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城镇化之路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13-01-31 09:43 热度:

  【摘要】 “三农”问题突出,是中原经济区的共同特点,也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分析研究了中原城市群城镇化现状及特点:城镇化水平整体偏低,且地区分布不均衡;缺乏引领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增长极。并结合中国城镇化模式,尝试对中原经济区的城镇化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水平

  1. 城镇化概述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主要反映在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通常用城镇化率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7%,发达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为75%。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相比,我国城市化起步晚,2007年城市化率达到32.93%,标志着中国城市化已过了初期发展阶段,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中国政府正经历着人类有史以来人口规模最大、复杂程度最高,其他国家从未遇到过的严峻挑战。中原经济区做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人口比重大,需要转移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抓住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走出符合区域实际的城镇化之路,促过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2.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现状分析

  中原经济区是以中原城市群为雏形的经济区域,本文参考中原城市群统计资料①,通过与国内其它城市群的对比,分析其城镇化现状。

  2.1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整体水平。2.1.1 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域。

  通过2008年统计数据,中原城市群2008年城镇化率仅为28.57%,在国内11个城市群中城镇化率处于后位。

  2.1.2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水平

  表中:城镇化率采用:城镇化率 = 城镇非农人口 / 总人口 × 100%。

  现状城镇化水平分析:(1)2008年,中原经济区平均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为21.89%;(2)29个城市中,仅郑州、淮北城镇化率高于40%;(3)鹤壁、济源、聊城、邯郸,城镇化率在30%——40%之间;(4)洛阳、平顶山、安阳、新乡、焦作、许昌、漯河、三门峡、邢台、晋城、长治,城镇化率在20%——30%之间;(5)开封、濮阳、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宿州、阜阳、亳州、菏泽、运城,城镇化率不足20%。

  2.2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特点分析。① 整体城镇化率较低。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33.28%,中原城市群城镇化率28.57%,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率21.89%,整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城镇化水平分布不均。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城镇化率相对较高的区域分布在以郑州为核心的周边区域,城镇化率低于20%的城市则主要分布在中原经济区东部和南部。③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城镇化水平。郑州及其周边城市、淮北,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对较强;东部和南部的其他城市人口基数大、耕地多、传统农业所占比重大,城市缺乏吸引力。

  3.中原经济区城镇化道路探索

  3.1 国内城镇化模式。我国政府对城镇化一直很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分阶段出现了几种值得研究总结的模式: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营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这种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其城镇化的原动力来自于国家计划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产建设;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因为资源开发所引起的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以及相关政策的强制性推动。攀枝花、大庆、鞍山、东营、克拉玛依等许多城市的兴起是典型案例。 ②商品经济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也即“苏南模式”。这是一种通过乡村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乡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而推动城市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大大积累了地方经济的基础,有效推动了小城镇的发展,当然也带来了布局分散、投资效率低等问题。 ③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也即“温州模式”。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通过家庭手工业、个体私营企业以及批发零售商业来推动农村工业化,并且以此带动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④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全球资本与产业的转移,部分地区积极把握机遇、大力推动资本结构转型,进入了吸引外资的高潮期,以外向型经济园区为主体的空间成为集聚人口与产业、推动城镇化的有力载体。⑤本世纪初在我国又出现了几种极具深远意义的模式。

  3.2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道路选择

  中原经济区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的路子,管理体制、土地、建设资金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各地的城镇化进程。根据中原经济区各城市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劳动力构成等因素的不同,应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各城市应结合自身资源及区域定位,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形成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现代城镇体系。

  3.2.1 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郑州

  通过与上海、北京、广州中心城市规模及人口密度的比较,郑州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较高,为了避免由于人口过密而带来住房困难、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应避免选择“摊大饼”式的集中型(向心型)城市化道路,建议选择外延性城市化途径,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和延伸扩散,从而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3.2.2 地区中心城市。以地级市为中心,依据各城市在中原经济区中的产业定位,将中原经济区中其它的地级市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现状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积极完善产业配套条件,打造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健全产业转移推进机制,积极、有序、全方位、多层次承接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服务业,吸引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产业带动城镇化;(2)对于周口、驻马店、商丘、信阳等农业基础条件优越的地区,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将农民从田间地头转移到现代化农业生产加工车间。3.2.3 中小城市。以县级市为中心,以产业集聚区为带动,放开户籍限制,促进产城融合。3.2.4 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原则,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就近就业、农村环境改善。

  4. 结语

  据测算,未来10年间,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原经济区将有336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如何使农民工进的来,留得住,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难题。逐级消化、有效分流、协调发展,有利于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健康发展。

文章标题:论“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城镇化之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1596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