人员;居住在村庄亦工亦农和完全从事农业的农民。规划中将村庄优先撤并到县城、镇区,其次是村委会所在地的中心村,尽量不将小的自然屯撤并到其他大的自然屯。考虑土地权属问题,也尽量不跨行政区调整。

  3.2评分系统

  运用德尔菲法进行多要素综合评价,构建指标体系(表1),通过专家赋值,对农村居民点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条件进行客观评价。农村居民点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每个二级指标分别赋予了权重,可以通过指标直接计算得出各居民点的总体得分。针对二级指标的自身特性不同,将11个二级指标分成两大类: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添加重大限制因素的“一票否决”功能,确保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合理。综合公式(1)、(2)的结果,如果公式(1)为负值,说明该居民点存在严重发展制约因素,应当予以撤并。其他村庄根据综合得分多少降序排列,根据综合得分,作为各居民点发展潜力与制约因素的评价标准。

  3.3 GIS空间分析

  本文突破传统技术方法对农村居民点分析中孤立、静止、片面的不足,从整个县域的全局出发,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用联系的观点对农村居民点的区位条件、交通通达性、空间拓扑关系进行分析,客观地量化农村居民点的发展优势与不足,为科学、合理的规划决策提供支撑。

  通过分析各居民点与高速公路出入口、各级公路的距离,并综合分析与县城、镇区和各类开发区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不同农村居民点之间的吸引与互斥关系,结合前文的民意调查结果和综合评分,对居民点提出不同的发展策略。

  4、发展策略与布局规划

  根据区位、交通、人口、产业和发展潜力以及生态限制因素等对居民点进行评价,以每个城镇的镇区为中心,按照城镇空间和产业拓展方向以及村庄的发展方向,将全县所有村庄划分为并入城镇、城镇周边、集聚发展、控制发展、撤并五种类型。其中,城镇周边和集聚发展类型为重点发展的居民点类型。

  4.1并入城镇村庄

  现状已经被纳入城镇规划区范围,或在城镇远期规划中被纳入城镇建设用地范围的村庄。该类村庄处于未来城镇化推进地区,应当按照城镇标准进行建设、改造,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随着城镇建成区和产业区的扩张,这类村庄的农村建设用地将被置换或直接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农村人口将转变为城镇人口。辽中县这类村庄包括三种情况:一种是辽中县总体规划划定的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第二种是茨榆坨和珍珠水城等新城规划范围内的村庄;第三种是镇政府驻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

  4.2城镇周边村庄

  该类村庄是与城镇建成区距离较近,且现状村庄人口规模较大的村庄。确定的依据主要是现状村庄人口规模以及村庄与城镇建成区的距离,并考虑村庄的产业基础和自然环境等限制因素。在发展过程中容易接受城镇的辐射,积极壮大村级经济,可以借用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城镇周边村庄的确定原则是距离县城在2-3公里,现状村庄人口规模大于1000人;镇区周边的村庄,距离镇区驻地1-2公里,人口规模大于1000人,可以作为中心村;距离镇区驻地1.5-2.5公里,现状村庄规模大于600到1000人的村庄,可以划定为基层村。

  4.3集聚发展村庄

  指现状规模较大,产业基础较好,与县城和镇区有着合理的空间距离,具有发展潜力和优势、服务半径适宜的村庄,原则要求人口规模大于1000人。通过村庄建设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规划的实施,逐步完善村庄生产生活的各种功能,引导和集聚周边自然屯的人口空间集聚,加强设施配套,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成为村域的中心,建设成为中心村。

  4.4控制发展村庄

  位于引导发展区和限制发展区域内的部分村庄,该类村庄在发展中控制人口和大规模的新建设,按满足基本的生活要求配置设施。控制发展村庄确定的原则包括规划保留的基层村,现状人口规模通常在400-1000人之间,并且距离镇区或其它中心村大于1.5公里的村庄;拥有历史文化特色,具有保留价值的村庄;位于生态敏感区外围地区需要控制发展的村庄,根据该地区的环境容量,有控制的发展。

  4.5撤并村庄

  受到区位交通、自然生态、人口规模以及重大建设项目等因素影响,需要向城镇和中心村撤并的村庄。原村庄建设用地作为城镇建设用地或复垦。村庄撤并的原则包括人口规模在400人以下;区位交通条件差、与镇区或中心村距离过近;位于其它重大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

  5、规划布局引导

  参考辽中总体规划,结合辽中县居民点发展实际,规划辽中县居民点等级结构为“县城—建制镇—中心村—基层村”4个层次,引导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主要向县城、新城、建制镇镇区3类地区集聚,并加大引导农村居民点就近向辽中县城周边和新城周边集聚,形成全县两个高度城镇化区域[4]。

  6、结语

  从我国农村居民点发展现状看,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异日益凸现。农村居民点普遍存在规模小、数量多、布局散乱、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等诸多问题,亟需对其发展进行科学引导。辽中县是位于沈西工业走廊的沈阳市近郊县,处于沈阳经济区的快速城市化地区。本文在对居民点进行调查问卷基础上,构建指标体系对居民点的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进行评分,并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农村居民点之间的吸引与互斥关系,通过规划布局,引导农村人口和建设用地空间集聚,减少农村居民点数量,形成规模效益,完善配套各种设施和功能,既满足了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的目的,又积极稳妥地推进了辽中县的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辽政发[2011]3号)

  2. 沈阳市推进城镇化实施规划(2011-2015年),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 辽宁省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编制导则(辽建发[2008]29号) 2008.4

  4. 辽中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2011-2030年),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文选自《现代城市研究》。  《现代城市研究》创刊于1986年,本刊为双月刊,南京市建设委员会主管,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32-1612/TU,国际刊号:ISSN:1009-6000。
 

文章标题:以沈阳近郊县辽中为例分析县域农村居民点布局规划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1654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