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塑料应用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4:05:37

工程塑料应用

工程塑料应用

CSCD北大核心

Engineering Plastics Application

期刊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1.424
综合影响因子:1.156
官网:http://www.epa1973.net
主编:王金立
平均出版时滞:67.40762

  工程塑料应用最新期刊目录

双亲改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性能————作者:司桢羽;夏琳琳;胡章;陈梓茵;李诗纹;

摘要:为了获得新型抗菌活性化合物,模仿抗菌肽的带正电性和两亲性结构,对海洋来源壳聚糖(CS)进行化学改性。通过CS与2-氯乙胺盐酸盐的亲核取代反应对CS进行亲水改性,得到亲水性CS (HCS),随后通过HCS与L-异亮氨酸的酰胺化反应进行疏水性修饰,获得系列双亲改性CS衍生物,即双亲性CS (ACS)。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以及Zeta电位仪对制备的样品进行结构表征;通过测定...

生物基乙交酯及聚乙醇酸的制备与性能————作者:李秀峥;白富栋;张雷;孙启梅;白毓黎;刘来伍;王鹏翔;

摘要:聚乙醇酸(PGA)是一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气体阻隔性及降解性能。为了实现由生物基原料出发制备PGA,首先以生物基原料微晶纤维素制备乙醇酸甲酯,并水解合成乙醇酸,进而制备乙交酯及PGA。介绍了纤维素制备乙醇酸甲酯的工艺流程,并对催化剂种类、纤维素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初始反应压力进行了考察,得到了工艺条件对乙醇酸甲酯收率的影响规律。当纤维素用量为0.5...

静电纺PCL-CS纤维膜/PAA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界面黏附性能————作者:高扬;闵浩楠;剌焕军;后振中;

摘要:静电纺丝纤维膜与水凝胶因其各自的优点被广泛制备成复合材料并应用在伤口敷料中。为提高纤维膜与水凝胶的界面黏附性能,基于聚丙烯酸(PAA)水凝胶自身黏性,复合聚己内酯(PCL)-壳聚糖(CS)纤维膜,制备了PCL-CS纤维膜/PAA水凝胶复合材料。使用静电纺丝法制备PCL-CS纤维膜,研究了CS质量分数对PCL-CS纤维膜微观形貌与吸水率的影响,以获得最佳的CS质量分数;使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PAA水凝...

聚乙烯/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热性能————作者:徐众;李宏;吴恩辉;李军;侯静;

摘要:以高密度聚乙烯(PE-HD)、低密度聚乙烯(PE-LD)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 3种不同密度的聚乙烯(PE)作为封装材料,工业石蜡(PW)作为相变主材,采用熔融共混和压制成形制备不同复合相变材料,并采用热导率测试仪和红外热成像仪等对材料的泄漏性能、导热性能、蓄-放热速率和表面温度分布情况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PW中添加3种PE的质量分数不应过低,否则会造成PW明显泄漏,复合相变材料...

新能源汽车充电小门用玻纤增强PBT/PC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作者:李陵洲;冉宝清;王廷;朱永军;狄春峰;郑雄峰;

摘要:新能源汽车充电小门尺寸较传统燃油车油箱小门尺寸大2~3倍,要求材料具有更高的尺寸稳定性。针对尼龙6 (PA6)吸水性较强、收缩率较大易影响充电小门正常闭合的缺陷,基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碳酸酯(PC)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较低的吸水性和收缩率的特点,制备了玻璃纤维(GF)增强PBT/PC复合材料,探究了PBT和PC树脂黏度、树脂含量、GF含量,以及不同GF类型对GF增强PBT/PC...

一锅法酚化酶解木质素制备酚醛树脂及其应用————作者:周彭;张邺玮;杨迪;张伦强;

摘要:采用有机甲酸作为催化剂,使酶解木质素发生酚化反应,制得酚化木质素(PL),然后将PL部分取代苯酚,通过一锅法合成木质素基酚醛树脂(LPF),用于制备LPF模塑料和碳纤维增强LPF (LPFCF)复合材料,探讨了甲酸催化工艺条件对PL结构和酚羟基含量的影响,表征和测试了不同PL取代量的LPF的结构和热固化行为,以及模塑料和复合材料的形貌、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甲酸用量为4 mL时,将木质素...

阻燃抗静电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托辊的开发及应用————作者:韩宝虎;包涵;孙炜歆;吕朋;杨坤;刘国刚;

摘要:针对带式输送机金属托辊自重大、能耗高、不耐腐蚀、冬季易积冰等问题,以及传统高分子材料托辊自身模量低、耐高低温性能差等缺点,首先以超高流动聚丙烯(PP)为基体树脂,对其进行功能化改性,制备阻燃抗静电PP(FRPP),然后通过挤出/长纤维浸渍等工艺开发出阻燃抗静电长玻璃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FRPP-LFT),最后通过注塑工艺制备了FRPP-LFT托辊。测试了FRPP和FRPP-LFT的物理力学性能以...

熔融共混法制备清管器用PVAL基水溶性复合材料————作者:何宏庆;袁比飞;马国良;屈文涛;龚昊;

摘要:为解决传统清管器在天然气管道中运行时易遭受卡堵问题,可结合可溶性材料与传统的清管器技术制备新型可溶性清管器。以聚乙烯醇(PVAL)为基体、甘油为增塑剂、自制酯化淀粉为添加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酯化淀粉/PVAL复合材料。从复合材料的分子结构、微观形貌、热性能、表面亲疏水性、力学性能及溶解性能等方面,探讨甘油用量对酯化淀粉/PVAL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获得较佳的水溶性天然气管道清管器用复合材料配方...

PVAL含量对SA/PVAL复合水凝胶性能的影响————作者:吴闯;孙基桔;贾翰奇;

摘要:水凝胶已在生物医学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水凝胶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仍有待提高。采用钙离子交联法制备了海藻酸钠(SA)/聚乙烯醇(PVAL)复合水凝胶,通过调整SA与PVAL质量比,研究了PVAL含量对水凝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吸水性能、热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VAL的引入显著改善了复合水凝胶的孔隙结构;与纯SA水凝胶相比,含PVAL的复合水凝胶的压缩模量下降,最大压...

基于收敛口模诱导纤维取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作者:王治辉;陈占春;刘江林;梁建国;

摘要:直接复合压缩成型(DCCM)技术因其高效和低成本的特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汽车行业碳纤维复合材料复杂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为解决由DCCM技术制备的碳纤维/尼龙6 (CF/PA6)复合材料制品力学性能差、纤维取向紊乱的问题,使用收敛口模,采用熔体剪切流动诱导纤维取向的方法,制备具有良好纤维取向的坯料,然后通过压缩成型制备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CF/PA6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中心截面抛光,使用ImageJ软件...

响应面法优化CGF/PEEK增材制造试样冲击性能————作者:战丽;李莞;李久振;魏伟;

摘要:以提升熔融沉积成型(FDM)增材制造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GF/PEEK)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为目的,设计了系统的响应面试验,试验过程包括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 (PB)析因试验、Box-Behnken Design (BBD)响应面试验,研究了道间距、保温舱温度、打印温度、打印层厚等工艺参数对CGF/PEEK复合材料FDM成型试样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单因素试验,界定各...

打印角度对FDM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力学性能及表面性能影响————作者:辛骅;陈棋棋;张泰;杨乐;贝茂阳;

摘要:采用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制备了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PEEK)复合材料样件,探究打印角度对样件力学性能、失效模式及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打印角度对样件的力学性能影响显著,其中,0°打印的样件呈现最大拉伸和弯曲强度,分别为126.15 MPa±4.03 MPa和176.70 MPa±3.98 MPa,而以剪切强度平均值为基准,则±30°打印的样件剪切强度最大,为64.60 MPa。就失效模式...

4D打印PLA和CF/PLA蜂窝结构参数对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作者:张宪超;刘少岗;王鹏飞;王心悦;邱丹丹;

摘要:随着3D打印技术的完善及其与智能材料和智能结构的合理结合,4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4D打印形状记忆聚合物智能结构已成为工程研究的前沿。其中,蜂窝结构以其轻质高强、隔热缓冲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汽车等领域。将蜂窝机械结构与熔融沉积成型(FDM) 3D打印工艺相结合,通过4D打印制备聚乳酸(PLA)以及碳纤维增强聚乳酸(CF/PLA)蜂窝结构样件,对样件实施弯曲变形,探索蜂窝结构参数对两种样...

半芳香族聚酰胺PA6I/6T熔纺纤维的制备与性能————作者:杨锐;张须臻;

摘要:为拓展工程塑料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应用,以半芳香族聚酰胺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对苯二甲酰己二胺(PA6I/6T)切片为原料,首先对切片的化学结构、熔体流动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测试,然后使用卧式微量单孔挤出机,在不同纺丝温度和不同喷头牵伸比下纺丝,并分别对PA6I/6T初生纤维进行牵伸和热处理,探讨了纺丝工艺和后处理工艺参数对PA6I/6T熔纺纤维断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A6I/6T的相对黏度为2.12...

新能源汽车用防擦条翘曲量田口试验及验证————作者:黄可;邹华杰;许喆;许晨晨;强宇汉;陈国翔;

摘要:对某型号新能源汽车前防擦条进行结构分析,根据熔体流长比采用3浇口充填方案,通过Moldflow 2024模流分析软件获得了浇口最佳位置及其充填区域,同时进行了其他成型方案设计,发现利用软件推荐工艺参数成型的制品最大翘曲量达到17.16 mm。以获得较低翘曲量的制品为研究目标,构建8因素3水平田口试验。利用翘曲量平均值分析及极差分析,获得各因素及各水平对制品翘曲量的定量影响,得到了最优工艺参数组合,...

汽车后阅读灯外壳的双色注塑模具设计————作者:王明伟;妙磊;吴迪;蔡世铭;王宗强;俞建荣;

摘要:通过对汽车后阅读灯外壳结构分析,设计出“两模四腔”的双色注塑模具。针对第一次注射成型,采用“4点针阀式热流道+点浇口”的进胶方式,针对第二次注射成型,采用“1点针阀式热流道+U形冷流道+潜式浇口+辅助浇口”的进胶方式,从而完成浇注系统的设计,通过CAE模流分析对浇注系统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其中辅助浇口的设计,避免了浇口缩痕的产生。设计了模具的成型系统,针对产品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特点,模具采用镶拼式...

基于多重滑块与复合抽芯的汽车水室模具设计————作者:彭贤峰;符立华;李朋;傅莹龙;任建平;

摘要:根据某款汽车水室塑件的结构特征与技术要求,设计了一副单点大水口直接进胶的注塑模具,由于塑件结构复杂,采用了一模一腔的布局。在定模侧设计了两个独立的抽芯油缸,其中一个油缸的抽芯运动行程为45 mm,另一油缸的行程为22 mm,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两组复合抽芯机构,解决了塑件进水口侧管特征的局部区域因存在多向脱模而导致脱模机构设计空间受到限制的问题。在动模侧整体设计了5组滑块抽芯的结构,重点设计了一组由双...

汽车外饰聚丙烯材料发白条纹产生的机理及影响因素————作者:魏丽霞;黄润鹏;赖辛长;蔡宽;

摘要:汽车上的塑料件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耐候失效等问题,其中轮眉和保险杠等外饰产品表面容易出现交替的发白条纹,严重影响外观和品质。为促进上述问题的解决,通过氙灯加速老化试验在滑石粉填充聚丙烯(PP)复合材料注塑样板上复现了发白条纹的现象,并对相关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P样板发白现象主要是由表面光老化开裂及其导致的滑石粉外露所致,表面发白的区域O,Mg和Si元素含量显著上升;表面弹性体拉伸取向程度较...

基于FDM的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低温试验及失效机理————作者:崔梦洋;茅健;

摘要:为研究碳纤维(CF)增强聚醚醚酮(PEEK)复合材料在低温环境下的失效机理,通过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制备了CF质量分数为10%的CF/PEEK复合材料试样。设计了5种温度梯度(25,-25,-75,-125,-175℃)下的低温拉伸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样断面形貌进行表征,分析了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失效模式及界面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CF/PEEK复合材...

增容剂对玻纤增强PA66/sP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陈拓;贾义军;陈国军;赵姜斌;黄乐文;景裕生;聂琦;

摘要: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得玻璃纤维(GF)增强尼龙66 (PA66)/间规聚苯乙烯(sPS)复合材料。选用3种不同接枝率的马来酸酐接枝聚苯醚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容剂,首先考察不同接枝率增容剂对GF增强PA66/sP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仪、热重(TG)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热性能及微观形貌进行测试与表征;然后,根据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从3种增容...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