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植物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气候变暖和降水变化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群落生产力及其稳定性关系的影响————作者:阿旺;吕汪汪;孙建平;李博文;汪诗平;
摘要:【目的】在气候变暖和降水格局改变的背景下,如何确保草地生态系统持续稳定地发挥功能并提供生态服务,依赖于对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及其稳定性关系的系统研究,这也是当前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评论】文章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在全球变化生态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包括以下3个方面:第一,回顾了物种多样性对生产力及其稳定性的内在影响机制;第二,总结基于野外控制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及其稳定...
资源植物地果根结显微结构与寄生线虫类型解析————作者:甘雨;马居奎;廖立君;孟祥睿;陈艳;
摘要:【目的】观察地果根结的显微结构,探讨地果根结的形成原因,为地果寄生线虫的防控与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资源植物地果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解析根结结构,并根据根结形态与组织结构特征判别寄生线虫类群。【结果】(1)根结线虫寄生的典型组织结构普遍存在,包括根结线虫取食结构(巨细胞)、根结线虫雌体、线虫虫穴和凝胶状卵块。(2)部分切片出现标准剑线虫诱导的典型组织结构,如多核细胞群、标准剑线虫...
青稞HvnJAR1和HvnJAR2克隆及表达分析————作者:安立昆;王子傲;尕桑卓玛;崔永梅;白羿雄;吴昆仑;
摘要:【目的】茉莉酸(JA)氨基合酶是植物JA信号途径中最重要的组分之一,探索青稞茉莉酸氨基合酶基因HvnJAR1和HvnJAR2的蛋白结构和表达模式特点,为青稞JA信号途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克隆了HvnJAR1和HvnJAR2基因及其启动子区域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和q RT-PCR方法研究HvnJAR1和HvnJAR2的蛋白结构和表达模式。【结果】HvnJAR1和HvnJAR2启动子区...
吕梁市微鞘藻科(蓝藻)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研究————作者:张婷;王捷;董建新;魏爱丽;王清华;李艳晖;
摘要:【目的】通过丰富微鞘藻科的物种多样性,进一步扩充中国藻种资源库,为推动现代蓝藻分类系统的单系化发展奠定基础。【方法】从中国山西省吕梁市的土壤、河流以及石头表面分离出53株丝状蓝藻,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使用贝叶斯法、最大似然法以及邻接法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基于16S-23S rRNA基因间隔区预测藻株的二级结构。【结果】结合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方法将其中6株藻株鉴定为...
CSCD-JRC 2023年植物学期刊引证指标(2024年版)————作者:裴阿卫;
摘要:<正>~
石羊河下游白刺的繁殖物候及其结果习性————作者:刘虎俊;刘筠;刘淑娟;赵鹏;戚福俊;刘开琳;
摘要:【目的】结果习性是选育植物良种及其科学管理的基础,调查石羊河下游的白刺,确定其繁殖物候和结果枝特征以及果实性状,为其优良种质选择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生物生态学调查方法,在野外调查基础上运用物候学和生物学分析方法,统计分析调查区白刺物候及其结果习性。【结果】3年生白刺开始开花结果,当年花芽分化,混合芽在翌年可发育成结果枝,开花结果;营养枝和枝刺都可形成花芽,其中营养枝占比66.67%。结...
木栓质的转录调控及其对环境的响应————作者:周月;安永平;马蓉;王沛;
摘要:【目的】木栓质是一种聚酯型生物聚合物,特异性沉积在植物的内皮层、周皮、种皮和伤口外表皮等组织中。作为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屏障,木栓质通过控制水和溶质运输保护植物免受环境胁迫和病原侵袭。文章论述了木栓质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和转录因子,探讨了环境因子对木栓质合成和沉积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评论】木栓质的调控涉及多种因素,包括关键酶[如β-酮脂酰-CoA合成酶(KCS)、脂肪酰基还原酶(FAR)、细胞...
德夯地质公园林溪交错带草本群落优势种生态位及种间联结————作者:龙姿羽;王志成;赵蕊;刘冰;陈功锡;
摘要:【目的】探究德夯地质公园林溪交错带草本群落的优势种生态位特征、种间联结性及群落稳定状态,以期为该区域的草本群落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生态位测定、方差比率法、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联结系数对3条溪中的草本群落优势种进行分析。【结果】(1)九龙溪与玉泉溪中透茎冷水花生态位最宽,夯峡溪则是小赤麻生态位最宽。3条溪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普遍偏小,说明优...
外源一氧化氮对干旱胁迫下益母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作者:陆鈃;姚文蓉;耿茁箐;尚书奇;张毅华;
摘要:【目的】探究外源一氧化氮(NO)对干旱胁迫下益母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益母草抗旱栽培及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00μmol/L硝普钠作为NO供体进行预处理,分别以10%、20%和3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分析外源NO对干旱胁迫下益母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药效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1)外源NO通过调控淀粉酶活性,显著促进10%PEG及20%PEG胁迫下益...
3种生长调节剂对紫斑牡丹开花及枝条生理特性的影响————作者:刘佳苗;唐红;朱佳辰;陶宣霖;薛娜娜;
摘要:【目的】探讨3种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紫斑牡丹开花及枝条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其开花性状化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官滩沟紫斑牡丹培育基地的‘象牙白’为材料,在花芽分化前分别叶面喷施100,300,500 mg/L的IAA、GA3和6-BA,以清水为对照,考察植株盛花期开花情况以及枝条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生理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3种生长调节剂...
基于BSA-seq技术对甘蓝型油菜矮秆性状的显著关联区域和候选基因分析————作者:赵卫国;塔娜;王灏;杨泽林;
摘要:【目的】解析油菜矮秆性状调控遗传位点及关键基因,为油菜株高性状改良和抗倒伏油菜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矮秆油菜DW1分别与高秆油菜WH14和WH20进行正反交,探究F1代和F2代矮秆性状遗传规律。同时,利用BSA-seq技术对油菜DW1和WH20的F2分离群体中极端高秆和极端矮秆2个DNA混池测序并鉴定矮秆性状的显著关联区域和...
濒危赤水凤仙花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作者:兰文香;莫清;黄海泉;黄美娟;
摘要:【目的】研究赤水凤仙花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与系统发育位置,以期为赤水凤仙花植物种质资源保护、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特有种——赤水凤仙花为材料,基于赤水凤仙花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组装,注释,基因特征、序列重复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1)赤水凤仙花叶绿体基因组呈典型的四分体结构,总GC含量为37%,长152 892 bp;共编码120...
辣椒PIN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果柄离区和根系发育中的表达分析————作者:何磊;严希;赖卫;刘崇政;杨红;何建文;
摘要:【目的】鉴定和分析辣椒PIN基因家族成员的特征及其在果柄离区和根系发育中的表达情况,为解析CaPINs功能及辣椒新品种培育提供候选基因。【方法】通过辣椒全基因组筛选鉴定PIN基因,并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对这些基因在果柄离区和根系发育中进行表达分析。【结果】在辣椒基因组中鉴定出9个PIN基因家族成员,命名为CaPIN1-CaPIN9,分布于7条染色体上,CaPIN9未锚定。CaPINs蛋白的氨基酸数...
蓖麻ZF-HD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作者:徐兴源;黄凤兰;张春兰;朱梦洋;崔志宇;刘鹏;
摘要:【目的】对蓖麻ZF-HD家族基因进行鉴定,并对其成员进行序列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启动子及表达模式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蓖麻中ZF-HD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以蓖麻全基因组数据为基础,从中鉴定出ZF-HD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结果】从蓖麻中共鉴定到13个ZF-HD基因家族成员,该基因家族成员不均匀分布在Chr1-Chr10上,13个RcZF-HD蛋白均为亲水性不稳定...
桔梗根系响应元宝枫凋落叶的转录组分析————作者:冯超群;阮坤非;师劭彤;李森;程少颖;刘忠华;
摘要:【目的】探究北京地区元宝枫凋落叶对桔梗药用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通过转录组测序揭示桔梗根部活性成分合成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Illumina对桔梗根部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萜类、类黄酮和苯丙烷类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通路中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共检测到15 727个SSR位点。发现753个DEGs注释到GO数据库的三大分类中,314个DEGs注释到KEGG数据库的105个代谢通路中。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有...
外源肌醇提高番茄幼苗耐高温胁迫的调控机制————作者:陈艳;韩利源;杜子龙;朱栋幸;朱为民;张迎迎;
摘要:【目的】探讨外源肌醇对番茄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耐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为提高番茄的抗热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品种‘NRP20-7’为试验材料,常温25℃和高温42℃分别喷施水和肌醇,观察各处理的表型变化并进行高光谱成像分析,测定各处理组的生理指标,并通过qRT-PCR方法分析热胁迫响应基因,抗氧化及ABA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20 mmol/L肌醇处理能够有效缓解高温对番茄幼苗的伤害...
播种量与基质厚度对沙基生态草毯成毯质量的影响————作者:邹佳彤;于卫洁;张正;冯志道;张长林;
摘要:【目的】在保证成毯质量情况下,筛选生态草毯生产过程中适宜的基质厚度与播种量组合,实现草毯生产生态效应与经济效应的协调统一。【方法】以早熟禾为试验草种,设置由3个播种量(15,30,45 g/m2)和4个基质厚度(3,5,7,9 cm)组合成的12个室内盆栽处理,考察不同播种量和基质厚度组合处理下沙基生态草毯成毯特征,并综合评价成毯质量。【结果】早熟禾沙基生态草毯成毯质量指标在...
易危植物大喇叭杜鹃的传粉生物学研究————作者:田晓玲;陶飘飘;黄承玲;张长芹;
摘要:【目的】探讨大喇叭杜鹃野外自然种群的传粉及繁殖生物学特征,为小种群物种的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野外条件下,通过研究大喇叭杜鹃花部特征、传粉昆虫及访花特性、花气味、繁育系统揭示其传粉及繁殖生物学特性。【结果】(1)相比已经报道的杜鹃花属广布物种,大喇叭杜鹃花粉活力较低,而柱头活力强,持续时间较长。(2)大喇叭杜鹃白天的主要传粉昆虫为中华蜜蜂;花朵主要挥发物1,8-桉叶素推测可能夜间吸引蛾...
叶面预喷施水杨酸缓解西瓜幼苗高温胁迫的生理效应————作者:石文昕;李爱;张卫华;张梁葛;郎俊凯;许玲兴;
摘要:【目的】探讨叶面预喷施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西瓜幼苗高温胁迫伤害的缓解效应及其生理机制,为SA在西瓜栽培和生产中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温室内盆栽‘K53’西瓜幼苗为试验材料,先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 0.5, 1.0, 1.5, 2.0 mmol/L)SA,后经昼夜42℃胁迫36 h,观测西瓜幼苗生长特性、解剖结构及生理生化指标,并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处理的缓解效应。【结果】在高温胁...
不同生育期马铃薯根系构型及生理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作者:李佳欣;张天赐;任晓月;李思璇;陈彦云;
摘要:【目的】明确马铃薯各生育期根系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初步解析根系的抗旱机制,为干旱胁迫下马铃薯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冀张薯12号’马铃薯为材料,采用室内盆栽对比试验,设置重度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45%)和正常浇水(土壤相对含水量75%)处理,在4个生育期观测马铃薯生长、根系构型和根系生理指标。【结果】干旱胁迫组马铃薯的株高、茎粗、总根长、根总表面积和根总体积在整个生育期都显著低于对照...
西北植物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奔跑的辣椒酱
收到授权书,20min就拒稿了
2021-10-25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