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工程学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6:05:32

动力工程学报

动力工程学报

CSCD北大核心

Journal of Chinese Society of Power Engineering

期刊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1.836
综合影响因子:1.405
官网:https://jcspe.speri.com.cn/CN/home
主编:严宏强
平均出版时滞:296.2699

  动力工程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TP347H FG耐热钢超超临界机组服役50000 h后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作者:傅硕;鲁金涛;黄锦阳;徐雅欣;党莹樱;李文亚;

摘要:为研究TP347H FG管材高温服役安全性,对某600℃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工况环境热暴露50 000 h的TP347H FG管材微观组织、腐蚀产物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对服役后工件的管壁内外侧晶粒度、腐蚀机制、拉伸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未服役工件,服役后工件表层出现晶粒细化层厚度降低现象;向火侧与背火侧氧化层均呈现双层结构...

配备碳捕集的电站系统变工况运行性能分析及优化————作者:袁鑫;李·萨仁高娃;刘战;陈衡;徐钢;王修彦;

摘要:为了得到合理的碳捕集电厂调峰方案并研究碳捕集电厂参与电网调节产生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对1台660 MW燃煤电厂进行碳捕集改造,对电厂各部分能量损失进行分析,得到机组的能量损失机理,分析了不同碳捕集率下机组的运行情况,并设计了碳捕集电厂的优化运行方案。在MATLAB软件中对西北某地区碳捕集电厂采用优化运行方案前后参与电网调节的情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优化运行方案可以提升系统的新能源接纳能力,降低系统的...

基于机理修正的小型燃气轮机变工况神经网络模型构建方法研究————作者:叶旖茵;韩巍;李济超;马文静;韩泽鹏;宋新阳;

摘要:燃气轮机变工况热力性能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点,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计算耗时长且计算误差较大,而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对样本数据数量依赖强且计算过程中没有物理机理上的约束。为了克服这两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根据小型燃气轮机压缩和膨胀过程的物理机理,提炼出变工况运行的内外部影响参数与发电效率、排烟温度及排烟流量之间存在的约束关系,并结合神经网络基本框架,提出了基于机理修正的小型燃气轮机变工况神经网络模型(即改进模...

两级低速轴流压气机内周向总压畸变特征变化————作者:成文韬;刘永文;

摘要:轴流压气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复杂的进气畸变情况,其中周向总压畸变能够严重地降低其性能和气动稳定性。为此,以某台带进口导叶的两级低速轴流压气机为对象,依据国内关于轴流压气机总压畸变试验的规范,使用畸变挡板制造总压畸变,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了总压畸变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针对压气机内周向压力分布受叶片扰动影响的特点,提出用傅里叶分析的方法量化描述周向畸变特征,分析了周向总压畸变在压气机内沿轴向的发展...

气体燃料控制阀模化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作者:陈良奇;王楠;娄聚伟;张嘉耕;王江峰;戴义平;

摘要:气体燃料控制阀作为控制燃气轮机燃料通流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燃气轮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低压空气代替燃气,对气体燃料控制阀进行模化设计和试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计算的准确性,并对原型参数的气体燃料控制阀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流动损失分析。结果表明:在几何相似、压比和马赫数相同以及雷诺数处于自模化区的前提下,模化试验可以较好地反映原型阀门的通流和损失特性,质量流量模拟值与试验值的均方根误差为3.26%...

基于类龙骨仿生结构的风力机塔架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作者:唐宏铭;闫阳天;岳敏楠;缪维跑;李春;

摘要:为改进海上风力机在风浪载荷下的动力学响应特性,提出了新型类龙骨仿生内肋塔架。通过考虑湍流风、波浪载荷和非线性土-构耦合作用的有限元方法模拟塔架动态响应和屈曲特性。结果表明:在风浪载荷作用下,相较于传统塔架,仿生塔架塔顶位移较小,可有效抑制风浪载荷的影响,且应力分布更加合理,高刚度内肋结构可保证塔架的稳定性,但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局部应力增加;相较于传统塔架,仿生塔架屈曲模态位移相对较小,表明仿生塔架可...

风力机偏航三维动态尾流特性及现场实验验证————作者:高晓霞;吕陶;马万里;朱霄珣;王瑜;赵飞;

摘要:对三维偏航全尾流模型进行了改进,考虑偏航风力机尾流的动态时延特性并进一步考虑其对尾流场空间分布的影响,提出一种风力机偏航三维动态全尾流模型,即Y-3DJGF-T模型。在某陆上风电场使用2台垂直式激光雷达进行现场实验,并结合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数据分析了偏航状态下尾流延迟时间及速度变化,以验证Y-3DJGF-T模型在尾流中心线和垂直剖面风速的预测准确性。结果表明:Y-3DJGF-T模...

可用及不可用时段风能太阳能互补性评估方法研究————作者:任国瑞;闫旭辰;王玮;万杰;

摘要:定义风能与太阳能出力波动幅度比,对相关系数进行改进来量化可用时段的互补性,并基于一种新能源出力不可用时长及对应时段另一新能源的出力幅度来定义不可用时段风能与太阳能的互补性评估指标。将所提出的指标用于评估黑龙江省风能与太阳能的互补性,同时分析了风能与太阳能装机容量比对互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黑龙江西部地区,东部地区风能与太阳能可用及不可用时段都表现出较大的互补性;在一年中,4月份风能与太阳能可用...

耦合热泵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性能分析————作者:刘旭;史志杰;刘健;张倩;

摘要:为解决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末级膨胀机排气余热浪费问题并提高系统效率,提出一种耦合热泵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选用某120 MW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THERMOFLEX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对新型耦合系统进行了能量分析和■分析,随后研究了环境温度和导热油初温对耦合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热泵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末级膨胀机排气余热,同时为热用户提供热水;与原系统相比,耦合...

FeCeLaO/粉煤灰基SiO2-Al2O3中低温烟气脱砷及抗硫性能————作者:王凯;张凯华;张锴;

摘要:采用碱熔-酸洗法对粉煤灰表面进行改性,制备活性Si-Al载体,同时以Fe、Ce、La复合氧化物为活性组分,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CeLaO/活性Si-Al载体复合吸附剂,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比表面积测定、X射线衍射图谱等对吸附剂进行表征,进而研究温度、Si/Al质量分数比、FeCeLaO负载率对复合吸附剂脱砷和抗硫中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Si-Al载体的脱砷能力随Si/Al质量分数比的增大和吸...

脱硫废水旋转喷雾蒸发产物特性及其对粉煤灰资源化利用的影响————作者:孙宗康;郑锁祺;詹凌霄;杨林军;

摘要:在脱硫废水旋转喷雾干燥中试平台上开展了喷雾蒸发试验,对喷雾干燥产物颗粒特性的形貌、组分以及流动性等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脱硫废水旋转喷雾蒸发对电除尘器运行和粉煤灰资源化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蒸发析出盐分多为大片状结构,部分粉煤灰颗粒通过晶桥连接,出现明显团聚;干燥产物晶型包括MgSO4、CaSO4·0.5H2O、SiO2...

基于蜣螂优化算法的ORC发电系统工质筛选及综合性能评价————作者:彭斌;徐建委;

摘要:基于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系统工质的筛选存在评价指标不一、不能全面反映系统综合性能等问题,在150℃热源温度下,依据工质选取原则对工质进行初步筛选,通过MATLAB联立REFPROP9.0建立ORC系统的热力学、热经济和环境模型,采用热效率和(火用)效率作为热力学性能指标,单位输出功所需换热面积为热经济性能指标,当量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环保性能指标,对不同工质对系统的热力学性能、热经济性能和环保性...

投稿须知

摘要:<正>《动力工程学报》是由上海上发院发电成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出版宗旨是报道动力工程领域最新科技成果,鼓励创意、促进创造、实现创新,为学科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服务。本刊为工程类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源之一。刊登内容主要包括:锅炉技术、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电站辅机、自动控制、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工程热物理、材料技术、核电技术、新能源及储能、综合能源系统等。为...

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与多尺度减法轻量化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作者:章力;邓艾东;王敏;卞文彬;张宇剑;

摘要:针对传统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存在的特征定位不精确、训练时间长、抗噪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与多尺度减法轻量化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将滚动轴承的一维振动信号转换为二维灰度图作为输入,丰富特征信息;同时,构建多尺度减法神经网络模型,关注层级差异;其次,引入轻量化模块,减少内存访问;然后,结合通道注意力机制,调整特征权重;最后,将故障样本输入到网络模型中,实现精确分类。利...

基于变量选择和POA-NARX的SNCR脱硝系统出口NOx浓度动态软测量模型————作者:赵征;梁磊;刘赛恒;

摘要:针对垃圾焚烧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系统内部工况不稳定、影响出口NOx浓度因素多以及无法及时准确测量出口NOx浓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量选择和鹈鹕优化算法-非线性自回归(POA-NARX)的SNCR脱硝系统出口NOx浓度动态软测量模型。通过机理分析SNCR脱硝系统出口NOx浓度的影响因素,初筛特征...

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提升方法研究综述————作者:孙健;吴宝钢;王国顺;秦宇;杨勇平;

摘要:2022年,我国火力发电量占全年总发电量的58.4%,其中火电机组中超过40%为热电联产机组;而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的发电占比逐年上升,其波动性对热电联产机组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灵活性的改造技术主要分为运行方式、系统结构及设备改造,对其中高中压旁路改造、储热改造、热泵改造和低压缸零出力方案等改造方案及应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种灵活性改造方案联用相比于单一改造方案的整体能源利用率高,更易...

多源数据驱动的风电机组偏航稳态误差校准方法及现场应用测试————作者:曲晨志;林忠伟;刘吉臻;谢镇;陈佩;陈振宇;陈玲;

摘要: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偏航稳态误差校准方法,在不经过大规模硬件改装的条件下,达到改善发电效率的目的。以2 MW水平轴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数据驱动的稳态误差计算方法,给出量化的误差校准参考;在目标机组上安装了机舱式激光雷达,通过对比多源风向数据,建立了雷达参与稳态误差校准的策略。在综合考虑SCADA和雷达2种数据源计算的误差校准参考情况下,对商用机组进行了...

基于煤质动态迭代的锅炉效率实时计算方法————作者:陈斌;朱伟;温小豪;姚伟良;李峰;谢小康;董瑀非;

摘要:“双碳”政策要求电厂锅炉运行朝着更稳定、高效化方向发展,锅炉效率是衡量锅炉运行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常用的正平衡、反平衡计算方法以及一些软测量模型计算都因煤质化验的延时性等问题导致所得锅炉效率的代表性与准时性较差,无法提供准确有效的锅炉调整参考依据。结合反平衡锅炉效率与正平衡锅炉效率计算方法,基于锅炉入炉煤煤质动态更新迭代对入炉煤煤质进行动态修正,能有效改善锅炉效率实时计算结果准确性和时效性较差的问...

基于数据驱动的汽轮机冷端系统建模与运行优化————作者:程波;卢绪祥;刘雨菲;龙权利;张志斌;

摘要:为了提高汽轮机冷端系统的节能效果,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冷端系统建模与运行优化方法。首先对获取到的机组历史运行数据进行稳态筛选,然后结合机理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挑选特征建立汽轮机的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及凝汽器的压力预测模型,最后改变冷端设备的运行方式并将其带入模型进行寻优。同时将其应用到某630 MW机组中进行实际预测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能够实时反映机组的真实运行情况...

储热罐斜温层厚度和(火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作者:徐灿;张继红;刘明;严俊杰;

摘要:以斜温层厚度和(火用)效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斜温层储热罐的实验研究,研究了储热温差、储热质量流量和径向圆盘型布水器结构对储热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斜温层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到储热质量流量和布水器圆盘直径的影响,储热温差的影响较小,初始斜温层厚度随着雷诺数Re和弗劳德数Fr的增大而增大;储热过程的(火用)效率可定量反映斜温层形成及发展过程的不可逆性,总体呈现先快速升高,后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并缓慢上升的...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