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渔业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淡水渔业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JSTCSCD扩展版WJCI

Freshwater Fisheries

期刊周期:双月
复合影响因子:1.371
综合影响因子:1.039
官网:http://dsyy.cbpt.cnki.net
主编:李创举
平均出版时滞:265.5609

  淡水渔业最新期刊目录

急性高温胁迫对乌苏里拟鲿稚鱼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特征的分析————作者:曹洋;胡如意;姬诚炜;刘梦珠;赵君;周清波;王伟伟;刘青;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水体温度波动加剧,高温天气频发,给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的人工养殖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探讨急性高温胁迫对乌苏里拟鲿肝脏和鳃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揭示其潜在的生理机制,本研究设置对照组(22 ℃)、实验组(34 ℃急性高温胁迫)及恢复组(在急性高温胁迫24 h后恢复至22 ℃并持续24 h),在急性高温胁迫下,分别于0、3、6、12、24 h进行采...

云南杞麓湖和星云湖银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作者:李蓉;宋彭辉;王文嘉;李雪芳;范丽仙;

摘要:银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为了解云南杞麓湖和星云湖银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经PCR扩增与测序获得653 bp COI和1 205 bp Cytb基因序列。COI基因39条序列共检测到5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核苷酸多样性、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0.323±0.093、0.000 60±0.000 20、0.394 06。Cytb基因38条序列共检测到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核苷酸多样性、...

中华鳖igfbp4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作者:曾嘉伟;曾丹;秦溱;王子奥;陆雨旷;胡亚洲;王晓清;

摘要:为阐明中华鳖(Pelodicus sinensis)在生长发育和性别二态性中的具体调节机制,本研究克隆了中华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4,igfbp4)基因的全长序列,包括780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59个氨基酸的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和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推测中华鳖igf...

鱼菜共生系统下不同养殖时期大口黑鲈肌肉营养成分比较分析————作者:陈剑杰;冯瑞;孙毅;朱国清;李晓东;曹谨玲;

摘要:为探究鱼菜共生系统下生长周期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本实验对鱼菜共生系统下三个不同养殖时期(90、150、210 d)大口黑鲈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大口黑鲈的肌纤维直径显著增加,而肌纤维密度则显著降低;肌肉的脂肪含量显著增加;肌肉的内聚性、弹性和咀嚼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硬度显著降低。经GC-MS分析,共检出...

广西地区5种淡水贝类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作者:刘万杰;潘英;张尹洁;王钟玉;罗福广;

摘要:本研究采用国标法对广西地区5种常见淡水贝类[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方形环棱螺(Bellamya quadrata)、大瓶螺(Ampullarius gigas spix)、河蚬(Corbicula fluminea)、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软体部的营养组成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5种淡水贝类的软体部...

饥饿胁迫对大口黑鲈肌肉营养成分和肉质的影响————作者:赵孟杰;徐鑫;王剑桥;李方希;李澳;董小敬;

摘要:为了探究饥饿胁迫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肌肉营养成分和肌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初始体质量(40.03±5.31) g,初始体长(11.10±0.49) cm的健康大口黑鲈为实验对象,分别设计对照组(即饱食组,CG)、饥饿15 d(S15)和饥饿30 d(S30)三个实验组,每组三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结果显示:CG组大口黑鲈肌肉粗脂肪含量和剪切力显著高于S15组...

高碱胁迫下大鳞鲃脾组织生理生化及转录组学的个体差异分析————作者:李望;魏海军;耿龙武;尚信池;车兴华;邢美琪;徐伟;

摘要:为探究高碱胁迫下大鳞鲃(Luciobarbus brachycephalus)脾组织生理生化及转录组学的个体差异,开展了72 h急性耐高碱60 mmol/L胁迫实验,测定脾组织的生理生化因子,并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鳞鲃耐碱强的个体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耐碱弱的个体,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高于耐碱弱的个体,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显著差异。...

养殖密度对鳙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和肌肉品质的影响————作者:文玲梅;赵伟;徐晶;王标;柳威;陈德林;

摘要:为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鳙(Aristichthys nobilis)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和肌肉品质的影响,以初始体重(26.42±1.22) g的鳙为研究对象,在池塘圈养模式下进行不同密度圈养。共设置3个养殖密度组:低密度组(LSD,400尾/圈)、中密度组(MSD,800尾/圈)和高密度组(HSD,1 600尾/圈),每个密度组3个重复,养殖周期为90 d。研究结果显示:(1)30、60、90...

野生和池塘培育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的养殖性能和生化组成的比较研究————作者:朱凌翔;张冬冬;唐美君;邬玉婷;王新军;赵金山;吴旭干;

摘要:为探究野生和池塘培育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两者苗种质量差异及其原因,本研究通过变态率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法比较了野生和池塘培育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的规格、早期养殖性能、体组成、类胡萝卜素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1)野生和池塘培育大眼幼体的头胸甲长度和干重相似,仅野生大眼幼体的湿重显著低于池塘培育组;野生组的平均变态时间显著短于池塘组大眼幼体,且其成活率...

磺胺类抗生素对普通小球藻的单一及联合毒性效应评估————作者:谭海玲;杨顺航;余佳妮;胡浩鹏;谭慧;王以恒;尤德雨;贾宇杰;张辉;柴毅;

摘要:为探究磺胺甲恶唑(SMX)和磺胺嘧啶(SDZ)单一及SMX+SDZ联合胁迫对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急性毒性效应和作用机制,明确抗生素在水环境中的暴露风险,本实验将1×10~6 cells/mL普通小球藻分别在0~25 mg/L SMX、0~20 mg/L SDZ单一处理组及0~1.5 TU联合处理组暴露96 h,分析各处理组对普通小球藻的细胞生长、藻细胞叶绿素a(Chl...

基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龙羊峡水库水质评价研究————作者:胡烨;吴金明;刘旭;马宝珊;杜浩;沈丽;

摘要:为掌握龙羊峡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状况,于2023年在龙羊峡水库5个样点开展3次调查,调查中共识别出浮游植物7门57属101种,其中以硅藻门和绿藻门为主,种类数占比分别为37.62%和33.66%。浮游动物包括4门59种,主要以轮虫和原生动物为主,种类数占比分别为35.59%和25.42%。在调查月份中,浮游植物和动物的种类数量显示出5月最多,其次是9月,12月最少。具体到密度和生物量,浮游...

两种养殖模式下黄颡鱼体色、形体和肌肉品质的比较研究————作者:袁向阳;张涵;戴梦杨;熊信宇;王倩;叶雯卉;王一帆;王恒杰;王灿莉;

摘要:为探索两种养殖模式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体色、形体和肌肉品质的影响,优化黄颡鱼人工养殖模式,本研究以人工养殖模式和野生模式下黄颡鱼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两种养殖模式下实验鱼体色、形体指标和肌肉品质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人工养殖模式下黄颡鱼的肥满度、脏体比和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野生模式。野生模式下黄颡鱼肌肉的蛋白质含量、肌纤维密度、硬度、粘性、咀嚼性和胶着性显著高于养...

沼泽红假单胞菌与浮水植物联用对模拟养殖水体中氮、磷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作者:刘金金;李建忠;刘智俊;

摘要:为探讨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与浮水植物联用对养殖水体的影响,将沼泽红假单胞菌分别与黄花水龙、大薸联用处理模拟养殖水体,监测水中氮、磷含量变化情况,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植物根周水体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显示:沼泽红假单胞菌与黄花水龙联用对TN、TP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21.55%~83.43%、13.39%~...

高温胁迫下高水平淀粉饲料对大口黑鲈生长、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糖代谢的影响————作者:阎瀚威;杜金星;宋红梅;李铭;朱涛;雷彩霞;王耀华;李胜杰;

摘要:为探究高温胁迫下摄食高水平淀粉饲料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和糖代谢的影响,实验设置对照组(NC)、高温组(HT)和高温高淀粉组(HH),分别投喂10%、10%和15%淀粉含量的等氮等脂配合饲料,养殖温度为28、32和32℃,选取初始质量为(8.81±0.22) g大口黑鲈随机分为三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为40尾,饲养周期为60 d...

放养密度对鳜幼鱼HPI轴激素、应激酶活力及呼吸频率的影响————作者:王大伟;邢盈;蒋成宇;胡淼;赵金良;

摘要:为探讨放养密度对鳜(Siniperca chuatsi)幼鱼应激反应的影响,比较测定了不同放养密度(20、40、60、80、120和160尾/m3)条件下鳜下丘脑-垂体-肾间组织(HPI)激素、肝脏应激酶活力、呼吸频率的应答变化。结果显示,随着放养密度增加,48 h时皮质醇含量从80尾/m3组开始显著上升,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从120尾/m...

硬刺松潘裸鲤消化系统形态与组织学结构特征及其消化酶活性————作者:王欢;路珂;褚志鹏;吴湘香;徐滨;孙铭雪;马宝珊;

摘要:为了解硬刺松潘裸鲤(Gymnocypris potanini firmispinatus)消化道结构特点与其功能及食性的相关性,采用解剖、切片及酶活检测对其消化系统形态、组织结构及消化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硬刺松潘裸鲤消化系统由口咽腔、食道、肠道、肛门以及肝脏和胰腺等构成。口亚下位,下颌前缘无锐利角质,口裂较大,下咽齿顶端尖而弯曲,鳃耙稀疏,食道和肠道相对较短,肠道指数1.03,前肠粘膜褶皱高...

基于COI基因的黄河河南-山东段鲤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作者:薛向平;孙朝徽;刘霞;惠筠;李学军;李秀启;司飞;

摘要:为了解黄河河南-山东段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野生和养殖群体的种质资源现状,本研究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对黄河河南-山东段的6个野生和2个养殖群体,共计204尾黄河鲤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4条长度为628 bp的COI基因序列中,碱基A、T、C和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74%、27.41%、28.01%和17.84%,A+T的含...

大口黑鲈MyD88基因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作者:黄君;罗天麻;朱勇夫;韩育章;卢伶俐;王艺舟;

摘要:为揭示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MyD88基因结构特征及其在先天性免疫反应中的功能,本研究克隆了大口黑鲈MyD88的cDNA序列,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MyD88 mRNA的组织分布及其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的响应。结果表明,大口黑鲈MyD88CDS序列为867 bp,编码288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死亡结构域和TIR(Toll/I...

草鱼Viperin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作者:龙凤;刘金梦;樊含笑;苏建明;

摘要: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鲤科草鱼属的鱼类,在我国淡水养殖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草鱼呼肠弧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导致的出血病是养殖业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深入探究GCRV的致病机制及防控手段至关重要。Viperin是一种干扰素诱导的病毒抑制蛋白,主要参与机体天然免疫机制,但其在草鱼中的研究尚且不足。为研究草鱼Viperin是否...

外源性雄激素17ɑ-甲基睾酮诱导性逆转过程中施氏鲟肝脏转录组的分析研究————作者:何铮;李禹韬;王若愚;曹顶臣;孙志鹏;王思涵;张依宁;张颖;

摘要:为建立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单性育种技术,本研究采用组织病理学、生化指标及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浓度的外源性17ɑ-甲基睾酮(MT)对施氏鲟性腺组织形态、类固醇激素、转录组表达模式及性别决定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选取初始体质量为(5.12±0.12) g的3月龄施氏鲟,使用MT对其进行性逆转诱导。所有试验鱼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M0),10 mg/mL MT处理组(M1),...

  淡水渔业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淡水渔业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