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进展最新期刊目录
天然草地橐吾属有毒植物的危害及综合防控与利用————作者:郭亚洲;赵世姣;张瑜;袁洋;赵宝玉;
摘要:橐吾属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天然草地广泛分布。因气候干旱、过度放牧等因素,其在草地蔓延,通过化感等作用抑制优良牧草生长,且家畜误食会中毒,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然而,橐吾属有毒植物在传统医学和资源利用方面有独特价值。论文就天然草地橐吾属有毒植物的常见种类和地理分布、危害、防控技术和开发利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充分研究和开发利用橐吾属有毒植物提供参考
携带blaSPM基因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作者:马玲;杨清;韦珊珊;覃绍敏;许力士;韦珏;陈凤莲;林俊;
摘要:旨在开展环境样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耐药性、耐药基因携带、致病性及生物膜形成的研究。通过分离纯化、形态特征、生化鉴定和16S rRNA鉴定菌种,随后进行药敏试验、部分药物MIC测定、耐药基因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测定、毒力因子检测及细菌和胞外产物致病性试验。结果分离到1株铜绿假单胞菌,命名为PA/GX912;该菌对头孢噻呋钠和亚胺培南敏感,对美罗培南中介,对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脂肽类、单环内酯类...
绵羊肺腺瘤病的中西兽医结合诊疗研究进展————作者:肖开颜;朱永丽;仇正英;何晓蓓;王贵波;
摘要:绵羊肺腺瘤病(OPA)是一种由绵羊肺腺瘤病毒(OPAV)引起的接触性、致瘤性绵羊肺癌。因受感染的羊被驱逐后突然停下来会出现咳喘,因此被称为“驱赶病”。该病主要发生于成年绵羊,能够引起绵羊进行性消瘦、咳嗽和呼吸困难,并且着伴随大量鼻涕流出,最终转归为死亡。统计表明该病的发病率为2%~5%,但在兽医临床中,有些养殖场的发病率却高达88%。由于感染后的死亡率非常高,加之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和预防用的疫苗...
鹅4种常见病毒混合感染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作者:陈玫婷;李林林;向勇;董嘉文;张俊勤;黄允真;翟颀;覃丽梅;孙敏华;
摘要:为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检测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 GAstV)、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al duck reovirus, NDRV)、鹅圆环病毒(Goose circovirus, GCiV)和鹅杯状病毒(Goose calicivirus, GCaV)4种鹅常见混合感染病毒的多重PCR方法,分别设计检测GAstV、NDRV、GCiV和GCaV的特异性引物,构建相应的重组质粒...
鸡星状病毒实时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核酸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作者:赵俊柯;余丹;喻华英;尹文巧;张艳芳;谢志勤;谢芝勋;
摘要:为建立针对鸡星状病毒(CAstV)的实时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核酸等温扩增(RT-RAA)检测方法,基于CAstV的ORF1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试验筛选,确定最优的引物和探针组合,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好的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测试。针对从广西南宁不同地区采集的20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与RT-PCR和RT-qPCR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建立的实时荧光RT-RAA...
宁夏地区致犊牛腹泻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作者:丁栋昭;邵倩;张雯;李鑫;王复江;朱磊鑫;卿素珠;杨奇;张为民;
摘要:为调查宁夏地区引起犊牛腹泻的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流行特征,采集了宁夏地区4个市的100份犊牛腹泻的粪便样本进行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检测。用PCR、动物试验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分离菌株的毒力基因携带情况、致病性和耐药性。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到97株大肠埃希氏菌和20株沙门氏菌,其中大肠埃希氏菌毒力基因F41、eaeA检出率较...
陕西源山羊星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作者:于皓同;马勇杰;王凯茸;张琪;张淑霞;许信刚;
摘要:为了解陕西源山羊星状病毒(Caprine astrovirus)遗传变异情况和重组现象,该研究利用RT-PCR技术对山羊腹泻粪便样品进行检测,设计8对特异性引物,对检测阳性的山羊星状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并使用DNAStar软件、MEGA11.0软件、RDP4软件和Simplot软件对扩增到的山羊星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成功扩增到山羊星状病毒(命名为SX-1/2023)全基因组序列...
大豆苷元对肥胖小鼠脂质代谢和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研究————作者:孙艳玲;刘荣欣;王建鑫;何欣;
摘要:为阐明大豆苷元(daidzein, DAI)对肥胖小鼠脂质代谢和肠道菌的调节作用,将18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为模型组(DIO)、DAI组(DAI)和空白对照组(CON)。建立小鼠肥胖模型,其中DAI组灌胃给予DAI,剂量为100 mg/kg, DIO和CON组给予等体积的0.5%CMC-Na溶液。试验期间每周记录小鼠空腹体重和累积采食量,试验结束后,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
转录激活因子3对小鼠精母细胞炎性因子和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作者:贺海洋;王晓梅;徐书建;彭莎;
摘要:旨在探究转录激活因子3(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3,ATF3)表达变化是否与小鼠精母细胞(GC-2spd, GC2)炎性反应相关联,为雄性生殖损伤类疾病发生机制提供见解。将ATF3干扰载体及过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入GC2,用CCK-8试剂盒检测GC2活力,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GC2的ATF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
微小隐孢子虫cgd8-2500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黏附特性探究————作者:于志海;于枫;张兴国;孙秋艳;何孟莲;王加才;刘雪芹;
摘要:为初步探讨微小隐孢子虫基因注释功能未知的Ⅰ型跨膜蛋白质的功能,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方式,分析、表达和纯化了cgd8-2500蛋白。通过Western blot验证重组蛋白特异性,利用细胞ELISA与流式细胞术对该重组蛋白与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宿主细胞HCT-8细胞的黏附特性进行探究分析。结果表明,成功扩增cgd8-2500基因片段;成功构建cgd8-2500基因的GST标签重组质粒;摸索得到了c...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姜黄素缓解砷暴露对睾酮合成的影响————作者:徐加加;崔金忠;胡晨松;廖翔;王振浩;谭高乐;李雪华;
摘要:探究姜黄素缓解砷影响睾酮合成的关键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通过PharmMapper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姜黄素的作用靶点,应用GeneCards、DisGenet、OMIM数据库获取砷以及睾酮合成相关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筛选PPI网络选取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Autodock Vina...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研究进展————作者:吴淑玉;任庆玲;任书麟;石梦圆;王嘉;赵潇楠;翁鸿宇;唐志鹏;胡小然;郭龙宗;郭艳;王一新;
摘要: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ticuloendotheliosis, RE)是由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 REV)引起的肿瘤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REV在我国不同种类的鸡群中感染率逐年升高,导致疫苗免疫失败并继发其他病原感染,给我国家禽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目前尚未有针对REV的商品化疫苗和特异性治疗药物,主要依靠日常监测...
不同来源抗菌肽对沙门氏菌的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作者:陈越;白明鹭;黄晓琦;尹盈喜;于蕾;曹中赞;栾新红;
摘要:抗菌肽是近年来在寻求安全、高效的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关注领域,其独特的抗菌特性也是众多学者开展研究并深入探究的重点。沙门氏菌是常见的人兽共患的肠道致病菌之一,其耐药性问题极为普遍,寻求解决沙门氏菌耐药性问题的方法是当务之急。因此,论文综述了不同来源抗菌肽在对抗沙门氏菌时的作用效果及机制,以及抗菌肽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并对抗菌肽未来的开发潜力与开发价值进行展望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基因组及其功能研究进展————作者:潘玉平;邓瑞雪;胡小慧;贾怀杰;安芳兰;刘学荣;
摘要: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 LSD)是一种牛的传染病,该病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 LSDV)引起的牛全身性皮肤结节病变,给全世界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疫苗是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手段,减毒活疫苗使用最为广泛,然而该疫苗会造成疫苗重组株流行。为开发安全有效的诊断试剂和疫苗,理解病毒致病机制,深入了解其分子结构和功能非常...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研究现状————作者:李子杨;相亦飞;钟雅文;陈佳琪;刘牛;何睿妮;何家康;
摘要:中药是传统的天然药物资源,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不同成分能够有效治疗和缓解多种疾病与症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不同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存在差异,选用适宜的方式手段对所需成分进行提取,才能更好地利用中草药资源。论文通过对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研究,对目前常用的现代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和分离纯化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声波提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半仿...
吉林省延边地区犬和猫皮肤病发病情况调查————作者:徐颖;梁喜植;王金琦;刘喆;殷国璐;韩天龙;薛书江;宋建臣;
摘要:为了解吉林省延边地区犬和猫皮肤病的发病特征及变化规律,通过收集和跟踪调查吉林省延边地区4家动物医院接诊的822例皮肤病病例,对其品种、性别、年龄、发病月份、皮肤病类型等进行分类统计,以期为防治犬和猫皮肤病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小型贵宾犬、比熊犬的发病率较高,美国短毛猫、田园猫的病例数较多,0~1岁的幼龄动物及雄性动物的发病率较高,6、7、8月份的发病率较高,真菌性皮肤病的病例占总病例的39.17...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犬慢性肾衰竭————作者:高利华;凌子淅;李巴仑;华进联;
摘要:治疗某宠物医院1例具有输尿管结石及慢性膀胱炎病史,单肾缺失、精神萎靡的中华田园犬。首先通过临床一般检查及生化检测的方法,并结合既往病史资料,诊断该犬患有慢性肾衰竭。采用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长时间拒食、体况较差,且长期常规治疗未见好转的患犬进行间断性治疗,同时结合输液疗法纠正患犬血液酸碱平衡。研究结果显示,该犬逐渐恢复食欲,肾功能指标如血清肌酐水平从1 202 mmol/L恢复至368 mmol...
《动物医学进展》投稿须知
摘要:<正>《动物医学进展》原名《国外兽医学—畜禽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1980年创刊,主要刊载动物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科技成果以及新技术和新方法,基础与临床兼顾。为月刊,A4开本,144页,每月20日出版,公开发行。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科技兴国,科教兴农”、“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面向全国,服务于科研、教学和生产...
鸭瘟-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效果分析————作者:吴鹏;袁阳;冯轶;杨芸芸;王艳;杨颖;温贵兰;文明;
摘要:通过制备免疫效果优良的鸭瘟-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为水禽养殖中鸭瘟与巴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将多杀性巴氏杆菌(Pm)与鸭瘟病毒(DPV)根据筛选出的灭活条件灭活,添加弗氏佐剂乳化后制备为二联灭活疫苗,通过无菌试验和安全试验检验其安全性,并以0.25 mL/只的剂量在0 d和14 d给小鼠分别接种二联灭活疫苗、市售鸭瘟疫苗、市售禽霍乱疫苗和生理盐水,于免疫后0、7、14、21、28 d采血,...
桑叶黄酮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作者:熊承轩;董峰;
摘要: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和抑菌圈试验等方法,评价桑叶黄酮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用扫描电镜观察、黏附试验和RT-qPCR测定T3SS毒力基因表达水平等方法,探讨桑叶黄酮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体外抑制效果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桑叶黄酮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均为25 mg/mL;扫描电镜可见高浓度桑叶黄酮处理后的鸡白痢沙门氏菌菌体多裂解,孔洞明显增多。黏附试验显示,较高浓...
动物医学进展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