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最新期刊目录
构网型MMC低电压故障内电势重构穿越控制策略————作者:方朝雄;唐雨晨;林毅;沈淏;潘超;边晓燕;赵晋斌;
摘要:【目的】海上风电送出系统受端电网短路故障下构网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运行特征不明,故障穿越与构网型主动支撑暂态交互机理不清,给海上风电柔性直流系统的可靠运行带来巨大威胁。并且传统故障穿越策略在和构网控制结合过程中存在故障前后策略切换下暂态冲击电流较大与无功支撑响应较慢的问题。【方法】文章基于此提出一种构网型MMC低电压故障内电势重构...
面向算力-电力-热力协同的术语及标准体系初探————作者:王永真;韩艺博;郭凯;韩恺;韩特;范俊秋;
摘要:【目的】随着数据中心能耗的不断增长以及可再生电力的快速渗透,算力-电力-热力的协同能够打破算、电、热各环节烟囱式发展的现状,助推数据中心和新型能源系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但是,算力-电力-热力协同体系建设与标准的制定缺乏规范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协同优化水平。【方法】文章分析了数据中心算力-电力-热力协同体系的研究和建设现状,总结现有术语的不足之处,并从通用术语、集...
基于多能需求响应与改进BiLSTM的综合能源系统负荷预测————作者:张晓佳;王灿;张佳恒;王振;李智威;张赵阳;甘友春;
摘要:【目的】随着能源消费趋向多样化,多元负荷预测对于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IES)优化调度与运行规划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方法】针对目前综合能源系统负荷预测研究中往往忽略多元负荷间耦合关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能需求响应与改进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神经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元...
基于人工智能的配电网规划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作者:李敬如;李红军;马良;姜世公;穆朝絮;司晨怡;
摘要:【目的】随着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充电设施等规模化接入,配电网的物理形态、数字形态和商业形态发生深刻变革。传统基于人工决策的规划方法难以解决要素海量、结构复杂、设备繁多的配电网组网优化问题,人工智能技术为突破配电网规划技术瓶颈提供了可行的解决路径。【方法】在此背景下,文章对配电网规划流程与新形势下源荷多时空精准预测、电力电量概率平衡、源网荷储规划协同、数字化智能化赋能赋效等方面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城轨柔直T型三电平双向变流器环流抑制与中点电位平衡————作者:刘建华;李东东;李豪;
摘要:【目的】双向变流器集牵引、回馈、无功补偿为一体,是城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主设备升级的主要选择方案。在低压直流牵引供电领域,变流器具备低电压大电流特性,T型三电平多单元并联结合载波移相技术更易满足城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对主设备低成本、低谐波、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宽直流电压运行范围的特殊要求,但存在零序环流过大和中点电位不平衡问题。【方法】首先针对双向变流器的环流问题,建立零序环流模型,对环流分类分析,提...
基于多参量数据融合的干式空心串联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检测方法————作者:王寅;王媛媛;曹成军;张立志;尹有鹏;籍宏震;窦笛;
摘要:【目的】针对干式空心串联电抗器微弱匝间短路故障难识别、传统方法缺乏早期预警机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维特征与智能算法融合的早期故障诊断方法,能够解决单一故障特征量灵敏度不足和易受噪声干扰故障漏判的问题。【方法】首先,提取并联电容器组的不平衡度、功率因数、零序电压及特征阻抗作为故障特征量,分析其在故障后各自的演变规律;其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
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鲁棒多阶段规划————作者:江训谱;包哲静;于淼;郭创新;郭援越;王溅;
摘要:【目的】针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park-leve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PIES)内光伏出力和电负荷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全生命周期现值总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鲁棒多阶段规划模型,其中考虑最优建设时序和阶梯碳交易以充分发挥园区用能的经济性与低碳性。【方法】首先,采用盒式不确定集对源荷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并引入不确定调节参数以降低PIES...
考虑隐私保护的含互联网数据中心的综合能源系统时空联合规划————作者:吴成邦;程志江;陆海峰;杨涵棣;
摘要:【目的】随着云计算、“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 IDC)作为云计算底层核心的基础设施,正处于高速扩张阶段。然而,由于数据中心和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IES)均拥有底层用户的信息,数据泄露可能会导致多种风险。为此,在设计IDC与IES的协同优化方案时,必须得充分考虑两者的隐私保护。【方法】首先,分析...
新型电力系统演化趋优下多元负荷绿色协同市场行为DQN仿真模型————作者:张硕;袁春辉;李英姿;肖阳明;魏铭;贺运政;
摘要:【目的】为探究和分析多元负荷绿色行为对新型电力系统演化的驱动作用,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开展了多元负荷绿色协同市场行为仿真研究,【方法】构建了多元负荷在新型电力系统演化趋优下的绿色协同市场行为仿真模型。首先,分析多元负荷的绿色协同市场行为与竞价行为,构建多元负荷市场竞价决策模型;其次,构建了多元负荷主体决策流程及电力市场全过程交易仿真流程,应用深度Q网络(deep Q-netw...
超低频振荡频率动态特性分析与多机GPSS参数设计方法————作者:曾丕江;许昊;叶鹏举;郑超;赛翔羽;陈刚;赵勇;江出阳;甘德强;
摘要:【目的】随着电力系统整体惯量的降低,频率稳定问题愈加突出。为更好地分析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和性能,提出了一种针对超低频振荡的频率动态特性分析方法,并给出了多机调速器侧电力系统稳定器(governor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GPSS)参数设计方法,以提高频率稳定与调节性能。【方法】所提方法从频域角度,推导了一个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稳定性与频率调节性能的频率特性分析模型。首...
基于故障元件动态辨识的输电网远后备保护配合逻辑优化————作者:林湘宁;冀吉豪;丁一凡;李正天;翁汉琍;
摘要:【目的】高比例新能源发电接入导致电网故障电流幅值降低、方向性改变,传统后备保护的离线整定难以适应环网复杂工况,且新能源低惯量与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控制加剧正/负序网络特性变化,故障元件辨识困难,引发保护失配或延时过长。文章旨在解决含新能源电网后备保护的动态适应性问题,突破环网死锁与定值僵化瓶颈。【方法】提出基于广域量测的双判据,针对不对称故障,利...
提升光储并网系统频率稳定性的协调控制策略————作者:江守其;张海峰;付贵;辛业春;王丽馨;
摘要:【目的】为应对新能源装机占比日益增长的新型电力系统低惯量、弱阻尼引发的频率稳定问题,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出了光储并网系统多主体参与的频率主动支撑协调控制策略,以满足配置储能的光伏系统不同运行工况下的频率调控需求。【方法】所提方法根据同步机的功率调节裕度与不平衡功率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系统的调频需求,设计了并网逆变器自同步控制策略,在主动支撑惯量的同时传递频率变化信息;提出了计及调频死区的光储系统...
考虑光储系统的输配电网能量-灵活性市场两阶段分布式出清方法————作者:陈厚合;杨锦辉;张儒峰;吴成昊;付麟博;
摘要:【目的】随着配电网内灵活性资源的不断增加,配电网可以通过参与灵活性市场为输电网(transmission network,TN)提供有功、无功灵活性。【方法】充分挖掘配电网灵活性资源,提出一种考虑光储系统的输配电网能量-灵活性市场两阶段分布式出清方法,以提升电网的运行灵活性。首先,综合考虑能量市场、有功与无功灵活性市场机制,构建光储系统模型,分析其有功、无功支撑潜力;其次,以总体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函...
考虑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分段调节的主从博弈调度优化————作者:滕长龙;胡秦然;季振亚;钱涛;梁以恒;
摘要:【目的】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s,EV)、分布式资源对推进“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微电网化的聚合博弈调度是有效调控形式之一。然而,现有调度策略大多忽视了EV有序充电的分段调节能力,这不仅阻碍了充电价格的进一步优化,也限制了充电负荷与分布式资源的灵活协同,影响了整体的经济与低碳效益。【方法】首先,建立了以多主体聚合商为主体、EV为从体的调度框架,在考虑碳交易的同时,制定动态充电...
计及需求响应的电-氢-气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鲁棒规划————作者:张文轩;苏珈;杜欣慧;张之硕;王千淳;姜海鹏;
摘要:【目的】为充分挖掘电-氢-气-储-需求响应之间的耦合灵活性,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分布式鲁棒协同规划模型。【方法】针对现有的设备建模方法存在模型不精确、求解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分布式电源、能源耦合设备、混合储能的精细化模型以及需求响应机制的综合能源系统精细化建模方法,并制定了考虑基线不确定性的需求响应激励机制。【结果】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基线负荷预...
考虑氨制冷和火电掺氨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作者:初壮;袁继新;
摘要:【目的】在“双碳”背景下,为了优化运行设备,减少系统成本和碳排放,实现合成氨反应全过程氨气的综合利用,构建了氨制冷和火电机组联合模型。【方法】首先通过电解水和对空气进行变压吸附从而获得电转氨的反应物,整个电转氨系统的电能由可再生能源风电供给,探究高波动性风力发电场景下如何实现经济低碳运行;其次将液氨转化成纯氨的吸热环节与氨制冷联系起来,将冷能梯级利用,并将反应物纯氨输送到火电机组中形成掺氨火电机组...
基于功率序列相空间拓扑特征的负荷识别————作者:杨国朝;焦龙;韩阳;张军;杨光;代岩;刘博;
摘要:【目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因其具有成本低、实施便捷等显著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推广。虽然目前已经有很多基于深度学习的NILM方法,但这些方法在可解释性和稳定性方面仍有一定局限。【方法】文章利用拓扑数据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拓扑特征的新型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具体说来,首先通过对功率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相空间重构操作,将原始负...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支撑新能源送端频率稳定的自适应双下垂控制策略————作者:张兆洋;高丙团;索之闻;蒋维勇;滕苏郸;张璞;
摘要:【目的】新能源渗透率的提高降低了系统的惯量,传统固定参数的柔直频率控制策略难以有效支撑系统频率稳定要求,尤其在新能源送端系统中,频率稳定性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方法】为提升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对新能源送端系统的频率支撑性能,提出随电网频率和直流电压变化的自适应双下垂控制策略。首先,建立新能源柔性直流送出系统模型,分析扰动后的系统功率需求及频率控制方法。针对频率下垂控制,基于频率偏差采用logistic...
电力用户的有限理性行为研究综述与展望————作者:甘磊;张鹏;朱琳;杨天禹;陈星莺;华昊辰;余昆;
摘要:【目的】针对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的挑战,文章旨在通过系统梳理用户有限理性行为特征及其应用,填补传统需求侧管理中忽略行为复杂性的理论空白,构建供需互动优化的理论基础,为挖掘需求侧资源潜力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文章通过多学科交叉整合经济学与行为科学理论框架,分析用户在电力消费中的有限理性现象,明确其与传统“理性”行为的差异。从需求价格弹性、消费者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和数据驱动四个角...
基于碳排放流的柔性配电网低碳规划方法————作者:王长伟;高超;牛凯;朱曦萌;曲锐;张儒峰;
摘要: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规模化发展,利用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OP)可以实现对配电网潮流的灵活控制,使柔性配电网(flexible distribution network,FDN)调节潮流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建立了一种基于改进碳排放流理论的柔性配电网低碳规划模型。首先,分析柔性配电网的碳排放特点,提出了改进的柔性配电网碳排放流计...
电力建设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Yangming_ak
电力建设杂志审稿专家很专业,两个专家加编辑合起来提了不少意见,只给了一周修改时间,后申请延期一周才完成,之后复审又提了10多个问题,我返回修改也很快,但到了终审就比较慢了,经历了三次终于录用了。
2024-08-21 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