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VSG的微电网频率自适应调控策略————作者:高亦恒;
摘要:针对现有微电网调频策略无法兼顾系统的经济性和频率偏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计及综合效益的微电网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频率自适应调控策略。本文首先考虑系统频率偏差和系统调频成本,建立微电网多目标频率优化调模型。其次,采用加权求和方法将多目标频率优化调模型转化为单目标优化模型求解。然后对系统频率偏差进行分区,提出了一种根据系统频率偏差区间进...
多边界约束的无线电能传输内外双层线圈设计研究————作者:廖志凌;管建鹏;王华佳;陈兆岭;
摘要: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谐振网络的参数设计对于电能安全高效传输至关重要。在满足系统多约束条件下实施谐振线圈的优化设计是一种十分实用且高效快速的方法。然而,传统的单层线圈绕制方案无法满足多约束下的线圈优化设计效果。针对该研究问题,提出了一种内外双层线圈的设计方法,其不仅能够快速设计出满足WPT系统多边界约束条件的线圈,而且通过合理优化线圈内外层匝数分布使得线圈在宽耦合系数范围内具有优异的传输性能。...
悬浮电容H桥级联型逆变器调制策略研究————作者:王超;王雅群;王兴越;程序;
摘要:多电平逆变器具有输出电压总谐波畸变率(THD)低、等效开关频率高以及功率器件电压应力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场合。悬浮电容H桥级联型逆变器因开关频率低、器件数量少、输出电平数量多,从而得到广泛关注。然而该逆变器存在悬浮电容电压均衡问题。本文提出载波移相混合调制策略,在载波移相脉宽调制(CPS-PWM)策略的基础上,利用冗余开关状态改进现有调制策略。根据逆变器不同开关模态下电容电压充放电状态,...
一种低共模特性的共地型非隔离并网逆变器————作者:张宸宇;葛雪峰;喻建瑜;
摘要:针对现有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TIL)因寄生电容所产生的漏电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低共模特性的新型TIL拓扑。该逆变器采用直流母线电压负极直接连接至电网中性点的共地型结构,将寄生电容电压箝位至零,完全消除了漏电流。基于单极性脉宽调制(PWM),设计了新型拓扑调制策略,减小了开关损耗。其次,详细介绍新型拓扑的工作原理及模态。在此基础上,分析寄生参数条件下逆变器共模特性并完成了效率分析。最后,通过仿...
基于IOOA的超高次谐波无源滤波技术————作者:刘建锋;宋伊宁;邓祥力;
摘要:近年来,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大量超高次谐波的产生,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电能质量问题。为有效抑制超高次谐波,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鱼鹰优化算法(IOOA)的超高次谐波无源滤波技术。首先,使用无源阻尼的LCL和陷波拓扑结构,以增强对高频谐波的抑制效果。其次,针对该拓扑结构,提出离散系统控制方法与稳定判据。然后,对传统鱼鹰优化算法进行改进,提出基于IOOA的无源电力滤波器(PPF)参数优化...
电阻模拟卡的设计与实现————作者:李霞;栗心明;
摘要:针对电路设计和测试等领域对电阻阻值变化的需求,以微控制器STM32F407VE为核心构成主控单元,完成了一款电阻值程控可调的电阻模拟卡设计。电阻模拟卡采用5221电阻网络组合方式,配以适当的电源电路和驱动电路,利用继电器模块实现电阻的切换控制。模拟卡通过串行接口与上位机采用串口通讯方式,实现上位机对电阻网络的实时控制,从而完成电阻值设定及固定电阻值的输出。电阻模拟卡阻值可调范围为1~9 kΩ,可以...
光伏电站调频调压特性仿真研究————作者:韩平;刘涛;魏昕;叶小晖;
摘要:目前,新型的构网型新能源机组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在新能源大基地的工程规划中,主要考虑常规新能源场站的规划建设。因而,在不考虑构网型新能源调频调压能力的情况下,大基地常规新能源场站的调频调压特性对工程的前期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及其所建立的光伏电站一次调频与场站调压控制模型与策略,对光伏单场站系统进行调频调压特性仿真分析,验证了光伏电站调频调压的作用;并采用...
基于鲸鱼算法的构网型变流器自适应协同控制策略————作者:李群;李强;张森;汪成根;
摘要:针对常规构网型变流器自适应控制忽略了初值以及下垂系数对系统频率响应的影响,提出了考虑初值寻优的构网型变流器三参数自适应协同控制策略。首先,对频率变化过程进行逐段分析,根据变化规律提出功率/频率下垂系数、虚拟惯量和阻尼系数三参数的协同优化调节。其次,将鲸鱼优化算法应用于变流器系统,根据频率变化率、频率偏差等指标确定目标函数,实现对构网型变流器三参数初始值的优化整定,以获取最优解。最后,利用仿真及实验...
基于二次型结构的耦合电感DC/DC变换器————作者:沈朝阳;于灵芝;戚志东;柏理音;
摘要: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输出电压低、输出特性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次型结构的耦合电感直流变换器。在二次型结构的基础上融合电荷泵单元和耦合电感升压单元,提高了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形成的开关管箝位结构回收了漏感能量,并限制了开关管电压应力。本文详细分析了该变换器各模态的工作原理、电压增益、器件应力,并将其增益与其他一系列变换器进行对比,凸显了该变换器高增益的特点。最后,本文搭建了100 W...
新型IGCT换流阀拓扑及电气应力分析————作者:张朝峰;姚德贵;宋伟;刘长兵;
摘要:基于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的混合换相换流阀(HCC)具备主动关断的能力,可用于解决常规高压直流输电中的换相失败问题。对HCC开展电气应力分析是换流阀电气、绝缘和实验设计的基础。因此,本文先介绍了HCC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和主动关断策略。根据HCC的拓扑结构和参数,建立了HCC换流阀高精度宽频模型,仿真分析雷电冲击电压、操作冲击电压、陡波冲击电压3种暂态工况下,施加在IGCT器件上的最大电压...
三相并网逆变器低复杂度三矢量预测电流控制————作者:丁朝辉;姚斐;郑长明;韩文笏;
摘要:针对三相并网逆变器传统三矢量预测电流控制计算复杂度高和稳态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三矢量预测电流控制算法。首先,将传统并网电流跟踪控制转换为逆变器电压跟踪控制,并利用无差拍原理计算了逆变器电压参考值。其次,提出了一种最优矢量快速选择策略以及基于逆变器电压参考跟踪误差最小化的最优占空比计算方法,有效降低了实现复杂度。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有效降低计算量的同时,可显...
级联H桥型并网逆变器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研究————作者:林珊;赵涛;邱富修;
摘要:三相级联H桥(CHB)光伏并网逆变器在低电压穿越(LVRT)过程中存在有功功率回流问题,可能导致系统无平衡工作点,无法满足并网标准。现有方法在特定运行条件下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在相间短路故障时仍存在较大的有功功率回流区域。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提高CHB光伏逆变器LVRT性能的谐波补偿策略。具体而言,将非故障相的调制电压扩展为三相对称电压,然后计算其最大和最小值谐波电压,将其作为零序电压补偿给三相...
负载转矩观测器的PMSM改进滑模无传感器控制————作者:徐艳平;温家亮;巨一珊;白立哲;
摘要: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研究领域中,针对传统指数趋近律滑模观测器存在的转速抖振问题、低通滤波器带来的转子位置相位滞后问题,以及系统抗负载扰动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龙贝格负载转矩观测器的PMSM改进滑模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法。首先研究了一种边界层自适应调节的反正弦饱和函数来代替符号函数,以抑制转速抖振,并设计了频率自适应带通滤波器,以减小估计转子位置的相位滞后。其次,在此基础上...
柔性直流系统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研究————作者:李泰;鲁庆华;孙攀磊;芦开平;程晓磊;
摘要:针对基于电压源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采用d,q双环控制,不能提供系统惯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根据交流系统频率变化情况调整功率分配,提升了系统的惯性水平,从而解决了直流系统在扰动下的稳定问题,对弱交流电网的提供支撑。同时针对渝鄂工程在恩施电网检修期间发生的N-2故障,通过仿真验证,对比原有的电流矢量控制策略,结果表明新策略在弱系统下的有效性,为未来新能源领域的...
LLC调压运行的直流等效与损耗建模方法————作者:黄艇轩;谢文浩;朱翔鸥;
摘要:LLC谐振变换器在调压时的转换效率与其工作方式密切相关,但尚无数学模型对其量化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LLC谐振变换器的直流等效损耗模型,利用等效直流电阻直观地反映变换器电压调节对功率损耗的影响。通过分析控制量与电压增益、功率损耗、直流电阻和效率的关系,量化比较了移相控制和变频控制两种调压方式下闭环调压运行的效率。通过搭建实验样机验证所提出模型适用于LLC谐振变换器宽运行范围的损耗分析,可作为...
基于负载电流前馈的虚拟同步整流器控制策略————作者:王仕欣;曹鑫;钱胜南;李家伟;
摘要:虚拟同步整流器通过在整流器控制中嵌入同步电机模型,实现负荷侧与电网的友好交互。直流侧电压受负载扰动影响会上下波动,不利于系统的可靠运行。通过建立同步整流器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阐述了直流电压在负载电流扰动下的波动机理,通过波特图分析了主要参数变化对直流电压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从降低直流侧输出阻抗的研究角度出发,提出了负载电流常系数前馈和动态补偿前馈的控制策略,并基于小信号模型给出了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
逆变器离散谐振主导极点消除控制器设计————作者:李大乐;全相军;王建华;高丙团;
摘要:状态空间控制可以为LC型电压源变流器提供较高的动态性能和稳定裕度,然而,由数字控制系统引起的固有数字延迟会降低系统的性能,甚至引起不稳定。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状态空间模型的谐振控制器,同时,考虑数字时延,在离散域解析地设计了状态反馈和前馈控制,通过零极点对消原理消除系统的主导动态,实现系统的近似零动态特性。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器与设计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基于低通/带通可变滤波器的谐波检测方法————作者:岳翥;童亦斌;曹文龙;
摘要:谐波检测是电能质量治理的关键环节,是保证准确补偿谐波电流的基础。具备谐波检测功能的多功能并网变流器(MFGCI)在进行指定次谐波分量补偿时,传统检测方法对锁相环锁相精度要求较高,并且存在两相旋转到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坐标变换。为简化谐波检测环节,降低对锁相环精度的依赖,本文基于低通/带通可变滤波器,提出一种基于可变滤波器的谐波检测方法,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人为设定滤波器工作于低通模式或带通模式,简化了坐标...
非晶合金立体卷铁心变压器振动特性分析————作者:方盛;王湘江;许建军;凌宇;
摘要:为了研究非晶合金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的振动特性,本文以一台10 kV非晶合金立体卷铁心变压器为样机,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振动信号采集。首先建立变压器电磁固多物理场耦合模型,然后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变压器铁心-绕组-夹件进行模态特征仿真分析,得到变形程度最大的部位,由此确定测点,最后搭建变压器振动信号采集平台,对变压器进行在负载振动信号多点位采集,得到振动幅度以及振动幅度变化最大的部位。该研究可为变压器铁心-...
全电前轮转弯控制器MOSFET功耗分析与降低————作者:雷启华;王东俊;张喜;张夏一;
摘要:全电/多电是飞机发展趋势,前轮转弯系统也将向全电化发展,特别是对于无人机,受限于空间和重量,传统的液压驱动前轮转弯系统适用性不强。控制器是全电前轮转弯系统的核心部件,本文设计了以DSP为控制核心的位置伺服控制器,以前轮转弯角度为被控对象,硬件采用模块化设计,软件采用位置环+速度环+电流环的三闭环控制策略,无刷直流电机采用三相六步换相的梯形波驱动算法。三相逆变桥是控制器功率驱动板的核心部分,其功率开...
电力电子技术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Yangming_ak
总的来说审稿速度很快,今年8月28日上传稿件,中间主编比较忙到9月26日才初审通过,然后立马就外审,10月10日外审返回意见是修改后重审,10月18日晚上传修改稿,到了10月23日审回意见是修改后发表,小修上传以后30日就发录用通知。编辑部很负责任,审稿专家给的意见很中肯,总之这本期刊还是很不错的,审稿流程很正规!!
2024-08-21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