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微循环阻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预测价值————作者:刘德福;周继升;韩江莉;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微循环阻力(angio-based microvascular resistance,AMR)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的相关性,以及AMR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预...
穿颧种植体上颌窦段成骨的影像学研究————作者:于子杨;郭厚佐;蒋析;韩玮华;林野;
摘要:目的:使用影像学手段评估穿颧种植体植入1年后上颌窦段的成骨情况,并探讨患者因素、上颌窦解剖因素和手术因素对成骨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7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行穿颧种植且种植体穿行上颌窦的患者,于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测量并计算种植体在上颌窦段的平均成骨高度(average osteogenes...
左侧胸锁乳突肌间血管内乳头状内皮增生1例————作者:肖晓笛;夏有辰;柳剑英;付鹏;
摘要:<正>血管内乳头状内皮增生(intravascular papillary endothelial hyperplasia,IPEH)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血管内病变[1],又被称为马松瘤(Masson tumor)、马松血管瘤、马松血管内血管内皮瘤和反应性乳头状内皮增生等。IPEH与血管肉瘤较为相似,临床上需要做出正确的鉴别诊断。本研究即对1例病变位于胸锁乳突肌内且病...
姑息治疗对晚期癌症患者药物使用和医疗资源利用的影响————作者:陈定一;杜浩鑫;张逸晨;王闫飞;刘巍;焦园园;史录文;管晓东;卢新璞;
摘要:目的:评价姑息治疗对晚期癌症患者药物使用、医疗服务利用及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基于2018—2020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患者就诊记录,采用广义精确匹配法构建包括姑息治疗与常规治疗两组患者队列,分别选取阿片类镇痛药物月均使用量、住院率、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率、手术率、月均总费用等指标评价药物使用、医疗服务利用与医疗费用,采用卡方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
儿童及青年漏斗胸患者Nuss术后发生脊柱侧弯的风险预测模型建立及验证————作者:李博闻;张强;孙益鑫;
摘要:目的:明确儿童及青年漏斗胸患者接受Nuss术后发生脊柱侧弯的风险因素,并建立相关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胸外科行Nuss手术治疗的漏斗胸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及超声心动图、胸部CT、脊柱全长X线、胸部正侧位X线检查结果,同时收集Haller指数、不对称指数、胸骨扭转角(sternal torsion angle...
唾液微生态在口腔及全身疾病早期防治中的应用————作者:孙翔宇;袁超;周芯竹;刁婧;郑树国;
摘要:唾液是口腔中蕴含丰富生物学标志物的重要体液,其内含的微生态在口腔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唾液自身具有取样简便、无痛无创、支持重复取样的独有优势,因此非常适合用于疾病监测与随访研究。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医学课题组开展的系列研究工作中,通过基于蛋白质/多肽组学和微生物组学等不同组学技术分析,将不同节段以及不同取样方法所采集唾液样本进行对比,以探索唾液的稳定性;同时以龋病、牙周病...
口腔种植中血浆基质的临床转化现状与前沿探索————作者:王宇蓝;曾浩;张玉峰;
摘要:随着口腔种植学的快速发展,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与美学效果日益受到重视,而充足、健康的软硬组织被认为是其关键保障因素之一。在众多组织再生策略中,血浆基质作为一种源自患者自体血液的生物衍生材料,因其富含多种生长因子、活细胞和纤维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控的降解性能及简便的制备流程,近年来在口腔种植相关的软硬组织修复中展现出独特而显著的临床价值,应用范围持续扩大。本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和现有研究证据...
基于2019版Bosniak分级的ⅡF级肾脏囊性病变的临床随访————作者:杜宏洋;陈元翀;杜雨亭;沈棋;王鹤;秦乃姗;吴静云;
摘要:目的:基于2019版Bosniak分级,探讨ⅡF级肾脏囊性病变的进展情况,并分析病变进展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5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中依据2019版Bosniak分级首次诊断为Bosniak ⅡF级的肾脏囊性病变,记录患者基本临床信息、病灶的位...
人工智能驱动口腔医学:临床、科研、教学与管理的创新探索————作者:邓旭亮;徐明明;杜宸临;
摘要:近年来,我国持续面临口腔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高质量口腔诊疗资源分布不均等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作为以数据驱动、算法支持和模型推理为核心的智能技术体系,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口腔医学中持续拓展其应用边界。为此,本文系统回顾了AI在口腔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涵盖临床诊疗、基础与材料科学研究、医学教育和医院管理等多个关键环节。具体而言,在临床方面,AI显著提...
胃癌精准诊疗技术的创建与推广————作者:李浙民;季加孚;李国新;李子禹;步召德;高翔宇;董迪;唐磊;邢晓芳;贾淑芹;郭婷;张连海;陕飞;季鑫;王安强;
摘要:胃癌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高发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三位,且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进展期,治疗难,预后差。为攻克我国胃癌诊疗中的关键问题,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聚焦“胃癌精准诊疗技术的创建与推广”项目,通过系列多中心、高水平临床研究,建立了围术期综合治疗、个体化药物筛选、智能无创诊断、新型免疫治疗等多个方面的国际新标准,显著提高了疗效,降低了创伤,从诊断、治疗、机制等多个...
生物制剂的长期应用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代谢性生化指标的影响————作者:刘相贤;林毅;郭金竹;
摘要:目的:评价生物制剂的长期应用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代谢性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5年11月至2024年1月长期使用(至少24周)生物制剂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成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生物制剂使用情况,分为白介素(interleukin,IL)-17抑制剂组、IL-23和IL-12/23抑制剂组与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
口腔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转化研究————作者:欧乾民;李政诗;牛露菡;任倩慧;刘欣雨;毛学理;施松涛;
摘要:口腔干细胞定位于口腔颌面部的间充质组织,因其易于获取、分离简便、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应用潜力而备受关注。目前,口腔干细胞已成为组织修复再生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理想干细胞来源。本文系统回顾口腔干细胞的相关研究,总结各类口腔干细胞的发现历程与临床应用,强调其在牙髓再生和牙周组织修复中的显著作用,并探讨其衍生细胞外囊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关键免疫调节作用。此外,本文对口腔干细胞的未来发展及挑战展开探...
雪上救援人员技术及受训程度的调查研究————作者:白鹏;怀伟;杨钟玮;周方;郭向阳;陈兆飞;关红卫;白洁;
摘要:目的:调查“滑雪巡救员”新职业政策实施前,我国雪上救援从业者的基本情况。方法:2024年11月至2025年3月期间,选择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具有高空缆车的室外滑雪场,向在滑雪场内从事雪上救援工作的人员发放电子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职业从业情况、滑雪技能、救援技能培训情况和救援技能掌握情况共5方面41道问题。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07份,来自北京、河北、新疆、吉林和辽宁5个直辖市...
牙周炎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思考与探索————作者:曹沛;栾庆先;
摘要:牙周炎已成为全球广泛流行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约11%成年人患有重度牙周炎,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健康率不足10%,中老年牙周炎患病率高达82.6%。在公共卫生视角下,牙周炎不仅侵蚀口腔健康,更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认知障碍等慢性系统性疾病存在较强关联。大量队列研究和meta分析表明,牙周炎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炎发展更快,且具有双向因果关联。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后早期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作者:田雪丽;宋志强;黄永辉;姚炜;
摘要: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后发生早期并发症(≤14 d)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次行PEG的ALS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明确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根据有无并发...
口腔鳞癌类器官库的构建及应用————作者:谢尚;王鹿鸣;张馨元;冯秋实;夏洋洋;戴姿薇;单小峰;蔡志刚;
摘要: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约占口腔恶性肿瘤的90%以上,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超过37万例,死亡约18.8万例。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6.5万例,死亡约3.5万例,与2015年相比,新发及死亡人数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尽管口腔鳞癌的治疗方法不断更新,但5年生存率长期停滞于50%~60%,肿瘤异质性及治疗耐药性依然是精准诊疗面临的核心瓶颈。针对OSCC异质性高...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5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铁死亡的作用及机制————作者:冯亮华;洪丽荣;陈雨佳;蔡学明;
摘要:目的:研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5(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35, USP35)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heumatoid arthritis-fibroblast like synoviocytes, RA-FLS)铁死亡的作用及机制,加深对RA发病机制的理解,并为其治疗提供潜在的标靶。方法:(1)体外培养RA-FLS,用慢病毒载体感染以构建稳定敲低USP3...
基于微环境和干细胞调控的牙周组织再生关键技术的建立与应用————作者:马保金;李建华;桑元华;于洋;仇吉川;邵金龙;李凯;刘世岳;杜密;商玲玲;葛少华;
摘要:牙周炎在我国患病率高达74.2%,是成人失牙的首位原因,严重影响着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牙周炎治疗和牙周组织再生是世界关注的难题,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葛少华教授团队围绕“牙周炎症微环境重塑和组织修复再生优化”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阐明牙周炎顽固存在机制、创制生物活性材料调控干细胞再生性能、构建系列引导组织再生膜以促进牙周组织修复,从而创立了牙周炎治疗技术体系,具体研究成果和进展包括:...
口腔医学行业的发展趋势————作者:俞光岩;
摘要:口腔医学是以维护、促进口腔健康,防治口腔器官和口颌系统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一级学科。通过数代口腔医学工作者的不懈奋斗,我国口腔医学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快速的发展,口腔医师人数达到33.4万,口腔医师与人口的比例为1:4 600,已经建成了口腔医学大国,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众的口腔健康整体水平还有较大距离。加强口腔医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强化基层口腔医师培养;优化口腔医学教育,提高口腔医学毕业生的...
较大的肱骨大结节角和峰盂角与肩袖撕裂的相关性————作者:蒋华;颜宇;李盼盼;陈康;马红兵;曾勇;唐新;崔国庆;
摘要:目的:肱骨大结节角(greater tuberosity angle, GTA)和峰盂角(critical shoulder angle, CSA)通常作为影像学标记用于描述肱骨大结节和肩峰的形态,本研究分析肩袖撕裂患者GTA和CSA的变化趋势和风险阈值,并探讨肩袖撕裂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方法:从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共回顾性纳入130例患者,根据南加州骨科研究所(Southern C...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