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09:05:19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

CSCDCSSCI北大核心

Progress in Geography

期刊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7.378
综合影响因子:5.114
官网:https://www.progressingeography.com
主编:廖晓勇
平均出版时滞:262.0913

  地理科学进展最新期刊目录

中国省际老年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作者:古恒宇;黎宇翔;万思齐;王宇渠;

摘要:中国已全面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流动人口已成为当今城乡治理的焦点群体。论文基于2000—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省际迁移流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滤波泊松伪最大似然估计(eigenvector spatial filtering Poisson pseudo-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ESF PPML)重力模型,探究中国省际老年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的时...

中国创业持续性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作者:陈广平;王琛;刘志高;

摘要:创业持续性研究对于诊断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识别空间失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1989—2022年长时间序列城市尺度的创业数据,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探究了中国261个城市创业率的持续时间跨度、强度及时空演化特征。通过构建区域的制度性、历史性、结构性和先天性因素四维度分析框架,采用空间杜宾误差模型,探讨了长期以来持续影响中国城市创业率的因素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观测期内...

近今地理学史研究在中国的主要进展————作者:孙俊;李秋赢;杨玉玲;肖意婷;和峰燕;何文;

摘要:鉴于近今地理学史研究在中国的进展除部分领域外尚无系统总结,论文基于文献梳理,参考科学史研究思潮的演变,讨论了其主要进展及未来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梳理表明:(1)地理学史是中国地理学中一门具有标识度的学术领域,研究成果丰硕、领域覆盖面广、研究群体稳定;(2)领域体系初步建构,形成了学科史、思想史、社会史、编史研究的研究体系,基本与科学史研究领域相对应;(3)地理学史研究思潮多样,基本与当代科学史主要...

基于深度学习和气温空间场的叶尔羌河源区径流模拟研究————作者:斯维安;黄粤;刘铁;李忠栩;昝婵娟;王晓飞;

摘要:冰雪消融径流的精确模拟对内陆河流域洪水灾害预警与水资源优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深度学习模型可有效用于水文预测领域。针对传统LSTM模型未能充分利用气象要素空间特征,论文以叶尔羌河源区为研究区,基于空间矩(spatial moments of catchment, SMC)方法提取气温的空间特征,利用LSTM学习长时序过程规...

空间行为视角下郊区大型居住区居民的消费时空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市望京地区的调查————作者:陈祁琪;冯健;

摘要:郊区化进程中,大型居住区的居民消费生活在城市社会空间重构的背景下出现新特征。论文基于空间行为视角,构建“社会群体—消费场所—消费行为”的多维分析框架,深入分析大型居住区消费居民群体、行为与空间之间的内在关系。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探讨北京市望京地区居民消费时空行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1)以望京为代表的大型居住区居民消费既表现出教育文化娱乐类比...

非洲地域功能空间演变的时空分异与驱动机制——基于时序遥感数据和可解释机器学习分析————作者:尹力;魏伟;李泓锐;张轲;刘立阳;薄立明;

摘要:科学认知非洲地域功能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及形成机制,开展对非土地资源基础性调研工作,对服务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和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以中国城镇化、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地域主导功能为空间参考标尺,划分非洲城乡建设—农业生产—生态保护三大地域功能空间,采用时空立方体、空间转型强度分析模型和可解释机器学习解析2002—2022年非洲大陆地域功能空间演变特征及区域差异,并结合关键驱动因素的...

撤县(市)设区的演化脉络、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作者:孟贵;王开泳;王甫园;董瑶嘉;

摘要:行政区划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已经成为优化行政管理体制、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和促进区域空间优化重组等的重要抓手。其中,撤县(市)设区作为1997年来中国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了行政区划相关研究中广受关注的热点话题。论文从撤县(市)设区的演进脉络、发生逻辑、评估方法和多重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撤县(市)设区数量经历了先波动增加后急速减少,又快速增...

基于社会经济连接价值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次序研究————作者:黄正东;张帅兵;涂伟;高位;郭仁忠;

摘要:城际铁路属于一定区域内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对促进城市群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制订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中,在确定线路网规模和布局的基础上,还需初步划分各条线路的建设阶段。由于各条城际铁路在城市群轨道网络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科学规划其建设次序,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时空布局,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论文基于预测的“人口—经济”远期分布,计算城际铁路的空间交互可达性,构建城际铁路连接价值模型...

淮河支流澧河晚更新世以来古洪水事件沉积特征及其水文气候背景————作者:温煜未;李瑜琴;黄春长;查小春;庞奖励;周亚利;刘阳;安嘉欣;

摘要:古洪水事件是河流系统对于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作者通过对澧河流域的广泛细致野外考察,在中游河岸台地发现夹有典型古洪水沉积物的铁张村(TZC)剖面,并对剖面进行观察测量、地层划分、样品采样。结果表明,其沉积特征与指标(磁化率、粒度组分、粒度端元等指标)特征指示三组古洪水层为平原地区典型的泛滥洪水沉积物(overbank flood deposits,OFD),记录了三期古洪水事件。样品光释光测年与Ba...

“依附”视域下县域乡村生活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广州市增城区的实证研究————作者:黄世臻;马施婷;刘玉亭;张园林;

摘要:乡村生活空间是乡村常住居民日常活动轨迹叠置而成的社会空间,明晰此类空间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反思乡村空间重构的现实、响应“有力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论文基于“依附”视域构建乡村生活空间“辐射范围—中心地结构”的分析框架,采用2021—2023年一手调研获得的问卷、访谈、村庄登记表等数据,分析广州市增城区乡村常住居民日常行为所构成的图景。在此基础上,基于线性回归和二元Logistics回归...

地缘位势视域下中美俄与“什叶派新月”五国地缘关系解析————作者:孙林;邵海雁;陆玉麒;叶梓;

摘要:中东历来是大国博弈的重要地缘板块,研究中美俄与中东国家的地缘关系演变对理解地区局势和全球地缘格局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通过构建地缘位势评价模型分析中美俄在2010—2022年间与中东“什叶派新月”五国地缘关系的时空演变,并运用事件数据分析法对评价模型结果进行验证与解析,得出以下结论:(1)事件比值法与地缘位势模型在反映地缘关系变化上具有较好的拟合性,中美俄在“什叶派新月”地区地缘权力格局演变经历了由“...

价值链视角下中国数字创意产业网络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网络游戏业为例————作者:黄颖敏;张旭;邹小华;

摘要:数字经济已成为当前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化影响下的价值链空间重塑对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论文基于中国网络游戏业2010—2022年生产服务时空数据,从数字创意价值链视角分析了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网络的空间格局,并使用加权指数随机图模型揭示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网络的“金字塔”型层级结构和“强三角+弱菱形”的空间结构基本成型,核心联系与中小城市嵌入同步强化,跨...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非就业活动目的识别——以上海市为例————作者:殷振轩;王德;翟宝昕;张天然;晏龙旭;

摘要:手机信令数据在时空行为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缺乏活动目的的语义信息,限制了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潜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论文提出一种改进方法,用于推断手机信令数据中非就业活动目的。该方法融合了居民交通出行调查数据和活动地到访频率等多源数据,并采用多项logit模型探究活动目的与个体属性信息、活动时间特征和活动地空间属性之间的关联规律。此外,论文创新性地引入了反映长周期行为模式的到访地频率变量。...

中国城市技术韧性时空格局演变与影响因素————作者:卢冰坤;张学波;马海涛;于伟;

摘要:随着技术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城市迫切需要提升技术研发的韧性水平,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冲击。论文基于2001—2016年中国城市创新指数及相关数据,借助经济韧性测度模型评估城市技术韧性水平,分析了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技术韧性水平在研究时段内呈现持续提升的趋势,2011年后中国城市技术韧性指数为正值且增速较快。(2)中国高韧性城市经历了从地域性集中向相对均衡转变的过程,...

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对民生福祉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作者:王兆峰;张先甜;吴卫;

摘要:发展旅游业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途径,亦是夯实长江经济带共同富裕根基的先锋力量。论文以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区域,构建旅游业发展影响民生福祉的理论框架,在测度旅游业发展与民生福祉水平的基础上,检验旅游业对民生福祉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与民生福祉均呈逐年增长态势,旅游业发展空间极化现象严重,民生福祉空间极化趋于收敛;(2)旅游业发展与民生福祉空间分异特...

全球金属矿产贸易网络演化及其启示————作者:陈伟;赵晞泉;俞肇元;

摘要:金属矿产资源是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物质支撑。探究全球金属矿产贸易网络演化,对于理解全球金属矿产生产、流通和消费格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运用中心性、网络密度、全局集聚系数、全局效率和视差滤波等网络分析方法,刻画全球金属矿产贸易格局时空演化,剖析全球金属矿产贸易网络拓扑结构,识别各国在全球金属矿产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和角色变化,为全面认知全球金属矿产贸易连通性、促进金属矿产贸易合作、维护全球金属矿产供应...

尼泊尔对外贸易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作者:高珊珊;管靖;宋周莺;

摘要:尼泊尔是中国在南亚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解析尼泊尔对外贸易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对强化中尼合作、打造中尼印经济走廊、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01—2022年尼泊尔对外贸易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及面板回归模型对尼泊尔的贸易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2001—2022年尼泊尔对外贸易规模呈波动上升态势,总体经历了低速增长期、恢复发展期、波动发...

中国文化与旅游产业效率的异速增长关系及其形成机制————作者:谢佳亮;王兆峰;

摘要:科学认识经济转型换挡期文化与旅游产业效率的异速增长关系,对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强国与旅游强国意义重大。论文构建文化与旅游产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异速增长关系视阈,采用Super-EBM模型、异速增长关系模型和随机森林回归算法等方法,剖析2011—2021年中国省域文化与旅游产业效率的异速增长关系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文化与旅游产业效率在2011—2019年均呈现波动提升...

中国城市规模与高新技术企业分布的内在关联分析————作者:汤艳婷;高金龙;吴加伟;陈雯;

摘要:企业是区域创新的主体,厘清高新技术企业区位特征及其在不同规模城市的分布规律,是制定区域创新政策、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论文基于2010年和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据,刻画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规模城市的空间集聚特征,并借助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2SLS)模型,揭示了城市规模与高新技术企业区位选择间的关联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总体呈现向大城市集聚的分布特征,东部地区以超特大...

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协同集聚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作者:郭倩钰;李承锦;侯林春;孙威;

摘要:产业协同集聚是产业发展到高级化阶段的产物,空间属性是其最突出的特征,而现有研究中较少关注到突破行政边界的空间要素检验问题。针对这一不足,论文以北京市高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微观企业位置信息,引入DO指数、双变量映射、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构建“识别筛选—水平测度—因素分析”的综合方法体系,以期实现产业协同集聚现象的量化与可视化,并得到地形、距离、交通和政策4个空间要素在城市内部的作用...

  地理科学进展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请问有人初审二十天还没有结果吗?这是不是被拒了

    2024-11-22 12:00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从投稿到录用共4个月左右,编辑处理速度快,各阶段节奏紧凑,审稿人偶尔有推迟审稿半个月左右,但是总体投稿体验非常不错

    2024-10-18 12:17
  • 带头大哥666

    编辑部处理很快,审稿人认真负责

    2024-09-26 18:15
  • zhaohhhh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2024-08-10 14:24
  • 带头大哥666

    6月27投稿,28生成稿件编号,7月9日编辑初审退稿

    2024-07-09 15:54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