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09:05:55

地理研究

地理研究

CSCDCSSCI北大核心

Geographical Research

期刊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6.928
综合影响因子:4.983
官网:https://www.dlyj.ac.cn/
主编:孙福宝
平均出版时滞:319.2898

  地理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关于图件规范

摘要:<正>1.凡涉国界图件(国内部分地区、全国、世界部分地区、全球)必须使用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服务网站提供的底图(下载网址:http://bzdt.ch.mnr.gov.cn/index.jsp),所用底图边界要完全无修改(包括南海诸岛位置和相对大小),原图中数字比例尺更换为线段比例尺,南海诸岛小图中含主图部分应包含主图中的专业评价内容(颜色和主图要保持一致),应该有“南海诸岛”字样和...

家庭经济理论视角下山区耕地撂荒影响机理及效应——基于重庆奉节县1970份农户调查————作者:何田;潘欣玥;郎雨;邓睿;刘愿理;廖和平;

摘要:耕地撂荒现象作为山区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不仅深刻关联着农户家庭生计模式的转型与资源优化配置,还直接牵动着粮食安全保障的稳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基于此,本文以重庆市奉节县为研究区域,利用1970份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耕地撂荒的影响机理及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山区农户耕地撂荒是涉及家庭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经济收益综合考量、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及...

1980—2019年黄河源区冻土影响下水源涵养空间格局————作者:沈琦;罗栋梁;陈方方;刘佳;田世民;雷汶杰;彭贻菲;李世珍;

摘要:黄河源区冻土空间分布异常复杂,冻土因其特殊的水热物理性质显著影响水源涵养功能,然而冻土影响下的水源涵养空间格局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基于InVEST模型模拟黄河源区水源涵养量空间分布变化,同时对黄河源区冻土变化及其对水源涵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0—2019年间,黄河源区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41.15±14.55 mm,受降水作为主控因素的影响,其整体以(0.10±0.08)mm/a(...

中国土地出让规模和出让价格的时空分异与形成机制————作者:林树高;徐勤航;诸培新;陆汝成;张鹏;毕佳港;

摘要:揭示土地出让规模和出让价格的变化规律对促进土地要素参与宏观调控过程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利用冷热点、标准差椭圆和综合地价模型刻画2007—2022年中国295个城市的土地出让规模和出让价格变化的时空特征,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空间交互关系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揭示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土地出让规模历经高速增长-急剧下降-平稳上升的变化特征,呈现“东热西冷”的空间格局,工矿用地和商服用地的出让重心...

新时期耕地保护规划的内在逻辑与战略构想————作者:王世磊;金晓斌;洪步庭;罗秀丽;刘晶;周寅康;

摘要:耕地保护规划作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专项规划,对深化耕地保护机制创新和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趋势研判—内涵解析—问题诊断—路径优化”的逻辑主线,梳理耕地保护规划的支撑体系及其与相关规划之间的内在关联,在阐述耕地保护规划科学内涵基础上明晰其现实挑战和基本逻辑,进而提出耕地保护规划的战略框架和实施保障。主要结论如下:(1)耕地保护规划支撑体系以《土地管理法》为根本并兼顾耕地保护制度和...

双碳目标下呼包鄂城市群多情景土地利用优化分析————作者:王宏亮;邱嘉政;吴健生;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下,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优化对减缓碳排放、促进碳循环平衡的积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以呼包鄂城市群为例,分析了2000—202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及其对碳排放与碳储量的影响,通过整合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为四种不同的发展情景(自然发展情景、碳排放情景、碳储存情景、碳中和情景)构建了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并开发了一个多目标土地利用耦合模型。该模型预测了2030年和206...

中国县域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作者:孙淑惠;刘传明;王菲;陈晓楠;

摘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优势、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为此,本文采用2014—2022年中国县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标准差椭圆、空间相关性、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准确识别其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从时序演变特征来看,中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但具体发展水平未超过0...

农业产业集聚背景下驱动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的组态效应——基于动态fsQCA的联动效应探析————作者:杨传艳;马琼;周子渭;

摘要:在农业产业集聚背景下,识别并优化驱动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的组态路径至关重要。基于2000—2022年全国的省级面板数据,首先剖析研究区域农业产业集聚与农民经营性收入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关联性。其次,通过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时空维度考察农业产业集聚与政府、社会和经济框架下十个前因变量在提升农民经营性收入水平中的联动效应。结果表明:(1)全国农民经营性收入水平与农业产业集聚水平...

劳动力转移类型、功能诉求与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来自农业转移人口的样本证据————作者:张勇超;熊文英;

摘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是重要的城乡要素改革命题,探究农村劳动力不同转移形式及功能诉求对农户宅基地流转的理论影响机制对当前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中的使用权的放活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以及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不同劳动力转移类型—功能诉求—宅基地流转意愿”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南京周边263份“农业转移人口”样本为例,采用计量经济Pr...

陆海统筹背景下海岛人地系统质量评估、动因解析与演进对策——以浙江岱山县为例————作者:朱晓青;黄戈;徐剑;孙卓扬;邬轶群;

摘要:海岛人地系统质量提升是实施陆海统筹、建设和美海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善海洋人居环境、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无序的开发进程引发了海岛人地失衡、海洋环境污染、海陆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亟需针对性的质量评估及对策梳理。本研究以DPSIR框架为载体,融合GA-BP赋权模型,构建了海岛人地系统质量评估体系,并开展动态时序分析,揭示人地系统演进动因,进而提出了海岛人地系统优化对策。研究以岱山为实证,...

基于景观破碎化特征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模式研究————作者:曾灿;刘沛林;龚文静;裴习君;

摘要:传统村落中景观“自损性破碎与异损性破碎”共同影响其整体景观的破碎化水平,文章借用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异质性指数测算方法,以湘西州、湘南地区34个传统村落为例开展建筑景观破碎化测度,以期为处于不同破碎化阶段的传统村落提供保护与发展的模式。研究表明:(1)建筑质量、风貌景观中湘南地区破碎化明显或严重程度显著大于湘西地区;建筑高度景观基本为轻度破碎,地区差异不明显;建筑年代景观破碎化程度严重,地区差异较小...

基于机会窗口视角的乡村转型研究————作者:张千禧;曹智;

摘要:乡村衰退是一项全球性挑战,科学判断和把握乡村转型中的机会窗口对振兴乡村意义重大,但现有研究对此议题缺乏系统性梳理与探讨。本研究基于机会窗口视角,结合乡村地域系统理论构建乡村转型机理分析框架,揭示不同定性与定量研究认知乡村转型过程和机理的内在共性、差异性及其原因。乡村转型机会窗口指特定时期内有利于乡村转型振兴的环境条件,包括政策、技术和市场三类。乡村转型振兴实质是“机会窗口打开—乡村主体回应—机会窗...

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企业分布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作者:王晨;吴建楠;

摘要: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链接创新研发与市场销售的一环,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范围,运用LISA时间路径、LISA时空跃迁方法对范围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分布变化特征进行刻画,同时运用MGWR模型对影响其分布的因素进行探索,发现:(1)从2016年末到2019年末再到2022年末,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每三年以近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空间分布特征上,上游和中游地区均呈现双核心特征增强的趋...

休闲消费偏好地域性研究:基于地理大数据的实证————作者:刘逸;陈了凡;陈海龙;

摘要:当下国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中,消费需求供给的空间匹配矛盾日渐尖锐。个人消费偏好是否存在地域性特征,对细分消费市场空间是否形成显著影响,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核心理论问题。本研究从此问题出发,提出“地域性休闲消费偏好指数”,以290个行政区为基本单元,整合POI和区域统计数据进行测算,识别居民不同类型休闲消费偏好的地域性差异。首先,本研究证实了休闲消费偏好存在地域性分布规律,即居民休闲消费偏好显著受自然与社...

1450—2020年华南极端干旱与热带海温异常————作者:于翔宇;杨煜达;

摘要:全球变暖背景下,区域极端气候研究对于保障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历史文献记载和降水数据,重建了1450—2020年中国华南地区发生概率为10%的极端干旱事件序列,并分析了过去570年间华南极端干旱在多百年尺度上的发生特征和驱动因子。主要结论包括:(1) 1450—2020年华南共发生极端干旱事件62年(次),其中,1661—1750年是过去570年间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

海南岛黎语村落地名的文化表征、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张治弘;张争胜;张念杰;段银平;叶宇杭;

摘要:海南岛黎语村落地名是黎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见证,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遗产视角出发,基于GIS空间分析和二项Logistic回归等方法,文章探讨了海南岛黎语村落地名的文化表征、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海南岛黎语村落地名既反映出自然景观特征,又体现着黎族文化特质。自然景观型地名以山、水和动植物等命名,直接记录和表征着黎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生态文化;文化型地名以古黎峒、家族...

中国跨国公司对越南投资的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模式研究————作者:梁育填;卢澈;郭子靖;李尚谦;司月芳;

摘要: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日益加速,越南作为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国家,成为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点地区。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区位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采用非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式访谈、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中国跨国公司投资越南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以及其空间组织模式。研究结论如下:(1)投资越南的中国跨国公司主要来自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多属电子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和纺织服装业。(2)子公司集中在...

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的政府响应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核心区为例————作者:何炬;谌丽;张文忠;叶鹏;杨萌;

摘要: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公众与政府之间的重要议题,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和政府决策趋向。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有必要将居民感知与公众参与有效结合以深化研究。本研究以探讨公众参与下的政府响应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为目的,选择北京超大城市的核心区(东城区和西城区)为案例,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北京市12345市民热线数据进行文本挖掘。研究发现:(1)老旧小区改造以基础类和完善类问题诉求为主,存在明显的空间...

数字化公众参与在城市体检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作者:谌丽;李杨;何炬;

摘要:城市体检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数字化公众参与方式促进了城市管理者对公众需求、居民意见以及他们与城市环境互动方式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城市体检精准掌握城市发展状态。本文构建公众参与城市体检的理论框架,总结不同数字化公众参与形式的实施方式、分析方法和存在挑战,提出未来数字化公众参与推动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中的路径设想。研究表明,城市体检中,数字化公众参与主体覆盖广泛,参与内容包括问题识别、目标...

全球顶尖科学家跨国流动与世界科学中心的时空格局演化——基于诺贝尔自然科学类获奖者的分析————作者:侯纯光;杜德斌;覃雄合;李祺祥;

摘要:顶尖科学家跨国流动是塑造世界科学格局的关键力量。论文基于1901—2023年全球诺贝尔自然科学类获奖者的出生、教育和工作履历数据,从人才成长的全阶段,揭示全球顶尖科学家跨国流动的时空动态,并以顶尖科学家流动为表征,解构世界科学中心的时空格局演化过程。研究发现:(1)顶尖科学家跨国流动在教育阶段呈现来源的相对广泛性和流入的高度集聚性特征,工作阶段逐渐从欧洲内部流动转向跨大西洋流动,相较于教育阶段,工...

  地理研究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Yangming_ak

    《地理学报》算是国内地理学里面顶尖期刊吧。外审是先送一个,结果好然后再送第二个,两个外审意见,意见算小修吧,没有动数据。然后复审,两个外审专家的复审意见就回来了,应该是过了(在系统里意见空白);编辑部通知修改格式;编辑部通知添加作者信息;论文状态变更为自动排版;打电话咨询编辑部表示录用;拿到录用通知,投稿到收到录用通知快7个月。地理学报编辑部评效率非常高,外审专家提的意见很专业,直击重点,还给出了修改好记录非常感激),修改之后论文质量显者提升。收藏点很暖,编辑部的姐姐人也超级好有问题咨询都很耐心解答。

    2024-07-19 12:44
  • zhaohhhh

    从投稿到见刊14个月,而且据我了解还算快的了。稿件实行2步外审,先内审专家意见较好后继续送外审。当然,也存在直接送2个专家外审的情况(据说是编辑很看好)。期刊是中国地理的顶级殿堂,非常注重创新和理论价值。版面费在4D里算便宜的了

    2024-03-05 12:26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我的论文初审很快,四天就进入外审了。但是外审时间很长,连着两个审稿人拒审,所以审稿周期很长,审稿周期长达4个月.最近审稿意见回来了,但是状态一直都是中文编辑,到现在为止已经一周了,也不敢催编辑,快郁闷了。。。。也不知道什么情况,有清楚的能解答一下吗?

    2023-09-22 15:45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首次染指地学界顶刊,多年的努力和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周期比较长,从投稿到录用长达1年之久,每天都在漫长而又煎熬的等待中度过,期间经历了初审、外审等诸多审稿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让人胆战心惊,好在没有中断过。该刊比较看中外审和复审意见,外审专家非常看中理论创新,外审意见也非常详细,很有建设性(大概4000字左右),根据外审意见修改后,文章质量有了质的提升。继续努力,相信天道酬勤,一定会越来越好!!!

    2023-09-01 17:25
  • 带头大哥666

    很重视理论创新性,论文深度和工作量,研究贡献。如果是课题体系化研究感觉中的机会大一点,案例研究得理论深度创新性和写作深度,工作量足够。3天拒稿。非常有效率,不耽误别人时间是期刊最大的善良,效率这件事值得地理学部分期刊学习。

    2023-08-29 12:11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