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质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地震地质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JSTEICSCD

Seismology and Geology

期刊周期:双月
复合影响因子:2.089
综合影响因子:1.901
官网:https://www.dzdz.ac.cn
主编:张培震
平均出版时滞:372.2604

  地震地质最新期刊目录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序列特征及烈度比较分析————作者:吴晓菲;孟令媛;

摘要: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该地震位于申扎-定结断裂南段,是该地区近年来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地震灾害。文中结合发震构造和历史、地震序列演化特征、地震烈度图等资料开展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定日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内部的拉萨地块,震中附近历史地震活跃;此次地震余震呈SN向分布,与推测的发震断裂走向较为一致;美国地质调查局给出的模拟烈度和中国地震局发布的实测...

2025年1月7日定日地震震源特性及对申扎定结裂谷活动的启示————作者:万永革;王润妍;靳志同;兰从欣;

摘要: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发生6.8级地震。该地震发生在申扎定结裂谷带上,矩震级达7.2,在裂谷带发生如此大的地震较为罕见。为理解该地震的震源特性,文中搜集所能得到的该地震的地震矩张量解,采用将对应矩张量元素求平均值的方法得到该地震的中心地震矩张量。采用中心地震矩张量理解震源特性,不仅考虑了不同来源的地震矩张量结果,而且算法简单,优于前人的震源机制中心解算法。将中心地震矩张量分解为位错源部分和补偿...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S6.8强震发震断层三维模型与地震构造环境————作者:郭钊吾;鲁人齐;张金玉;房立华;刘冠伸;吴熙彦;孙晓;祁诗淼;

摘要: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县发生MS6.8强震,造成126人死亡,最大烈度达Ⅸ度,引起广泛关注。定日MS6.8地震的震中位于登么错断裂附近,初步推断该断裂为发震断裂。文中根据公开获取的地表地质调查结果、余震重定位和震源机制解数据,基于SKUA-GOCAD三维建模平台,构建了登么错断裂的三维几何模型,揭示了定日MS6.8强震发震断层...

2025年西藏定日MS6.8地震序列发震构造————作者:陈翰林;王勤彩;高锦瑞;李君;

摘要:文中应用方位谱快速检测法计算了2025年1月7日定日MS6.8地震的矩张量解及孕震点相对矩心距离等参数,并进一步判断了发震节面。结果显示,定日MS6.8地震孕震点沿走向、倾角相对矩心的距离分别为4.5km和0km,发震断层为W倾的正断层,对应节面的走向为188°,倾角为46°,滑动角为-90°。应用双差定位法对从主震发生时至2025年1月14日震区发生的...

西藏定日Ms6.8地震重定位及前震序列识别————作者:尹欣欣;左可桢;赵翠萍;蔡润;

摘要: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发生MS6.8地震。文中采用双差定位法对主震及其前后7 951个地震进行重定位,获得4 370个精确震源位置。重定位结果显示,主震位置为(28.501°N,87.477°E),震源深度9.3km,余震序列整体呈近SN向展布,长约70km,深度主要集中在3~15km。由于震中位于台站覆盖稀疏区域,传统台网监测难以全面捕捉地震前的小地震活动。为此,文中创...

2025年定日MS6.8地震发震断层(登么错断裂)晚第四纪垂直滑动速率————作者:高扬;吴中海;韩帅;田婷婷;

摘要:2025年1月7日定日MS6.8地震的发震断层为定结-申扎裂谷南段登么错地堑的边界正断层——登么错断裂,可靠限定其滑动速率对于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分析了登么错断裂的详细几何展布和活动特征,根据断裂的几何展布特征将其划分为北、中、南3段,且该断裂在晚第四纪期间活动性显著。结合小型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地貌面定年和垂直位错量...

2015年西昆仑山前皮山MW6.4地震的构造背景及意义————作者:杨文心;李涛;陈杰;姚远;

摘要:2015年7月3日,西昆仑山前皮山地区发生了皮山MW6.4地震,该地震是新疆近十年来造成灾害较为严重的一次地震。针对此次地震开展研究,有助于分析西昆仑山前及邻区的构造活动特征、应力状态及未来地震趋势等。在结合地质、地貌、地震剖面、震源机制解和精定位等数据开展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西昆仑山前斯力克背斜下伏盲断坡被确定为皮山地震的发震构造,此次地震沿盲断坡发生了破裂。发震断层结构由深...

西南天山喀什背斜东倾伏端的生长演化和地貌响应:基于地质地貌、地震反射剖面和磁性地层数据的综合分析————作者:何鹏宇;李涛;陈竹新;陈杰;

摘要:喀什背斜位于西南天山喀什前陆冲断带的前缘,以北与阿图什背斜相望,向W和明尧勒背斜相接。前人对该背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出露地表部分,而对隐伏于地下的倾伏端的研究较少。文中利用深度-隆升面积法对横切背斜东倾伏端的地震剖面进行了分析,获得以下几方面认识:1)背斜东倾伏端的生长受距地表约6.8km的古近系滑脱层控制。2)沿地震剖面,背斜总缩短量为(882±79)m,生长过程中有面积约3.4km2<...

1902年阿图什MS8(1/4)地震重现下的人员伤亡风险分析——以喀什市和阿图什市为例————作者:聂文钰;范熙伟;李华玥;齐远猛;刘敏;

摘要:喀什市和阿图什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缘,是中国西北地区2座重要城市。该区域地处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带的帕米尔构造结,是全球陆内俯冲作用最强烈、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历史记录显示,1902年该区域曾发生Ms8(1/4)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文中以该历史地震的烈度情景作为确定性地震情景,基于时序手机信令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提取研究区建筑物功能类型,并结...

帕米尔高原及邻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和各向异性联合成像————作者:刘嘉鑫;裴顺平;郭一村;

摘要:帕米尔高原位于印度-欧亚碰撞带西端,研究帕米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上地幔的速度和各向异性结构对于认识陆-陆碰撞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Pn波的射线路径集中在上地幔顶部,其横向速度变化能够显示上地幔构造活动差异,而其方位各向异性结构则能够显示出地幔物质的运动及形变特征。文中利用363 414个Pn波到时数据,通过对Pn波到时进行层析成像,获得了帕米尔高原及其邻近区域上地幔顶部的高分辨率...

新疆地区现今地壳变形特征与强震危险性概率预测————作者:陈长云;尹海权;

摘要:文中基于GNSS速度场结果利用球面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计算获取2024年1月23日乌什MS7.1地震前新疆地区现今的地壳变形特征。基于活动块体基本概念,结合区域地震地质数据将新疆及其邻区划分为17个活动块体,利用三维弹性块体模型计算了活动块体及其边界断裂带的滑动速率。基于块体划分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91个潜在地震危险区。将基于GNSS速度场反演得到的断层滑动速率、面应变等率大地测...

西昆仑山前固满背斜带弯矩正断层活动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作者:许建红;陈杰;李涛;张博譞;邸宁;

摘要:弯矩断层和弯滑断层是挤压构造环境下常见的2种褶皱相关断层。历史地震表明这些断层会同步活动,其地表陡坎蕴含着强震活动信息。西昆仑山前固满背斜带北部发育了众多壮观的弯矩正断层陡坎,坎高0.5~16.0m。文中以一段长约5.4km、宽约4.2km的断层陡坎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摄影测量,获取了该区域0.2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并提取了739条跨断层陡坎地形剖面,计算了陡坎的高度、坡度参数,...

西南天山柯坪冲断带断层形变特征及地震危险性————作者:朱爽;郭南男;庞亚瑾;

摘要:文中收集整理了1999—2023年柯坪冲断带及其周边地区的GNSS融合速度场结果,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进行应变场计算,结果显示柯坪冲断带位于应变高值区的边缘,冲断带两侧的运动特征有所不同,西侧的挤压应变高于东侧,西侧的面应变率平均值为-3.3×10-8/a,东侧的面应变率平均值为-1.2×10-8/a。综合InSAR形变结果与GNSS速度场结果,利用三维...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S6.8地震地表破裂解译与建筑物震害损毁统计————作者:邹俊杰;邵志刚;何宏林;高璐;许月怡;窦爱霞;梁泽毓;

摘要: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地震最高烈度达Ⅸ度。文中通过高分2号遥感数据开展震前与震后影像解译,揭示发震断裂登么错断裂的同震地表破裂在几何样式上具有南、北段分异性,北段长约3km,表现为几何结构相对简单、破裂宽度较窄的“集中型破裂”样式,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南段长约12km,表现为几何结构较为复杂、破裂宽度较宽的“弥散型破裂”样式,具有断续性和...

含层理粉砂岩微观结构方向性对其拉张变形特征的影响————作者:张茜茜;陈德平;周永胜;王涛;

摘要:为探究拉张变形特征与层理间距及加载方向的关系,通过特定方式切割得到层理间距为2d、■、d的切面以及层面。通过巴西劈裂实验测定粉砂岩的抗拉强度,利用DIC全场应变实验观察岩样不同方向的变形特征,根据晶体空间分布理论分析粉砂岩岩样的微观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1)当加载方向与层理平行时,随层理间距的减小,其抗拉强度值为29.99MPa、26.56MPa、18.92MPa;当加载方向垂直于层理时,随层理...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震构造与同震地表破裂特征————作者:石峰;梁明剑;罗全星;乔俊香;张达;王鑫;易文星;张佳伟;张迎峰;张会平;李涛;李安;

摘要: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震中位于(28.50°N, 87.45°E)。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等结果,确定此次地震为正断型地震,发震构造为申扎-定结裂谷断裂系南段的登么错断裂。登么错断裂走向近SN,倾向W,长约60km。此次地震产生的同震地表破裂主要位于登么错盆地以北的山区,产生了长约25km的不连续同震地表破裂带。地...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震源破裂机理及邻区应力变化————作者:杨建文;金明培;叶泵;黎朕灵;李庆;

摘要:2025年1月7日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发生MS6.8地震。文中基于升、降轨Sentinel-1A卫星影像数据,采用D-InSAR技术获取了此次地震的同震形变场。以升、降轨同震形变数据为约束,联合反演了该地震的震源滑动模型,并进一步计算了同震位错引起的周边地区的库仑应力变化,对定日地震的形变特征、震源破裂机理及其对邻区应力调整作用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InSAR升、降轨同震形变...

基于构造应力场研究2025年西藏定日6.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作者:盛书中;王倩茹;李振月;李红星;张小娟;葛坤朋;宫猛;

摘要:双力偶模型给出的震源机制解的2个节面具有等效性,需要借助于其他资料或方法识别其中的发震断层面,基于应力场识别震源机制解2个节面中的发震断层面即为方法之一。基于GCMT的震源机制解,文中将上述方法应用于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震构造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1)震源区最大主压应力轴近直立,最大主张应力轴近水平且方向近EW,为正断层型应力场;2)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的发震...

基于现场调查的2025西藏定日MS6.8地震房屋震害与人员伤亡分析————作者:魏本勇;张钰曼;石峰;乔俊香;王鑫;张达;

摘要: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南部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此次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难,188人受伤,大量房屋倒塌。根据现场调查,土木结构房屋是此次地震中受影响最大,破坏最严重的房屋类型。地震遇难者集中分布于震中附近的定日县长所乡、措果乡和曲洛乡,其中长所乡受灾最为严重,遇难人数占总遇难人数的74.60%。地震破坏力强、村落临近发震断层、房屋建筑抗震性能低、高人员在室率及低温缺氧等是造成此...

2025年西藏定日6.8级地震登么错段地表变形特征及其成因————作者:梁明剑;董芸希;左洪;代友林;肖本夫;廖程;谭凌;王余伟;李响;汤才成;张威;张会平;孟令媛;苏金蓉;吴微微;李传友;严媚;

摘要:2025年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生在申扎-定结裂谷系南段,其发震断裂为登么错断裂,并形成长约26k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和形变带。其中,北段的破裂带主要呈正断性质,垂直同震位错量达2~3m;南段(登么错段)的地表变形带主要分布于登么错湖东侧,宽达上百米,且变形性质复杂,既有拉张变形,又有挤压变形。在南段的拉张变形带中,与NNE向断层陡坎展布一致的变形带,可能是具有构造意义的地震地表破裂带。而挤压变形带...

  地震地质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Yangming_ak

    地震之后投的地震专刊,审稿速度很快,从投稿到录用2个多月的时间。审稿专家意见很客观,提出的修改意见也很中肯,能够很好地提高论文质量。编辑老师人也很好,沟通顺畅,建议多投稿

    2023-08-16 08:39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地震地质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