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教育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电化教育研究》审稿流程
摘要:<正>一、审稿流程图二、一般稿件审稿流程1.投稿:作者登录https://aver.nwnu.edu.cn,单击进入“在线投稿”完成实名注册及投稿。2.一审:由两位专家进行匿名评审,一位通过即可进入二审环节。3.二审:由两位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知名学者进行匿名评审,两位同时通过即可进入抄袭检测(学术不端检测)环节。如两位专家评审意见出现分歧时,送第三位专家评审,如果通过则可进入抄袭检测(学...
关于规范作者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说明
摘要:<正>为了保障学术研究的原创性、高质量,维护学术研究伦理规范,防止本刊作者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滥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导致学术不端行为,产生不良影响,本刊编辑部特起草此说明,旨在明确本刊作者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使用的合理边界,让我们一起维护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环境
从“资源洼地”到“数智高地”————作者:张尧;赵熠文;
摘要:<正>~
智能技术在国际中文语音教学中的应用————作者:葛炳仑;陈昌来;
摘要:文章旨在探索智能技术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以解决国际中文语音教学的实践困境。借助多种智能技术构建游戏化中文语音教学系统,优化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率,推动中文教学向个性化、互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研究采用实验法,选取不同母语背景的留学生作为测试对象,对学生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发音准确度进行对比测验,并辅以问卷调查评估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口语表达意愿。研究表明,基于智能技术的游戏化中文语音教学系统能够有效...
数智时代教师主体性的异化与超越————作者:王丹;张琪;
摘要:提升教师创新发展水平是数智时代教育的核心问题。文章基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综合使用理论分析与逻辑推演方法,从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和生活步调加速三重维度解构教师主体性异化的生成机理,从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层面深入剖析教师主体性异化生成的底层逻辑,探索教师主体性发展的超越与复归。研究表明:科技加速导致教师主体创造性缺失;社会加速导致教师主体情感缺失;生活步调加速导致教师主体自主性缺失。教师主体性异化...
韩国中小学数字教材审定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作者:姜雨欣;杜玉霞;袁华莉;
摘要:数字教材内容形态的丰富性与结构功能的复杂性,使其质量保障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完备的审定制度是保障数字教材质量的重要依托。韩国作为较早建设和应用中小学数字教材的国家之一,自2002年起,以“政策引领—概念优化—法律保障”的逻辑,构建了系统的数字教材审定体系,在审定依据、标准、主体与运行机制等方面颇具特色。研究围绕“审定依据是什么、审什么、谁来审、怎么审”四个核心问题,梳理总结了韩国中小学数字教材审定制...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形态层级与进阶路径————作者:卢宇;汤筱玙;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课堂教学,既是技术演进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文章系统阐释了不同赋能形态的内涵特征与内在关联,构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形态层级框架并提供了典型示例。该框架包括四个逐级递进、相互关联的层级:“劳动替代与任务辅助”作为基础形态,聚焦基础性教学任务的工具赋能;“能力增强与边界拓展”作为初级形态,致力于提升教学效能与拓展教学边界,提供多样化服务赋能;“人机...
2014—2024年自定步调学习策略在多媒体学习领域中的应用系统综述————作者:杨九民;喻邱晨;李妍;方睿;李妮辰;
摘要:多媒体学习领域正从“以教为主”的优化设计研究转向“以学为主”的应用策略研究。研究旨在探讨自定步调学习策略在多媒体学习领域的应用特征与研究进展。研究围绕发文趋势与研究情境、理论框架与研究内容、研究设计与效果评价三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并对国外28篇实证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研究发现,自定步调学习策略的研究发文量呈逐年增长态势,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情境中。自定步调学习策略研究多依托认知负荷理论和多媒体学习...
面向教师的常态化教学画像测诊技术接受度研究————作者:蒋林浩;李晓兰;胡钦太;
摘要:文章基于技术接受与统一模型、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理论,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中小学教师对常态化教学画像测诊技术的使用意愿及其实际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习惯、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显著正向影响使用意愿和实际使用行为,享乐动机可以通过使用意愿间接作用于实际使用行为;(2)绩效期望、使用意愿直接正向影响实际使用行为,努力期望、促进条件直接负向影响实际使用行为;(3)课时工作量对习惯作用于使用...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慧教育的实践进展与未来因应————作者:潘静文;任昌山;彭楚风;刘德建;曾海军;
摘要: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在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实践活动,旨在探索智慧教育的新理念、新战略和新经验。为系统梳理和分析我国智慧教育实践现状、发展特点和可推广经验,研究以智慧教育的十大特征为分析框架,对2022年至2024年间的987个优秀智慧教育案例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最受关注的三个主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泛在智慧学习环境和教师发展的优先支持计划;较少关注的三个主题是教育包容与公平的坚守、积极性学生社交社群...
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循证教学设计模型构建————作者:郭炯;潘霞;张虹;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教育不断深入,探索贯通核心素养的新型教学范式愈发受到关注。学科能力作为核心素养在学科领域的直观映射,其于教学中的有效发挥,是推动核心素养在课堂层面实践转化的关键。为此,文章采用结构功能分析法,通过解构学科能力内在学习逻辑及其形成机理,探寻适配学科能力进阶特征的有效教学方式。基于有效教学需求,引入5A循证实施框架,采用德尔菲法制订证据评价标准,并借鉴设计模式解决同类问题的理念,从搜寻与应...
困境与突围:一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自我民族志研究————作者:王志向;李宝敏;
摘要:为探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生存与专业发展现状,文章基于生命历程理论与角色理论,采用自我民族志方法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体心理与行为转变历程进行描摹与解析,在系统反思与三角互证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群体困境及受阻根源进行深度解析,结果发现:被边缘化的信息技术教师时常徘徊于“原地躺平”“就地突围”“离职突围”三种选择之间,且存在着角色冲突加剧、角色期望泛化、角色评价偏差、角色认同危机、角色成...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的演进脉络、内在逻辑和发展趋势————作者:余亮;邓双洁;张馨月;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的演进脉络是技术驱动教育、教育深化技术的双向演化的动态过程,可以分为技术萌芽辅助教育的起步阶段、技术积累扩展教育的探索阶段、技术革新优化教育的发展阶段和技术突破重塑教育的繁荣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在需求导向上赋能技术环境,强化教育核心功能支撑;在价值导向上赋能应用形态,驱动“教、学、管、评”全场景创新突破;在生态导向上赋能系统结构,促进教育主体、教育服务与教育伦理的协同演进。未来,...
数智技术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创新发展:目标、难题与路径————作者:谢克;李雨琪;
摘要: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强国建设,将立德树人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工程,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聚焦数智技术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旨在探索技术驱动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提升机制。数智技术通过优化“大资源”配置、创新“大课堂”形式、构建“大方法”体系,能够显著拓展思政教育覆盖面、增强教学感染力并提升其实效性,为立德树人工程注入数字化基因。但转型实践...
数智时代背景下的知识体系重塑——从学科基本问题建构到现实问题驱动————作者:王竹立;王云;
摘要:为探讨数智时代教育变革的方向和路径,文章从知识体系重塑这一核心视角出发,通过深入剖析学科知识体系的内涵与作用、形成逻辑及其对问题解决的利弊,揭示了学科知识体系在数智时代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构建问题导向型知识体系的设想。该体系以问题分类为起点,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框架,围绕具体问题组织知识,并依据分层递进原则,构建了以问题为核心的多层级、动态化的新型知识体系。与以基本问...
数智时代课堂空间的新异化及其超越——兼论美好课堂生活的实现————作者:魏亚丽;孙宽宁;
摘要:数智技术融入课堂,使师生的课堂生活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师生对“速度”的狂热追逐使其卷入一场“竞速游戏”,从而背离了对“美好课堂生活”的原初性追寻。课堂加速的三重面相——科技进步加速、课堂变迁加速、生活步调加速,彼此作用,形成加速循环。在加速博弈中,课堂空间呈现出“缺乏联结的关系”的多重异化表征:流动性课堂场域造成“现实虚无”的无根身份认同、个性化学习路径引发“同学异路”的寂寞情感体验、“搭子”式教学...
情感计算技术支持下的老年人在线学习情感分析————作者:吴峰;万义文;仲彧欣;
摘要:老年阶段是情感需求较为突出的时期,老年教育以提升老年人情感体验为主要目标之一。基于情感计算技术分析老年人情感并选择性地进行教育干预,对于促进老年人实现积极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在线学习为分析老年人情感提供了便捷、大规模的自然场景。文章以32位老年在线学习者为对象,采用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及滞后序列分析方法进行探索式研究,发现了如下情感规律:第一,老年人的元情感中,以中性为主,悲伤情感次之,其他类型...
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科研新范式:发轫逻辑、变革路径与实践进路————作者:汪维富;毛美娟;余慧;孙如意;
摘要: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引领科学研究方法与知识发现逻辑的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研究向人工智能驱动的第五研究范式迈进,然而,此新范式尚处于理论探索的初级阶段。通过深入剖析,研究阐明了新范式的发轫逻辑:借助深度学习算法与贝叶斯思维,人工智能在科学实践中扮演着研究设计的预判先知者、合成样本数据的智能代理者、知识自主涌现的推动者等独特角色。人工智能通过促进跨学科协作研究、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变革、拓展知识生产主体范围...
数智时代生命取向的教学反思与重构————作者:龙庆;吴支奎;
摘要:数智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触发教育领域发生深层次变革,重塑了教育形态。然而,数智技术在为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教育主体带来诸多挑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基于生命立场检视当下,数智时代教学存在技术理性的僭越、情感理性的缺位、学习者自主性的消弭等遮蔽主体生命的风险。究其根本在于教学的功利化倾向、技术工具价值至上理念的偏颇以及数智技术依赖的裹挟。教学不仅是对知识的传递,更是围绕具有主体情...
数字化教学推理:技术有效应用何以可能————作者:杨鑫;
摘要:数字化教学推理是教师在教学中自主有效应用技术的根本前提。研究首先从表象与实质、宏观与微观、技术与传统、部分与整体等范畴探讨了数字化教学的复杂性,并指出数字化教学推理对应对这种复杂性的意义。其次,从推理向度和关键锚点两个范畴构建了数字化教学推理逻辑框架,推理向度包括由问题表象推出实质根源,由教学需求推出技术模样,由教技条件推出整合方案,由育人逻辑推出技术贡献;关键锚点包括问题归因锚点、技术抉择锚点、...
电化教育研究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Yangming_ak
速度快、效率高,投稿后4天退稿,专家一:研究不够深入,结论缺乏新意;专家二:请匿名投稿。当时投的时候没仔细看,应该要匿名的,投此刊的小伙伴们记得匿名哈
2024-10-31 13:35 -
Yangming_ak
很有十权一威性的专业期刊。
2023-12-27 15:11 -
Yangming_ak
寻合作,第二作者即可,包版面费,另付报酬
2023-12-07 16:34 -
带头大哥666
目标期刊,试着投过一次,大概是水平不够,一周就退稿了,继续努力吧。
2023-12-01 19:18 -
zhaohhhh
12月投稿,5月见刊。大导一作,学生二作,小导通讯。全过程审稿人未提出明显的修改意见,编辑部在版面缩减上提了一些要求。过关录用。
2023-09-18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