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塑造文化名城策略分析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20 09:31 热度:

  摘要:通过对安阳文化的基础、特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安阳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分析创造文化古城、文化名城的策略,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和改进不足之处,整合资源传承、弘扬和发展安阳古文化,并与当代价值相结合,提升安阳的城市文化形象。
  关键词:安阳市,文化名城
  一、 安阳市塑造文化古城、文化名城的意义
  每一个城市的文化都有独特的内涵,它可以彰显城市之间的区别,体现以城市自身的整体形象为出发点,突出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城市历史文化是有形象的、给人直观印象与感受的文化[1],其中凝聚了大量的民族的思想信息,体现国家、民族的自豪感。对于安阳市来讲,如何依托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地理优势,将文化古城、文化名城的保护、发展、创新日益深入人心,从文化学的高度树立古城、名城的文化形象,根据现有的框架与色调,利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营造、古建修复、旅游开发等工程手法,开发城市历史特色、文化特色、自然特色、人文特色……形成城市的标志、界面、区域等点、线、面、体相结合的风景点、风光带、风貌区,展示安阳的文化内涵、拓展安阳文化的现实价值、促进安阳社会经济的繁荣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 安阳市塑造文化古城、文化名城的基础
  (一)安阳的文化基础
  安阳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西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接壤,北邻漳河,东部属黄淮海平原。安阳有较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祥地、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辖区内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数百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有殷墟、曹操高陵、扁鹊墓、比干庙、岳飞庙、羑里城等历史遗迹,也有太行大峡谷、黄花山、颛顼帝喾陵、马氏庄园、灵泉寺石窟等风景区[2][3]。城市宣传方面,借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之际,相继推出殷商文化节、周易研讨会、国家文字博物馆落成、曹操墓的发掘;在太行山区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开发国际滑翔伞运动,既加强了与国内外的交流,也推进了安阳的对外宣传。
  (二)安阳的环境基础
  近年来在“一申四创”的推动下,安阳的城市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城市空间格局及其形成的景观风貌、功能分区日渐合理,城市交通条件明显提高,市区内已经形成便利的交通体系。通过旧城改造,集中建设了花园式小区,实现了居住小区化、小区精品化、服务配套化,修建了风格独特的休闲娱乐广场,并增添了一些标志性人文景观,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内涵,通过采取植草皮、拆墙透绿、路街整治、亮化工程等措施,提高了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水准,目前安阳市的绿化率为37.05%,城市绿化覆盖面积2705公顷,公园绿地面积586.02公顷,使得城市环境有较大的改善。
  三、 安阳市塑造文化古城、文化名城的不足
  (一)单一发展观光旅游和过分依赖人文遗产开发
  安阳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丰富,但是从当前看,众多的资源没有进行综合性开发,单纯地沉溺于区域建设[4],洹河以北地区殷墟遗址多年来停留在宫殿区和王陵区遗址参观的模式上,大众对文化的充分参与不足,过度渲染安阳文化的厚重和神秘,使得其丧失了最根本的亲和力;
  (二)部分古迹的建设性破坏
  老城区古建筑、天宁寺塔、高阁寺等古迹本来具有浓厚的地方和宗教建筑风格,如进行建筑文化学的研究,发扬和创造富有安阳特色的建筑文化,并作为本地的索引,将其优良传统吸收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既可以成为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观也可以成为极具研究价值的遗址,但是城市的规划使之被商业区包围,交通虽较便利,现代建筑在视觉上的冲击和喧嚣成为历史街区的极大消极因素,加之开发力度不足,知名度很低,使古迹的内涵和表现力黯然失色;
  (三)缺少历史的中介要素
  城南至汤阴一线的羑里城、岳飞庙、扁鹊墓、比干墓规模较小,周边又没有与之密切联系的山、川、林、地等有机部分,从而显得单调、草率,形不成“气候”,另外空间上、时间上孤立缺乏连续性,原本有着过渡、中介、因果等联系的历史事件、人文典故变得支离破碎,文化的秩序感、传承感遭到破坏。
  (四)没有充分发挥城市景观的艺术要素
  安阳的城市文化形态仍停留在外部景象上,即仅仅通过人的直观视觉形成表象,而没有针对城市文化本质特征,整合城市空间环境的艺术构成要素如市花、市树、市草、雕塑、标语、色彩等基本元素、主题内涵、组织原则、保护发展和创建适合安阳的人文景观,使得安阳的城市文化从形式层面到达意向层面和意义层面,直接影响人的情感认知。
  四、 安阳市塑造文化古城、文化名城的对策
  (一)以“甲骨文-周易”为主线,确立城市主题,将人文历史资源进行整合
  安阳被人所认识,主要原因是殷墟和甲骨文,而甲骨文作为当前被公认中国最早的文字,由于其太过深奥,往往使人望而却步,充分利用安阳“中国书法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国家文字博物馆等城市名片,推进和弘扬甲骨文书法,使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甲骨文书法的练习和创作中,进而将甲骨文引入到工艺品、书籍、雕塑、互联网,通过更多的渠道宣传甲骨文,使之由阳春白雪逐步转变为大众文化,将甲骨文的古老与当今的时尚有机结合,深入发掘周易文化的现代潜力,通过研讨会、博览会、娱乐项目等改变周易神秘莫测的形象,把甲骨文和周易深入到安阳市民物质和精神层面。
  本着生态保护与文态保扩并进的原则,在洹河以北,围绕殷墟、商城、曹操墓等考古遗址建立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并开发建设配套的文化设施和旅游设施,改变当前单调的解说观光模式,着手利用考古重现的手法再现地面遗迹和传统风俗,如大规模重建商代建筑、展示商代生活景象、占卜过程、甲骨文的刻制、青铜器的制作等使古文化直观化,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人们的参与。
  安阳其他的人文资源主要散布市南城至汤阴一线,老城区和城西也略有分布,作为安阳殷墟的主要辅助景观,由于目前没有利用道路、河流、绿地、建筑、物流、商务等将这些资源联系成整体,因而无法成为安阳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无法发挥文化带动经济产业的作用,建议调整安阳的规划结构,将现有的点状分布连成线、面直至体,从而避免原本就孤立的文化景观被大尺度的、混杂的现代空间拆断。可以借鉴苏州私家园林的开放模式,利用植物配置、民居文化、建筑特色、人文典故以及一切栏杆、碑表、照壁、配景树、小品等元素将古建筑打造成城市内民居式景点,小中见奇;将城南至汤阴一线的景点整合为一个南部景区,鉴于此区的景观没有大规模的配套设施和有力的渲染其文化内涵,建议运用“历史主义”的手法创新,展现商周或南宋值得荣耀的历史时期和特有的代表景象,可以将其融合在民间传说、街道文化、历史故事中。安阳若能把孤立的点凝聚到一方水土风情中,拓展成景观文化圈形成南北一体的文化线路,以此为中轴配合城市西侧的107国道、安林高速可以到达太行山风景区,向东可以到达新城区,则能促进人城市经济、文化的良性互动。
  (二)书写安阳的“水文化”
  古代城市多是水的社会,古文化多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古老、最美、最具风情、最神秘的文化必定有水的元素。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开展,安阳城市水体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心里功能、文化功能逐渐被忽视,近年来,安阳市提出“一环(环城河)、两带(洹河历史文化风光带与洪水河自然生态景观带)、四廊(南水北调干渠绿廊、洹河分洪渠绿廊、西区截流渠绿廊、东南新区中心绿廊)、八园(西万金渠、御路沟、北万金渠、邱家沟、婴儿沟、茶店坡沟、南万金渠、胡官屯南沟、漳南干渠、白沙河)、十线、二十九湖”为框架的水系(也称“一线、两河、八园、二十四沟渠、十八湖塘”的城市水系)[5]。利用流动的水带联系城市的历史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构建“绕城大绿带、城中小园林”的景观框架。建议洹河以北历史文化带上在现有的殷墟博物苑基础上将袁林、马氏庄园等涵盖进来,并最终与林州的太行山风景区、红旗渠景区连接,形成城市北部一条景观带,同时借助曹操高陵发掘之契机,将文化景点再向北拓展至漳河沿岸,联合邯郸共同开发西门豹治邺、铜雀台、北朝皇陵、磁州窑遗址、邺城遗址等。在城市西侧,灵泉寺石窟可以把彰武水库、小南海风景区联系起来,也可以成为安阳至林州之间的过渡。
  (三)发挥动物、植物、小品要素的作用建设安阳东区
  有生命力的造景元素,高低起伏、层次深远的绿化可以使人心情迭荡不已,静谧的森林、霞光使人有幽静和神秘的反应,绿化带来的心境是文化景观的重要补充,同时植物所构建的生态通道和水系一样加强了名胜之间的联系,掩盖了不连续的杂乱要素。城市的市花、市树、市草、雕塑大可用来营造体现本城文化价值的、乡土气息甚浓的景观和环境。安阳城市东部缺少著名的文化景观,辖区内仅有国家文字博物馆,易园,且是安阳城市新区规划的重点,但是此处紧邻京珠高速公路和高铁安阳东站,交通便利,是进入安阳的门户。建议在城市东部建设绿化景观廊道,将动物、植物、雕塑小品等人文景观元素融合到现代城市中,体现与古老文明的传承和差异,营造社会性、艺术性、更贴近现代生活的景观[6]。
  东区地势较平坦,适合广场的建造,结合丰富多变的植物景观可以营造城市森林、城市花园的效果。雕塑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着力点,是城市共有空间中“最传神的眼睛”,是“青铜和视同写成的编年史”,好的城市雕塑不仅是历史文化底蕴的体现而且可以成为城市增添亮丽的风景线,不仅可以调节城市的色彩,而且可以调节人的心理和视觉感受,安阳目前除了“玄鸟”外,鲜有可以彰显安阳文化和形象魅力的雕塑作品,亟待创造高格调的艺术小品,提升文化形态的品位。野生或人工饲养的鸟类可以为城市增添生气活力与情调意趣,当今大都市广场动物景观以飞鸽较多,为了体现安阳的特色,可以培养灰椋鸟(Sturnuscineraceus)作为广场鸟,把林鸟西归打造成独特的城市景色,配合夕阳西下,鸟鸣林深自然成为“天、地、生”和谐的景象。
  五、 结语
  城市历史文化既是历史的象征又是灿烂文明的见证和传承,它的表征性不仅体现在文化遗迹、保护区、文物之中,也体现在城市的物质实体空间、虚构的精神场所、体现在各种无机或者有机的自然要素中,还体现在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艺术活动中,文化是积淀而成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演绎和发展着。安阳所特有的优秀文化遗产以及其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人文精神、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都对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有强大的、无形或有形的推动作用,因此如何有意识地保护安阳文化,既不使其迷失发展方向或失去个性特色,又不能在长期的摸索中跳不出恶性的怪圈就显得十分重要,只要妥善的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科学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协调发展高品质的环境,以美学的观点确立“城市历史文化”观,运用综合的手法定能创造具有安阳特色的文化古城、文化名城。
  参考文献:
  [1]杨宏烈.城市文化保护与发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安阳市人民政府.安阳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资料汇编[R].2009
  [3]刘晓廷等.文化兴市再探[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4]赵爱斌.林云.安阳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8).4.72~75
  [5]耿明杰.安阳市城市水系环境建设对策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10).5.12~16
  [6]陈旭.CIS对塑造城市文化的作用[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6).3.255~258
  

文章标题:安阳市塑造文化名城策略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129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