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进展杂志投稿须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0:05:42

  1 主要栏目

  1.1 院士论坛

  1.2 空间物理及固体地球物理

  1.3 应用地球物理(油气及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勘探)

  1.4 应用地球物理(工程、环境、海洋、仪器等)

  2 文章类型

  [论 文] 一般不超过30000字, 提供150~400字的中英文摘要和2~8条关键词。

  [综 述] 一般不超过30000字, 提供150~400字的中英文摘要 和2~8条关键词。

  [研究快报] 6000字以内为宜,提供150~300字的中英文摘要和5条以内关键词。

  3 稿件要求(格式可参考本刊和《地球物理学报》近期文章样式)

  [题目] 简明扼要,概括全文。中英文对照。

  [摘要] 包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要素,英文摘要可适当增大信息量。

  [关键词] 选定有代表性、通用性强的规范性词。

  [正文] 观点明确,数据(论据)可靠, 论述合理,结果结论明晰。特别注意行文流畅,用词谨慎,重点突出,言简意明。

  [公式] 左齐排版,全文统一连续编号,公式中的符号在第一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变量用斜体,矢量张量和矩阵为黑斜体,计量单位用正体 。外文缩写词首次出现时要注明全称。

  [图表] 图题、表题要中、英文对照。 图件必须清晰,直观,说明问题。图中文字一般为6号字。表格采用三线表。引用他人图表应标注,并征得原著者同意。

  [参考文献] 从2014年起,采用“著者-年制”, 文中引用的正式发表文献,均要标注,并在文后以中英文列出。非公开发表的文章、研究报告、内部资料等以脚注形式在当页标注。

  4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著者-年制,中文参考文献要求中英文对照)

  4.1 正文中,所引用的 各篇文献的标注内容由著者姓氏与出版年构成,并置于“( )”内,而不必用数字上角标出。倘若只标注著者姓氏无法识别该人名时,可标注著者姓名,例如中国人著者、朝鲜人著者、日本人用汉字姓名的著者等。集体著者著述的文献可标注机关团体名称。倘若正文中已提及著者姓名,则在其后的“( )”内只须著录出版年。引用多著者文献时,对欧美著者只需标注第一个著者的姓,其后附“et al”,对中国著者应标注第一著者的姓名,其后附“等”字。

  4.2 在文后,各篇文献首先按文种(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集中,然后按著者字母顺序和出版年排列。中文文献按汉语拼音字顺排列。著者一律姓在先,名在后,名后不加缩写点。著者1~3名时,全部署名;超过3名者,其后加“等”或“et al”。著录同一著者在同一年出版的多篇文献时,出版年后应用小写字母 a,b,c,…区别。

  4.3 著录示例

  4.3.1 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注意标点符号)

  王卫民, 郝金来, 姚振兴. 2013.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初步结果. 地球物理学报, 56(4): 1412-1417, doi: 10.6038/cjg20130436.

  Retterer J M, Decker D T, Borer W S, et al. 2005. Assimilative modeling of the equatorial ionosphere for scintillation forecasting: Modeling with vertical drifts. J. Geophys. Res., 110(A11): A11307, doi: 10.1029/2002JA009613.

  4.3.2 专著

  晋光文,孔祥儒. 2006. 大地电磁阻抗张量的畸变与分解. 北京: 地震出版社.

  Davis J C. 1984. Statistics and Data Analysis in Geology. New York: John Wiley.

  4.3.3 翻译文献

  莫里茨 H. 1992. 地球形状——理论大地测量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 陈俊勇, 左传惠译. 北京: 测绘出版社, 28-39.

  Moritz H. 1992. The figure of the Earth: theoretical geodesy and the Earth’s interior(in Chinese). Chen J Y, Zuo C H Trans. Beij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ess, 28-39.

  4.3.4 专著和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Kieffer S W. 1982. Dynamics and thermodynamics of volcanic eruptions: Implications for the plumes of Io. //Morrison D ed. Satellites of Jupiter. Tucson: Univ. of Arizona Press, 674-723.

  4.3.5 会议文献

  Doll W E, Miller R D, Xia J. 1994. Noninvasive shallow seismic source comparison for hazardous waste site investigations. 64th Ann. Internat. Mtg., Soc. Expi. Geophys.,Expanded Abstracts, 591-594.

  4.3.6 学位论文

  邓晓华. 2003. 利用GNSS无线电掩星技术探测地球大气的研究 [博士论文]. 武汉: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Akkurt R. 1990. Effects of motion in pulsed NMR logging [Ph. D. thesis]. Colorado: Colorado School of Mines.

  5 投稿约定

  5.1 优先发表青年作者(青年教师、科研人员及在校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等)创新性论文;优先刊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资助的研究成果;优先发表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文章。本刊接收中文来稿。

  5.2 特别注意:编辑部与作者随时互动,请提供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如辽宁开原人)、毕业院校、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和兴趣领域、工作单位、电子信箱、电话、手机、QQ、微信、身份证号码等。编辑部有保密义务。

  6 投稿方式及费用

  6.1 本刊为网络化办公,电子文档投稿是您的最佳选择。请登录本刊编辑部网站(http://www.progeophys.cn,浏览首页并直接注册,按照网站提示投稿。)

  6.2 本刊收取版面费,付给作者稿酬。并赠送当期样刊1册。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