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论评最新期刊目录
数字地质填图隐式三维建模方法探索——以1:2.5万抚州市山砀幅为例————作者:马粉玲;吴志春;姜叔明;李宏达;郭福生;李华亮;刘平华;李斌;金文龙;
摘要:数字地质填图三维模型是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地质图)的一种新型表达方式,与平面地质图相比较,具有更好的可读性。针对当前主流的显式建模方法存在建模效率低、人工干预度高以及模型更新困难等局限性问题,笔者等利用江西省1:2.5万山砀幅数字地质填图数据,基于Leapfrog Geo软件平台开展了数字地质填图隐式三维建模方法探索:应用快速径向基函数(FastRBF)快速构建断层面、第四系底界面、地层界面等地质界...
青藏高原东北缘乌兰地区早古生代A型片麻状花岗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来自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特征————作者:王国良;许海全;曹锦山;李善平;缑明亮;郑英;袁锦鹏;封建平;徐尚平;
摘要:宗务隆山构造带处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是衔接东昆仑造山带和南祁连造山带的重要地质构造单元。近年来,该地区开展的1∶25 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在锂铍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极大提升了基础地质研究和找矿空间。笔者等采用岩石学、矿物学、全岩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方法对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开展研究。结果显示,29颗锆石中共识别出3期不同的年龄值:①有8个测点n(...
湘中涟源南华纪天雄锰矿热水沉积成因地球化学证据————作者:谢兴友;高军波;苏特;冯开友;刘明民;彭桥梁;姚希财;沈红钱;
摘要:天雄锰矿是湘中涟源地区具代表性的“大塘坡式”锰矿之一。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该矿床菱锰矿层及其顶底板围岩详细开展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天雄锰矿矿石构造主要为条纹—条带状,矿石结构主要为碎屑状结构,主要矿石矿物为菱锰矿和钙菱锰矿;菱锰矿层MnO、CaO、MgO含量较顶底板围岩高,TiO2、SiO2、Al2 谭锡畴与山东地质调查(1915~1924)——基于地质档案的研究————作者:于海;陈少峰; 摘要:20世纪初的20年,是中国地质事业萌芽且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这20年里,中国地质科学脱胎于西方,并逐步构建起自身的理论体系。其间,中国自行培育出首批地质专业人才,他们迅速成长为国内地质调查的中坚力量,地质矿床学家谭锡畴便是典型代表之一。谭锡畴在1915~1924年期间,对山东地质展开密集考察,留下了12卷极具价值的地质档案,完成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大部分内容尚未应用于史学考据。基于这些珍贵的历史地质档... 西秦岭西和县大桥金矿成因研究——黄铁矿矿物化学和Nano-SIMS原位微区硫同位素组成新证据————作者:张琳;赵静;谢世强;梁金龙;陈友良;郭佳;王雪梅;梁颂; 摘要:大桥金矿是我国西秦岭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超大型金矿床之一,但其矿床成因类型却始终未有定论。黄铁矿是大桥金矿的主要载金矿物之一,它的矿物化学及硫同位素组成对矿床成因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次研究采用电子探针(EPMA)和纳米级二次离子质谱技术(Nano-SIMS)对载金黄铁矿开展精细矿物学分析。岩相学观察和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发现大桥金矿中黄铁矿的形态主要有草莓状、自形、半自形—他形和环带状。其中,环带黄铁... 事实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技术方法探讨——以北京市实践为例————作者:孟冬青;陈祥志;龙承涛;张海军;马海全; 摘要:事实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是一项近年新提出的调查工作,目前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技术方法体系。笔者等分析讨论了事实压覆矿产资源调查工作存在的争议问题,提出了判定事实压覆状态的技术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采用正射影像结合建设用地地类图斑确定建设用地范围,采用最高等级建筑物的围护带宽度、最大岩层移动角经验值及矿体最大埋深计算建设项目最大压覆宽度,叠加保有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以此判定事实压覆状态。通过简化有争议的复杂问题... 湘东北连云山地区上石锂辉石伟晶岩型矿床的成矿机制——来自全岩和锂辉石地球化学特征————作者:黄明;刘磊;刘恒;张云飞;文志林;黄宝亮;周炜鉴; 摘要:已发现的上石锂辉石伟晶岩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锂富集过程等成矿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锂辉石伟晶岩脉绝大多数侵入到二云母片岩地层中,锂辉石伟晶岩脉可能与邻近的白沙窝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存在成因联系。白沙窝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中SiO2、K2O、Al2O3含量较高,A/CNK值为1.20~1.32,较低的Zr/Hf值(<... 中国富油煤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前景————作者:宁树正;张莉;徐小涛;乔军伟;张建强;邹卓;黄少青; 摘要:富油煤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用途的煤炭资源,因其高焦油产率而在煤炭深加工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笔者等通过对中国富油煤资源的系统梳理,深入探讨了中国富油煤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潜力。将其划分为晋陕蒙(西)宁、冀鲁皖、新疆北、内蒙古东、甘青和滇东6个富油煤区,并详细分析了各区域的地理分布、地质特征、煤层发育情况以及焦油产率等关键信息。在富油煤的开发利用前景方面,我国富油煤资源潜力巨大,其开发利用对于缓解我... 滇东北梅树村期磷矿成矿作用研究进展————作者:熊灿娟;杨瑞东;高军波;陈吉艳;蒋元;李智;彭柔;高川黔;庞雨雨; 摘要:磷矿作为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环保等领域。滇东北地区位于扬子克拉通西南缘,是磷矿资源的集中分布区,其成矿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意义。本文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滇东北寒武纪梅树村期磷矿床在成矿地质背景、物质来源及成矿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普遍认为,滇东北磷矿床主要形成于浅海碳酸盐台地及台地凹陷盆地,但在不同矿床中,具体的沉积古地理位置和古环境特... 山东省宁津潜凸起热储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作者:王学鹏;宋伟华;李文辉;王炜龙;陈京鹏;刘欢;杨亚宾;赵季初; 摘要:山东省宁津潜凸起区地热资源丰富,且有2眼水温超过80℃的地热井,具有明显的地热异常,查明该区热源成因模式,对地热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采用气体地球化学手段,通过采集气体组分与稀有气体同位素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对区内地热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热源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地热气体类型为N2型,为深循环成因的地热资源类型,指示了本区热储地热资源在相对封闭的地质环境中循环运移,地下热... 中国磷矿资源供需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作者:姜振宁;朱越琪;张杨;郑厚义; 摘要:磷矿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农用矿产。研究磷矿资源供需形势,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对于保障磷矿资源安全乃至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磷矿资源贫矿多,富矿少,难选矿多,易选矿少。近年来中国磷矿石产量保持世界第一,也是世界第一大磷矿石消费国。2022年中国磷矿储量为3.69 Gt,排名世界第二。笔者等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磷矿资源储量特征、磷矿石产量、消费量、价格等进行了梳理总结。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 基于地热单元的多时相热红外遥感技术的地热资源探测——汤阴断陷(安阳段)为例————作者:赵婉珠;程广国;王冠华;宋冬伟;李京;刘杨; 摘要:针对利用单一时相热红外遥感技术对地热探测不稳定的问题,笔者等提出基于地热单元的多时相热红外遥感技术的地热异常探测方法。首先,基于Landsat-8遥感影像数据地温反演信息,从全局阈值和地热单元分块阈值的角度提取温度异常区;其次,通过对2017年至2021年冬季基于地热单元的地温异常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实现多时相地温异常区的探测;最后,结合断裂构造、DEM、地表覆盖等复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圈定地热异常... 皖南宣城盆地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的发现————作者:朱梦媛;茅磊;何情;李舒童;张蜀康;董旭阳;李永慧; 摘要:安徽省恐龙蛋化石主要集中发现在休宁盆地和潜山盆地,宣城盆地从未有过恐龙相关化石的分类学描述。宣城市宣州区青弋江南大道旁上白垩统宣南组新发现的恐龙蛋及蛋壳碎片是宣城盆地恐龙蛋化石的首次分类报道,对该地区K-T界线地层划分和对比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对蛋化石宏观形态进行了测量分析,观察了蛋壳显微结构特征,结果为宣城盆地蛋化石为长形(长径大于100 mm,短径70 mm);蛋壳外表面为脊状或链条状纹饰,蛋... 济阳拗陷滩海地区断裂网络体系的拓扑结构及分形特征同油气分布的关系————作者:于亚洲;王迪;刘一斌;王兴平;吴智平; 摘要:滩海地区位于济阳拗陷东部,发育复杂的断裂网络,通过分形及拓扑方法可以定量表征其复杂程度及连通性。为明确该区古近系断裂网络体系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笔者等在地震数据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对其分形特征与拓扑结构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表明,T6界面,分维值与拓扑值南高北低,高值区北西向展布;T2界面,分维值与拓扑值东高西低,高值区北北东向展布;T1界面,分维值与拓扑值东高西低,高值区北东向展布。由深至浅,分维值及...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研究进展综述————作者:侯海海;何倩;刘书君;高莲凤;王崇敬; 摘要: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The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EPME)作为全球地质历史时期最大的灭绝事件,导致了约75%的陆生物种和约81%的海生物种的灭绝,全球范围内的陆生植被、昆虫和陆地四足脊椎动物历经了快速和毁灭性的打击,显著灭绝的海洋物种包括?、三叶虫、棘皮动物和珊瑚等,大部分灭绝或者被替代的物种包括腕足类、双壳类、放射虫、有孔虫和菊石等,EPME生物灭绝具有区域性... 桂西崇左地区二叠系含铝岩系中火山灰对岩浆补给的响应————作者:周辉;周普红;张启连;张小礼;韦访;黄文芳;黄光琼;李活松; 摘要:桂西二叠系含铝岩系火山灰的研究偏重于与成矿的联系,而限定构造演化、岩浆活动的案例极少;近年来岩浆补给成为岩浆演化研究的前沿热点,崇左地区的含铝岩系火山灰极为丰富,为探讨岩浆活动提供了极佳的窗口。文章在野外调查、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基础上,尝试进一步厘清二叠系含铝岩系中火山灰性质和喷发机制。崇左二叠系含铝岩系中火山灰为岩屑、晶屑、玻屑及火山尘,岩屑主要为玄武质安山岩,次之为玄武岩,少量酸性岩,属... 羌塘盆地中部下二叠统展金组海相细粒沉积岩古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作者:李磊;王忠伟;王剑;宋春彦;占王忠;李王鹏;隋博雨;戚俊; 摘要:为明确羌塘盆地中部下二叠统展金组细粒沉积岩有机质富集的控制因素,基于40件细粒沉积岩开展薄片显微特征、有机碳、元素地球化学及矿物学研究,剖析了沉积古环境演化过程及其对有机质富集的控制作用。该细粒沉积岩基于化学成分、粒径和沉积构造可划分为块状硅质泥岩、块状硅质粉砂岩、块状硅质粉砂质泥岩、纹层状硅质泥岩和纹层状硅质粉砂岩五种岩相类型,但有机碳含量受岩相变化影响较小;地球化学指标及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变化规... 军事地球科学:历史经验与现代挑战————作者:张栋;葛良胜;吕新彪;戚冉;闫家盼;赵由之; 摘要:军事地质学以战争和和平时期军事活动实践应用为研究领域,在军事行动、作战环境、战场情报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军事需求应用推动军事地质学向军事地球科学创新发展。军事地球科学基于地球科学交叉学科,致力于研究解决军事活动涉及的多元自然物质属性、多层空间物理特征和多系统环境挑战。总结国外军事地质学应用研究历史经验,归类军事地球科学研究的地学环境影响历史战争、地球科学对军事活动影响、地缘安全利益... 声波测井地质与工程应用————作者:赖锦;党文乐;苏洋;吴永平;赵仪迪;张有鹏;信毅;白天宇;王贵文; 摘要:为了系统梳理声波测井解释评价流程并拓展其应用领域与范围,笔者等回顾了声波测井仪器采集系列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不同仪器探测的不同声波属性的差异。声波测井可用于孔隙度测井计算、渗透率评价以及油气层测井判识。通过计算动态泊松比、杨氏模量等参数,声波测井还可用于非常规油气脆性指数测井评价。根据声波时差曲线相对正常压实趋势线的异常响应,声波测井可进行异常地层压力成因判别,并定量计算地层压力大小。声波测井可与... 基于MapGIS10平台的军事地质数据集成建库研究————作者:张文华;李娜;闫加亮;许佳琪;王佳宝; 摘要:随着现代化战场模式的不断演进,军事地质要素作为战场环境的5大要素之一,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军事地质数据是要素的具体承载方式,获取手段的不断增加促使战场环境的地质数据越来越多,为解决数据多来源、多格式、多比例尺、多类型数据库集成等瓶颈问题,该文以MapGIS10为基础平台,研究了军事地质数据格式的转换、数据源的统一、数据一致性的维护、异构环境下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等问题。该研究对于军事地质... 地质论评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