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晋西黄土区典型人工林叶片-凋落物-土壤-微生物的化学计量特征————作者:葛艳灵;田沁瑞;林峰;高雅洁;王安宁;陈立欣;
摘要:为揭示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间化学计量特征的耦合关系及其对养分循环的调控作用,以晋西黄土区典型人工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油松×刺槐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系统测定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深度(h)为0<h≤60 cm土壤和微生物系统中碳(C)、氮(N)、磷(P)质量分数及化学计量特征,重点分析纯林及混交林中各组分间的养分循环及...
黑龙江省植被碳源及碳汇时空变化模拟及其影响因素————作者:王硕;于颖;杨曦光;范文义;
摘要:利用卡内基-阿姆斯-斯坦福模型(CASA模型)及土壤微生物呼吸量模型,依据土地利用数据、气象数据、改进前的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INDV)、改进后的核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IKNDV)等多源数据,对黑龙江省2005—2022年植被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进行估算,并采用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对黑龙江省植被碳汇的时空格...
退养还湿滨海沼泽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特征与污染评价————作者:江士锐;胡艳玲;李东;金辛;孙晓新;
摘要:重金属是辽河口湿地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为探究退养还湿工程对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的影响,选择辽河口的养殖鱼塘、退养恢复的角果碱蓬(Suaeda corniculata)沼泽为研究对象,以天然盐地碱蓬(Suaeda salsa)沼泽、天然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为对照,测定土壤重金属(Cu、Pb、Zn、Cr和Mn)质量分数。通过地质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花期物候对马尾松2代种子园子代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作者:覃晓秋;杨章旗;冯源恒;吴东山;蒙青松;
摘要:花期物候是研究种子园交配系统的关键因素,研究花期物候能够探究花期同步性对种子园子代遗传多样性的影响。通过对马尾松(Pinus manssoniana Lamb.)2代无性系种子园进行花期调查,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不同开花时期无性系的子代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父本分析。结果表明:在53个建园无性系中,雌球花早、中、晚3种花期类型的数量比为15∶32∶6,雄球花早、中、晚3种花期类型的数量比为17∶31∶...
应用机器学习法对云杉单木胸径生长模型的模拟效果————作者:韩晓阳;杨朝晖;彭娓;胡振华;张梦弢;
摘要:机器学习算法在单木胸径生长预测中的应用已较为广泛,但由于机器学习模型的“黑箱”特性,缺乏对模型的解释分析。基于此,以机器学习模型为基础,结合SHAP算法,分析各因子与单木胸径生长的关系及其影响。以金沟岭林场连续15 a云杉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候选单木、林分、立地和气候因子共36个,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气候因子进行特征降维,利用K-近邻法(K-NN)、支持向量回归(SVR)和随机森林(RF)算...
毛棉杜鹃花朵挥发性成分的构成————作者:杨华;宋绪忠;
摘要:以人工栽培的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Hook. f.)花朵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4个开花过程及花瓣和雌雄蕊的挥发性成分,并与同亚属的4种杜鹃花进行比较。所有样品中共检测出22种挥发性成分,花芽期成分最少只有2种,盛开期成分最多15种。花芽期、盛开期、花瓣、雌雄蕊(Z)-罗勒烯相对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90.23%、69.59%、59....
火后时间对大兴安岭越橘叶、枝、根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作者:蔡慧颖;宋宇轩;陆磊琴;何永琴;孙龙;
摘要: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大兴安岭地区选择4个不同火烧后恢复时间的重度火烧迹地及1个未火烧区域,以主要灌木植物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为研究对象,测定越橘叶片(当年生叶、多年生叶)、枝条(当年生枝、多年生枝)、细根(吸收根、运输根)的碳(C)、氮(N)、磷(P)质量分数及土壤化学属性、胞外酶活性,分析越橘不同功能型叶、枝、根化学计量特征随火后时间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土壤属...
云南木蠹象及其天敌昆虫的潜在分布区及其适生性————作者:张炎;黄导;谢华;唐绍荣;李宗波;
摘要: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 Langor and Zhang)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有种,主要危害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并导致其大量死亡,对当地森林生态建设及生物安全造成威胁。依据收集的云南木蠹象及其主要天敌昆虫——茧蜂的有效地理分布数据,结合气候、地形、植被、人类活动因子,利用Biomod2组合物种分布模型,分析云南木蠹象及茧蜂在当前(1970—200...
次降雨对苏南丘陵区不同植被覆盖地地表径流及壤中流的影响————作者:葛波;杜妍;庄家尧;周勇;常猛;孙斌;冯建明;
摘要:以江苏省溧水白马实验基地径流小区为研究区,布设4个径流小区,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样地、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样地、伞房决明(Cassia tora)样地,以裸地作为对照样地;按照试验设计,采用微气象监测系统(Decagon, USA)测定气象因子(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速、风向等),采用翻斗式雨量计远程信息传输系统(JD05)测定降雨量,在4种样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稿约
摘要:<正>1概况《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的我国林业方面重要的全国性学术性期刊,16开本,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57年。多年来,本刊在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大力支持下,质量不断提高,声誉逐渐扩大,多次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是我国首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本刊任务是:报道林业和与林业密切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成果、...
冰雪灾害对山西太岳山油松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短期影响————作者:吴晓龙;王勇强;彭博;李秋梅;齐学诚;刘颖;周志勇;
摘要:2023年4月份山西特大暴雪发生后,对太岳山受不同程度干扰的油松林群落进行调查,即建立无干扰(对照,CK)、轻度干扰(MD)、中度干扰(LD)、重度干扰(SD)样地,对比分析灾害发生后不同样地间土壤深度(h)为0<h≤20 cm土层的土壤总有机碳(TSOC)、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轻组分有机碳(LFOC)、重组分有机碳(HFOC)质量分数,并明确灾害发生后有机碳及其组...
幼化措施对日本落叶松生根力衰退的阻滞效应————作者:韩华;谢允慧;张恺恺;王笑山;孙晓梅;
摘要:为探究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扦插繁殖中的老龄化进程及其阻滞可能性,以日本落叶松无性系为研究对象,从造林后不同年龄阶段和连续扦插繁殖、修剪后无性系生根表现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造林10 a(株龄为12 a)后生根能力开始大幅下降,生根较好的台14无性系生根率、生根量和最长根长分别下降了16.5%、41.4%和66.5%,若不采取幼化措施,造林16 a(株龄为18 a)后...
赣南马尾松天然林树种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作者:付佳;吕丹;欧阳勋志;潘萍;张藻;彭泽宇;
摘要:以江西省赣州市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天然林为研究对象,依据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样地数据,计算树种重要值及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树种组成及树种多样性的数量及空间分布特征。从林分、立地、气候、人为等4个方面选取17个因子,分析其与树种多样性的相关性,并筛选主要影响因子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主要影响因子对树...
不同遮光度对鸟巢蕨生长和生理的影响————作者:陈玉婷;赵爽;叶勇卫;周以林;李裕华;徐圆圆;刘玉军;
摘要:于2023年11月14日至2024年3月14日,在广西大学林学院苗圃实习基地避雨大棚,以5个月生鸟巢蕨(Asplenium nidus)组培苗(种植于塑料盆中)为试验材料(苗高约8 cm、冠幅约10 cm),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不同遮光试验,设置3个遮光处理(25%、50%、75%),以全光照为对照;按照试验设计,测定叶片生物量、根系生物量、鸟巢蕨光合作用参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
幼树叶片化合物与美国白蛾幼虫生长发育及体内酶活的相关性————作者:李欣素;张书曼;孟昭军;李颜颜;翟信;檀明明;严善春;
摘要:为了解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不同寄主植物间主要营养成分及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差异,明确寄主植物化合物与其生长发育及体内酶活关系,探究美国白蛾对寄主的取食适应。利用家榆(Ulmus pumila)、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旱柳(Salix matsudan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山槐(Albizia kalkora)、紫椴(T...
鄂尔多斯露天煤矿不同品种欧李生长状况及饲用价值评价————作者:吕秋月;麻云霞;杨佳琪;
摘要:以农大4号、农大5号和京欧1号3个欧李(Cerasus humilis)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荣恒和满来梁煤矿区所种植的欧李品种的植株生长特性、叶片饲用潜力及其果实酚类物质积累情况进行研究比较。结果显示:(1)在果实生长特性方面,荣恒煤矿区的环境条件对果实生长更为有利,果实横纵径为满来梁煤矿区的1.1~1.3倍,其中京欧1号果实的横径(19.78 mm)和纵径(29.45 mm)表现最为显著。(2...
安徽滁州区域不同种源栓皮栎生长性状评价及优良种源和个体的选择————作者:台建武;
摘要:以安徽滁州红琊山国有林场的24个不同种源的14年生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种源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24个种源栓皮栎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通直度,计算各生长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增益、现实增益;以栓皮栎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通直度为评价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和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法对栓皮栎不同种源和个体进行综合评价,分析24个种源栓皮栎树高、胸径、单株...
应用变换器双分支模块的高光谱影像树种分类深度学习方法————作者:王燕;谢俊峰;赵毅力;周仿荣;冉魁;赵志鹏;王雷光;
摘要:树种分类对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部分树种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导致模型易出现分类混淆,细粒度分类面临较大挑战。为了提高树种分类的精度,以高光谱影像为数据源(茶壶实验森林数据集、高峰林场数据集、雄安新区数据集),应用变换器(Transformer)双分支空谱联合网络进行树种分类,该网络由光谱分支、空间分支和变换器组成,光谱分支和空间分支充分利用像素的空间-光谱信息;特征融合部分引入变...
融合地基和无人机激光数据提取单木胸径和树高————作者:余之灏;黎良财;邓利;范文义;
摘要:树木的胸径和树高是评估森林的生长状况、资源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指标。为了快速获取林分单木胸径和树高,本研究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0 m×30 m样地5块和30 m×60 m的样地1块。采用RIEGL VZ-400i和扫描鹰HS-600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样地内346株落叶松的点云数据,对点云数据进行配准、去噪、地形...
改性结晶紫内酯温致变色橡胶木单板的制备————作者:常德鹏;曹磊;杭程;吕晓阳;刘天;张显权;
摘要:称取一定量的溶剂十四醇、隐色剂结晶紫内酯、甲酚红、显色剂双酚A,制备不同质量配比的温致变色复配物;采用浸渍法,将不同质量比例的温致变色复配物浸渍橡胶木单板试件中,制备改性温致变色橡胶木单板;采用分光测色仪、红外光谱等方法,测试样品的颜色性能、官能团、表面形貌,分析改性结晶紫内酯温致变色橡胶木单板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结果表明:当甲酚红与双酚A的质量比为2∶4时,温致变色橡胶木单板的变色性能最佳。随着...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