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MambaRVS可微特征聚类的无监督遥感图像分类实验————作者:马建民;薛兴鹏;李玉清;
摘要:卷积神经网络和Transformer解决了传统深度遥感图像分类算法特征提取能力和空间上下文建模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但前者受远程建模能力不足的限制,后者则受计算复杂性的阻碍。为减少对训练集的过度依赖和降低计算成本,该文提出一种结合MambaRVS网络的无监督遥感图像分类算法,构建一个端到端的可微特征聚类框架,该框架由特征提取器、分类器和用于可微聚类的argmax函数组成,特征提取器生成可微的深度特征...
绿色科技创新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来自中国30个省域的证据————作者:王凯;杨秋平;关锐;甘畅;
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目标下,绿色科技创新作为助推旅游业低碳转型的核心动力,对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基于2001—2020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在测度绿色科技创新水平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基础上,引入双固定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探究绿色科技创新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中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总体上呈现波动增长趋势,但距最佳前沿生产面仍存在35.4%的差距...
中国三大城市群新质生产力时空演变及其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作者:赵泽宇;刘国梁;赵林;陈红艳;梅大伟;
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绿色生产力,是实现“双碳”目标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该文在解析新质生产力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2013—2022年中国三大城市群新质生产力水平和减污降碳协同水平进行测度,并刻画新质生产力时空演变特征,利用双固定基准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新质生产力对减污降碳的作用机制,通过门槛效应模型和异质性检验识别新质生产力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非线性和空间异质性特征。结论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共创机制及活化路径研究——以江永女书为例————作者:麻学锋;陈璿;
摘要:探索非遗旅游价值共创机制不仅有效呼应“活态传承”的时代命题,也是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重要内容。以江永女书为例,从多元主体视角,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与价值共创理论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共创机制与活化路径。研究发现:(1)政府、景区、非遗传承者、居民及游客组成的多元主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过程中具有协同行为关联;(2)多元主体遵循“共创动机—共创行动—行动反馈—共创效益...
结合出租车OD流特征的城市犯罪时空分布预测————作者:张子皓;杜萍;刘涛;李朋朋;
摘要:城市犯罪是危害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大社会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已有犯罪预测研究鲜有考虑城市人口动态,难以实现精准预测。该文提出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图卷积门控循环单元犯罪预测模型,同时考虑犯罪数据的近邻趋势特征、长期趋势特征及出租车流特征,并通过改进的时空特征通道注意力实现多特征数据的有效融合;在社区空间拓扑的基础上使用POI分布和社区间的出租车流共同表示社区间的相关关系,进而更全面地捕获犯罪在空间...
绿色金融驱动下城市工业碳排放效率时空跃迁特征与空间溢出效应————作者:尹剑;龙垚垚;
摘要:工业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发展绿色金融可为工业低碳转型提供关键的资金保障,并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推动工业碳排放的减少。该文基于2000—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数据,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探讨绿色金融和工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演变规律,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绿色金融发展对城市工业碳排放效率的驱动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显著提高了我国城市工...
尺度政治视角下的巴以冲突分析————作者:孙林;邵海雁;陆玉麒;宋圆;
摘要:巴以冲突是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核心问题,深刻羁绊区域关系的稳定与发展。该文以二战后巴以冲突的发展历程为研究案例,通过构建尺度政治的分析框架,探讨巴以双方及不同地缘体对尺度的利用、变换和争夺的过程,得出以下结论:巴以冲突是一个多尺度耦合的政治地理进程,经历了以色列建国与巴勒斯坦的区域抗争、“六日战争”后领土控制与政治反抗、美以的“尺度锁定”与和平议程开启以及和平进程阻滞与冲突恶性循环4个阶段;水政治、...
中国生态旅游网络关注度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作者:吴志才 *;谢佳亮 ;
摘要:在新媒体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提高生态旅游网络关注度对增强生态旅游吸引力、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百度指数,采用熵权TOPSIS、全局空间自相关、传统与空间马尔可夫链和面板空间杜宾回归等方法,探究2011—2021年中国省域生态旅游网络关注度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生态旅游网络关注度波动上升,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分异格局,...
河北省耕地多功能对耕地非粮化的敏感度研究————作者:田凤雅;刘超;张胜海;丁小燕;
摘要:发挥耕地多功能性、治理耕地非粮化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河北省地市单元统计数据,采用敏感度模型测算并分析河北省耕地多功能对耕地非粮化率变化的敏感度。结果表明:2010—2022年河北省耕地的粮食生产、社会保障、生态服务各项功能呈波动性增长,空间布局相对稳定;研究期内耕地非粮化率由29.2%降至22.9%,非粮化程度逐年降低,耕地多功能对耕地非粮化变化呈现敏感...
中国旅游业数字化与绿色化时空耦合特征及互动响应关系————作者:王兆峰;林鲁雄;陈勤昌;
摘要:旅游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是培育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亦是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的推进方向。以解析旅游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耦合协调机理为逻辑起点,构建二者综合评估框架,厘清2006—2022年中国30个省域旅游业数字化和绿色化水平的时空分异格局,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及空间Markov链揭示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化特征,最后利用PVAR模型分析二者的互动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旅游业数字化呈现稳步增...
长江中游城市群物流网络结构及其经济效应研究————作者:周欢;李家乐;陈洪业;谭辉;
摘要:综合运用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2009—202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物流质量及联系网络的演变特征,并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其网络结构对经济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江中游城市群物流质量与物流联系空间格局特征相吻合,均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态势,空间极化现象显著。(2)城市群物流整体网络密度、效率和等级度均较低,网络传递性也呈下降趋势,城市间物流联系频率低,网络整合度有待深化。...
基于网络关注度的中国居民休闲露营需求时空分异与机制————作者:江磊;蒋依依;
摘要:揭示中国居民休闲露营需求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对于大众休闲时代推动休闲露营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网络关注度大数据,运用弹性系数、季节集中度指数、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12—2021年中国296个城市单元居民的休闲露营需求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居民休闲露营需求总体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变化趋势,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中国南海地缘环境的演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作者:陈思樾;李航;黄耿志;张虹鸥;韦素琼;
摘要:地缘环境研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缘政治研究,开展定量刻画地缘环境的实证探索是对当前地缘环境研究领域的重要补充。基于地缘战略交汇区地缘环境评价模型和思路,以中国南海为案例地,尝试从多要素、多主体、多时空维度的综合视角解析地缘环境演化态势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各地缘行为体在中国南海的地缘位势逐年上升,内部位序基本保持稳定,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文莱、...
基于方向感知和双路径编码器的遥感图像道路提取————作者:刘明皓 ;代俊 ;宋雨芯 ;何志鹏 ;
摘要:从遥感图像中提取道路信息是遥感语义分割的重要任务。针对当前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在道路信息遥感提取方面存在的诸如道路断裂、虚假道路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方向感知和双路径编码器的DPMSRE-Net模型。首先,在CNN和Swin Transformer双路径编码器的融合部分设计了多尺度条形注意力融合(MSAF)模块,该模块通过条形注意力加强模型对道路方向的感知,使网络能够增强在不同尺度和通道上的感知能力...
京津冀县域景观格局演进对国土空间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作者:李彤辉;韩素波;李强;高威;徐虹;
摘要:探究景观格局演进对国土空间生态效率的影响可为国土空间调控和优化提供科学支撑。以京津冀176个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景观格局指数,运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国土空间生态效率,借助空间杜宾模型识别景观格局指数对国土空间生态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1)景观格局总体呈现“北高南低”(PD/ED/SHAPE_MN)与“北低南高”(AREA_MN/COHESION)的稳定二元结构,自然本底条件复杂,地表...
基于知识图谱的建筑信息模型构件语义信息提取————作者:谢梦愿;李朝奎;汤仲安;吕强;任伟;唐至娜;
摘要:现有相关工程与技术多关注建筑构件几何信息的映射,构件语义信息挖掘侧重于工程项目需要的单一信息,导致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数据在语义交互和智能分析中的潜力未被充分挖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BIM建筑构件语义信息提取方法,首先通过设计语义映射规则将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模型的实体、属性、物理信息转化为知识图谱...
顾及用户偏好的地图色彩评估模型研究————作者:谢威夷;丁远;芮小平;张红月;高超杰;朱家声;
摘要:地图配色设计需纳入多维考量因素,但目前设计者仍以地图自身功能为主要关注点,用户偏好因素尚未成为成熟的考量指标。为量化地图用户偏好并探究与地图色彩的关联机制,该文构建地图色彩指标模型,并探究各指标对用户偏好的独立作用与交互影响。为获取用户偏好数据,构建地图样本数据库,并招募受试者开展地图评分;设计5类地图色彩指标,量化地图样本的色彩信息;运用相关性分析、机器学习模型和数理回归方法,探究色彩指标与地图...
黄河流域森林乡村分布影响因素识别及空间非平稳性分析————作者:高英杰;吴帛阳;张放;范凌云;
摘要:森林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开展相关研究对推进以森林乡村建设为抓手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该文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技术识别黄河流域森林乡村分布特征,结合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与因子分析筛选潜在影响因素,并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解析影响因素的空间非平稳性特征。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森林乡村分布高度集中,流域内极化现象突出,森林乡村密集分布于中下游地区,形成多核式“核心—边缘...
基于势场插值的铁路沿线活动断裂几何特征建模方法————作者:刘大立;朱庆;王强;李赟;周润芳;
摘要:西部山区铁路沿线断裂类型多样,形态各异,而构建准确的断裂几何模型是支撑数字孪生系统服务铁路安全建设与灾害防控的关键。受恶劣自然条件和高昂勘探成本制约,断裂深部特征数据严重缺失;常用的隐式建模方法在数据稀疏条件下难以有效捕捉复杂断裂结构,模型精度不足。该文采用势场插值方法解决山区铁路沿线断裂建模问题,通过整合多源异构数据,利用通用协同克里金插值算法构建连续势场以表征断裂空间分布特征,建立断裂几何结构...
基于主体分类的鄱阳湖流域水产养殖地理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作者:邬志龙;陈浩;阙江龙;杨英;瞿李淼;
摘要:在长江十年禁渔和生态禁养背景下,研究水产养殖主体类型结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内陆水产养殖空间优化、产业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全国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从养殖主体及其类型视角运用最邻近指数和核密度估计分析鄱阳湖流域水产养殖地理格局,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解构其社会、经济、自然生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鄱阳湖流域水产养殖“龙头企业带动,承包经营户主导,多主体参与”类型结构初具雏形,但企业...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硕士一作无基金投稿, 两天初审被拒,区域生态方向,理由:整体而言,创造性不高,研究深度不足, 建议改投它刊。处理速度较快
2024-04-07 16:05 -
带头大哥666
博士生一作投稿,区域经济方向文章,从投稿到终审排版不到4个月时间,其中包括元旦假期和新年假期,这篇文章曾投地理科学和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均被拒,没有意见,自己琢磨修改后投稿至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周三晚投稿后,次日即送外审,编辑部处理速度非常快,不歧视作者身份,不看关系,唯水平论,感觉期刊也更加偏好人文(而非自然)方面的研究,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投稿后40天收到审稿意见,其中包括编辑部意见和专家意见,这个时间也很快了,意见丰富详实,对于论文水平提升有很大帮助,专家水平很高。 收到意见后沉淀思考了2天,然后就着手修改,6天集中精力写作,修改后上传稿件。复审2个月后进入终审排版录用。
2024-02-24 14:17 -
奔跑的辣椒酱
审稿专家提出的问题难为人,一定要我加上某人的文献
2024-01-23 14:46 -
Yangming_ak
期刊地理与地理信息的科学 投稿时间12月1号12月中旬进入外审 在一月左右结果返回修改 外审三个专家 中间修改过两次 图片的处理 技术方法的应用 对地理方法要求很细致 描述分析也很细致 审稿专家有水平 感谢这个期刊 三月份录用 十一月份发表这个
2023-12-15 15:34 -
zhaohhhh
初审很快,一天 外审比较慢,两个半月,退稿 不要审稿费
2023-12-12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