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学刊最新期刊目录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阅读服务特征与实现路径————作者:何盼盼;孙握瑜;袁西鹏;郭新武;陈雅;
摘要:在全民阅读理念与国家战略环境机制的影响下,农村阅读服务被赋予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艰巨使命。本文首先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阅读服务的要素,并在梳理其干预性、活动化、精准性的特征基础上,从分众分类实施阅读引导服务、按需供给构建阅读活动场景、以线带面整合乡村阅读文化生态圈三方面建立可实现、可持续的农村阅读服务实现路径,以期为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阅读服务提供一定的参...
美国公共图书馆早期读写服务转向家庭读写服务的发展路径与策略转移————作者:张丽;
摘要:对家长、家庭在早期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促使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早期读写服务转向家庭读写服务,支持环境的构建、游戏因素的嵌入、互动关系的打造是家庭读写服务的关键要素,路径转变带来了服务重心、服务理念、服务内容与服务空间的相应改变。从Head Start、FPL、ECRR、Play and Learn Space in Library这4个典型案例的时间节点转变与内容侧重点的变化可窥见转变的发展轨迹。转向家...
日本公共图书馆老年服务的发展历程、特点与启示————作者:时晨;
摘要:日本公共图书馆的老年服务至今已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其服务理念、服务内容等随时代推移不断变化,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可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更好地开展老年服务提供参考。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个案分析法,结合具体实践与时代背景进行考察,日本公共图书馆老年服务的发展历程可分为萌芽期、探索期、转向期与创新期四个阶段,其服务理念从居高临下的帮扶升级为尊重主体性的合作共赢,服务内容从偏重硬件扩展为追求...
国外阅读疗法研究:历史脉络与核心主题演进————作者:王景文;刘洋;张丽丽;
摘要:国外阅读疗法起步较早,且最早是由医生发起的,临床阅读疗法发达,图书馆员于20世纪初加入到阅读疗法应用中来,并逐渐在阅读疗法实施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1945—2023年间的国外阅读疗法研究论文为数据源,基于文献增长规律的统计分析,将国外阅读疗法研究的发展划分为起步阶段、稳步发展阶段及迅速发展阶段。通过对各阶段论文的时间分布与研究主题的深入分析,刻画了不同阶段国外阅读疗法研究的特点,旨在为我国阅读疗...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主题、特点与展望————作者:曾粤亮;明冉;吕晓龙;费康月;
摘要: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进实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转型升级阶段,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回顾和总结,可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本文以CNKI为数据源,获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主题的CSSCI文献750条,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其年代分布、核心作者、作者与机构合作网络等基本特征;进一步通过关键词词频、共现与聚类结果,归纳主要研究主题,包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与角色、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工程的发展与实施、公共数...
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的二元互惠机制研究————作者:邱均平;张廷勇;徐中阳;
摘要: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如何更精准地契合新质生产力环境、服务国家社会需求、把握学科发展机遇,已成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课题。文章首先梳理了新质生产力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关系,接着分别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和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过程,最后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的主要路径。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之间呈现显著的二元互惠关系...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留守儿童阅读服务的实践逻辑——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作者:王晴;
摘要:留守儿童阅读服务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价值实现的内在要求,厘清其实践逻辑对农家书屋服务效能提升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多个全国性案例素材,运用扎根理论阐释农家书屋留守儿童阅读服务的发生过程,构建理论模型及思维导图。研究发现,“统筹资源投入—多元机制协同—综合效能产出”是农家书屋留守儿童阅读服务全过程的内在机理:各类资源的统筹投入是农家书屋留守儿童阅读服务的前提和条件,由准备机制、实施机...
消费者行为视角下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策略研究————作者:王春迎;苗含雨;李一然;周力虹;王毅;
摘要:图书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满足群众高品质的文化消费需求。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消费行为呈现以下特点:在产品维度重视品类丰富度,强调产品审美属性;在需求维度注重纪念与社交价值,情感与认知价值待满足;在渠道维度覆盖线上线下渠道,合理利用KOL效应;在价格维度拒绝高额消费,但愿意为品质和原创买单;在服务维度注重沉浸体验,馆员的服务能力影响后续消费。在对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
基于游戏化学习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活动研究————作者:赵建庆;刘倩秀;熊泽泉;
摘要:信息素养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必备条件和重要支撑,因此,作为高校图书馆核心职责之一的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在培育人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存在内容单一、吸引力不足、意识培养与能力培养脱节等现实问题。而游戏化学习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使其学习目的和游戏活动同向同行。以剧本杀辅助教育实践可以基于跨学科思维设计融入信息素养能力的剧本,开展以培养将学术文献应用于实际生...
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法体系识别研究————作者:吴丹;杨馨梅;梁少博;何丽英;
摘要:在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正积极面向用户需求进行智慧化转型升级。在智慧图书馆方法体系研究领域,国内学者围绕技术利用、平台研发、风险防治、模式探究等多方面进行了丰富探索,但目前对于方法体系的系统梳理与实践应用探析较少。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法,调研已有智慧图书馆方法体系研究内容框架,梳理方法体系关键要素及逻辑关系。综合智慧图书馆实践调研所发现的数据整合与挖掘、资源加工与知识发现、数...
乡村文化治理效能何以生成——对“戏曲进乡村”的实践考察————作者:王伟伟;杨九龙;
摘要:戏曲长期以来影响着我国乡村社会生活,能对乡村文化治理产生作用。以“主体性重塑-公共性建构”解释框架来分析关于陕西省Z县的实地考察结果,可以阐释新时代“戏曲进乡村”文化治理效能生成的理论逻辑。以“戏曲进乡村”为代表的群众文化活动类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典型的互动仪式特征,农民文化主体性和乡村公共性在互动仪式建构、仪式过程、仪式结果各环节得以重塑与建构,这是“戏曲进乡村”文化治理效能生成的实践基础和价值...
面向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研究的数字人文技术功能需求识别及应用实践————作者:孙翌;刘音;陈嘉懿;
摘要:随着数字化进程快速推进,各文化机构拥有海量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有必要推进深层次开发和价值挖掘。数字人文技术可优化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的传统研究过程,面向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研究的数字人文技术包括资源数据化、数据管理分析、机器学习、资源可视化和资源虚拟化五个维度的功能要素。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用户进行Kano问卷调研与Better-Worse系数分析发现,“资源数据化”“资源可视化”“数据管理分析”所包含的功...
数智驱动的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作者:陈樱;
摘要:数智技术在传统文化传承、空间建设、全民阅读服务与素养教育、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对图书馆有着重要的驱动作用,不仅给图书馆带来挑战,更为图书馆的永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未来,我们应继续加强构建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对各级图书馆及其基层服务网点的建筑空间、设施设备进行智慧化改造,打造汇聚各类知识信息服务的“知识超市”,加强图书馆大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应用,使图书馆成为开放、创新、智慧、可持续的公共服务...
文化层次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数字藏品供需分析————作者:邓璐芗;梁洁纯;许鑫;
摘要:在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数字藏品将成为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工作的新方向。本研究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出发,需求侧基于文化层次理论构建了包含外在、中间、内在三层次的Kano问卷,调研用户对公共图书馆数字藏品的需求,供给侧通过网络调研了公共图书馆数字藏品的开发现状,发现数字藏品开发存在较大的供需矛盾。基于供需矛盾提出开发策略,旨在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藏品开发工作提供指导,以期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
图书馆数字叙事推动数字包容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作者:张素芳;洪芳林;
摘要:数字叙事活动与数字包容理念的“推动—反哺”机制,能够指引图书馆在数智时代耦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创造开放平等和安全包容的数字未来。依据“技术-制度”互构理论,采用演绎归纳、代表性案例分析方法,挖掘图书馆数字叙事推动数字包容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发现,图书馆数字叙事通过采纳数智叙事工具、提升用户数字素养和拓展特定领域项目,推动数字包容的服务可用性、资源可及性和方案可行性;图书馆数字叙事实践形成了...
日本公共图书馆农业支援服务的实践与启示——以小山市立中央图书馆为例————作者:邓天奇;
摘要: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日本小山市立中央图书馆较早面向涉农群体开展了旨在促进区域农业振兴的农业支援服务,包括农业主题资源提供、消费信息服务、知识互动服务、综合宣推业务等内容,具有以用户需求为根本、以多方力量为基础、以提升效益为遵循的特点。借鉴上述经验,我国公共图书馆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足于因地制宜、价值共创、文旅融合等原则与趋势,开展特...
澳大利亚高校图书馆开放教材出版实践研究————作者:王利君;邱春艳;习琴琴;杨友清;
摘要:澳大利亚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教材出版活动具有典型代表性。针对8所澳大利亚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教材建设情况,经由网站调研法和文献调研法的梳理分析发现,其关键举措包括图书馆主导或管理开放教材行动、实施经费资助计划、依托多类型的教育资源技术平台,具有严格的项目征集和遴选标准、严谨的同行评议制度、借力联盟实现共建共享等特点。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开放教材出版活动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严控出版项目流程、构建开放教材数字...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数智赋能系统及其法治策略————作者:汪永福;陈先静;
摘要:当前数智赋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形成了“中央立法+地方立法”“一般性领域规范+专门性领域规范”的法治型态,但是仍存在制度软约束、失衡与“鸿沟”、安全风险等困境。为此,《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现有法律体系应积极顺应新技术发展的浪潮,有效构建并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数智化系统,以数字化的服务内容、一体化的服务标准、平台化的服务方式为核心要素,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充分性、普惠性、可及性,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充...
面向智慧图书馆多元服务场景的开源FOLIO平台建设应用案例分析————作者:石乃月;樊振佳;宋灵超;
摘要:智慧发展理念指引下的图书馆服务平台正在经历转变,FOLIO平台已经成为新一代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典型代表。该平台支持智慧业务、智慧服务和智慧空间等多元场景,可为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智慧方案,其微服务架构展现出高度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同时在功能模块开发以及各类智慧场景部署应用中需要多方支持。FOLIO平台在功能、建设理念、系统架构及应用生态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仍面临挑战,可从引入新...
国际图联公共借阅权立场评析————作者:金胜勇;刘雅杰;
摘要:国际图联多次发布关于公共借阅权的立场,主要涉及权利价值、引入标准、立法和补偿金制度等内容。根据国际图联的详细表述,其多为不赞成立场。但作为一种权利属性,公共借阅权的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是协调图书馆与知识产权利益的有效机制,应客观分析并借鉴相关建议,在立法框架下制定多维补偿金制度,逐步构建适合我国的公共借阅权制度。图1。参考文献36
国家图书馆学刊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审稿特别慢,也看不到流程的截止时间,1个月过去了初审还没有开始
2023-11-07 11:00 -
zhaohhhh
国家图书馆学刊是一个高质量的学术期刊,不仅没有版面费,还有若干的稿费,编辑的态度也非常好,比较认真负责,如果质量高的稿件,建议可以向它投稿试试哈~
2023-09-30 22:15 -
奔跑的辣椒酱
图书馆史 整体流程较快,1个月后进入外审,大约10天后,直接收到录用通知,没有修改建议。上传了个版权表格后,等待下一步发表前的修改校对。前年发过一篇。
2023-01-28 10:05 -
Yangming_ak
合作发表了一篇关于图书馆的,实证研究。前后8个月时间。编辑和外审专家很严谨和细心。修改意见很中肯。
2022-05-29 15:01 -
奔跑的辣椒酱
好像是初审后,先复审,再有外审
2020-08-07 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