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核心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中本贯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所属栏目:计算机应用论文 发布日期:2022-03-29 09:32 热度: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科学在各领域中运用十分广泛,计算机应用专业已经成为中职、高职以及高校中大受欢迎的专业,为培养互联网应用专业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推出了中职教育+应用本科贯通培养模式[1]。计算机科学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能够根据学生实际需求,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构建符合中职—应用本科贯通培养的课程体系。

能力核心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中本贯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一、中本贯通课程衔接基本思路

  将中职教育和应用本科教育贯通衔接起来,目的是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技术娴熟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必须能够打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挣脱原有中职教育、应用本科教育的课程框架束缚,根据学生培养需求,从职业培养规律出发,对当前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处理,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层面入手。

  (一)打破传统课程体系框架

  应该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将原有中职、应用本科独立的课程体系结构打破,通过课程内容整合、优化等措施,将两者原本交叉重合的内容去除,避免重复教育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课程的重构、删减、新增,确保课程结构具有连续性、科学性以及层递性特点。另外,必须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促进知识、技能培养能够呈现螺旋上升趋势。

  (二)构建满足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

  在中本贯通培养模式下,中职院校学生、应用本科学生在年龄、认知等层面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例如,对于中职院校来说,主要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往往对于技能操作具有浓厚的兴趣,但对于抽象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兴趣,加上自身文化基础较差,导致初中毕业生在学习科学性知识上难度较大。中本贯通培养模式下,中职学生直接进入本科院校,其年龄也在不断增加,心理、身体都在逐渐成熟,个人学习兴趣、思维等从形象转变为理性思维,也逐渐具备了学习复杂技术的能力[2]。在中职阶段主要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学习,而应用本科阶段,应该促进技术技能应用升华。

  (三)设置技能型专业课程

  在我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中,级别不同对应不同职业能力标准,还需要能够设置与之对应的学历,根据职业能力标准设置对应课程。根据中本贯通培养模式,应该建立不同等级资格标准,能够根据职业能力标准不同,合理划分课程内容,保证职教体系连贯性,同时保证课程内容具有层次性。具体来说,在中职阶段中,要求学生可以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所设计的课程也应该与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取得所需能力相对应;而本科阶段中,则需要设置与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课程内容,保证中职教育职业资格培养与应用本科高级职业资格对应起来,实现人才培养的连贯通道。

  二、中本贯通培养课程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课程教材选用及对接问题

  中职+应用本科贯通培养是一种新兴的培养模式,在国内还属于新生事物,全国内对于这批学生编写的教材没有统一的标准,国家教育部门也未能对此下发统一、科学的要求,导致各地在教材选用中存在差异性,甚至会出现一定矛盾分歧。这主要是各学校对于学生培养目标不同,加上生源质量有很大差异,与之对应的应用本科院校提出不同要求。当前,全国依旧在采用文化课成绩录取生源的模式,在实施中本贯通培养模式下,其生源文化课成绩往往高于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与普通中职院校录取分数相比也要远远提升。因此,必须强化文化课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这样才能满足后续本科阶段的学习。对应的应用本科院校,对进入中职阶段学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包括英语达到四级、数学满足继续高等数学学习的要求。然而,当前中职院校所学教材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在课程内容编写结构、知识深度、培养目标方面均有不足,无法满足中本贯通培养模式下学生需求[3]。另外,由于“中本贯通”生源与之前中职院校生源有很大区别,更加侧重培养学生专业理论与技能培养,设置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路线,要求与普通高中区分开来。可以说,基础课程教材选用关系到中本贯通培养效果。

  (二)专业课程教材规划问题

  当前,应用本科院校在计算机课程设置过程中,主要是根据高中生零专业知识基础上,所以在课程设置中与中职阶段有一定的重复性。在中本贯通模式下,通常采用对照式专业课程设置、下延式路径课程设置为主。其中,“对照式”就是将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与应用本科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对比,通过合并、删减等方式,促进两者融合,同时避免出现重复内容;而下延式就是应用本科课程体系中,找出一些中职教育能够承担的课程,促进两者相互衔接。从各地中本贯通培养实施基本情况来说,当前基本是这两种模式并存,以应用本科专业课程为基准,对中职专业课程实施有效调整。就计算机应用专业来说,将部分基础专业课程调整到本科阶段中,而将具有实践特点的专业课转移到中职院校中,发挥中职与应用本科院校优势。对两个阶段均开设的课程,包括计算机语言、数字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课程,如果不能将“一体化”作为核心设置课程体系,在人才目标不同、课程基础不同等因素影响下,无法实现两个学段之间的融合。

  (三)中本贯通中衔接问题

  为了满足国家产业结构发展,各地积极推行专业对接,而中本贯通模式当前存在的衔接问题包括:第一,当前各层次中本贯通衔接中,应用本科衔接比例较高,而衔接的专业内容也局限在品牌专业上,无法实现全面贯通。第二,3+4培养模式中,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学生基础较差,加上初中毕业生所学知识范围窄、知识深度不足,与参与高考录取的学生混合培养,会导致底子薄的学生赶不上教学进度,也会导致中本贯通培养模式优势无法发挥。第三,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未能够体现中本贯通的特殊性,前期设置的基础课程与后期大致相同,只是调整了核心课程,有些将中职阶段实习内容取消,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四,各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生源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教学模式改变不够明显,依旧以讲授为主,尽管有些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但不同层次之间教学区别较小,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三、基于能力核心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构建策略

  (一)建立能力核心为主的中本贯通课程体系

  根据中本贯通培养模式基本要求,将课程体系分为两类,即通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中,在通识基础课程设置过程中通常坚持统一设置原则,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注重通识基础课程内容知识点具有递进、螺旋融合的特点。同时,通识基础课程也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其依旧需要将语文、数学等作为基础,强调基础课程之间的融合,这样才能发挥中本贯通的优势。通识基础课程内容必须能结合计算机专业特点,从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增设相关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同时应该考虑到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的问题,制定中职生到应用本科转化阶段的课程标准。对于未能够升入到本科的贯通班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在中职阶段的通识课程需要保持独立性[4]。同时,应该增设《计算机基础》《计算机专业职业导论》等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对职业内涵有更加清楚的了解,以便于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邀请相关行业专家、计算机工程领域从业者到校为学生授课,让中职阶段学生对自身有清楚的职业定位,能够为今后职业发展做好规划。而专业课程设置中,原有中职、应用本科中存在诸多交叉内容,这也是中本贯通模式下课程体系构建的难点。具体构建内容包括:第一,认真梳理计算机应用专业知识,利用删减、合并、增加等方式,重构计算机专业课程。第二,设计计算机专业课程模块。第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连续性培养原则,保证中职与应用本科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衔接。第四,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设计,对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重进行有效调整。第五,发挥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将国家各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资格当作学生技能考核的要求,树立明确的培养目标。第六,注重课程内涵建设,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更新。根据能力核心培养要求,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构建中,应该根据能力培养——课程类——核心课程的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发挥原有本科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优势,针对中本贯通培养模式的客观要求,与中职院校对接,成立专业课程教研组,在中职、本科院校中需要设立课程负责人,两者长期保持紧密的联系,最终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由教研组分析各阶段课程性质、特点以及目标,能够根据生产一线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对课程知识点进行合理分配,穿插到中职+应用本科学习阶段中。按照该思路,计算机应用专业中本贯通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二)创新核心课程衔接模式

  通过对计算机相关领域的调查,在中本贯通模式下,中职教育与应用本科课程衔接中,应该坚持“项目贯通、层层递进”的基本原则。具体指的是落实项目教学法,将项目具体落实到课程建设中,以项目为单位,将“3+4”贯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参与项目能力、执行项目能力、管理能力以及策划能力,并实现层层递进。其中项目参与能力、执行能力在中职阶段侧重培养;在本科阶段,侧重培养项目策划能力、管理能力[5]。构建课程中,必须对用人单位进行深入调研,整合工作任务内容,在实际课程建设中通过重组、序化,每一门课程都需要设置有效的学习情境,将校本教材逐渐充盈起来,促进课程的完善性。各课程之间也可以通过项目进行联系起来,需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能够设计出涵盖所学课程的项目,不仅包括整合过后的项目,同时也应该包括实际项目。项目规模逐渐上升,体现综合性、专业性,通过不断纳新、迭代过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职与本科应该分属不同的学段,从中职直接升入本科,本身就是一个惠及大众的政策,由于各个中职院校具有差异性,对口本科院校目标也具有特点,如果简单地将两者衔接起来,形成7年一贯的课程,会失去贯通培养的优势。具体实施中,必须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将项目贯穿于“3+4”课程体系中,实现中本贯通的衔接[6]。为了体现课程的层递性,第一学期以简单的课程项目为主,培养学生参与项目的能力;第二学期开始引入典型工作项目,逐渐增加核心课程的比重,第三学期开始培养学生项目执行能力、项目策划能力以及项目管理能力。具体项目贯穿课程模式表现为:

  (三)落实中本贯通模式下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

  1.贯彻分层次教学理念

  考虑到中职学生在入学时计算机基础具有较大差异性的问题,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中职教师必须能够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采取分层次教学方式。具体实施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了解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根据摸查结果合理安排教学方案。根据学生计算机基础程度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师能够针对性地备课,采用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评价等方式进行实施。对于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需要从最基础的知识入手,能够保持足够的耐心,循循善诱,帮助其提升自身计算机水平;而对于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拔高,向这部分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增加作业任务的难度,给予一定单独辅导,让其能够掌握更深层次的计算机知识。

  2.善于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善于采用多元化模式,能够切实提升学生自主性,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通过任务驱动法、实例分析法等,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具体实施中,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钻研,但课堂中决不能将课本内容照搬照读,需要对理论进行精讲,配合一些典型的实例,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进行精心设计,以培养学生应用技能为目标,保证学习内容难易程度适中,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成就感。随后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不断增加难度。例如,在课程学习前,教师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小报展示给学生,通过相应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拥有更高的兴趣,愿意主动进行学习和制作。借助于创设的任务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等运用到小报制作中[7]。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鼓励其添加自己个人设计,教师给予相应指导,提升学生利用自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加计算机实践教学

  教师可以实施计算机类实践活动,成立兴趣小组等,组织学生从网络中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计算机的了解,认识到计算机在今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到计算机类科技公司、工作室等参观学习,包括网页设计类、广告制作类、新闻出版类企业,让学生真实感觉到计算机应用的作用。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度,组织学生开展打字比赛、排版比赛等,从班级、校级,再到校际之间的比赛,并鼓励学生参与计算机考试等,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热情,推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发展[8]。值得考虑的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时有限,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内容远远不够,可以组织学生构建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等,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内容,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应用水平。

  4.增强教学特色

  现阶段,一些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局限性,侧重于学科教学,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实际上,职业院校应该注重技能培养,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准备。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切勿按照普通高中模式,要求教师能够做好当前市场调研,能够根据行业发展、社会需求、岗位需求等,结合学校专业特色等,增强课程教学的特点。例如,对于艺术类专业,可以在排版内容学习中,借助于美术艺术、空间渲染等手法,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将实践与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学合力。当然,这需要教师能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能够敏锐的把控课堂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四、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中,涌现出多种创新模式,“中本贯通”就是其中关键环节。基于能力核心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构建中,应该根据中本贯通客观要求,树立培养学生实践工作岗位能力的目标,做好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构建出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

  《能力核心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中本贯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来源:《才智》,作者:刘在英

文章标题:能力核心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中本贯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dianxin/yingyong/4806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