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TV正则化约束的Self2Self地震数据插值去噪一体化方法————作者:张蕴;杨锴;王本锋;
摘要:实际采集的地震数据不可避免地受到随机噪声的干扰,并常常伴随着数据缺失,严重降低了地震数据的信噪比与横向连续性,继而降低后续地震数据处理及反演的精度.本文基于Self2Self无监督学习框架,针对含噪非规则地震数据,设计无监督地震数据插值去噪一体化方法,并基于地震道之间的相关性优化数据采样策略,对含噪的非规则地震数据进行整道伯努利采样,构建训练数据集;为降低随机噪声对插值重建的负面影响,在损失函数中...
基于成像道集的深层超深层保真与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方法————作者:吴成梁;王华忠;冯波;韩龙祥;盛燊;
摘要:随着我国油气勘探程度不断提高,油气勘探目标已转向以复杂地表、复杂构造、深层超深层条件下的复杂油气藏.该类油藏具有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各向异性强等特点,加上深层超深层勘探固有的地震资料质量差、速度精度不高等问题,使得当前深层超深层的成像质量差,难以满足当前的油气勘探需求.本文认为保真高分辨成像目标是获得同相位的、波形一致的、幅值一致的成像子波叠加结果.本文以成像道集为对象,首先分析了影响深层超深层勘...
四川盆地前寒武纪基底构造新模式:来自地震层析成像的约束————作者:王剑;王志;杜秋定;沈利军;邬光辉;周刚;和源;温银宇;
摘要:四川盆地基底隆-拗格局深刻影响并约束了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从而控制了盆地优质烃源岩及规模性储层的分布等关键石油地质条件.该研究通过收集和处理最新获得的四川盆地及周边区域98个固定台站以及近年布置的335个临时台站记录的104358条Pg, P和Pn纵波多震相地震走时数据资料,采用与多震相联合反演与双差地震定位新方法,重建了四川盆地0~30 km深度的高分辨三维纵波速度结构.地质-地球物理及...
基于岩石物理模型正演的标签制作方法在深度学习波阻抗预测中的应用————作者:赵昭阳;赵建国;欧阳芳;肖增佳;马铭;闫博鸿;
摘要:深度学习波阻抗预测已成为油气勘探领域的重要课题,因测井数据有限,导致可用于神经网络训练的标签数量明显不足.为此,本文采用理论岩石物理模型道集正演的方法来获得训练标签,该方法使得利用单口井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储层参数反演成为可能.通过理论岩石物理模型流体替换和波动方程正演,获得与实际工区岩石物理参数一致的变孔隙度和饱和度的训练标签.为了提高模型的泛化度和精确性,实验使用逐步回归法在20多种地震属性中优选...
基于分裂龙格库塔格式的大步长数值时间频散压制方法————作者:苗中正;张金海;
摘要:随着勘探深度和成像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深层目标的反射时间越来越长,模型网格的剖分日趋细化,导致数值模拟的负担急剧加重.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更精确且更高效的地震波数值模拟新方法.分裂龙格库塔格式是一种重要的时间离散方法,它能够采用较大的时间步长进行递推,具备显著的计算效率提升潜力;然而,其数值精度受到数值时间频散的制约,在长时程模拟中误差累积严重,尚无有效的解决策略.本文提出一种针对二阶分裂龙格库塔格...
共和盆地东北部现今热流特征及其对干热岩资源分布的启示————作者:张超;冯庆达;张盛生;张林友;姜光政;胡圣标;张森琦;张浩竹;廖传志;黄荣华;
摘要:共和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是我国干热岩地热资源研究的热点与高地.多年来,学术界开展了一系列多尺度、多维度、多手段的联合研究,在该区基础地热地质、干热岩热源机制与成因模式、热储改造与开发潜力等多方面形成了众多成果与认识.但是,目前关于干热岩地热资源分布的研究仍相对匮乏.因此,本论文以近年来在盆地东北部新完钻的钻井为依托,通过开展钻孔系统稳态温度测量,同时结合已有岩石热导率数据,计算获得了6个新的大...
2022年1月2日云南宁蒗MS5.5地震矩张量及发震构造研究————作者:刘俊清;张宇;蔡宏雷;张雪冰;王光明;陈兆新;
摘要:基于云南和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地震观测资料,采用矩心矩张量反演方法,结合断层失稳参数,对2022年1月2日发生在云南宁蒗的MS5.5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发震构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宁蒗MS5.5地震破裂过程由两个在时间和空间上独立的子地震组成:较大子地震Mmajor占总地震矩的74.7%,矩震级为MW5.2,较小...
地球磁场探测卫星探测全球大尺度洋流速度的可行性————作者:谷宇;任政勇;陈超健;杨聪;尹亮;徐立楠;汤井田;李建华;
摘要:探测全球洋流运动速度是理解生物圈能量交换和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近年来,我国与欧美国家均发射了多颗地球磁场探测卫星,但是否可以利用地球磁场探测卫星来探测洋流运动尚不明确.成功实现大尺度洋流远程探测的关键在于感应磁场数据对洋流运动速度是否敏感.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开展了卫星观测洋流感应磁场与地球主磁场、海水电导率、地球深部电导率和洋流运动速度等因素之间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洋流运动速度是影响卫...
基于不规则性指数的太阳风准双年振荡研究————作者:费宇;陈卓;邓林华;李春;梁家卷;
摘要:太阳内部和表面大气存在不同尺度的准周期变化,特别是准双年振荡(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s, QBOs)在日地空间物理领域中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以1963—2018年期间的太阳风速度的日变化作为研究对象,研究QBOs对太阳风速度的影响,并揭示其非线性演化特征.基于动力系统中的不规则性指数来度量太阳风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复杂性和不规则性,并揭示太阳活动中潜在的非线性变化信息,从...
地表准六年重力变化及其可能的激发源————作者:栾威;丁浩;邹传义;申文斌;
摘要:全球超导重力观测可以提供地球重力场多时间尺度的变化信息,从几秒到几十年不等.在亚十年尺度,地表重力变化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流体效应和深部长周期运动,前者可以基于最新全球模型和观测数据来确定,后者由于对地球深部结构认知不足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研究采用多种频谱方法分析了1996—2019年期间全球可用超导重力残差序列,证实了地表连续重力观测中存在准六年振荡(简称SYO)信号,且利用不同台站观测序列提...
标准时频变换理论下的重力固体潮潮汐参数计算方法————作者:韩宇飞;石志敏;祝杰;梁星辉;王勇;
摘要:针对传统重力固体潮潮汐参数计算方法因数据格式要求严格、参数设置要求严格和算法复杂难以适应现代大规模运行重力台网的观测应用与研究需求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标准时频变换理论的潮汐参数计算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本文方法面向重力观测数据,通过时频谱分析,直观展示信号组成、变化信息,通过信号提取计算固体潮潮汐参数,为重力固体潮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仿真试验及库尔勒站实际观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如...
GRACE Follow-On卫星加速度计数据移植及重力场分析————作者:杨涛;陈秋杰;沈云中;
摘要:GRACE-D(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 Follow-on D)卫星由于加速度计测量噪声过大导致其数据不可用,为了建立高精度的地球重力场模型,需对GRACE-D卫星加速度计数据进行重构.本文独立估计了推进器峰值校正模型参数,并顾及姿态旋转改正和时标改正,移植得到GRACE-D卫星加速度计数据,用于时变重力场模型解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序...
利用人工震源研究申扎裂谷(青都段)浅部速度结构————作者:冀战波;张云鹏;贺日政;李宗旭;
摘要:青藏高原快速隆升过程中,在东西向伸展作用下冈底斯造山带内发育了一系列近南北向的裂谷.其中申扎裂谷及其附近地区历史地震活动频繁,蕴藏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对申扎裂谷及周围区域进行浅层精细结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裂谷的内部形态,对于理解东西向伸展作用的浅部表现和成矿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跨越申扎裂谷(青都段)的49个短周期地震仪记录的26个新型甲烷气爆震源和310个炸药震源信号,挑选了5378条P波初至...
共和盆地干热岩测试压裂微地震震源机制反演与解释研究————作者:周雯;李磊;解经宇;赵争光;张浩;郑晶;
摘要:震源机制是开展微地震资料解释的重要震源物理参数,对储层压裂开发的裂缝监测及其发育解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对共和盆地干热岩储层的地质背景和测试压裂阶段的微地震数据进行了介绍,然后阐述了基于HybridMT程序包的震源机制反演方法和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优化求解思路,最后精细反演和解释了37个微地震事件(MW 0.80~1.69)的震源机制.震源机制类型以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
华北地区断裂带地震时空活动的有限元数值模拟————作者:罗纲;宋建;张琦;陈宇轩;靳锡波;尹力;
摘要:华北地区是典型的板内地震带,其地震时空活动特征及断裂带之间的力学耦合关系备受关注并得到广泛研究.前人研究主要基于天然地震目录,但由于其存在记录时间短且震级不完备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我们对地震活动特征及规律认识不足.为此,本文通过构建华北地区复杂断层系统的三维黏弹塑性岩石圈动力学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区域的背景应力场、速度场及断层系统上的地震时空活动,获得了研究区数万年的长期合成地震目录,调查了研究区地震...
2019年四川荣县—威远—资中地震区高精度地震目录构建与发震构造讨论————作者:罗佳宏;徐锡伟;李海鸥;王启欣;鲁人齐;陈桂华;马文涛;
摘要:2019年9月8日四川威远MS5.4地震和12月18日资中MS5.2地震位于“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产业示范区”,地震发生后备受工业界、地震学界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将深度学习方法与传统定位方法相结合,快速构建高精度地震目录,对充分高效利用地震波形资料,提升地震检测能力,分析地震序列的时空演化特征、讨论发震构造模型和发震机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最新发展...
全参数单轴各向异性均匀介质中偶极子源电磁场精确解————作者:武圣哲;赵凯;洪德成;
摘要:电磁场解析方法是用于研究电磁勘探仪器快速正反演的重要方法,其中均匀介质精确解的代数表达式具有函数关系清晰,计算结果高效稳定等特点,被大量用于勘探方法原理分析、仪器结构设计及响应特征分析等研究;也常作为层状介质与复杂三维介质模型的背景场,用于加速数值计算速度、提高数值结果精度以及提升计算方法的稳定性.本文针对磁导率、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全参数单轴各向异性均匀介质,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首先引入矢量势和标...
GRACE-FO动力学一步法时变重力场反演————作者:张佳辉;游为;万祥禹;余彪;范东明;
摘要:相较于传统的两步法,动力学一步法能充分利用观测数据的原始信息,理论上可获得更合理的时变重力场产品,同时也因其涉及的参数维度更多样、函数模型更复杂,一直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研究并实现了动力学一步法恢复时变重力场,给出了合理的数据处理策略,而后基于GRACE-FO(GRACE Follow-On)星载GPS数据和KBR(K/Ka Band Ranging)距离变率数据反演了2021—2022年...
宽幅推扫成像云图全幅宽定位精度评估与校正————作者:姚志刚;江军;赵增亮;
摘要:卫星宽幅推扫成像云图定位精度受光学系统畸变、CCD阵列形变等因素影响,其系统性评估与精确校正是提升数据产品应用价值的关键环节.针对一种星载多相机推扫载荷的宽幅成像定位精度优化需求,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首先建立了基于单通道图像特征自动识别与海岸线匹配的大样本特征点提取方法,进而构建了融合顺轨平移、跨轨偏移以及扫描线拉伸和旋转效应的四参数非线性校正模型.实测数据分析表明,该载荷原始...
地磁偶极子和多极子发电机对流模式差异分析————作者:沈成;王正涛;甘亦乐;张仕泽;
摘要:地磁场磁流体发电机的数值解按照磁场形态通常分为两类:以轴向偶极磁场形态为主导的偶极子发电机和以多极磁场形态为主导的多极子发电机.本文旨在分析不同极子主导下的发电机对流模式之间的差异及原因,为此分别计算了不同瑞利数(表征对流驱动力的大小)和磁普朗特数(表征黏性扩散和磁扩散相对强度)的数值模型.通过对比分析两者的轴向偶极子强度、核幔边界处的磁场强度、极、环型分解动能,发现多极子发电机磁场强度为偶极子发...
地球物理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奔跑的辣椒酱
该刊审稿速度很快!投稿四个星期后电话告知通过初审,又过了四个星期电话告知通过终审、进入编辑阶段。总的审稿周期为八个星期。终审通过后等了三个星期收到了版权协议,见刊也很快!衷心希望《地球物理学报》越办越好!
2023-07-25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