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研究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09:05:32

比较法研究

比较法研究

CSSCI北大核心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期刊周期:双月
复合影响因子:19.472
综合影响因子:10.145
官网:https://bjfy.cbpt.cnki.net
主编:解志勇
平均出版时滞:6.2

  比较法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论标准的强制性————作者:柳经纬;

摘要:标准的强制性是指标准作为一种技术规范具有法律上强制实施的效力。标准的强制性并非标准固有的属性,而是来自法律的赋予,具有“外部性”。影响标准强制性的因素主要有标准的内容(安全)、工业化水平和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建设和计划经济决定了标准的强制性。改革开放以来,安全因素对标准强制性的影响日益突出。标准获得强制性的路径主要有强制性标准、法律引用标准、强制性标准引用标准和强制性认证。标准强制性的立...

从“权能分离”到“权利分置”: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的法构造————作者:王年;

摘要:将政策中的数据产权理解为由数据持有、数据使用和数据经营等多个权能所构成的单一产权体系的学说,不仅不符合“淡化所有权,强调使用权”理念下所形成的避免数据专有和垄断的要求,更难以应对“数据共生与数据独占冲突”“人身利益与财产利益并存”“产权排他与数据共享悖论”等数据产权建构难题。数据产权是一个集合性概念,其上应该并且可以进行权利分解,从而形成“权利分置”结构。这一结构是以数据处理者的数据持有权为核心,...

特别表决权股东忠实义务的理论证成与制度建构————作者:沈骏峥;

摘要:忠实义务产生于信义关系——委托人将处理自身事务的裁量权授予受信人,受信人须为实现委托人之最佳利益行使受信权力,妥善管控自身利益与其职责的冲突。双重股权结构是公司对特定股东的授权机制,当有关股东对公司事务的控制力源于特别表决权,其与公司即产生信义关系,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特别表决权股东与董事负有相同内涵的忠实义务,但前者对公司机关的影响力更大,公司对其利益冲突行为的批准程序须更严格。一股一权控制股东...

法律案合宪性审议的实践图景、概念迁移与制度完善————作者:黄明涛;

摘要:我国2023年修正的立法法确立了法律案合宪性审议制度。实践中,法律案合宪性审议程序谦抑且克制地运行,促成法律草案与我国宪法文字表述保持一致、符合宪法规定的立法权限,以及实质符合宪法规范。近期,有关部门更将合宪性审议与合宪性审查等置,这是由中央政策导向与审议实践发展共同推动的观念转变,乃至概念迁移,尚不能确定为合宪性审查概念与制度的完全定型。法律案合宪性审议存在功能上限,可能陷入实效不彰和程序冗余的...

违约损害赔偿合理预见规则的适用反思————作者:郑永宽;

摘要:合理预见规则用于确定违约方责任,同时也在限制违约方的责任范围。合理预见规则与事实因果关系组合成为完整的确定责任的因果要件规范,其适用应以损失的确定性存在为基础。合理预见规则的正当性基础在于预期理论,违约方原则上需对其合理预见到的可得利益损失负责,无需确认存在合意或违约方承担损失的意思。合理预见的判断,应以违约方在缔约时是否可预见损失的类型或性质为准,至于损失数额或范围,应属确认可预见归责之后赔偿数...

阴差阳错的数人侵权按份责任:一个法史的考察————作者:纪海龙;

摘要:我国民法典第1172条规定的数人侵权按份责任并不合理。在我国民法史上这一做法滥觞于1916年一项民国大理院判决的判例要旨,但该判例要旨很可能是源于当年大理院法官对《日本旧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第一草案》等材料的误读。新中国民法理论机械照搬辩证唯物主义因果联系理论中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的区分,基于该区分发展出了侵权法原因力理论,原因力理论最终进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进而成为支撑我国2009年侵权责任...

《监察法》的修改动因、内容要旨及实施展望————作者:秦前红;

摘要:《监察法》时隔近七年来的首次修改意义重大,对于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作用。此次修改在修改频率上适当,在修改幅度上适中,在修改权限上适格,是一场兼顾稳定性与适应性的部分修改,契合我国法律修改的趋势与规律。《监察法》的修改不仅将改革中的经验成果予以巩固并推广,还回应了监察实践中的现实需要与难题。《监察法》的修改要旨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人权保障理念的深度彰显、派驻机构设置的系统优化、监察措施体系的...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本土型塑————作者:姚建龙;

摘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规定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国内法化,该原则萌芽于幼年原则,后在《儿童权利公约》中得以正式确立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和运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在我国的确立过程,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不断发展进步的缩影,但其本土化并未因为该原则的国内法化而完成。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首先应遵循教义学解释方法,把握特殊保护与优先保护、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

环境权的规范意涵及其保障机制——以法国法为例————作者:王蔚;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在法典中确认环境权并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已成为共识。然而,环境权的规范意涵具有高度模糊性,如何有效保障环境权一直聚讼纷纭。根据发生学顺序,可以将其归纳为三种模式:一是程序性保障,环境权通过程序性权利得到实现;二是归入型保障,将环境权保障纳入国际法和国内部门法的权利救济渠道;三是环境权入宪保障模式,实现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的兼容并蓄。法国是比较法视野下第三种模式中最...

《比较法研究》稿约

摘要:<正>《比较法研究》(双月刊)系纯学术性法学期刊,主要刊载比较法学研究的学术论文,现设有“论文”、“法政时评”、“人物与思想”、“人文对话”、“法学译介”等栏目。本刊严格实行匿名审稿制度,欢迎国内外学者惠赐稿件。本刊不办增刊、副刊,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或任何其他费用。凡以本刊名义收取任何费用者均为诈骗,请投稿者切勿上当受骗。一、投稿方式凡惠投本刊稿件者,敬请通过本刊在线采编系统(http://bj...

人工智能应用的界限及其规制:以保护人的尊严为底线————作者:黄文婷;

摘要:人工智能应用带来了人类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忍其改写自身主体性地位和价值的现实问题。人工智能应用应当以人的尊严为底线,然而,该底线面临着三重风险,即人类在物种层面的支配性、公民在社会层面的主体性以及个人在个体层面的自主性受到挑战。为保护人的尊严,应当绝对禁止将个人当成纯粹的手段伤害且不会对个人、社会和人类产生任何福祉的人工智能应用,相对禁止对人的尊严产生风险但也会带来福祉的人工智能应用。在相对禁止的路径...

农村自治组织代行集体经济组织职能问题研究——基于自治组织“社经合一”属性的思考————作者:许明月;

摘要: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第64条对农村自治组织代行集体经济组织职能问题作出了专门规定。该条规定的解释适用应基于自治组织“社经合一”的基本定性,将代行行为视为自治组织以另一种身份——集体经济组织身份——行使职能的行为。自治组织是依法唯一能够代行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组织,对是否代行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并没有选择的自由。在未设立集体经济组织的情况下,该法规定的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职能都应由自治组织行使;集体财产和...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的法律定位与制度构建————作者:时延安;

摘要:建立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继续大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这一制度进行设计,应参考但不能完全采用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思路,同时应合理借鉴一些国家有关前科消灭、复权制度的有益经验。建立这一制度,应将轻微犯罪人的再社会化作为主轴,将平等权和劳动权的及时恢复作为制度设计的法理基础,以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的充分保护作为制度设计的着力点,区分轻微犯罪人的类型来规定应否免除前科报告义务...

特别表决权股东控制权滥用的司法审查标准————作者:夏小雄;

摘要:双重股权结构作为控制权的增强机制,强化了特别表决权股东的控制权。探究特别表决权股东控制权的边界范围并确立规范控制权滥用的司法审查标准具有重要意义。域外经验表明,对于特别表决权股东控制权滥用行为的司法审查原则上应当采纳“完全公平规则”,相关行为的公平性必须在两个方面加以证明:一是程序的公平性;二是实质的公平性。但是,“完全公平规则”有其弊端,尤其是价格维度/实质层面的公平性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应当...

洗钱罪成立要件的体系性诠释————作者:王钢;

摘要:洗钱罪的保护法益是金融管理秩序和特定上游犯罪法益,不包括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洗钱上游犯罪不必达于既遂,也不以相关罪行未超过追诉期限或者我国司法机关对之具有管辖权为前提。洗钱上游犯罪的所得和收益,是指与上游犯罪具有经济上的直接因果关联或者在经济上可以被视为是犯罪所得的替代价值的财产。其必须具有经济价值,但不必是刑法意义上的财产。洗钱罪的实行行为必须具有对金融系统的抽象危险,但不必具备妨碍司法活动的性...

《比较法研究》稿约

摘要:<正>《比较法研究》(双月刊)系纯学术性法学期刊,主要刊载比较法学研究的学术论文,现设有“论文”、“法政时评”、“人物与思想”、“人文对话”、“法学译介”等栏目。本刊严格实行匿名审稿制度,欢迎国内外学者惠赐稿件。本刊不办增刊、副刊,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或任何其他费用。凡以本刊名义收取任何费用者均为诈骗,请投稿者切勿上当受骗。一、投稿方式凡惠投本刊稿件者,敬请通过本刊在线采编系统(http://bj...

民事域外取证与数据出境监管的冲突及应对————作者:李贤森;

摘要:在数字时代的跨国诉讼中,民事域外取证与数据出境监管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中国企业因为难以同时遵守美国法院的跨境数据取证要求和中国的司法数据出境监管规定而面临双重处罚就是典型代表。问题的根源在于,美国法院常常不顾《海牙取证公约》而依据其国内立法向中国当事人发布单边域外证据开示命令,要求跨境提供储存在中国境内的数据以及个人信息等涉案证据。并且,美国法院经常会采用消解、规避以及在国际礼让分析中作出不利认定...

行刑反向衔接视域下醉驾行为治理的实践路径————作者:雷雨薇;

摘要:自醉驾入刑以来,我国醉驾案件刑事政策经历了从全面入刑到依醉驾情节裁量定刑或出罪的转变。对醉驾全面入刑虽有助于改善交通秩序,但显著推高了犯罪化,给社会治理带来新的隐忧;依醉驾情节决定对醉驾者予以处刑或司法出罪,司法裁量权的把控至关重要,一旦过松则可能宽纵醉驾行为,对醉驾治理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实现对醉驾行为的有效治理,除了严格司法出罪自由裁量权,还应将出罪后的醉驾案件移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由公安交通管...

数据交易的合同法规则————作者:时诚;

摘要:数据交易具有持续性、非排他性、场景依附性等不同于有体物买卖的特点,应当在合同法框架内厘清数据的可交易性、数据交易的合同类型和规则适用等问题。数据交易的标的指向电子化、机器编码的数据符号,而非数据资源、数据集合或数据产品等具体价值形态。数据交易合同具有无名性和复合性,以数据转让、数据许可、数据服务为内容的合同可分别参照适用技术转让合同、技术许可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的规定。数据交易合同在瑕疵担保责任、不...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的行政法典编纂————作者:王青斌;

摘要:现代化是多维度、多层次和多面向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中,必须重视法治,搞好法治建设,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编纂行政法典是完善行政法治体系的核心任务,其不仅是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的需要。中国式现代化的既有实践为我国行政法典编纂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法律基础。在行政法典的编纂中,应当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原则融入其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通用行...

  比较法研究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奔跑的辣椒酱

    投稿一次,拒稿一次。初审通过,外审毙掉。过程大概3个月之内。期刊文章一般都要求结果域外法研究。这几年的作者基本也不收博士生稿件了。文章质量要求还是挺高的。

    2023-12-04 11:14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