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书社

广陵书社介绍

广陵书社(出版社)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依托名城,面向世界;立足专业,彰扬学术;保持特色,提升品位;创造效益,铸造品牌。是一家富有特色的专业出版社。

广陵书社线装图书的编辑出版和印制加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线装书出版基地,年出版各类线装图书上百种。广陵版线装图书主要包括雕版印刷、珍本影印及电脑排印三大部分。影印线装书内容多为传统典籍,需甄选精良底本,具有阅读鉴赏、馈赠收藏等价值,如在雕版印刷史上享有盛誉的清康熙扬州诗局本《全唐诗》,汇集昆剧珍稀曲本的《昆剧手抄曲本一百册》,近代出版史上的珍本《百衲本史记》,明刊本《毛扆手校四书集注》,现代著名学者王伯沆先生批注的《红楼梦》,以及书画艺术类图书如《历代名碑精选》、《扬州八怪艺术珍品》、《林散之书法选集》等。排印线装书内容多属耳熟能详的经典读物,如四大名著、四书五经、前四史、《资治通鉴》、唐诗宋词等,版本尽量选取通行本,确保编校质量,合理控制成本,尽量降低定价,可谓内容经典、形式传统、价格适中、特色鲜明,深受读者欢迎。另外,线装本城市宣传读物也是近年影响日增的一个出版亮点,如《诗书画印写镇江》、《诗书画咏淮安》、《烟花三月》等,以其高雅的品位成为城市宣传馈赠的特色礼品。

影印文献是广陵社的传统优势,早在出版社正式建立之前,即整理影印了不少有影响的大中型文献,为海内外专业图书馆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藏书。建社以后,在影印文献的编辑整理出版上更是不遗余力,建立了专业的编辑队伍,与藏书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与良好的合作,约请文献专家主持重点项目,加大编辑含量,提高出版水准。近年汇编整理出版了一批地方文献、志书、档案、民国期刊、资料和专题文献,其中较有价值的有《清代地方人物传记丛刊》、《江苏人物传记丛刊》、《武林掌故丛编》、《中国佛寺志丛刊》、《中国道观志丛刊》、《中国水利志丛刊》、《清宫万国博览会档案》、《晚清国际会议档案》、《清宫扬州御档》、《国粹学报》、《辛亥革命文献丛刊》、《中华民国史史料四编》、《楚辞文献集成》、《孝经文献集成》、《玄览堂丛书》、《越缦堂日记》、《中国历代礼仪典》、《中国历代医学典》等。

古籍整理著作最能体现古籍专业出版社编辑水平和出版特色。书社近年编辑整理出版了一批古籍整理精品图书,其中有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的《清名家诗丛刊初集》,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重点项目资助或者各类优秀古籍图书奖的《扬州地方文献丛刊》、《新编汪中集》、《宝应刘氏集》、《焦循诗文集》、《常熟乡镇旧志集成》、《刘申叔遗书补遗》、《畴人传汇编》、《扬州学派年谱合刊》、《扬州画舫录》、《鳌峰集》等,受到广大读者和专家学者的好评。《刘申叔遗书》、《中国历代僧诗全集》、《焦循全集》等国家重点项目的整理出版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当中。

作为一家地处名城扬州的城市出版社,广陵社充分挖掘江苏丰厚的学术文化资源,在地方文化图书的出版上成果丰硕。近年来,出版了大量反映各地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图书,如《扬州学派丛书》、《扬州艺术丛书》、《扬州评话——王少堂》、《扬州传统曲艺丛刊》、《苏州民国艺文志》、《苏州当代艺文志》、《无锡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选刊》等。

此外,在学术著作、文史哲普及读物以及书画收藏等类图书的出版上,也都有所侧重,用心尽力,逐渐形成了一定特色和影响,其中不乏名家撰著,如《中国墓葬史》、《考证学集林》、《红楼美学》、《东晋南朝家族文化史论丛》、《常熟文学史》、《近代佛学丛刊》、《大家推荐大家读丛书》、《天物馆藏瓷》等。

广陵书社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坚持传承古代文化与彰扬现代文明相结合,文化积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内容为王,质量第一,实施精品工程,为出版事业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广陵书社荣誉

广陵书社成立以来,先后有二十余种图书被列为国家及国家古籍整理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近三十种图书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清名家诗丛刊初集》荣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中国墓葬史》荣获2009年度“中国最美的书”和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装帧设计提名奖,《扬州评话——王少堂》获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和第七届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清宫万国博览会档案》等分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等奖项,《江苏人物传记丛刊》等获首届江苏省出版政府奖。目前,广陵书社年出版各类新书、重印书二百余种。

广陵书社出版特色

广陵书社一直秉承保护传统工艺、繁荣学术出版、弘扬地方文化的宗旨,坚持专业特色,努力开拓市场,逐渐形成了雕版线装、文献影印、古籍整理、学术著作、地方文化、民国期刊等出版特色。

广陵书社服务领域

雕版线装、文献影印、古籍整理、学术著作、地方文化、民国期刊。

广陵书社服务理念

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坚持传承古代文化与彰扬现代文明相结合,文化积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内容为王,质量第一,实施精品工程,为出版事业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