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CSSCIAMI顶级

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

期刊周期:季刊
复合影响因子:2.946
综合影响因子:2.351
官网:https://ccj.pku.edu.cn/journal/info?jid=93664
主编:陈洪捷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最新期刊目录

以学生为中心:当代本科教育改革之道

摘要:<正>赵炬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简称SC改革)是世界本科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它包含两个基本任务:教师教学改革和学校支持系统改革。教师教学改革是指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即教学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并用学生最终学习效果来评估教学质量。实现这三点,就可以有效提高本科教学质量。SC改革源...

走出清末:废科举之缘由与为科举制平反的道理————作者:刘海峰;

摘要:清末科举革废经历了变革科举、计划渐废到骤废科举的演变,废止科举之缘由主要是内忧外患的强大压力、八股文的拖累、学校教育优于科举取士的观念以及科举对学堂兴办的阻碍。科举停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后果,在教育方面,为新式学堂的兴起扫清了障碍,推动了教育近代化进程,但也导致民间的学习积极性减弱,识字率下降;在政治方面,动摇了清廷的统治基础,加速了清朝统治的终结,但官员选拔没有制度化渠道,导致植党营私、任人唯亲...

大学内部治理能力:谁的能力?什么能力?————作者:周作宇;兰思亮;

摘要:大学内部治理能力影响大学的日常运行与持续发展。大学内部治理层级分为学校层、院系层与个体层,由拟制主体与自然人主体构成。大学内部治理能力是大学内部治理主体为实现大学目标而设计、落实、保障、调整、反思大学内部治理实践的综合能力,涵盖元能力、引领力、执行力、适应力、资源力、文化力、创新力七个维度,其生成过程体现出实践性、持续性、动态性、情境性、涌现性五大机理。大学内部治理能力建设有赖于系统性干预,应从自...

流动的考试与最后的秀才:科举停废时的童生试研究————作者:王静;

摘要:武科举停废与文科举立停时,各省最后一届武童生试和文童生试的考试进程差异化明显,只有浙江在文科举立停时完成了全省童生试。这既是由童生试流动进行的考试特征和岁科连考的规制变通所决定,又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包括清廷停试上谕的表述模糊和政令传达的实效差异,义和团运动造成的考试展缓和《辛丑条约》停试条款的变通执行,以及学政、督抚的不同措置和广大文武童生的争取。由此呈现出各省最后一批正途生员经由童生试产生的艰难...

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部分新书

摘要:<正>心安幸福教育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当今时代,教育年限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受教育者幸福感的普遍提升。为什么教育没能显著增进幸福?怎样的教育才能促进每个人长久的幸福?这是时代需要回答的最基本的教育理论问题,也是文东茅教授试图回答的问题

征订启事

摘要:<正>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季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宗旨:贯彻“双百”方针,繁荣教育科学研究,为教育学学科建设及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栏目特色:立足中国教育现实,着眼国际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众多学科参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刊号为CN11-4848/G4、ISSN1671-9468,邮发代号为82...

我国高等教育的政府评估及其优化路径————作者:别敦荣;

摘要:政府评估是由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生发出来的治理机制,是协调政府宏观管理与高校自主办学关系的重要手段,具有权威性、分散性和激励性三大特点。作为一种价值评判活动,政府评估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复杂的价值矛盾关系,具体表现为外部评估与内部评估的关系、政府行为与评估专业性的关系、分散与统整的关系、短期绩效评估与长期发展功效的关系。为充分发挥政府评估的功能,应加强评估立法,建立健全政府评估规范;开发建构综合性评估...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概念模型、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作者:周光礼;杨晓薇;

摘要: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内涵出发,结合类型学特征与政策文本分析,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界定为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卓越,具备强大的有组织科研能力,能够有效整合创新资源、迅速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研究型大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本定位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创...

探寻学业成绩“密码”——基于网络分析方法的小学和初中学生成绩影响因素分析————作者:胡咏梅;徐美琪;

摘要:学生学业成绩不仅关乎个体发展,更对国家人才储备与未来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教育生态系统理论,从系统观的角度出发,运用网络分析方法探究小学和初中阶段影响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首先,家长教育期望可直接或通过影响学生的自我教育期望促进其学业成绩提升;其次,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参与、睡眠时间不足、作业时间过长会加剧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学业压力,而家长对学生生活的参与以及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是缓解中小...

教育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影响研究——兼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教育何以可为————作者:曹晓婕;闵维方;

摘要: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作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在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决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性日趋凸显。同时,在纵深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教育成为提高人口质量红利的关键驱动力,特别是将优质教育资源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是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必由之路。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教育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具有“促发展”“缩...

科举停废后的另类回响——以时论和士人日记为中心的考察————作者:田正平;

摘要:1905年科举制度的停废与《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一起,有力地推动了传统教育的变革和新式教育的发展,在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一重大举措实施后的二十年间,在教育领域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毁学风潮和教育诉讼,造成了塾师群体的生活困顿和士绅的疏离心态,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传统伦理纲常的传承失去了制度性保障。所有这些有形和无形的“骚动”,汇聚为科举停废后的另类回响

名师能否出高徒——学术精英型导师对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作者:梁文艳;孙雨婷;周晔馨;

摘要:基于我国高校第二轮教育学和经济学一流学科的数据,本文考察学术精英型导师对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相较于非精英导师,学术精英型导师指导的博士生无论是在读期间还是职业生涯初期,其科研创新产出的数量与质量均显著更高;该优势在不同学科、高校层次和师门规模上均呈现显著差异。其次,博士生在读期间与导师的科研合作强度越高,学术精英型导师对其短期科研产出的促进效应越强,而博士生入学前的科研成...

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部分新书

摘要:<正>心安幸福教育堂插走人类永恒的追求。包当专时代,教育年限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受教育督章福感的普遍提升。为什么教育没能显著增进章福?怎样的教育才能促进每个人长久的幸福?这是时代拖要回答的最基本的教育是不断向上向蓄的心安”这一核心理念。并认为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不应是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分层层论,面应该是传统文化所秉持的“境界启修论”,好的教育意效引导人不断向上向鉴,收获心安幸福

学术职业的国际合作研究:机遇与挑战————作者:乌尔里希·泰希勒;张怡真;

摘要:20世纪60年代左右,高等教育在许多国家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一开始的研究问题几乎都聚焦于国家层面;自20世纪90年代起,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国际问题,对国际比较的兴趣日渐浓厚。于是高等教育领域有了首次由十几个国家合作开展的联合比较项目,即1990年由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率先开展的一项关于学术职业的调查;在21世纪的头十年里,近二十个国家参与了类似的第二次比较调查,即“变化中的学术职业”;十...

学术职业正在失去光环?——基于1992年、2007年和2017年国际调查数据的分析————作者:黄福涛;

摘要:本文基于1992年、2007年和2017年三轮国际学术职业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全球范围内大学教师职业满意度与工作压力感知水平的长期变化趋势。本文发现,学术职业的整体吸引力普遍下降,尤其在传统高等教育强国中最为明显;不同学科间呈现明显差异,理工科教师的工作压力显著上升,而人文社科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下降更为明显;与此同时,40岁以下青年教师与女性教师普遍面临更高的职业压力和职业不确定性,反映出学术职业环...

大学文科的式微及其教育价值重审————作者:阎光才;

摘要:在国际语境中,文科的具体所指是人文学科,其学术旨趣更倾向于价值关注而弱于经验求证,且多少无关功用。正因如此,在一个就业压力日增的社会环境中,它面临学生流失与地位跌落的危机。大学人文学科危机论由来已久,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它曾有过作为以神学为中心与以人为中心总体学问的辉煌地位,在科学乃至实用之术逐渐占据主导后,也由此开启其漫长的式微历程。尤其是在当今时代,各种外部环境压力、学科的专门化乃至科学化以及内...

“三线建设”时期高等教育布局调整与人力资本积累————作者:徐万蓉;林璐;哈巍;

摘要:“三线建设”时期随着工业备战展开,大批高校向“三线建设”地区内迁,对迁入地居民的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基于“三线建设”期间高校迁徙数据与1990年人口普查微观抽样数据,采用队列双重差分法,检验“三线建设”时期高等教育布局调整对当地居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三线地区”的高校迁入显著提高了当地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三线地区”的高校迁入通过遗留高等教育资源与革...

无功利的有组织:高校学科交叉科研合作的形成机制分析————作者:李永刚;

摘要:科学专业化的发展强化了科研合作的需求,在现行高等教育和科研体制下却面临诸多阻碍。本文从交往行为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25位“双一流”建设高校资深学者和管理者的深度访谈发现,当前高校教师开展学科交叉科研合作时会遭遇系科互动壁垒、成果归属冲突和跨学科智识交往困难等多重挑战。科研合作包括共识凝聚、互补结合、交往融合与关系凝结四个阶段。其中,无功利交往与有组织支持是科研合作形成的重要基础,无功利交往是有组织...

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社会学分析——《完美的混乱:美国高等教育的不寻常崛起》书评————作者:阎凤桥;

摘要:<正>一由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大卫·拉伯雷(David Labaree)教授撰写的《完美的混乱:美国高等教育的不寻常崛起》(A perfect mess: The unlikely ascendancy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一书,其英文版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中文版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25年付梓。(1)有关美...

高校课程理论:大学教师必修课

摘要:<正>黄福涛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环节,既是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保障,也是大学制度改革与教育理念变迁的重要体现。作者自2004年起在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面向研究生主讲“大学课程开发论”课程,亲身参与课程教学、设计与评价,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与深度观察。本书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步深化与发展而成,凝聚了作者对中日及欧美高校课程变革的系统理解与比较视野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Yangming_ak

    双非小硕,9月底投稿,10月1日收稿,10月29系统自动进入复审,11月19退稿,说没有通过匿名评审,意见:祝好。感觉很难投,这刊物都是刊登北大师生的

    2024-11-21 10:52
  • 带头大哥666

    该刊是我心目中的中文教育研究第一刊,但由于季刊版面实在有限、作者又多为北大师生,投稿难度特别大。入职一年多共投过两次稿件,第一次因两个匿名评审意见相左、历时了四个多月最后“复审”被退稿,第二次接近3个月“复审”被直接退稿。总之,投稿一般都会进入所谓的“匿名评审”(即复审),周期在3个月左右,但复审通过率很低,复审不通过也不会给出退稿意见。因此,不建议抱有尝试心态的同仁投稿。也因为这个期刊分享的人比较少,因此将一些个人的感悟放上来,希望能够在同大家的交流中获得并分享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024-07-26 10:05
  • zhaohhhh

    投稿3个月以后,复审退稿,该刊质量很高,但版面确实有限,以后有好的文章还会投稿。

    2023-01-14 07:48
  • 奔跑的辣椒酱

    1月下旬投的然后初审复审4月中旬退稿,看来是在下水平太菜了。

    2022-05-21 22:55
  • 带头大哥666

    2021年11月16号投稿,17号收稿;12月17号进复审;2022年2月21号复审退稿,没有邮件通知以及退稿意见。最初只是抱着碰运气的态度把一篇有点敏感的稿子投了过去,能进复审曾经给了我一些鼓励,虽然结果不完美,但是毕竟给了我为期2个月的有某种期待的感觉。

    2022-02-21 11:27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是C刊吗?
A:是C刊。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