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与精饰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电镀与精饰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CAWJCI

Plating and Finishing

期刊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0.977
综合影响因子:0.776
官网:http://www.pfoc.org.cn/
主编:李明
平均出版时滞:353.8292

  电镀与精饰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电化学工作站的电镀镍综合实验设计与教学模式探索————作者:卜路霞;金会义;王俊斌;支华明;金欣蕾;

摘要:基于新工科、新农科对应用型与创新型复合人才的迫切需求,以电化学工作站为基础,设计电镀镍综合实验,并构建“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验内容包括基材处理、溶液配制、三电极体系搭建、电化学测试及性能表征等多个模块。同时,整合项目式学习与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着力提升学生的电化学测试技能、数据分析能力以及科研思维素养。通过该实验设计,团队小组的合作意识得以有效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显著提升...

热镀锌S350GD大锌花表面亮点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作者:李黎;郭远;郭志飞;刘鸣凤;李进存;

摘要:针对热镀锌S350GD大锌花表面亮点缺陷,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分别对亮点缺陷微观形貌、微观成分及去除亮点镀层后的基板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炉辊结瘤微颗粒在带钢表面形成凹坑,凹坑内部锌液在气刀吹扫作用下,从涡脱落区喷出,导致镀层厚度减薄,从而使得缺陷形貌为凹坑状;凹坑内镀层表面未被光整到,镀层表面粗糙度更小,容易反射光线,肉眼看起来更为明亮而形成亮点缺陷;凹坑破坏了带钢表面形成的Fe与Fe...

基于改进PSO-BP神经网络的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方法————作者:李学威;王兆浩;

摘要:在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受到参数非线性波动以及多参数间复杂作用关系的影响,其镀层制备效果不佳。为达到理想的镀层效果,本次借助脉冲负荷电沉积法制备Ni-TiC复合镀层环境,开展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ckpropagation,PSO-BP)神经网络的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研究。先对Ni-TiC复合镀层工...

硫酸阳极氧化生产线的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作者:董源;李思振;张家强;程德;赵潋景;覃业深;吕振兴;金玉伟;

摘要:介绍了一种硫酸阳极氧化生产线的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方法。该方法先对硫酸阳极氧化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采集和管理,再对获得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融合分析,最后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质量问题分析与决策。实践结果表明,该应方法可用于指导硫酸阳极氧化生产线的智能制造技术改造,改造后的智能生产线可显著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镀锡板钝化工艺对漆膜附着力的影响————作者:万一群;齐韦;刘兵;李文婷;宿振鹏;潘红良;

摘要:漆膜附着力是镀锡板制罐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指标,本文采用拉拔法测试了300钝化、311钝化与71钝化所得镀锡板表面漆膜的附着力,分析了拉拔断裂层的位置,研究了不同钝化工艺对镀锡板表面漆膜附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附着力不良与氧化膜、钝化膜的结构有直接的关系,降低氧化亚锡的量、提高钝化膜中单质铬的量和氢氧化铬的量,有利于提高镀锡板表面漆膜的附着力

冷变形对GH2132板材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影响————作者:孙晓军;殷小健;李旭健;柯书忠;高达;马叙;王洪健;

摘要:本文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探究了通过拉伸试验得到不同预变形的GH2132板材试件的板材的形貌、结构,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在3.5%的NaCl溶液中测试了试件的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图,分析了其电化学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预变形程度的增大,晶粒形态逐渐呈现出拉长、变窄趋势,GH2132板材自腐蚀电位从0.969 0 V降低到-0.480 5 V,自腐蚀电流密度从2.72μA·cm-...

热镀锌钢丝生产过程中锌渣的形成原因及其控制措施浅析————作者:王钺涵;于喜彬;王占学;王宝贵;孟庆申;童忠良;童贞祥;

摘要:钢丝防腐蚀的方法中,热浸镀锌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方式之一,而热镀锌中锌渣的产生造成了大量的成本增加及经济损失,本文基于热镀锌反应过程中锌渣形成机理进行分析,讲述了锌渣的形成原因,探究了锌渣中铁的来源,阐述了钢丝化学成分、热镀锌装备、压轴材质及钢丝镀锌前处理几个方面对锌渣产生量的影响,并介绍了降低锌渣的有效途径及常用工艺参数

某装备零件化学镀镍首件鉴定应用与研究————作者:江琛;王正波;吴晟;吴嘉栋;吕洪超;史春波;

摘要:首件鉴定在装备质量控制中应用广泛。在生产条件变化情况下,通过对首件(批)产品进行鉴定,以确定生产条件能够保证产品满足设计要求,防止产品出现批次性问题。本文通过对某装备涉及化学镀镍的零件开展首件鉴定,对马氏体不锈钢的化学镀镍生产过程控制进行了分析;对首件鉴定的有效性与充分性进行了研究,对首件鉴定工作中检查不充分等常见问题提出了对策思路,为装备质量稳定提供了建议与参考

成品质量约束下的电镀泡沫镍电流密度定量控制方法————作者:王红艳;王龙葛;

摘要:在电镀泡沫镍的过程中,较小的电流密度会导致金属离子在电极表面的沉积速率下降,使得到的电镀层过薄,电极上的活性物质负载量减少,影响电镀泡沫镍的制备效果和性能。因此,提出成品质量约束下的电镀泡沫镍电流密度定量控制方法。选择泡沫海绵镍作为原材料,利用磁控真空溅射镀膜机来制备电镀泡沫镍。在制备过程中,制备对照试件C1;并使用相同的原材料和制备设备,基于赫尔槽试验确定的电流密度上限,在满足成品质量约束的前提...

基体偏压对AlTiN涂层刀具铣削304不锈钢性能的影响————作者:李应新;袁亮;周嘉琳;李畅;罗子相;李慧中;

摘要:为了研究基体偏压对AlTiN涂层刀具铣削加工304不锈钢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硬质合金铣刀片上制备了4种不同基体偏压的AlTiN涂层。研究了基体偏压对AlTiN涂层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其铣削加工304不锈钢的性能表现,并分析其刀头磨损失效机制。结果表明:涂层的择优取向为(200),随着基体偏压增加,衍射峰往大角度偏移。涂层与基体的结合程度较好,未出现明显裂纹与空隙。在基体偏...

不同振幅超声能场对激光熔覆铁基粉末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作者:刘晓丽;葛卫京;左圆圆;

摘要:通过在304不锈钢上熔覆Fe-Cr-V铁基粉末,研究了不同振幅的超声能场对激光熔覆高钒铁基涂层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超声的空化效应,能够有效细化晶粒同时促进界面处的CET转变,改善了微观组织不均匀性。在未施加超声、施加超声(振幅为35和50μm)的条件下,柱状晶长度分别为42.2、32.7和8.1μm,大大降低了柱状晶区域宽度,促进了碳化钒(VC)的析出。未施加超声条件下显微硬度梯...

钢质零件三价铬与传统六价铬电镀对比研究————作者:汪祥;靳磊;吴琼;刘健;镇咸生;华磊;韦国科;

摘要:航空发动机的钢质零部件使用非常多的电镀铬工艺,但工厂产品中依然以传统的六价铬电镀技术为主,目前三价铬电镀技术前景好、低毒环保、性能甚至还不衰减,因此有诸多单位开展了三价铬电镀技术的应用研究。本论文基于三价铬电镀配方开展探索,设计了两种镀液配方并将其与传统的六价铬镀液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三价铬(工艺-B)制备的Cr镀层摩擦系数约为0.21,中性盐雾试验96 h后有红锈出现,传统Cr镀层(工艺-A)...

镀锌钢复合表面处理及耐腐蚀与延迟结冰性能研究————作者:狄娜;张清芬;

摘要:通过磷化与封闭处理并结合表面修饰,在镀锌钢表面制备出具有微纳米粗糙结构并且以Zn、Ca、P、O、Ce和C元素为主要成分的超疏水涂层,其腐蚀电流密度仅为9.04×10-7 A/cm2,能较长时间耐受中性溶液和酸碱性溶液腐蚀,相比于镀锌钢表现出更好的耐腐蚀性能。该涂层还能实现延迟结冰效果,具有良好的延迟结冰性能。通过复合表面处理可在镀锌钢表面形成具有微纳米粗...

锂电铜箔制备技术与力学性能研究————作者:阮英;赵昭;包能远;孙莉;么玥;

摘要:在电解铜箔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及添加剂浓度对于铜箔晶核的形成及性能影响较大。本文结合实际生产,采用金相显微镜、万能拉力试验机、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研究了溶铜罐中鼓风量、补铜泵流量、温度对溶铜效率的影响及溶液成分、添加剂对铜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箔析出铜量恒定的条件下,当鼓风量为600N·m3·h-1,溶铜温度控制在(80±1)℃,补铜泵流量为8 m...

氢氧化铬废渣烧结过程中六价铬的消除研究————作者:蔡元兴;戴雅璇;刘畅;

摘要:针对氢氧化铬粉末在烧结过程中会产生六价铬,直接填埋处理会对环境产生潜在的危害。采用在烧结过程中加入还原剂,以降低Cr2O3废渣中六价铬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一次烧结前加入还原剂的处理方法,不能使烧结产品中的六价铬含量降到理想水平。在一次烧结后,再加入还原剂进行二次烧结的处理方法,可将六价铬含量降到较低的水平,对氢氧化铬烧结的环保处理过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作者:邹豪君;韩兴威;顾广年;陆冲;高雪;王斯佳;

摘要:为了解决电镀废液中广泛存在的金属镍离子(Ni2+)污染大、回收难的问题,采用共混法设计合成了壳聚糖/氧化石墨烯(CS/GO)复合材料,再通过离子印迹技术制得CS/GO Ni2+印迹复合材料。研究了振荡时间、初始浓度、pH值和共存离子等因素对CS/GO吸附Ni2+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S/GO复合材料在溶液pH为6,振荡时间为10...

磁控溅射铝薄膜的组织与性能研究————作者:李明旭;李欣;郭巧琴;齐源昊;雷雨;

摘要:核辐射探测器窗口所用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厚度仅2μm,材料质软、熔点低且表面张力较大,在其表面采用磁控溅射技术沉积纳米铝膜极其困难,目前该产品主要依赖进口。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在PET表面制备铝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和分析了铝薄膜的微观形貌及物相组成,采用划格法定性检测了铝薄膜与PET基体之间的结合力,并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

低氢脆高耐蚀Zn-Ni-SiO2复合电沉积技术————作者:高荣龙;向可友;蓝玉良;罗泽庭;刘慧丛;朱立群;

摘要:钢铁零件需要电沉积Zn-Ni合金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为解决电沉积过程中析氢副反应所带来的氢脆问题,本文对酸性氯化物Zn-Ni合金镀液中不同电流密度下获得的Zn-Ni-SiO2复合镀层的组成及镀层性能开展了研究,采用中性盐雾、扫描电镜、能谱仪等技术对镀层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表面SiO2复合沉积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不同阴极电流密度下,在Zn-Ni镀液中加入...

酸性镀铜层晶体生长机理研究————作者:张鹏华;黄元盛;温立哲;

摘要:为了研究电镀铜层晶体生长机制和工艺参数对晶粒形态的影响,配制了由硫酸铜、硫酸组成的电镀液,在赫尔槽中进行了镀层的制备,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超景深显微镜对镀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镀层晶粒生长是通过晶面台阶生长机制和晶界形成的二次晶核再生长机制进行,新台阶自八面体晶粒向上凸出的顶角位置形成,并以此为中心沿着向下倾斜的(111)晶面生长;新台阶开始形成时的生长速度最大,向下生长速度逐渐变慢,在下...

碳包覆改性铌钛氧化物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作者:贺心一;宁凡雨;赵彪;王杰蕾;于智航;刘兴江;

摘要:以盐酸多巴胺为碳源,通过溶剂热法和高温煅烧处理,制备了碳包覆改性的铌钛氧化物材料(TiNb2O7/C),并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利用SEM、TEM、XR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TiNb2O7/C负极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结构。TiNb2O7/C负极材料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

  电镀与精饰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电镀与精饰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