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论评最新期刊目录
特提斯盆—山构造带的动力学作用————作者:杨文采;石战结;
摘要:从近年来对地球内部成像的研究结果看,不仅青藏高原和周边形成多个盆—山连结的构造,整个特提斯构造带都充满了显生宙的盆山构造。笔者等研究表明,大陆碰撞作用不是盆山构造形成的主因,而碰撞后的陆—陆俯冲作用才是盆山构造形成的主因。盆山构造的形成动力学作用模式可描述如下:在大陆块碰撞完成后,大洋岩石圈全部俯冲到软流圈,上地幔发生从大洋岩石圈俯冲到软流圈并拆沉消减的转换;开始在碰撞缝合带两侧形成盆山。随陆块运...
海南岛北部白垩系之上发现海西期花岗岩——华南晚中生代伸展——挤压构造转换新证据————作者:贠晓瑞;冯建赟;郑和荣;张英;罗军;曾彦;廖大卫;张乔勋;
摘要:华南晚中生代经历多期伸展—挤压构造应力场的反转,早—晚白垩世之间伸展转为挤压的构造反转已被广泛证实,晚白垩世晚期华南板块构造反转的证据相对较少。海南岛位于华南板块南部,是古太平洋构造域和古特提斯构造域的叠置区,记录了复杂的构造—岩浆事件,是研究华南和南海北部陆缘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本研究基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南岛北部福山凹陷陆区部署实施的地热科学探井—福深热1井,首次在海南岛北部发现一套...
冀西北宣化地区中——上侏罗统髫髻山组玄武粗安岩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作者:张子轩;白春东;陈秭晔;
摘要:前人对中—上侏罗统髫髻山组玄武粗安岩研究薄弱,对于中—晚侏罗世转折期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特征研究不足。笔者等对华北克拉通北缘张家口市宣化区一带的髫髻山组玄武粗安岩开展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对其岩石成因和地幔源区进行研究。玄武粗安岩SiO2含量为48.73%~53.23%,MgO含量为2.78%~3.79%,TiO2含量为1.65%~1.93%,M...
国外近20年铜镍锂钴勘查进展————作者:陈喜峰;施俊法;唐金荣;张伟波;杨宗喜;张振芳;
摘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铜、镍、钴、锂等4种典型新能源矿产消费的快速增长,未来需求仍将强劲,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地缘政治属性不断增强、大国间竞争日益激烈,开展国外近20年来新能源矿产勘查进展研究,对深化新能源矿产基础地质研究、优化我国全球新能源矿产全产业链布局和指导中资企业进行境外新能源矿产矿业投资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对国外近20年铜、镍、钴、锂4种矿产勘查进展的总体形势、主要国家与地区勘...
硅同位素地球化学与硅质岩成因机理的研究进展————作者:郑凯航;李茜;朱光有;高和婷;李生;张杰志;陈泓州;刘健勇;
摘要:准确判识硅质岩的成因机理一直是地质学研究中的难点问题。作为硅质岩的直接示踪同位素,硅同位素(Si同位素)在揭示硅质岩成因机理方面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高精度Si同位素测试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Si同位素示踪不同硅质岩的硅质来源、迁移过程、沉积—成岩演化背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进一步推动Si同位素在约束硅质岩成因机理中更广泛的应用,笔者等回顾了硅质岩成因类型,Si同位素的分析测试方法、分馏机理...
冀东长凝BIF铁矿床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作者:邢仕;刘川;王璇;李延康;李彪;韦文国;张金达;张殿领;刘子江;李连柏;韩晓东;
摘要:长凝BIF铁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北缘,冀东“司家营—马城—长凝(马长)”成矿带南端。截至2023年底,矿区共圈定铁矿体18条,探求铁矿石推断资源量5.65亿吨。目前,关于长凝铁矿的科研资料几乎从未见诸报端。笔者等对长凝铁矿区的黑云斜长变粒岩、钾化混合花岗岩、磁铁角闪石英岩开展了地球化学研究,对围岩黑云斜长变粒岩和矿体夹层钾化混合花岗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对黑云斜长变粒岩和...
定量化断缝体露头地质知识库构建和应用初探————作者:张方利;聂梓俊;冯文杰;刘洪平;李杰玉;刘远刚;
摘要:识别断缝体规模与成因,描述裂缝单元的发育展布及其空间配置关系,对于致密—低渗油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断层与裂缝之间复杂的伴生关系,断缝体的识别与描述长期依赖地质专家的经验判别与解释,地质解释成果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断缝体油藏精细建模与储能预测水平。笔者等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知识库建设框架,针对断缝体实体特有的多重复合结构,提出了一种“体—带—段—缝”层次结构,以参数...
个旧矿田白沙冲复式岩体和矽卡岩矿物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作者:戴家润;焦骞骞;常华诚;江小均;李文昌;朱平平;
摘要:白沙冲复式岩体是个旧东区出露的为数不多的岩体之一。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表明,该岩体北部为肉红色中粗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南部为灰白色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且有矽卡岩型锡矿产出,因此是探讨岩浆活动与锡成矿作用的理想对象。笔者等对岩体中不同岩性花岗岩和矽卡岩型锡矿体开展了新的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研究。浅肉红色花岗岩结晶年龄约为89Ma,而灰白色花岗岩下交点年龄为79Ma,矽卡岩锡石年龄为84Ma...
从两大国际会议看地震采集技术新进展————作者:邸志欣;李雪姣;陈浩;郭育珂;
摘要:随着全球油气需求日益攀升,油气勘探需求不断增加,并推动着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支撑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需重视油气勘探技术研发,关注勘探装备、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笔者等搜集并整理了2023年欧洲地质学家与工程师学会年会和应用地球科学与能源国际会议两大国际会议发布的地震勘探新装备及地震采集新技术,总结了近年来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发展趋势。地震采集装备总体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地震采集装备的研发...
洞庭湖及其支流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风险及影响因子分析————作者:陈方伟;李聪;郭军;张程安;毛雄;汤恒佳;廖琦;陈创;
摘要: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湿地,在维护长江中游水域生态平衡、保证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洞庭湖及其支流重金属分布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重金属在自然界很难自然分解,容易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而河流表层沉积物是重金属的“源和汇”,极易蓄积和二次释放。笔者等以洞庭湖及其支流为研究区,系统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地积累指数法、地理探测器、地理加权回归探...
新水情驱动的北京冲洪积平原地面沉降演化特征及分层越流研究————作者:刘贺;
摘要:受南水进京、地下水压采、限采和生态补水等新水情影响,北京冲洪积平原地面沉降出现新的演化特征。本文以北京冲洪积平原为研究区,在多年区域和站内长序列多源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水情下北京地面沉降呈现出的新变化。结果表明:(1)2015年后,北京地下水降落漏斗和沉降速率均明显减小,2022年部分沉降中心消失并转为上升;(2)在冲洪积扇顶部,沉降对水位变化的响应速度较快并呈明显的弹性变形,浅部地层先于深...
鞍山—本溪地区南芬BIF铁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作者:骆念岗;崔建宇;翟富荣;李志锋;蔡超;田晓辉;梁帅;姚玉健;许卫江;白博文;时彬;
摘要:南芬BIF(Banded iron formation,条带状含铁建造)是鞍山—本溪地区重要的铁矿床之一,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新太古代鞍山群茨沟岩组含铁岩段中,自下而上由Fe1、Fe2和Fe3 3个铁矿体组成。矿石类型主要为磁铁石英岩、透闪磁铁石英岩、赤铁磁铁石英岩和赤铁石英岩。根据矿物组合和共生序列,成矿演化期次可分为5期:沉积期、成岩期、区域变质变形期、热液改造期、表生氧化期。为了查明南芬BI...
江西武功山西部高氟地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作者:邓岳飞;张寿川;刘凯;张垚垚;贾伍慧;王路瑶;余廷溪;
摘要:江西省武功山地区地热资源较为丰富,但西部地区地热水中氟浓度较高,制约了区域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次研究在武功山西部地区共采集22组水样,基于地热水物化参数和氢氧同位素数据,识别地热水补给来源,估算补给高程、循环深度、热储温度和冷热水混合比例,揭示地热水成因机制;运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氯碱指数图和离子比例关系图等方法,基于氟富集的水化学条件及水文地球化学作用两方面探究高氟地热水成因机...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拗陷延长组断裂特征、形成期次及油气地质意义——以洪德地区为例————作者:刘孝锐;肖正录;路俊刚;张忠义;张晓磊;侯云超;薛楠;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天环拗陷中—上三叠统延长组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但由于地处盆地西缘,构造活动复杂,断裂分布规律及控藏机制不明。基于岩芯、成像测井、裂缝面方解石C—O同位素及U-Pb同位素定年实验,对洪德地区长6~长8油层组断裂的发育特征、形成期次进行研究,并探讨了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1)洪德地区裂缝多集中在延长组下组合,以垂直和高角度的剪切缝为主,裂缝部分充填方解石与石英,可见...
湖北南漳—远安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纹层状细粒碳酸盐岩特征及成因研究————作者:陈亚婕;沈越峰;张聪;刘俊;
摘要:湖北南漳—远安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三段顶部发育一套典型纹层状细粒碳酸盐岩。笔者等通过野外工作,结合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分析,总结了该套纹层状细粒碳酸盐岩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其形成机制及沉积环境。该套纹层状细粒碳酸盐岩由亮色纹层与暗色纹层交替平行堆叠而成,纹层单元(成对出现的亮色纹层与暗色纹层)平均厚度0.22~0.62 mm,亮色纹层的主要成分为微亮晶方解石,基本不含有机质;暗色纹层则是以黏土矿物、泥晶...
冀北康保县北沙城岩体岩石成因及成矿潜力讨论——U-Pb年龄、矿物学及岩石地球化学证据————作者:李康硕;陈公正;王金芳;成义;杨良森;井新奎;李元申;刘辰雨;陆泽芊;宋宇桐;
摘要:冀北康保县北沙城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斑岩和似斑状花岗岩,是北沙城铅锌银铜矿床的主要赋矿围岩之一。为查明北沙城岩体成因及其与北沙城矿床之间的成因关系,笔者等对北沙城岩体开展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u—Hf同位素及矿物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花岗斑岩和似斑状花岗岩分别形成于276.1±0.6Ma、274.9±0.7Ma,为早二叠世晚...
鲁西地区碳酸盐岩岩溶热储分布预测————作者:隋少强;向鹏飞;贾艳雨;朱咸涛;高飞;王茜;罗璐;杨志波;季汉成;鲍志东;
摘要:鲁西碳酸盐岩岩溶热储分布面积广,热水储量大,是山东省地热资源开发的重要目标。笔者等利用残余厚度厚法或“印模”法恢复了鲁西地区怀远期、加里东晚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五期古地貌,各期岩溶高地、岩溶缓坡、岩溶洼地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继承性及差异性。现今热储经历了6个时期同生岩溶、表生岩溶及埋藏岩溶综合影响而成,印支—燕山期构造格局决定了区内南、中、北段的岩溶热储发育演化差异性。结合各期古地貌及断裂...
苏州吴江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作者:杨露梅;武鑫;许书刚;邝荣禧;朱常坤;
摘要:水生态保护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任务,浅层地下水是水生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明晰该区域浅层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本研究综合运用统计分析、Gibbs图、Piper三线图、相关性分析以及主成分(因子)分析等多种方法,系统地分析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苏州市吴江区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处于偏碱性环境,阴离子主要以HCO3...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二叠系凝析气藏相态识别及成因分析————作者:杨海波;陈学勇;韩杨;张景坤;郭文建;乔桐;苏加佳;胡浩然;杨皩;杨小艺;刘成林;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西部陆续发现了资源量较大的凝析气藏,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周缘的多个凝析气藏也显示出深层勘探的潜力。针对沙湾凹陷凝析气藏的烃类流体特征和形成机制不清晰的科学问题,笔者等采用原油物性和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运用经验统计法来识别油气藏类型,分析油气相态特征及其来源。主要认识如下:(1)沙湾凹陷二叠系主要存在带油环凝析气藏,中佳2-H井为典型带油环凝析气藏井,研究区存在风城组为烃源—断层垂向输导—...
湖南省乌龙山天然无公害富硒土地划定、成因分析与开发利用展望————作者:肖凯琦;巩浩;戴亮亮;李毅;李凯;许青阳;葛菲;刘松杭;
摘要:笔者等以湖南省龙山县乌龙山为研究区,基于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围绕土壤富硒程度、环境质量、灌溉水质及农作物硒含量等4个方面开展综合评价,划定出天然无公害富硒土地区域,并结合该区域土壤硒成因进行分析,探究土壤硒来源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Se含量为0.19~0.84μg/g,平均值与中位值分别为0.48μg/g和0.45μg/g,是全国表层土壤的2.24倍。土壤Se含量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