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压技术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锻压技术

锻压技术

北大核心CAJSTCSCD扩展版

Forging & Stamping Technology

期刊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1.485
综合影响因子:1.209
官网:http://www.fstjournal.net/
主编:陆辛
平均出版时滞:352.1863

  锻压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挤压态Mg-7Y-1Nd-0.5Zr镁合金本构行为和热变形特性————作者:张亚莲;常玉玲;韦开湘;温涛;杜玥;郑壮壮;李启军;涂罡;朱兆旭;

摘要:以挤压态Mg-7Y-1Nd-0.5Zr镁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系统研究了其在变形温度为673~748 K、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和组织演变规律,基于流变应力-应变曲线构建了Arrhenius本构方程,并通过动态材料模型(DMM)绘制了不同真应变条件下的热加工图。结果表明:热力参数与挤压态Mg-7Y-1N...

AQUA-260淬火液浓度对7050铝合金航空模锻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作者:高蕾;赵胡佑;夏玉峰;滕海灏;龚彬;崔明亮;

摘要:配置不同浓度的新一代PAG淬火液——AQUA-260淬火液,对7050铝合金航空模锻件试样进行淬火及时效处理,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结合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探究了不同浓度的AQUA-260淬火液对7050铝合金航空模锻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及背后机理。结果表明:随着AQUA-260淬火液浓度的增加,淬火冷却速度降低,进而导致7050铝合金淬火后电导...

伺服直驱电动螺旋压力机锻造过程机身应变场数字重构研究————作者:许显睿;余俊;朱铭;邓磊;唐学峰;冯仪;王新云;

摘要:基于机器学习建立了一种伺服直驱电动螺旋压力机锻造过程机身应变场的重构方法。通过大量应变场有限元仿真获取了不同工况下的应变分布数据,以虚拟检测点的应变作为模型输入,构建了线性回归模型(LR)、支持向量回归模型(SVR)和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NN),实现了以部分位置的应变数据对压力机机身应变场的重构。分别对不同检测点数量、 DNN结构与重构模型的重构效果进行了探讨,得到了最佳的应变重构模型,并通过对比...

GH536高温合金外导流罩拉深成形工艺————作者:王鹏飞;王富明;曹满;余超;张翔;张东升;刘逸馨;

摘要:针对GH536高温合金航空发动机外导流罩结构复杂和成形工艺难的问题,研究了GH536高温合金室温成形性能和零件加工工艺。利用室温拉伸实验获得的拉伸曲线,绘制成形极限图,应用有限元仿真研究了毛坯形状与成形方案对GH536高温合金外导流罩拉深成形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毛坯形状与成形方案对外导流罩拉深成形结果有巨大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压边力为2MPa、拉深速度为2000mm·s-1

基于落锤压溃试验的帽型截面梁轻量化设计分析————作者:杜贵涛;许洋洋;

摘要:根据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征,对塑性硬化段进行拟合,并考虑材料变形的应变能密度,获取了整个过程的形变势能,保证轻量化后形变势能不变,对经典等强度减薄公式进行修正。然后,依据修正公式将帽型截面梁用材由HC420LAD+Z钢升级为HC420/780DPD+Z钢,获取了优化后的材料厚度,并对两种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优化设计后零件的成形性。最后,采用静态加载和动态落锤压溃试验,对优化前后帽型截面梁的承载和吸...

弧线型四辊滚弯加工工艺研究与改进————作者:李想;马晨波;韩权;张子恒;

摘要:侧辊位移轨迹为弧线的四辊滚弯加工是板材弯曲成形的新型工艺手段。为指导其工艺参数的选择以提高成形质量,首先,针对弧线型四辊滚弯工艺构建了不同目标加工半径下成形端侧辊的工艺位置以及位移量的理论计算模型;其次,通过对滚弯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并指出了模型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有限元仿真结果,结合支持向量机回归机器学习方法和杜鹃鸟优化算法,改进了侧辊工艺位置及位移量的理论计算模型。结果表...

径向锻造工艺参数对铜铝复合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李晓艳;宗维亚;师晓宁;程敏;

摘要:研究了径向锻造工艺参数对铜铝复合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变形程度和变形后退火处理对材料组织演变及其力学性能的调控机制。通过径向锻造工艺将初始直径为Φ20 mm的双金属坯料逐步缩减至直径为Φ2.4 mm,研究发现,在铝合金壳中形成了复合的细晶和纳米晶取向结构,且晶粒尺寸显著减小,表明径向锻造对组织细化具有显著作用。同时,铜芯中晶体缺陷密度增加,显示出更高的硬化效果。进一步的径向锻造和中...

高精度等壁厚球冠形环件热成形数值模拟优化————作者:蔡克乾;吉日格勒;马志超;孙福臻;王应超;

摘要:针对超高强钢等壁厚球冠形环件难成形、壁厚均匀性差等问题,提出高精度等壁厚球冠形环件热成形方法。基于Autoform模拟仿真,对板料初始加热温度、冲压速度、压边圈间隙和模具初始温度等关键工艺参数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零件的壁厚均匀性影响规律,优化热成形工艺。开展实验研究,采用优化后的热成形工艺参数进行零件试制。结果表明:通过精密热冲压成形超高强钢等壁厚球冠形环件工艺可行;采用优化参数,即板...

基于数值模拟的截齿齿套闭式锻造工艺优化————作者:郝致远;刘荣升;

摘要:以截齿齿套为研究对象,为解决闭式锻造生产中遇到的载荷大、磨损严重引起的模具寿命低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研究。基于实际锻造条件构建了截齿齿套闭式锻造所需的各类模型,完成了当下工艺条件下的成形试验,对比了实际数据与预测数据,对各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证明;以保证齿套的成形质量为前提,以降低各模具载荷及磨损为目标,基于模拟试验对上、下冲头的挤压方式进行了改进,同时研究了冲头挤压速度、坯料加热温度以及...

轧制变形对5083-H116铝合金组织及腐蚀性能的影响————作者:黄同瑊;于继海;刘晓明;孙博玮;赵俊才;王经涛;

摘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和剥落腐蚀、晶间腐蚀等检测方法对全宽度5083-H116铝合金板材不同宽度位置组织及腐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轧制变形对板材宽度方向的影响有所差异,合金板材在宽度方向存在一定的组织不均匀性,在宽度方向距边部1/5位置(200 mm)处存在成分偏析,且该宽度距离范围内第二相析出含量较高,边部位置多为小于5μm的细小第二相,占比可达72...

新型Fe-6.5Si-2Cr-12Ni高硅钢轧制边裂损伤数值模拟————作者:郑晓华;薛天祥;张艳秋;江树勇;

摘要:针对新型Fe-6.5Si-2Cr-12Ni高硅钢,基于Arrhenius高温本构模型,采用刚粘塑性有限元法对其轧制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了轧制温度、压下量和轧制速度对新型Fe-6.5Si-2Cr-12Ni高硅钢轧制成形过程中边部区域温度变化情况、损伤分布和轧制力的影响。同时基于正交实验分析获得了一组新型Fe-6.5Si-2Cr-12Ni高硅钢的最佳轧制工艺参数:坯料加热温度为85...

基于AMGA的仪表板管梁内高压成形加载路径优化————作者:郑再象;姚梓豪;潘正健;徐晶;谭慧;王峰;

摘要:加载路径(内压加载曲线与轴向进给曲线)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仪表板管梁内高压成形过程的成败,但因解析法、试验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内在的局限性,在加载路径匹配设计中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基于此,给出了一种新的加载路径匹配优化方法,即将基于存档的微遗传算法(AMGA)与基于动态显式算法的有限元软件集成,通过修改内压加载曲线和轴向进给曲线上所设置的关键控制点的数值来匹配设计加载路径,在更大的解空间内实现对加载路径...

微合金化齿轮钢18CrNiMo7-6热变形过程中组织演变及热加工图————作者:郑慧玲;贺启亮;杨少朋;

摘要:通过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微合金化齿轮钢18CrNiMo7-6的热变形行为,分析流变应力在900~1000℃温度下和0.01~10s-1应变速率下的变化规律,建立微合金化18CrNiMo7-6钢的功率耗散图、失稳图和热加工图,分析失稳条件和组织演变,得到最佳的热变形参数。结果表明:当变形速率相同时,变形温度越低,流变应力越大;当变形温度相同时,变形速率越高,流变应力越大;当动态再...

空调室外机中隔板冲压工艺分析及级进模结构设计————作者:赖高清;曹昌仁;陈勇;

摘要:对空调室外机中隔板的结构及其冲压工艺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套多工位的级进模具。使用撕裂工序模将相邻工序件之间的料带分开,使压边圈的尺寸最大化;将料带两侧折弯,加强料带的强度;在成形工序模的上、下模设置氮气弹簧,加强成形模的压边力;将连接工序件与两侧料带的材料冲压为曲折的形状,以延长其长度,减少对导正孔的影响。斜面上的翻边孔,采用滑块结构进行冲压,并将冲针设计为台阶状,在一个冲压循环中完成冲压底孔与翻...

匹配转速与低频振动的摆辗成形材料流动研究————作者:朱宁远;娄佳乐;赖文坤;李志琪;左寿彬;

摘要:为发掘振动摆辗工艺的特点与优势,以TC11钛合金圆柱件为研究对象,进行上模转动周期与下模振动周期的匹配分析,并通过仿真实验探究匹配关系对摆辗成形材料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转动周期为振动周期的整数倍m时,振动摆辗轨迹在水平投影上的每个点的每转进给量相同,坯料在摆辗初期上端面形成正弦曲线的周期性起伏形状,并保持该上端面形貌持续成形;自由摆辗工件的任意高度水平截面呈均匀的m瓣花瓣形,花瓣形效果在工件轴...

新型高强韧7A99铝合金反挤压工艺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作者:刘惠;唐建伟;曹金华;王德宏;付祎磊;王少华;陈良;

摘要: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7A99铝合金的反挤压工艺,成功制备出具有优异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大尺寸筒形件。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筒形件的应变、应变速率、温度以及挤压载荷存在显著影响。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棒料温度为420℃、挤压速度为4mm·s-1、模具预热温度为400℃、初始棒料直径为Φ385mm。此外,筒形件的微观组织沿挤压方向呈现显著差异性,具...

高温合金梯度变形过程的组织演变及数值模拟————作者:张如;唐贤芳;喻吉良;

摘要:高温合金因其优异的高温性能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为了制备理想的微观组织,进而获取优异的综合性能,深入探究了高温合金变形行为与组织演变机制。选取FGH4096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结合Avrami模型和元胞自动机(CA)模型,开展了FGH4096高温合金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在FGH4096高温合金梯度变形过程中,变形温度升高...

中空环类构件解构展扩成形工艺————作者:周鹏;辛吉;柴尚森;刘奇;刘昊天;梁金柱;周蕾蕾;张春来;

摘要:针对中空环类端框构件传统加工过程中因易产生折叠、流线紊乱等缺陷而导致的材料利用率低、加工成本高等问题,提出金属解构展扩成形技术。通过结构解构设计预制坯料,结合ABAQUS仿真与正交试验,分析了5A06铝合金和TA15钛合金两种材料的成形极限,探究了坯料尺寸参数的影响规律,设计了相关模具进行成形全流程仿真模拟,并开展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单侧坯料宽度小、两端宽度及开槽尺寸大时,成形极限更高;仿真与试...

铸态42CrMo钢环件热辗扩工艺损伤断裂行为数值模拟分析————作者:张在阳;陈园园;张晋辉;

摘要:基于DEFORM-3D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铸态42CrMo钢环件热辗扩成形的损伤模型,分析了环件热辗扩成形工艺中等效应变、温度及动态再结晶的分布规律,以及辗扩工艺参数对环件损伤断裂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从环件的内外层到中间层,等效塑性应变减小;环件内层温度低,中间层温度较高;环件辗扩结束时环件内外层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高于中间层;在铸态42CrMo钢环件热辗扩过程中,控制环件初始辗扩温度约为1150...

TA15钛合金板料等温级进热成形工艺————作者:施立军;肖笛;龙本滔;郭文平;孙桂川;方刚;

摘要:针对钛合金传统多工序热成形存在的周期长、成本高及模具利用率低等问题,以TA15钛合金三角盒形零件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等温级进热成形工艺。首先,制定了等温热成形的工艺路线,建立了预拉深、拉深和翻孔等3个工序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了成形过程并重点分析了板料减薄率及成形失效风险。发现各成形工序板料的最大减薄率分别为11.3%(预拉深)、 17.1%(拉深)和18.0%(翻孔),无破裂或褶皱缺陷,满足技术指标...

  锻压技术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奔跑的辣椒酱

    这个非常适合着急毕业的同学,审稿非常快,10-30天,见刊非常快,录用后半年见刊

    2021-04-20 23:12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锻压技术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